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化学与社会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化学与社会发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本溪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单选题1.(2022·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用固体C.读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2.(2019·辽宁本溪·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滴加液体C.连接仪器 D.加热液体3.(2018·辽宁本溪·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B除去NaNO3溶液中的Na2SO4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C鉴别羊毛线和尼龙线灼烧后闻气味D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触摸容器外壁 A.A B.B C.C D.D4.(2018·辽宁本溪·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固体 B.称量固体C.连接仪器 D.加热液体5.(2022·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大量摄取碘元素B.为避免粮食浪费,将霉变的大米清洗后食用C.为焙制松软的糕点,使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D.为防止肉类食品变质,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6.(2022·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操作A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抽丝灼烧闻气味B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加适量二氧化锰后,充分加热C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点燃甲烷,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D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7.(2022·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化钙 B.石油 C.水泥砂浆 D.生铁8.(2019·辽宁本溪·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错选的是( )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B.羊毛线和涤纶线﹣﹣灼烧闻气味C.氯酸钾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D.氮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9.(2019·辽宁本溪·中考真题)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B.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C.用亚硝酸钠腌制咸菜D.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10.(2019·辽宁本溪·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B.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应应严禁烟火C.室内起火应迅速开所有门窗通风D.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11.(2019·辽宁本溪·中考真题)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停重污染企业 B.限制燃放烟花爆竹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D.露天焚烧作物秸秆12.(2019·辽宁本溪·中考真题)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乙醇13.(2018·辽宁本溪·中考真题)能源是社会发展展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D.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14.(2018·辽宁本溪·中考真题)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亚硝酸钠 B.甲醛 C.葡萄糖 D.黄曲霉素15.(2018·辽宁本溪·中考真题)2018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乘坐公交车出行 B.循环使用教科书C.废弃物品焚烧处理 D.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
参考答案:1.D【详解】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B、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C【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没有倾斜、没有用外焰加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3.B【详解】A CaCO3在高温煅烧时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剩余固体只有氧化钙,能达到除杂目的,正确;B 除去NaNO3溶液中的Na2SO4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过滤,溶液有硝酸钠和过量的硝酸钡,引入新的杂质,除杂失败,错误;C 鉴别羊毛线和尼龙线,灼烧后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没有的是尼龙线,正确;D 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触摸容器外壁,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反之为氯化钠,正确。故选B。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4.D【详解】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或大颗粒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 将试管直立,将固体放入,易导致试管毁坏,错误;B、用托盘天平量一定质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错误;C、将试管和胶塞连接时,应将试管和胶塞拿起,将胶塞旋进试管中,把试管放在桌面上,将胶塞压进试管,易导致试管损坏,错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正确。故选D。5.C【详解】A、为预防甲状腺肿大,适量摄取碘元素,故A不正确;B、霉变大米产生的有毒物质黄曲霉经淘洗并不能清除,因此霉变大米淘净后继续食用仍用危害到人体健康,故B不正确;C、小苏打碳酸氢钠在蛋糕焙制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焙制的蛋糕松软,焙制蛋糕时添加小苏打不会危及人体健康,故C正确;D、有毒的亚硝酸钠常用作防腐剂,而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超出安全使用量,因此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会危及人体健康,故D不正确;故选C。6.B【详解】A、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B、加适量二氧化锰后,充分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符合题意;C、点燃甲烷,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说明甲烷中含氢元素,不符合题意;D、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说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不符合题意。故选B。7.A【分析】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详解】A、氧化钙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B、石油是烃类混合物,含有多种有机物,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水泥砂浆含有水、水泥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生铁是含碳的铁合金,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8.D【详解】A、白酒和白醋分别具有酒的芳香气味、酸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A正确;B、羊毛属于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而涤纶属于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刺激性气味,故B正确;C、氯酸钾是白色固体,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故C正确;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插入燃着的木条都会熄灭,故D错误。故选D。【点睛】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9.B【详解】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毒的黄曲霉素,在煮熟过程中不能除去,霉变大米煮熟后不能食用,故A错误;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加铁酱油”含有铁元素,故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故B正确;C、工业用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故C错误;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从而引发中毒,同时甲醛也会降低水产品的品质,故D错误。故选B。10.B【详解】A、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不能随意改变,故A错误;B、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的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固体小颗粒,应严禁烟火,以免发生火灾或爆炸,故B正确;C、室内起火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以免因为空气流通而造成火势蔓延,故C错误;D、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空气的流动,降低蜡烛温度低于其着火点而灭火,故D错误。故选B。【点睛】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不能被改变。11.D【详解】A、关停重污染企业,能减少环境污染,做法合理,故A错误;B、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能减少环境污染,做法合理,故B错误;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做法合理,故C错误;D、露天焚烧作物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做法不合理,故D正确。故选D。12.D【详解】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乙醇可由高粱、薯类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13.D【详解】A. 燃料充分燃烧比不充分燃烧释放热量多,故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正确;B.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都是亿万年前动植物由于地壳运动而被埋在地下长期受到微生物和地表巨大压力、地热等条件慢慢而形成的化合物,需要时间长,原料多,条件高,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C. 乙醇中没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不会产生氮、硫的氧化物,乙醇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正确;D. 人类需要的能量不都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如太阳能的利用,错误。故选D。14.C【详解】A、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时,亚硝酸钠会随食物进入人体中,危害人体健康;B、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时,甲醛会残留在虾仁中,食用虾仁后,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会危害人体健康; C、葡萄糖无毒,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用葡萄糖溶液为病人补充血糖的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D、黄曲霉素是有毒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 故选C。15.C【详解】A. 乘坐公交车出行,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B. 循环使用教科书,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C. 废弃物品焚烧处理,可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 D.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可减少森林的砍伐,提高空气净化能力,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物质的构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填空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化学与社会发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