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节 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节 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F1黄色圆粒豌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特供】第四节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1作业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前人未知的现象,即“杂种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B.豌豆.果蝇.山柳菊等因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都是用于遗传研究的好材料C.孟德尔研究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中,只有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果断的摒弃了融合遗传的观点2.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中性状重组类型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9/16 B.6/16 C.1/8 D.2/43.孟德尔将纯种黄色圆形和纯种绿色皱缩豌豆进行杂交试验,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形:绿色圆形:黄色皱缩:绿色皱缩=9∶3∶3∶1。则以下不属于得到这一实验结果必要条件的是 ( )A.Fl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B.各种雌雄配子之间可以随机结合C.黄色对绿色完全显性,圆形对皱缩完全显性D.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4.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说明此性状一定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5.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型的比例 ③F2基因型的比例 ④F1表型的比例 ⑤F1测交后代表型的比例A.②④ B.①③ C.①⑤ D.②⑤6.下列有关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雄配子和4种雌配子自由结合C.F1产生的YR雌配子和YR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D.F1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7.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B.若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在验证分离定律的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8.在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代出现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个体数约占( )A. B. C. D.9.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B.等位基因之间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必须自由组合C.自由组合定律也能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D.自由组合现象出现的原因是配子间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10.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在F2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即和亲本P表现型不同的类型)所占比率分别为( )A.1/4和3/8 B.1/16和3/16C.9/16和3/16 D.9/16和1/211.下列有关细胞核遗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也可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C.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先等位基因分离后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12.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细胞质中B.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C.F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D.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3.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用假说演绎法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要严格进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B.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演绎”过程是若假说成立,则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1:1:1:1D.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随机授粉1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①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②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15.某自花授粉的植物中,紫花与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高茎与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让紫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到F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观察F1的表现型即可判定紫花与白花的显隐性关系B.通过观察F1的表现型能够判定茎秆高度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1:1:l,则亲本双方中必有一方为隐性纯合子D.若亲本均为纯合子,据Fl自交结果可判定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6.“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活动的材料用具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中,可用①和③分别表示“雄”和“雌”B.分别从②和④中取一张卡片得到YR的概率是1/16C.活动可模拟F1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出现过程D.从①③分别取一张卡片组合可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7.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18.神经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远大于胞外的浓度,钾离子进入肌肉细胞的方式是( )A. 渗透 B. 胞吞C. 主动转运 D. 易化扩散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2.【答案】B【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黄色圆粒(YYRR)×纯种绿色皱粒(yyrr)→F1均为黄色圆粒(YyRr),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解答: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代中黄色皱粒(Y_rr)和绿色圆粒(yyR_)属于重组类型,因此F2代中性状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16+3/16=6/16,B正确。故选B。3.【答案】A【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子一代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子二代,非等位基因(Y.y)和(R.r)可以自由组合就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条件: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解答:孟德尔将纯种黄色圆形和纯种绿色皱缩豌豆进行杂交试验,得到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形:绿色圆形:黄色皱缩:绿色皱缩=9∶3∶3∶1。要得到这一实验结果必要条件有:子一代产生数量相等的四种雄配子和数量相等的四种雌配子;各种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是随机的;黄色对绿色为完全显性,圆形对皱缩是完全显性;各种雌雄配子的存活率相同;子二代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子一代豌豆产生的配子中,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的数量要少很多,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4.【答案】C【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解答:A.若某性状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和AaBB个体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也为3:1,A错误;B.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可以相同,孟德尔一对杂交实验中,AA.Aa都表现为高茎,B错误;C.根据分析,F2得到3:1的分离比需要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正确;D.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D错误。故选C。5.【答案】C【解析】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过程:纯种黄色圆粒(YYRR)×纯种绿色皱粒(yyrr)→F1均为黄色圆粒(YyRr)自交F2中: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色圆粒)∶一显一隐(黄色皱粒)∶一隐一显(绿色圆粒)∶双隐(绿色皱粒)=9∶3∶3∶1,而测交的性状分离比是1∶1∶1∶1。解答:①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1∶1,与题意相符,①正确;②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表型的比例为9∶3∶3∶1,与题意不符,②错误;③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2∶2∶2∶4∶1∶1∶1,与题意不符,③错误;④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表现型为黄色圆粒,与题意不符,④错误;⑤F1测交后代表型的比例F1为1∶1∶1∶1,与题意相符,⑤正确。