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
12月选科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其中含有次氯酸
B.为了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C.可用作潜水艇里的供氧剂
D.在医疗上,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B
【详解】A.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水主要成分有次氯酸,A正确;
B.为了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包装袋中应该放入铁粉,生石灰作干燥剂,B错误;
C.Na2O2与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可以作供氧剂,C正确;
D.碳酸氢钠中和胃酸,但胃穿孔的病人不易食用,D正确;
故答案为:B。
2.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B.0.1mol与足量铁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C.1mol中所含电子数为3
D.常温下,22.4L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
【答案】B
【详解】A.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离子总数,A错误;
B.0.1mol与足量铁充分反应,氯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1,故转移电子0.2mol,数目为0.2,B正确;
C.1个氯离子含有13-3=10个电子,1mol中所含电子数为,C错误;
D.没有说明压强是否在101kPa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小于1mol,D错误;
故选B。
3.将1mol钠和1mol铁分别加入到1L硫酸溶液中,产生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A.钠比铁多 B.铁比钠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答案】A
【详解】因为铁只能与硫酸反应,但酸不足,钠继续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更多,A正确。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
B.氢氧化镁溶液与盐酸反应:
C.溶液中加入铁粉:
D.溶液与溶液混合:
【答案】A
【详解】A.溶液与不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镁是难溶物应该用化学式,盐酸中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完全电离,氯化镁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完全电离,所以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溶液中加入铁粉会发生归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完全电离,也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完全电离,二者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5.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含有杂质的通入饱和溶液中 | 除去中的 |
B | 向含杂质的中加入水后过滤 | 除去固体中的 |
C | 向含杂质的溶液中加入铁粉 | 除去溶液中的 |
D | 向含杂质的溶液中加入溶液 | 除去溶液中的 |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碳酸钠也会与反应,应该选用饱和溶液,除去中混有的,A错误;
B.两种物质都难溶于水,B错误;
C.,C正确;
D.NaHCO3也会与溶液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C。
6.把37g和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其中。若把等质量的固体加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A.19g B.17.55g C.11.7g D.23.4g
【答案】B
【详解】把碳酸钠晶体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中,若把等质量的固体加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为NaCl,根据钠离子守恒,最终会生成0.3mol,所以氯化钠质量为,故答案为:B。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式盐的水溶液不一定会显酸性
B.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D.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答案】A
【详解】A.酸式盐的水溶液不一定会显酸性如,A正确:
B.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B错误;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本质特征表现出来的现象,C错误;
D.不属于酸性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8.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个数有
①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②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③漂白粉、氢氧化铁胶体、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
④醋酸、纯碱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酸、碱、盐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详解】①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①错误;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②错误;冰水混合物均属于纯净物,故③错误;纯碱属于盐,故④错误,故答案为:D。
9.下列各组中的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等),反应的生成物保持不变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C
【详解】A.和常温下会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会生成Na2O2,故A不符合题意;
B.和混合,量不同产物不同,可得,,故B不符合题意;
C.和无论怎么混合反应,都只生成和氧气,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改变而改变,故C符合题意;
D.和混合,量不同产物不同,可得,,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气体是,B气体是
B.第Ⅲ步得到晶体是
C.第Ⅳ步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是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D.母液中含有大量的和
【答案】D
【分析】由题给流程图可知,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溶解度大的氨气时溶液呈碱性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氨气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和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母液;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向母液中加入石灰水共热得到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
【详解】A.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氨气溶解度较大,故先通入氨气得碱性溶液,再向碱性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因为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故第Ⅲ步得到的晶体是NaHCO3,故B错误;
C.第Ⅳ步为碳酸氢钠晶体的受热分解,用到的主要仪器是酒精灯、坩埚、玻璃棒,故C错误;
