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下列带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填一填,本学期,同学们读了许多民间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ㅤㅤ天边染上hóng yùn 的云朵,田间yōu rán 自得的白鹭,让我们lǐng lüè 到了怡人的景;母亲瘦弱的jǐ bèi ,河中夜行的孤舟,让我们品味到了感人的情怀。bǎ lǎn 中外名著,神游tiān nán hǎi běi ,文字shù shuō 世间百态,阅读qī dí 智慧人生。
    2.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削(xiā)弱 迟廷 民不聊生
    B.教诲(huì) 誊写 完好无缺
    C.闲暇(xiá) 疲备 政通人和
    D.勉强(qiáng) 高跷 金壁辉煌
    3.“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不要把动物的话告诉别人。”替换加点词最合适的是( )
    A.告诉B.吩咐C.嘱咐D.委托
    4.下列带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的网络诈骗犯足智多谋,花样百出,我们一定要注意防范。
    B.全班同学同心协力,终于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
    C.这个秋天,我家挖完番薯,又要收割稻子,真是个多事之秋。
    D.我的同桌是个直言不讳的人,每次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总要说个不停。
    5.为了让同学们珍惜粮食,减少浪费,下列比较适合贴在食堂里的一项是( )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C.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D.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6.下列诗词中描绘美好生活情趣的一项是( )
    A.《渔歌子》张志和B.《示儿》陆游
    C.《蝉》虞世南D.《枫桥夜泊》张继
    7.填一填。
    (1)自然之趣在黄昏。郭沫若看到了:“黄昏的空中偶见 , 。”清少纳言听到了:“夕阳西沉, , , 。”
    (2)爱国情怀在心间。是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 ”的一句谏言,是林升“ , ”的一声质疑,是梁启超“美哉,我少年中国, !壮哉,我中国少年, ”的一番期盼。
    (3)明理启智在读书。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懂装懂,正如《论语》所言:“ , , 。”朱熹告诫我们:“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 ,决不能记, 。”
    8.本学期,同学们读了许多民间故事。根据阅读体验,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入表格。
    9.ㅤㅤ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选段主要写 。
    (2)前两句中的加点词写出了 ,朗读时,加点词读得(轻 重) 一点,整体声调(提高 降低) ,体现 之情。读到选段最后一句,语速(稍快 稍慢) ,体现 之情。(圈出括号中合适的选项)
    (3)关注表示时间的画线词语,思考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10.
    “海上森林”——红树林
    ㅤㅤ①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洋与陆地交接的滩涂,有一种特别的生态景观——红树林。
    ㅤㅤ②中国的红树林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位于中国海南省海口市的东塞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成立最早、连片面积最大、保育最好、最具代表性的红树林保护区。
    ㅤㅤ③当你第一眼看到红树林时,心中难免诧异:红树林怎么一点都不红,反倒是绿油油的呢?其实,是因为这些植物的体内富含单宁酸,如果树被砍伐或者受到破坏,使树干呈红色。
    ㅤㅤ④红树植物生活在海洋与陆地交接处的潮间带。为了适应周期性潮水浸淹的环境,一些红树植物抛弃了植物一贯的种子繁殖策略,采取了一种特别的繁殖方式——“胎生”。红树的种子没有离开母体就开始萌发,掉入淤泥,几个小时后就能长成新的植株,在几千里外扎根生长。
    ㅤㅤ⑤作为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近30种虾类、70余种蟹类及藤壶等甲壳类动物,我国红树林中记录到的水鸟,占我国水鸟种类的80%左右。
    ㅤㅤ⑥红树林不仅是成千上万动物的家园,还有更多的生态效益。红树林致密的林冠和为适应潮汐生活而形成的独特根系,使其具有较好的抗风消浪功能。每当夏季强台风来袭时,它能保护海堤不被摧毁,被誉为“海岸卫士”。此外,红树林对水中的氮磷、有机物质和有毒重金属有很强的吸附和固定作用,能净化水质。
    (1)读到第⑤自然段时,抓住“ ”这一关键语句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因为这一自然段就是围绕这一关键语句写的;读到第⑥自然段“生态效益”一词不太明白时,具体是指红树林 。由此发现第⑤、⑥自然段都在介绍 。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红树林的树叶、树干都是红色的。
    ②红树的种子脱离母树后,有的几个小时就能长成新的植株。
    ③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鸟,占我国水鸟种类的80%左右。
    ④红树独特的根系和“胎生”的繁殖方式,是为了适应生长环境。
    (3)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4)如果要向同学介绍红树林的特别之处,请根据选文内容列一份介绍的提纲。

    11.习作表达
    ㅤㅤ题目:_____,我想对你(您)说
    ㅤㅤ要求:在本学期的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过自己最喜欢的来自文学书籍或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请和他(她)说说你的看法和感受,把重点写具体,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里话。字数350个左右。写完后读一读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看拼音写词语。