①⑤与题意相符。故选C。6.【答案】D【解析】(YyRr)自交所得F1中:F1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色圆粒)∶一显一隐(黄色皱粒)∶一隐一显(绿色圆粒)∶双隐(绿色皱粒)=9∶3∶3∶1。①双显(黄色圆粒):1/16YYRR.2/16YyRR.2/16YYRr.4/16YyRr;②一显一隐(黄色皱粒):1/16YYrr.2/16Yyrr; ③一隐一显(绿色圆粒):1/16yyRR.2/16yyRr;④双隐(绿色皱粒):1/16yyrr。解答: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A错误;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B错误;C.F1产生的YR的雌配子的数量要少于YR的雄配子数量,C错误;D.F1产生了四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故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D正确。故选D。7.孟德尔用两对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到F2。性状分离比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有关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和比例相等C.黄色对绿色,圆粒对皱粒都为完全显性D.F1受粉完成后是否有套袋处理【答案】C【解析】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但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解答:A.亲本既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也可以选择纯种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F1都是YyRr,F1自交得到F2,性状分离比均为9∶3∶3∶1,A错误;B.F1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数量,B错误;C.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4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9∶3∶3∶1,其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说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且每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所以黄色对绿色,圆粒对皱粒都为完全显性是出现上述比例的前提,C正确;D.豌豆属于自花闭花授粉植物,F1在花蕾期完成了受粉,所以受粉完成后不需要套袋处理,D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YYRR×yyrr→F1:YyRr,F1自交→F2:黄圆Y_R_(1YYRR.2YYRr.2YyRR.4YyRr ):黄皱Y_rr(1YYrr.2Yyrr ):绿圆yy R_(1yyRR.2yyRr):绿皱yyrr=9:3:3:1,其中黄皱Y_rr(1YYrr.2Yyrr ) 和绿圆yy R_(1yyRR.2yyRr)是重组性状,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纯合体)约占的比例为2/6。故选D。9.【答案】A【解析】分离定律是对一对相对性状适用,自由组合定律是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适用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无论多少对相对独立的性状在一起遗传,都会先遵循分离定律。解答:A.由分析可知,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其中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B.等位基因之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B错误;C.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是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适用分离定律,而不适用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自由组合现象出现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A。10.【答案】A【解析】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做亲本,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据此作答。解答:由分析可知,在F2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即纯合子有YYRR.YYrr.yyRR和yyrr,比例为1/4;重组型个体性状为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占F2的比例为3/16+3/16=6/16=3/8。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答案】C【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解答:A.如果一对相对性状由多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配子产生的过程中,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C.多对等位基因如果不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只存在等位基因的分离,C错误;D.如果双杂合子的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则可能不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故选C。12.【答案】A【解析】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来的,其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A.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A 错误;B.C .F1含有两对等位基因,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雌配子和四种比值相等的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此F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B.C正确;D.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A。13.【答案】D【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解答:A.实验过程中要严格进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防止受到其他花粉的干扰,A正确;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B正确;C.“演绎”过程是若假说成立,F1会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则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1:1:1:1,C正确;D.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测交实验,而不是让子一代随机授粉,D错误。故选D。14.【答案】D【解析】孟德尔在做两对杂交实验的时候,发现F2的分离比为9:3:3:1。提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并且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1:1:1:1),进而雌雄配子结合得到F2分离比9:3:3:1。解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假设F1的基因型用AaBb表示:①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A_B_):3(A_bb):3(aaB_):1(aabb),①错误;②F1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为1(AB):1(Ab):1(aB):1(ab),②正确;③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交配,由于F1是双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有4种,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是一种,所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都是4种,比例是1:1:1:1,③正确;④由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三种,比例是1:2:1,所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9种,④错误;⑤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交配,由于F1是双杂合子,产生的配子有4种,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是一种,所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4种,比例是1:1:1:1,⑤正确。综上所述,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②③⑤。D符合题意。故选D。15.【答案】D【解析】16.【答案】D【解析】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注意事项:17.【答案】D【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18.【答案】C【解析】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渗透是指溶剂分子通过膜结构的过程,A错误;胞吞是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而K+是小分子物质,B错误;主动转运的特点是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符合题意,C正确;易化扩散的运输方向也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D错误;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第四节 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课时作业,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测交实验,不能够测定F1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四节 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豌豆的圆粒,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下列基因型的植株能稳定遗传的是,豌豆子叶的黄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节 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步练习题,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