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校联考
高二地理答案
1.C
2.A
【解析】
1.
根据四个比例尺算出的图上距离一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四个选项分别为:1米、10米、500米、10000米,根据一般学校的大小可以推知更为合适的为C。
2.
图中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可以看出阴影区域是河流注入的地方,可能是水域,如海洋或者湖泊,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该阴影区域海拔为0米,最可能为海域。河流不会往高的山丘流,也不会注入城市,洼地如果汇集了水就叫做水域。故选A。
【点睛】
等高线的应用:1.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库容量要大。2.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建筑用地多在平原和河湖、交通线附近。3.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4.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岩岸港湾。5.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6.交通线选择: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滑坡,尽可能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
3.A
4.C
5.D
【解析】
3.
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50米等高线的西侧、北侧、东侧均比等高线内侧海拔高,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因此结合指向标,可知,河流整体由北流向南,其中ab段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
陡崖顶部的E点位于250米等高线和300米等高线之间,结合选项内容可知,E点的海拔可能为299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
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为(n-1)d ≤H<(n+1)d,其中n为陡崖处重合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重合等高线的条数4 ,因此根据公式可知,该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150≤H<250。因此此陡崖的最大高度可能为249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为(n-1)d ≤H<(n+1)d,其中n为陡崖处重合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6.D
7.A
【解析】
6.
根据所学知识,纬线的长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①②区域位于赤道两侧,③位于中纬度地区,在经纬度差相等的情况下,③的实际面积小于①②,若图幅面积相等,③比例尺大于①②,故D正确。
7.
根据经纬度定位可知,①位于大西洋,故A正确,③处位于海洋,②位于陆地,陆地的地壳厚度比海洋大,故B错,③位于中纬地区,故C错,据上题分析,①②实际面积大于③,故D错。故选A。
【点睛】
低纬度地区:一般指30°N-30°S以内地区,其中包括热带、副热带;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度-60度之间的纬度带。高、低纬度的盛行气团在这一带相互交迭,气旋活动频繁,季节变化明显。高纬度是指南、北纬度60度至90度(即极点)地区。
8.B
9.C
10.C
【解析】
【分析】
8.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长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 关城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 读图可以看出,关城位于山谷,只有一条沿着山谷通行的道路,且关城的西,南、北面均为山地。因此,关城选址主要考虑其防御功能, 利用高大的地形为屏障,利于军事防守,B对;关城位于山谷,地形平缓,方便施工,临近道路,生活便利,根据材料“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说明关城选址主要考虑军事防御,而不是施工与交通问题,A、C错;关城位于山谷,西,南、北面均为山地,不容易发现,D错。故选B。
9.
由图可知,①地位于山谷,海拔较低,烽火台位于山脊,海拔较高,①地与烽火台之间是凹形坡,①地能看到烽火台,A能,不合题意;②地位于750~800米之间,烽火台位于650~700米之间,②地与烽火台之间没有高地阻碍视线,能通视,B能,不合题意;③地与烽火台之间有山脊遮挡,不能通视,C不能,符合题意;④地位于山脊的高海拔处,烽火台位于山脊的低海拔处,山脊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可以通视,D能,不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不能眺望到烽火台的选项,故选C。
10.
材料中没有反应出与数据地球有关的信息及地理环境变迁,A、B错;根据材料“主要考察了风化、风蚀作用对长城的影响”可知地理研学小组以长城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的是外力作用对长城的破坏程度、长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研究,C对;材料中“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反应的是要塞选址,并没有反应古长城的选址,且根据材料该地理研究小组考察的是外力对长城的影响,D错。故选C。
【点睛】
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三种情况:①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 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②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 若等高线上密下疏, 则坡度上陡下缓, 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 则坡度上缓下陡, 为一个凸坡, 不能通视; ③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 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 即使地势再降低, 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
11.D
12.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能源利用相关知识点。
11.
“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约8000万桶"说明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强;"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说明石油的供需失衡;“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说明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石油的储量消耗是指石油的已开采数量,材料中没有相关数据,②错误。故选D。
12.
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禁止高耗能产业的生产是不现实的。故③错误。应对石油危机,我们应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推广节油新技术和新工艺,寻找石油的替代品,①②④正确。故选D。
【点睛】
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①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开发新能源③节约用油,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④加强勘探和开采⑤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⑥优化能源结构
13.D
14.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实景图片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分类,渗透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13.
图片①城镇②绿洲农业③人类活动遗址,所示的景观均属于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都属于社会环境;只有图片④所示的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小,所以最有可能是自然环境的是沼泽。故D项正确。
14.
