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课后练习题
展开【优选】第四节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课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
1.造成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干旱
B.土壤侵蚀
C.气候变劣
D.人类的排水和围垦
2.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这遵循的是( )
A.整体性原理
B.系统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工程学原理
3.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四条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
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于发展经济的地位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听其发展,顺乎自然
4.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5.“1+1>2”体现生态工程的哪一基本原理(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协调平衡原理
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6.下列实例与其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A.合理放牧——协调与平衡
B.天然混合林——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农作物合理密植——物种多样性原理
D.无废弃物农业——整体性原理
7.物种多样性原理是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之一,其理论基础是( )
A.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1+1>2
D.生物与环境的协调
8.下列实例与其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A.农作物合理密植——协调与平衡原理
B.农作物间作套种——整体性原理
C.无废弃物农业——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D.天然混合林——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9.(多选)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包括( )
A.生态原理
C.物种共生原理
B.食物链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
10.实施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它遵循的原理是(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恢复
B.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与平衡原理
C.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依据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2.粮桑渔畜生态农业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试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的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
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
13.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造林护林。这种做法遵循的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系统学原理
14.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被铅等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要选择符合要的植物,其原理是( )
A.生物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1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 改善生态环境
C.增加木材产量 D. 发展畜牧业
16.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是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的措施
B.生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违背了生态工程应遵循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C.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是因为发展中系统整体性原理失调造成的
D.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系统整体性原理
17.建设生态工程时,应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这是由于( )
A.生物多样性能解决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问题
B.丰富的物种是发展农.林.牧.渔的基础
C.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D.生物多样性是丰产丰收的基础
18.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要求是(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
2.【答案】C
【解析】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这遵循的是协调与平衡原理
3.【答案】C
【解析】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于发展经济的地位上,这样才能可持续的发展。
4.【答案】B
【解析】
5.【答案】D
【解析】1+1>2”体现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故选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6.【答案】A
【解析】合理放牧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A正确;天然混合林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B错误;农作物合理密植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错误;无废弃物农业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错误。
7.【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种越繁多复杂,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相应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8.【答案】A
【解析】农作物合理密植要求生物与无机环境协调平衡发展,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农作物间作套种主要考虑间作的农作物小系统之间的功能优化,实现“1+1>2”,体现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无废弃物农业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天然混合林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
9.【答案】ABCD
【解析】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包括生态原理.物种共生原理.食物链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10.【答案】D
【解析】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11.【答案】C
【解析】湿地的恢复,要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同时还应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故湿地的恢复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奏效的。
12.【答案】B
【解析】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的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错误,能量不会流向分解者。也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13.【答案】B
【解析】所谓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巨大复合系统,三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统一整体。
14.【答案】D
【解析】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被铅等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要选择符合要的植物,其原理是协调与平衡原理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
【解析】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17.【答案】C
【解析】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以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相互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
18.【答案】C
【解析】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的作用是调节气候 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工湿地是将污水,对环境承载力的说明错误的是,下述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某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图,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造成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湿地是将污水,右图为生态养猪模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