D.由分析知母液中含有含有氯化铵,即含有大量的和,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二、多选题
11.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A.探究和反应可能有生成
B.探究与水的反应可能有生成
C.探究铁是否具有氧化性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溶液中通入,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生成的漂白性物质所致
【答案】BC
【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所以可以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故A不选;
B.由水生成O2,是H2O中的O被氧化,而金属钠只能作还原剂,该猜想违背科学道理,无意义,故B选;
C.铁作为金属单质无法得电子,无意义,故C选;
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因此可以探究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有探究意义,故D不选;
故答案为:BC。
三、单选题
12.在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错误的是( )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Cu2+
C.溶液中一定含Fe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
【答案】B
【分析】在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由于铁比铜活泼,则固体中一定有铜,由于铜能溶于氯化铁溶液,故溶液中一定没有氯化铁,可分几种情况:①当固体为铁、铜时,溶液中的Fe3+、Cu2+全部参加反应生成Fe2+和Cu,反应的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CuCl2+Fe=Cu+FeCl2,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一定含有Fe2+;②当固体为铜时,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恰好全部参加反应或部分反应生成Fe2+和Cu,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可能含有Cu2+,一定含有Fe2+;
【详解】A. 溶液中一定没有氯化铁,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A正确;
B. 固体中一定有铜,溶液中不一定含Cu2+,B错误;
C. 固体中一定有铜,故溶液中一定没有氯化铁、溶液中一定含Fe2+,C正确;
D. 铁比铜活泼,故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D正确;
答案选B。
13.电子工业中,人们常用溶液腐蚀覆铜板,并回收和循环利用溶液。实验室模拟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液1中一定不含
B.Y是稀硫酸
C.Z可以是氯气或溶液
D.根据该流程可以判断出氧化性大于
【答案】B
【分析】氯化铁溶液和镀铜电路板会发生,再加过量的铁,过滤可得滤渣铁和铜的混合物,滤液1为FeCl2,再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可得金属铜和滤液2,滤液1和滤液2都为FeCl2,再通入足量氯气或加入双氧水可得FeCl3溶液。
【详解】A.由于加入过量铁粉“滤液1”中一定不含,故A正确;
B.由分析知Y应为稀盐酸,后续要循环利用溶液,故B错误;
C.由分析知可以被或氧化为,故C正确;
D.由,可知氧化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四、多选题
14.已知还原性:,向含有amol的溶液中,通入xmol,下列各项为通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x=a,
D.x=1.5a,
【答案】AB
【详解】A.已知还原性:,时,由方程式可知与恰好完成反应,故A错误;
B.当时,0.5amol先与amol 反应,剩余0.3amol会与部分溴离子反应,故B错误;
C.x=a时,0.5amol先与反应,另外0.5amol再与溴离子反应,即,故C正确;
D.x=1.5a,氯气会把两种离子全部氧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
五、填空题
15.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以下物质:①熔融;②干冰;③Cu;④固体;⑤固体;⑥NaOH固体,其中属于电解质并且此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
(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与溶液反应,且有气体产生,这说明具有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84”消毒液是一种家用消毒剂,原因是具有强_______性,但不能与洁厕灵(含盐酸)混用,否则会生成有毒物质,该反应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
(4)2019年1月21日13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三颗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燃料之一是肼()。
①肼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
②16g肼中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与_______g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相等。
【答案】(1) ① ②
(2)还原
(3) 氧化
(4) 17
【详解】(1)①能导电,是电解质;②不能导电,非电解质;③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不能导电,电解质;⑤不能导电,电解质;⑥不能导电,电解质;
故答案为:①;②;
(2)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故双氧水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
(3)NaClO因其具有氧化性,与盐酸反应,;
故答案为:氧化;;
(4)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6g肼分子的物质的量,N原子数为1NA,则当NH3中N原子数为1NA时,NH3需要1mol,质量;
故答案为:32g/mol;17。
16.大气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但低空臭氧的浓度过高时对人体有害。
(1)在紫外线作用下,氧气可转化臭氧:
①该反应所属类型为_______(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若在上述反应中有6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
③某区域收集到和混合气体10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L,其中与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碘量法检测臭氧,其中以淀粉为指示剂,将臭氧通入含有硫酸的碘化钾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后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溶液变蓝,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现需450mL的溶液,用固体配制该溶液时,提供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细口试剂瓶。
①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使用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凹液面
D.定容摇匀后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1) 非氧化还原 1:1
(2)
(3) 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AD
【详解】(1)(1)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
故答案为:非氧化还原;
(2)设有1mol氧气参与反应,6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即0.6mol氧气转化为0.4mol臭氧,则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0.6mol+0.4mol=0.8mol,总质量为32g,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0g/mol;
