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构成、化学实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034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构成、化学实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034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构成、化学实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034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构成、化学实验
展开吉林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构成、化学实验
一、单选题
1.(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2.(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则带有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燃烧都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3.(2021·吉林·统考中考真题)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 D.生成物是CO2和H2O,减少污染
4.(2020·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5.(2020·吉林·统考中考真题)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都属于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6.(2020·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汽油挥发——分子可分
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C.冰雪融化——分子很小
D.氧气液化——分子体积变小
7.(2019·吉林·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很小 B.不断运动 C.有间隔 D.不可分
8.(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从不同角度认识下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A.宏观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符号描述:
D.实践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
9.(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墩墩同学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0.(2021·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验满气体
C.滴加液体 D.测溶液pH
11.(2020·吉林·统考中考真题)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12.(2020·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连接仪器 B.铁丝燃烧
C.液体加热 D.点燃酒精灯
13.(2019·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塞紧胶塞
C.倾倒液体 D.过滤
14.(2019·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Ba(OH)2溶液除去NaNO3溶液中的CuSO4
B.用Na2CO3溶液鉴别NaOH溶液和CaCl2溶液
C.用稀H2SO4、Fe2O3,和NaOH溶液制各Fe(OH)3
D.用酚酞溶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
15.(2018·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熄灭酒精灯 C.量取液体 D.移走蒸发皿
16.(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吉林终有吉临时 长春定复往常春”,表达了吉林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必胜信念。下列防疫措施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测体温 B.戴口罩 C.常通风 D.勤消毒
参考答案:
1.A
【详解】“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是花香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A。
2.B
【详解】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符合题意;
C、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但是带有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荷,故C不符合题意;
D、燃烧都发光、放热,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图及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甲醛有毒,会污染环境,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故选B。
5.A
【详解】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A。
6.B
【详解】A、汽油挥发,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从而导致汽油挥发出去,不符合题意;
B、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花香四溢,符合题意;
C、冰雪融化,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冰融化成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
D、氧气液化,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分子和原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都有间隔,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故选D。
8.C
【详解】A、由图知,从宏观的角度说,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宏观现象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反应前,氢气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氯气分子由氯原子构成,反应后氯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C符合题意;
D、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该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需要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进行溶解操作时,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10.B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故B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C不符合题意;
D、测定pH时,不能将pH试纸伸入到溶液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11.C
【详解】A、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与碳酸钠不反应,可以根据是否溶解,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均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根据是否产生沉淀,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符合题意;
D、熟石灰能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熟石灰与硫酸钾不反应,故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详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集气瓶底预先铺上一层细沙或放少量的水,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取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要与桌面呈45°角,要先预热再固定加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13.A
【详解】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4.D
【详解】A、氢氧化钡不能和硝酸钠反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过滤得到硝酸钠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滴加酚酞试液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A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错误;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错误。故选A。
点睛:量筒使用注意事项有:1.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2.量液时,可将量筒倾斜,用倾倒的方法把所量液体倒入,边倒边看液面与刻度线,当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线时,应将量筒放平,换用胶头滴管向里滴加,边滴边看,直到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所需刻度线保持水平为止;3.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16.D
【详解】A、测量体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戴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通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消毒的过程中能将细菌杀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内蒙古呼伦贝尔三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构成: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三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构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构成: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构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构成: 这是一份河南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构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