对生态科学而言,“环境”是生物环境。图片④为沼泽,所以环境主体为该区域内的所有生物,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点睛】
地理环境是构成地表各种条件的地理要素的总称。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地理因素。人工环境指经过人工改造的,包括经济、交通、聚落、人口、政治等人文地理因素。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改变着地理环境。
15.C
16.D
17.D
【解析】
【分析】
考查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带来的影响,城市环境问题。
15.使用家庭轿车,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出行到更远的地方去,可以扩大出行范围,C正确。家庭轿车会增加燃油消费;公共汽车可以提高交通效率,轿车载人有限,不会提高交通效率;轿车存放会占用城市用地。故选C。
16.大量家庭轿车的使用,会增加道路交通压力,A错。由于大量轿车使用,会导致交通拥堵,城市道路运行能力下降,B错。大量轿车使用可以使城市分散发展,C错。大量使用家庭轿车,部分居民可能会移出市中心区,居住在郊区,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D对。故选D。
17.臭氧层空洞主要与制冷工业发展排放氟氯烃化合物有关,A错。水体污染受汽车尾气影响小,B错。酸雨与燃煤有关,与汽车尾气关系不大,C错。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会排放出更多的尾气,导致更加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使城市大气质量下降,D对。故选D。
18.D
19.C
20.A
【解析】
【分析】
考查酸雨成因、分布和危害,突出了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18.
乱扔垃圾不会造成酸雨危害,A错误;使用含磷洗衣粉主要造成水污染,B错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主要造成水污染,C错误;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是酸性气体二氧化硫等硫氧化物,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就会形成酸雨,D正确。故选:D。
19.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有: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①②③符合题意,酸雨降落地表,大气没有受到污染,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
结合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应该是煤炭、石油等燃料消耗量大、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地区、石化工业区等,且降水较为丰富区域就是酸雨较为严重地区。四川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A正确;黄土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少,酸雨危害不严重,B错误;东北平原主要以农业为主,酸雨危害不严重,C错误;华北平原虽然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消耗量大,但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较为干旱,且北方土壤多碱性土,容易中和酸性气体,酸雨危害没有我国南方严重,D错误。故选:A。
【点睛】
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四川盆地(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解决措施:减少酸雨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②实行技术改造、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
21.A
22.B
23.D
【解析】
【分析】
21.
垃圾分类的实施过程需要提前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垃圾分类的意识;需要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提前设置分类垃圾桶,方便公众垃圾分类投放,①②对。垃圾无害化处理是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节,③错。减少生活垃圾数量与垃圾关系不大,④错。故选A。
22.
图示的垃圾处理方式是焚烧,枯枝落叶适宜焚烧,B对;建筑垃圾和金属垃圾不适宜焚烧,AD错;废弃纸张适宜造纸厂回收再利用,C错。故选B。
23.
垃圾焚烧不仅可以产生热量发电,而且灰渣可以制作建筑材料,所以实现了垃圾资源化,D对;图示垃圾处理方式成本高,A错。垃圾来源于生产和生活,所以实现垃圾减量化的关键在于转变消费观念,B错。图示垃圾处理方式有渗沥液进入污水处理厂,不是零污染,C错。故选D。
【点睛】
垃圾分类处理需要政府支持,公众参与,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4.D
25.A
26.C
【解析】
24.
有害垃圾是指存在对人体健康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可回收垃圾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是指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其他垃圾是指除厨余垃圾、可回收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以及难以辨别类别的生活垃圾。健康人使用后的口罩属于其他干垃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
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其用后的口罩可能携带病毒,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属于有害垃圾,应该由专门机构集中焚烧处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6.
城市共享单车要付费使用,①错误。与汽车等相比,共享单车行车速度慢,②错误。城市发展“共享单车”可以减少私家车出行,减轻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能正确理解各类垃圾的概念、能正确区分垃圾的分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垃圾可以分为四类:①有害垃圾:是指存在对人体健康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②可回收垃圾: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③厨余垃圾:是指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④其他垃圾:是指除厨余垃圾、可回收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以及难以辨别类别的生活垃圾。
27.D
28.C
【解析】
【分析】
27.
由题干“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和材料“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气温升高使积雪减少且水分条件优越是前提条件,小叶章入侵长白山西坡苔原带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土地广布,生存空间扩大,同时,土壤肥沃,适宜生长,D正确,A、C错误。风力强劲不是草本植物生长的有利条件,B错误。故选D。
28.
