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展开试卷类型:A
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生物
注意事项:
1.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现代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物种的进化体现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下列能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 )
A.大的种群 B.基因重组 C.随机交配 D.自然选择
2.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一个由600只白色脂肪兔和4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f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
A.20% B.40% C.60% D.80%
3.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长舌蝠舌的特征决定长筒花花冠筒变异的方向 B.长舌蝠的舌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C.长舌蝠和长筒花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兔病毒。兔病毒的主要传播者是蚊子,它叮咬病兔受感染的皮肤并把病毒带在自己的口器上。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免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有利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免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D.蚊子作为兔和兔病毒之间的传播媒介,它不是病毒的宿主
5.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温度 B.血糖 C.渗透压 D.血红蛋白
6.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有的患者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会减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不能相互渗透
B.长期丢失大盘的蛋白质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C.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
D.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
7.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面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损伤发生在小脑时,患者可能出现行走不稳
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
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随意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D.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V区时,患者不能看见文字
8.胰岛素和脚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分泌减少
B.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水平上相互协同
D.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9.下图为用三种不同品系的小队进行皮肤移植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小鼠①②③对移植物发生排斥反应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最迅速 B.②最迅速 C.③最迅速 D.②与③相近
10.抗击新冠疫情的医护人员是最美逆行者。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他们汗流浃背,饮水受限,尿量减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B.医护人员紧张工作后大量饮用淡盐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盐平衡
C.医护人员工作时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排尿减少
D.医护人员工作时汗流浃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水的重吸收增加
11.植物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形成顶端优势。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侧芽生长形成侧枝。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既可促进也可抑制生长 B.去顶芽或抑制顶芽的生长素运输可抑制侧芽生长
C.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D.侧芽生长受不同植物激素共同调节
12.新采摘的柿子常常又硬又涩。若将新采摘的柿子与成熟的苹果一起放人封闭的容器中,可使其快速变得软而甜。这主要是利用苹果产生的( )
A.脱落酸 B.乙烯 C.细胞分裂素 D.生长素
13.研究表明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前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有利于开花 B.DEL是开花的激活因子
C.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 D.DEL间接抑制SOG编码基因的转录
14.右图表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
A.a B.b C.c D.d
15.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具有相似的形态和习性,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部杀死对方的物质。在同等条件下,将这两种草履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独培养时,大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比双小核草履虫大
B.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数量不断减少,双小核草履虫数量不断增多
C.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D.混合培养16天后,两种草履虫都存活
16.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苔藓会比地衣更早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17.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B.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
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
18.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度的迁人短时间内增加了该树林中螳螂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流向细菌
C.度的迁人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人提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的效率
19.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
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鸡叫声,属于行为信息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20.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关注的问题。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行为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60分)
21.(12分)下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为__________。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2)若给香盐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酸,在C处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2.(12分)甲状腺激素(TH)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热量增加。下图为TH分泌的调节途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机体____________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进而引起下丘脑的____________兴奋,再经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分级调节作用,TH分泌增加,使机体产热量增加。
(2)当血液中的TH浓度增高时会____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T用含量维持正常生理水平,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____。在该过程中,垂体分泌TSH可受到____________的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垂体细胞有相应的激素受体。
23.(12分)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建立群体免疫,是防控新冠疫情的有效措施。新冠疫苗的种类有灭活疫苗,mRNA疫苗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控制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中,T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T细胞在人体内发育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效应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该疫苗在人体内作为____________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B细胞能分化为分泌抗体的_______________。
(3)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是介导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蛋白,据此,某科研团队研制出mRNA疫苗。接种mRNA疫苗后,该疫苗可在人体内表达出_____________作为抗原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4)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内含有抗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这些抗体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____________,使机体获得免疫力。
24.(12分)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乔木树种 | 老年树 | 成年树 | 幼年树 | |||
密度/株·hm-2 | % | 密度/株·hm-2 | % | 密度/株·hm-2 | % | |
A | 1267 | 100.00 | 0 | 0 | 0 | 0 |
B | 50 | 31.06 | 55 | 34.16 | 56 | 34.78 |
C | 50 | 4.95 | 80 | 7.92 | 880 | 87.13 |
(1)据表可知:A种群属于_______种群,______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_______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_______。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_________法,理由是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5.(2分)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船食物链流动的。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_____________是生产者,_____________是植食动物,_____________是杂食动物。
(2)a→b→e→f是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根据林德曼对能量流动研究的成果分析,这条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_____________机制为基础,该机制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____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物种数量减少,其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高二期末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D | C | C | B | B | A | D | B | B | D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 | B | B | B | C | C | B | D | C | C |
二、非选择题(除标记外,每空2分)
21.(12分)
(1)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2)不能(1分) 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能(1分) 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在C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22.(12分)
(1)温度感受器 神经冲动(电信号、局部电流) 体温调节中枢
(2)抑制 反馈调节 TRH和TH
23.(12分)
(1)胸腺 识别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2)抗原 浆细胞 (3)刺突蛋白 (4)病毒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4.(12分)
(1)衰退型(1分) C(1分) B(1分)
(2)随机取样 标志重捕 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3)丰富度(1分) 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5.(12分)
(1)a、b d c、f
(2)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3)负反馈调节(1分) 相对稳定(1分) 下降
内蒙古包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包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内蒙古包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生物试题pdf、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共5页。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