故答案为:40g/mol;
(3)某区域收集到O2和O3混合气体10g,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L,则总的物质的量为=0.25mol,设氧气的物质的量为X,臭氧的物质的量为Y,则
X+Y=0.25mol 32X+48Y=10g 解得X=0.125mol,Y=0.125mol,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O2与O3的体积之比为0.125:0.125=1:1;
故答案为:1:1;
(2)反应后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为O2,使淀粉KI溶液变蓝说明生成I2;
故答案为:
(3)①配制450mL0.2mol/L的KI溶液,需要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细口试剂瓶、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还缺少的仪器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A.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溶质偏少,浓度偏低,A符合题意;
B.使用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不合题意;
C.定容时俯视凹液面,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C不合题意;
D.定容摇匀后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六、实验题
17.过氧化钙()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是优良的供氧剂。
实验探究一:过氧化钙与水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1)进行实验:取适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适量水,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液体变成红色,说明生成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此供氧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为检验此供氧剂是否变质,可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则判断此供氧剂已变质。有同学不认同上述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探究二:测定久置过氧化钙纯度。
方案一:通过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最终计算出供氧剂中过氧化钙的含量。
(3)取一定质量的供氧剂溶于水,按照图1装置进行装配。读出体积时要注意: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待气体恢复至室温再读数;②_______;③视线和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数。
(4)用此装置测得的含量会偏大,原因是_______,为了避免此误差可将发生装置换成图2中的装置B或C。
方案二:把样品中的过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通过测定碳酸钙沉淀的质量,根据钙元素守恒,求得过氧化钙的质量,具体流程如图3。
(5)滴加的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
(6)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表示沉淀已洗净。
【答案】(1)
(2)因为稀盐酸(或稀盐酸中的水)能和过氧化钙反应生成氧气,无法判断供养剂是否变质(答案合理即可)
(3)量筒内外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
(4)滴加的水占据部分体积
(5)使氯化钙完全反应(或使完全沉淀)
(6)
【详解】(1)取适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适量水,生成了Ca(OH)2,溶液显碱性,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液体会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
(2)稀盐酸中的水能和过氧化钙反应生成氧气,也有气泡生成,因此不能据此判断供氧剂已变质,故答案为:不认同,是因为稀盐酸中的水能和过氧化钙反应生成氧气;
(3)充分反应后,待量筒中液面不再变化,读出体积时,需使量筒内外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以排除外界大气压的影响;
(4)滴加的水会占据部分体积,导致用此装置测得的含量会偏大,为了避免此误差可将发生装置换成图二中的装置B或C,故答案为:滴加的水占据部分体积;
(5)把样品中的过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为了使氯化钙完全反应,滴加的Na2CO3溶液要过量,故答案为:使氯化钙完全反应;
(6)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沉淀上会吸附少量氯化钠溶液,因此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表示已经洗净,故答案为:AgNO3。
七、工业流程题
18.硫酸铁铵[]广泛用于城镇生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的净化处理等。某化工厂以硫酸亚铁(含杂质氯化钙)和硫酸铵为原料,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制取硫酸铁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A的主要成分:_______。
(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氧化剂B是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a. b. c. d.
(3)加热蒸发步骤中可能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
A.蒸发皿 B.坩埚 C.玻璃棒
(4)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写出上述过程中沉淀颜色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检验硫酸铁铵溶液中的方法是_______。
【答案】(1)(或硫酸钙)
(2) b
(3)AC
(4)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5)取适量硫酸铁铵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或取适量硫酸铁铵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详解】(1)含杂质氯化钙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可以增大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将Ca2+转化为沉淀,减压过滤得到的滤渣为硫酸钙,故答案为:(或硫酸钙);
(2)H2O2的还原产物是水,不引人新的杂质,是绿色氧化剂,其他的氧化剂都会引人杂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b;;
(3)加热蒸发步骤中需要用到蒸发皿盛放溶液,需要用玻璃棒搅拌,故答案为:AC;
(4)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先反应生成白色的Fe(OH)2沉淀,Fe(OH)2很不稳定,容易被氧化为Fe(OH)3,会从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颜色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5)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检验硫酸铁铵溶液中,方法是取适量硫酸铁铵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或取适量硫酸铁铵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故答案为:取适量硫酸铁铵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或取适量硫酸铁铵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2024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3届高三全仿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3届高三全仿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