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导学案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789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导学案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789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学案设计
展开草船借箭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体会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方法:
联系上下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认识文中的人物。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及复述,加深认识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至四十六回,了解当时巍、蜀、吴三国的形式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知识链接 简介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遗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2、自学生字词,通过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下问题:
EQ \\ac(○,1)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EQ \\ac(○,2)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起因)他为借箭做了那些准备工作?他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经过)借箭的结果怎样?(结果)
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词语并抄写2遍,理解画“——”词语的意思。
妒忌 都督 甘心 粗鲁 迟延 布幔 私自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曹军 周瑜 诸葛亮 军令状 弓弩手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2、比一比,再组词。
纳( ) 漫( ) 援( ) 妒( )
呐( ) 幔( ) 缓( ) 护( )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你知道四大名著指哪些书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节选自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2、介绍历史背景。(课件出示)
3、学生齐读课题,解题,质疑:(如: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借到箭没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字形,交流词语意思的理解。
2、小组合作探究:
EQ \\ac(○,1)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在哪几个自然段讲到的?除此还讲到了什么?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EQ \\ac(○,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段意。
3、全班交流:
(1)课文脉络: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起因: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自然段)准备: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段(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2)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3)再读课文,分析感悟
草船借箭的起因(1--2自然段): EQ \\ac(○,1)表面起因:周瑜借战事紧急,请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EQ \\ac(○,2)实际起因: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加害于他。
草船借箭前的准备(3--5自然段):草船、军士的准备。
草船借箭的经过(6--9自然段):诸葛亮借助鲁肃的帮助,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详写)
草船借箭的结果(第10自然段): EQ \\ac(○,1)表面结果:诸葛亮神机妙算,周密布置,如期交箭。 eq \\ac(○,2)实际结果:挫败了周瑜加害自己的阴谋。
三、自主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EQ \\ac(○,1)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请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名,暗里是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EQ \\ac(○,2)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军令状”,表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EQ \\ac(○,3)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什么是“军令状”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
(“军令状”是指接受军令后写下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他经过周密策划,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落入他设计好的圈套,周瑜当然高兴。他为诸葛亮没有识破他的阴谋而高兴,为自己的阴谋得逞而高兴。)
四、自主学习3—9自然段
1、自读经过部分,请你思考:
eq \\ac(○,1)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开船借箭?
eq \\ac(○,2)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eq \\ac(○,3)谁能复述借箭的经过?
2、探讨交流。
五、自主学习第10自然段
1、自读结果部分,请你思考:
eq \\ac(○,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eq \\ac(○,2)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长叹一声?
eq \\ac(○,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2、探讨交流。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回顾导入,切入中心
1、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2、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使周瑜自叹不如的?(板书:神机妙算)
3、“神机妙算”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神机妙算: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表现在:他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将计就计,挫败周瑜。
二、自主学习,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老师点拨。
知天时 (课件出示句1):“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经算准了这场大雾。表现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和神机妙算。)
(课件出示句2):“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创设语境,感悟朗读
①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鲁肃看到会很吃惊、纳闷,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② 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读出吃惊的语气。
(二)懂地理 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1、“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为什么这样做?
船连在一起是为了在大雾天气下不会走散,而北岸正是曹营所在的方向。
2、填空:诸葛亮开始让“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让“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的原因是:为了使船两面受箭,保持船体平衡,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了掉头的时间。
3、回答问题:为什么要“一字摆开”?为什么要“擂鼓呐喊?”
答:“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船受箭面积大。“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假象,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
(三)识人心
1、识曹操 ( 生性多疑)
EQ \\ac(○,1)草船借箭的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诸葛亮十分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他算得准不准呢?从那里可以看出来呢?画出相应的语句。
EQ \\ac(○,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说明什么?“笑着说”反映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答:“一定”说明诸葛亮胸有成竹,神机妙算。“笑着说”反映了诸葛亮的从容淡定,运筹帷幄、料事如神。
EQ \\ac(○,3)你怎样体会诸葛亮的“笑”?
他是在笑曹操多疑谨慎,是讽刺的、轻蔑的笑;笑鲁肃忠厚守信,是宽厚友善的笑;笑周瑜计策落空,是自笑,胜利的笑。
2、识鲁肃 ( 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请你认真思考体会。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 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思考:从这句话你了解鲁肃的为人是怎么样的吗?
3、识周瑜 (心胸狭窄、妒贤嫉能)
从文中找出体现周瑜性格特点的词句,认真体会。
三、合作探究,人物对比,升华感受
1、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诸葛亮早已识破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军中的确缺箭,不顾个人恩怨,将计就计,不仅挫败周瑜,而且借来军需;相反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嫉能。
2、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eq \\ac(○,1)知天文 eq \\ac(○,2)识人心 eq \\ac(○,3)晓地理 eq \\ac(○,4)巧谋划 eq \\ac(○,5)心胸宽广,顾全大局
3、请你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周瑜:心胸狭窄,凶狠狡诈,妒能忌贤,不顾抗曹大局,一心想刁难,加害诸葛亮。
诸葛亮: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华卓越。
鲁肃:忠厚老实,顾全大局。
曹操:生性多疑,不睹虚实,不敢轻易出击。
四、总结拓展
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么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他的本事从何而来,想知道吗?请大家阅读《诸葛亮全转》、《三国演义》的46等相关章节。
布置作业
1、完成《学评》19课。
2、讲这个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3、阅读《三国演义》的原著。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知天时 ( 大雾漫天,江上面对面都看不清) 有胆量
有肚量
懂地理(船头船尾相连 朝向) 有计谋
诸葛亮神机妙算 识周瑜(心胸狭窄) 知人善用
识人心 识曹操(生性多疑)
识鲁肃(忠厚老实)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草船借箭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草船借箭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读导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导引,基础达标,初读感知,精读感悟,实践运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草船借箭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草船借箭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小组合作,理解探究,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