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北京人遗址
2.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老子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这发生在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3世纪 D.公元2世纪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黄巾军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绿林军起义 D.赤眉军起义
5.西汉的开国皇帝是
A.刘秀 B.刘濞 C.刘邦 D.刘彻
6.《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A.华佗 B.扁鹊 C.张角 D.张仲景
7.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B.《史记》的作者是
^A.主父偃 B.班固 C.司马迁 D.董仲舒
9.“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出现于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10.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部分)中①②是
A.东汉东晋 B.东汉西汉 C.东晋北魏 D.东晋前秦
11.“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A.炎帝和黄帝 B.夏启和商汤 C.孔子和孟子 D.周文王和周武王
12.下图中的一组文物可用于探究
A.原始农耕时的生产生活 B.早期国家的经济制度
C.夏商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D.春秋战国的农业生产
13.浙江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区和外城组成.考古还发现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壁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表明此时中国
A.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成功步入封建社会 D.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14.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淮。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15.甲骨文包含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A.经济发展 B.政治状况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
16.古诗云:“周室衰徽不共匡,千戈终日互争强.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这揭示了
A.社会动荡的原因 B.国家统一的影响
C.皇帝制度的衰亡 D.作战方式的改变
17.下图所示战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奖励军功 B.加强户籍管理
C.推广县制 D.统一度量衡
18.《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百姓飨其利.”记述的是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邗沟
19.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铜权外侧刻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该铭文可以佐证
A.西周的分封 B.秦朝的统一 C.楚汉的相争 D.东汉的建立
20.以下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在地方实行
郡名 | 建置时代 | 郡治 |
陇西郡 |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 今甘肃临洮 |
辽东郡 | 古燕置,始皇因之 | 今辽宁辽阳 |
南海郡 | 始皇置 | 今广东广州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21.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两位大臣都主张
A.勤俭立国 B.以农为本 C.工商皆本 D.以法治国
22.《史记》记载,汉代诸侯“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
A.实施“推恩令” B.向北进击匈奴
C.建立察举制度 D.推行“无为而治”
23.下图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24.右图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政权分立
B.繁荣开放
C.天下一统
D.文明起源
25.美国学者德克·卜德写道:“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文中的“它”指的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
26.右侧图文材料说明
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政治中心开始南移
27.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右图所示),给江南地区带来的重要影响有
①输送了大批劳动力 ②改进了农业生产技术
③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④促进手工业进步和商业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现封建化,封建化又促进某些民族间的交融。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A.百家争鸣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孝文帝改革
29.他撰写的这部书。系统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积累的农业生产技术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他是
A.李冰 B.贾思勰 C.祖冲之 D.郾道元
30.东晋王羲之的书法自由潇洒,将个人审美意识寄托于字体、笔意、结构、走势.右图是其代表作,其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加分.第31题13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
31.(13分)儒家思想
材料一
材料二汉武帝的文化变革集中表现在尊儒兴学的文化变革上.尊儒。并不是禁绝各家的著作和思想,只是在选拔人才和作为统治思想方面,不取“百謇”.而尊儒术……尊儒盛兴教.董仲舒继承儒家注重教化的传统,建议武帝“兴太学、王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摘编自徐杰舜《汉民族史记》
材料三儒家文化在传统的宗族治理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几乎从一开始。家风、家训、谱牒、族规的修订就自觉、半自觉地接受着儒家先圣和经典的影响.反过来.因为长期浸润在宗族与家庭生活之中,儒家文化也获得进一步的落实,更加微观化.更加深入人心.