    ㅤㅤ天边染上hóng yùn 红晕 的云朵,田间yōu rán 悠然 自得的白鹭,让我们lǐng lüè 领略 到了怡人的景;母亲瘦弱的jǐ bèi 脊背 ,河中夜行的孤舟,让我们品味到了感人的情怀。bǎ lǎn 饱览 中外名著,神游tiān nán hǎi běi 天南海北 ,文字shù shuō 述说 世间百态,阅读qī dí 启迪 智慧人生。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红晕 悠然 脊背 天南海北 启迪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削(xiā)弱 迟廷 民不聊生
    B.教诲(huì) 誊写 完好无缺
    C.闲暇(xiá) 疲备 政通人和
    D.勉强(qiáng) 高跷 金壁辉煌
    【分析】考查了多音字,字形。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字形的考查,音同字不同,容易混淆。
    【解答】A.有误,“削(xiā)弱”的“削”应读“xuē”廷”的“廷”应改为“延”。
    C.有误,“疲备”的“备”应改为“惫”。
    D.有误,“勉强(qiáng)”的“强”应读“qiǎng”;“金壁辉煌”的“壁”应该为“碧”。
    故选:B。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做字形题,我们要注重平时积累,认真记忆。
    3.“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不要把动物的话告诉别人。”替换加点词最合适的是( )
    A.告诉B.吩咐C.嘱咐D.委托
    【分析】考查了词语解释。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解答】叮嘱:一再而三、反反复复地告诉某人去做某事或注意某事、嘱咐。
    故选C。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4.下列带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的网络诈骗犯足智多谋,花样百出,我们一定要注意防范。
    B.全班同学同心协力,终于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
    C.这个秋天,我家挖完番薯,又要收割稻子,真是个多事之秋。
    D.我的同桌是个直言不讳的人,每次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总要说个不停。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A.不恰当。足智多谋:富有智慧。与语境不相符。
    B.恰当。
    C.不恰当。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
    D.不恰当。直言不讳:说话直爽。与语境不相符。
    故选: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5.为了让同学们珍惜粮食,减少浪费,下列比较适合贴在食堂里的一项是( )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C.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D.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分析】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意思是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
    B.“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倡导节俭。
    C.“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恒念物力维艰”意思是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
    D.“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意思是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
    故选:C。
    【点评】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6.下列诗词中描绘美好生活情趣的一项是( )
    A.《渔歌子》张志和B.《示儿》陆游
    C.《蝉》虞世南D.《枫桥夜泊》张继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梳理诗句大意,联系写作背景深入领会诗歌主旨,然后分析具体问题作答。
    【解答】A.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诗词中描绘了美的好生活情趣。
    B.陆游的《示儿》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诗词中没有描绘美的好生活情趣。
    C.虞世南的《蝉》通过对蝉的姿态、习性、鸣声的描写,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表达了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D.张继的《枫桥夜泊》通过写江南夜景月落乌啼、霜天寒夜、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愁。
    故选:A。
    【点评】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要求有较强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主旨,然后作答,有一定的难度。
    7.填一填。
    (1)自然之趣在黄昏。郭沫若看到了:“黄昏的空中偶见 白鹭的低飞 , 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清少纳言听到了:“夕阳西沉, 夜幕降临 , 那风声、虫鸣 , 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
    (2)爱国情怀在心间。是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的一句谏言,是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 西湖歌舞几时休 ”的一声质疑,是梁启超“美哉,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的一番期盼。
    (3)明理启智在读书。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懂装懂,正如《论语》所言:“ 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 。”朱熹告诫我们:“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 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 记亦不能久也 。”
    【分析】本题考查现代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1)分别出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白鹭》和《四季之美》。
    (2)分别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
    (3)分别出自《论语》,宋代朱熹的《读书要三到》。
    答案:
    (1)白鹭的低飞 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风声 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2)不拘一格降人材 山外青山楼外楼 与天不老 ;
    (3)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心眼既不专一 记亦不能久也。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8.本学期,同学们读了许多民间故事。根据阅读体验,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入表格。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百科。认真分析所给题干,结合课内学习及课外阅读积累完成。
    【解答】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选择。
    故答案为:
    C A
    F D B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加强阅读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9.ㅤㅤ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选段主要写 圆明园被侵略者毁灭的经过 。
    (2)前两句中的加点词写出了 英法联军把圆明园中宝贵的东西全部抢走 ,朗读时,加点词读得(轻 重) 重 一点,整体声调(提高 降低) 提高 ,体现 对侵略者的气愤、痛恨 之情。读到选段最后一句,语速(稍快 稍慢) 稍慢 ,体现 对圆明园的惋惜 之情。(圈出括号中合适的选项)
    (3)关注表示时间的画线词语,思考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这些词语写出了英法侵略者入侵我国的时间和毁灭圆明园的时间,也记录了侵略者的罪证。读了这段话,结合现在的圆明园,我感受到,侵略者来我国不到半月时间,就会灭了我们的圆明园,这说明了落后就被挨打,当时的清朝政府软弱无能,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圆明园才遭到侵略者的践踏与毁灭,这是我国历史上的耻辱,也反映了侵略者的无耻、残暴和残忍。我们必须世世代代不忘国耻,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强大,再不受外国的欺负,让侵略者望而生畏。
    【分析】语段选自《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
    【解答】(1)考查概括语段主要内容。通读语段,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就任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些语句可知。
    (2)考查对语段的朗读,并选词填空填,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本题应选择填空为:前两句中的加点词“统统掠走”写出了英法联军把圆明园中宝贵的东西全部抢走,加点词读得重一点,体现对侵略者的气愤。读到选段最后一句,体现对圆明园的惋惜之情。
    (3)考查对文中画出的时间的理解,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文中的“1860年10月6日”“10月18日和19日”这些词语写出了英法侵略者入侵我国的时间和毁灭圆明园的时间。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就会灭了我们的圆明园,当时的清朝政府软弱无能、建筑艺术的精华圆明园才遭到侵略者的践踏与毁灭,也反映了侵略者的无耻。我们必须世世代代不忘国耻,再不受外国的欺负。
    故答案为:
    (1)圆明园被侵略者毁灭的经过;
    (2)英法联军把圆明园中宝贵的东西全部抢走 对侵略者的气愤 对圆明园的惋惜;
    (3)这些词语写出了英法侵略者入侵我国的时间和毁灭圆明园的时间,也记录了侵略者的罪证,结合现在的圆明园,侵略者来我国不到半月时间,这说明了落后就被挨打,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耻辱、残暴和残忍,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强大,让侵略者望而生畏。
    【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0.
    “海上森林”——红树林
    ㅤㅤ①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洋与陆地交接的滩涂,有一种特别的生态景观——红树林。
    ㅤㅤ②中国的红树林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位于中国海南省海口市的东塞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成立最早、连片面积最大、保育最好、最具代表性的红树林保护区。
    ㅤㅤ③当你第一眼看到红树林时,心中难免诧异:红树林怎么一点都不红,反倒是绿油油的呢?其实,是因为这些植物的体内富含单宁酸,如果树被砍伐或者受到破坏,使树干呈红色。
    ㅤㅤ④红树植物生活在海洋与陆地交接处的潮间带。为了适应周期性潮水浸淹的环境,一些红树植物抛弃了植物一贯的种子繁殖策略,采取了一种特别的繁殖方式——“胎生”。红树的种子没有离开母体就开始萌发,掉入淤泥,几个小时后就能长成新的植株,在几千里外扎根生长。
    ㅤㅤ⑤作为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近30种虾类、70余种蟹类及藤壶等甲壳类动物,我国红树林中记录到的水鸟,占我国水鸟种类的80%左右。
    ㅤㅤ⑥红树林不仅是成千上万动物的家园,还有更多的生态效益。红树林致密的林冠和为适应潮汐生活而形成的独特根系,使其具有较好的抗风消浪功能。每当夏季强台风来袭时,它能保护海堤不被摧毁,被誉为“海岸卫士”。此外,红树林对水中的氮磷、有机物质和有毒重金属有很强的吸附和固定作用,能净化水质。