——摘编自余治平《耕读传世謇,宗范立善德——以淮安余门寥风族规、辈分字谱为个案的儒学考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有哪些?(写编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领域活跃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是怎样尊儒兴学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为何会采纳董仲舒尊儒兴学的建议.(6分)
(3)据材料三,归纳儒家文化与宗族生活之间的关系。(2分)
32.(14分)丝绸之路
材料一研究丝绸之路的各类史料
材料三西域治理大事记(部分)
汉武帝元狩四年 |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西域诸国使节到达长安。与汉朝建立联系. |
汉武帝元封三年 | 汉派兵征服西域的姑师、楼兰等地。控制了西域门户. |
汉武帝元封六年 | 汉与乌孙和亲,使乌孙成为钳制匈奴的重要力量. |
汉室帝地节二年 | 西汉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治乌垒城。总领南北道。西域正式纳入汉的统治. |
汉元帝初元元年 | 汉在车师设置戊己校尉(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管理屯田事务. |
汉元帝建昭三年 | 西域都护甘延寿与戊己副校尉陈汤发兵远征,击杀匈奴单于,匈奴势力彻底退出西域. |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属于文献史料的是 ▲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可以证明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路的史料有 ▲ 。(写序号,不得多选、错选,7分)
(2)据材料一中的①,指出汉帝国开辟丝绸之路的最初目的及其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汉朝如何控制和管理西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王朝治理西域地区的意义.(4分)
33.(13分)民族交融
材料一
材料二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八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内迁各族领袖,大都仰幕中原文化.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地图描述东汉至西晋时期少数民族迁徙的情况,并说明出现这一迁徙的原因.(7分)
(2)运用材料二和孝文帝改革的内容,阐述你对“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D | A | B | C | D | B | C | D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A | A | C | B | A | A | C | B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B | A | D | A | B | C | B | D | B | D |
二、非选择题
31.(13分)
(1)①④⑤ (3分)
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政治:分封制逐渐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文化:私学兴起。
阶层:士阶层的兴起。(任答两点,2分)
(2)重用儒生;把儒学作为统治思想;兴办太学。(任答两点,4分)
加强中央集权。(2分)
(3)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着宗族生活;同时受到宗族生活的影响,儒家文化更加微观
化,更加深入人心。(2分)
32.(14分)
(1)①④;②③;①②③。(7分)
(2)解决匈奴问题。(1分)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丝绸之路沿线地
区的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任答一点,2分)
(3)派遣使节出使西域;军事征伐(战争);和亲;设置管理机构;屯田;(任答
两点,共2分)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保证了丝绸之路的
畅通,带动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任答一点,2分)
33.(13分)
(1)①鲜卑:由北向南或向西南迁徙;(1分)②羌族:由西向东迁徙;(1分))
向内(中原)迁徙。(1分)
北方更落后民族的推动;中原政权的招揽(4分)
(2)
分值 | 评分说明 | 示例 |
6分 | 1.围绕主题论述,表述有条理,结构完整; 2.史论结合,能从材料和孝文帝改革内容两方面找寻证据; 3.论证到位,认识全面。能认识到文化的互相影响,能回扣主题。 | 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汉族的农耕技术,同时中原汉族也向游牧民族学习经营畜牧业,并使用少数民族的家具,这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孝文帝推行讲汉话,穿汉服等改革措施,更进一步的推动了民族交融。这种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4-5分 | 1.围绕主题论述,表述较清晰,结构较完整; 2.史论结合,能从材料和孝文帝改革内容两方面找寻证据;3.论述仅体现上述部分观点。 | 示例1:材料二中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汉族的农耕技术,中原汉族借鉴游牧民族的畜牧经验,这种民族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促使民族交融不断加深。孝文帝的讲汉话,穿汉服等改革措施,更进一步的推动了民族交融。 示例2:北方游牧民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学习汉族的农耕技术,还是学习孝文帝的讲汉话,穿汉服等改革措施,都促进了民族交融。 |
2-3分 | 1.围绕主题论述,层次不清晰,表述不太完整; 2.仅仅罗列史料,没有加以解释; 3.不能回扣观点。 | 材料二中中原汉族学习畜牧业,北方游牧民族学习农耕技术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讲汉话、穿汉服、通婚姻等 |
0-1分 | 1.只提到关键词,不成语句、毫无逻辑; 2.没有作答,或作答与主题无关。 | 民族交融、穿汉服、讲汉话、通婚姻等 |
说明:考生所答历史专用名词、历史人名、历史地名等,如出现错别字,以错误判定。不予给分。
06,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06,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解读图,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有,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