    (1)读到第⑤自然段时,抓住“ 红树林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关键语句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因为这一自然段就是围绕这一关键语句写的;读到第⑥自然段“生态效益”一词不太明白时,具体是指红树林 能抗风消浪、净化水质 。由此发现第⑤、⑥自然段都在介绍 红树林的作用 。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红树林的树叶、树干都是红色的。 ×
    ②红树的种子脱离母树后,有的几个小时就能长成新的植株。 √
    ③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鸟,占我国水鸟种类的80%左右。 ×
    ④红树独特的根系和“胎生”的繁殖方式,是为了适应生长环境。 √
    (3)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举例子 和 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通过列举“夏季强台风来袭时,它能保护海堤不被摧毁”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红树林具有具有较好的抗风消浪功能。把“红树林”比作“海岸卫士”,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红树林的抗风消狼功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
    (4)如果要向同学介绍红树林的特别之处,请根据选文内容列一份介绍的提纲。
    先介绍红树林的分布地区,其次介绍红树林名字的由来,再次介绍红树林的繁殖方式,最后介绍红树林的作用。
    【分析】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海上森林”——红树林,让我们了解到红树林的分布地区、名字的由来、繁殖方式、红树林的作用,对红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解答】(1)通过阅读第⑤自然段,找出中心句是第一句。通过阅读第⑥自然段的2、3,得出第二个空的答案为“能抗风消浪。
    (2)①错误。根据“当你第一眼看到红树林时,反倒是绿油油的呢。②正确,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树,几个小时后就能长成新的植株”可以看出“红树的种子脱离母树后。③错误,占我国水鸟种类的80%左右”可看出是“我国红树林中记录到的水鸟”而不是“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鸟”。根据“为了适应周期性潮水浸淹的环境,采取了一种特别的繁殖方式——“胎生”,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树,几个小时后就能长成新的植株,在几千里外扎根生长,是为了适应生长环境”。
    故答案为:
    (1)红树林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能抗风消浪 红树林的作用。
    (2)①×;②√;√。
    (3)举例子 打比方 ,它能保护海堤不被摧毁”的例子。把“红树林”比作“海岸卫士”,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先介绍红树林的分布地区,其次介绍红树林名字的由来,最后介绍红树林的作用。
    【点评】本文通过说明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认识了红树林,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11.习作表达
    ㅤㅤ题目:_____,我想对你(您)说
    ㅤㅤ要求:在本学期的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过自己最喜欢的来自文学书籍或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请和他(她)说说你的看法和感受,把重点写具体,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里话。字数350个左右。写完后读一读
    【分析】考查记叙文,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什么,分析下本次写作的内容:将自己想对某人说的心里话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把重点写具体,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里话,字体工整。
    【解答】【范文】
    李白,我想对您说
    一天,洗了个澡,突然我被一阵嘈杂的声音吵醒了,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穿着唐朝的衣服,难道我穿越了?
    为了熟悉环境。我碰上一个身带佩剑的人。他回答我说:“我姓李,字太白,心里一阵惊喜?
    “我把他拉到一边,对他说了他今后的遭遇,没想到李白仰天长笑,李林甫为他研墨这段历史感到非常骄傲。
    我们俩到了皇帝面前高呼一声:“吾皇万岁。由于我对历史还算有些了解。于是皇帝让我当了智囊团的团长。这两个机构的名字都是我起的,非常准确。
    后来,我劝李白投笔从戎、史思明的军队,我被皇帝封为大将军。我是很满意,辞官云游去了。
    李白出走后,天天想着穿越回来,我醒来了,每当我背上沉重的书包都会想起那段我和李白在唐朝无忧无虑的生活,我爱唐朝。
    【点评】运用了合理的想象,用得体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写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情节合情合理。
    故事类型
    故事内容
    中国民间故事
    欧洲民间故事
    非洲民间故事
    勤劳善良拥有美好生活


    E
    奇幻想象展现各地生活



    A.《灰姑娘》
    B.《大象的墓地》
    C.《田螺姑娘》
    D.《巨人之梯》
    E.《求雨》
    F.《湘妃竹》
    故事类型
    故事内容
    中国民间故事
    欧洲民间故事
    非洲民间故事
    勤劳善良拥有美好生活
    C
    A
    E
    奇幻想象展现各地生活
    F
    D
    B
    A.《灰姑娘》
    B.《大象的墓地》
    C.《田螺姑娘》
    D.《巨人之梯》
    E.《求雨》
    F.《湘妃竹》

    相关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共2页。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共8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