据材料可知长白山西坡为苔原带,在小叶章(新物种)侵入后,形成小叶章斑块,植被种类增多, A、B错误;由于小叶章大量侵入广阔的裸露土地,植被数量大量增加,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
植物生长需要的五个条件是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各种矿物质。光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它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水分是维持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条件,充足的水分利于植物生长。空气流通、湿度适宜,才能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土壤中会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29.C
30.B
【解析】
29.
由材料可知,经过三代人55年的努力,河北省塞罕坝从沙地变林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沙地”说明半个世纪前塞罕坝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选C。
30.
塞罕坝从沙地变林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数量增多,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都会提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资源丰富程度: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31.A
32.C
【解析】
31.“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指污染少或没有污染,而绿色的物品并不一定的环保,A错;BCD选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故选A。
32.绿色消费,人人参与,A错;创建绿色学校要大家共同努力,B错;我们要积极参加社区的环境保护活动,C对;要多购买绿色环保的产品,才能保护生态环境,D错。
33.C
34.B
35.D
【解析】
3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增加,信息高速发展,冲浪运动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冲浪运动,使其在我国兴起。C正确。冲浪运动较危险,安全系数低,不易普及,对场地的要求较高,需要有适宜的水温、风速、浪高等,冲浪点较少AB错误。冲浪运动属于一种文体娱乐休闲运动,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34.
海南岛与中南半岛隔海相望,西侧海域面积受限,风力削弱,风浪较小,B正确,C错误。海南岛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东岸阴雨天多,而西岸相对于东岸,阴雨天气少,天气条件好,A错误。东西海岸海滨面积和海岸线曲折程度差别不大,D 错误。故选B。
35.
海南岛冬季以东北风为主,东南岸会形成风浪,且受台风影响小;与国内其他冲浪点相比,海南岛纬度较低,冬季气温高,因此冬半年海南岛最适合冲浪,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36.(1) 鞍部 南北
(2)B
(3) ① 自流
(4)乙
【解析】
【分析】
本大题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图判读、阅读地图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1)
C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应为鞍部。山脊线E的走向为虚线的延伸方向,根据题中的方向来看与南北方向一致,为南北走向。
(2)
在山顶A看河流上D处小船,A山与D小船之间为凸坡,遮挡了D处,故山顶A看不到小船。在山顶B上看河流上D处小船之间为凹坡无遮挡,故山顶B可以看到小船。
(3)
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水应该可以自流,图中两地①处地势比疗养院高,①路线的水可以自流至疗养院。
(4)
河流一般流经山谷,图中乙处为山脊,所以该支流不存在。
37.(1)N河 落差大,多急流,漂流体验效果好,刺激
(2)甲;①位于海湾内,利于避风浪;②水深岸陡,利于船舶停靠和航行
(3)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多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北段较曲折,南段较平直。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主要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在M、N两条河流中,因N河穿过的等高线较密集,河流有一定的落差,流速较快,而M河穿过的等高线过于稀疏,流速太慢,不适合竞速漂流。所以应该选N河。
(2)
在甲、乙两城中,甲城处海湾中,是天然的避风港,风浪较小;等深线密集,水深,利于停泊和航行。所以甲城筑港条件较优越。
(3)
根据图示等高线数值可知,图示区域主要地形是丘陵和平原;西部主要为丘陵地形,东部沿海主要为平原地形;西部高,东部低,总体地形起伏较小;海岸线较为曲折,北部有港湾,南端较为平直等。
38.(1)青海湖西北部入湖河流多,是湟鱼洄游的主要通道,洄游规模大,繁殖量大;入湖河流带来营养盐类,浮游生物较多,为湟鱼提供丰富饵料;青海湖西北部水域较浅,光照充足,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生长。
(2)建坝阻挡湟鱼春夏洄游产卵;入湖水量减少,青海湖萎缩,湟鱼生存空间减少;入湖营养盐类减少,浮游生物减少,导致湟鱼饵料缺乏;入湖水量减少,湖水盐度增大,威胁湟鱼生存环境。
(3)变化趋势:先降后增。
人为原因: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立了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草场减畜封育、生态植被人为修复等;有计划拆除了部分水坝。
(4)蒸发量增大,气候趋于湿润;有利于植被覆盖率提高;抑制了荒漠化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青海湖水系分布示意图和1961-2021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趋势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农业区位,人类活动对湟鱼生存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1)
根据左图信息可知,青海湖西北部入湖河流多,入湖河流从陆地上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较多,为湟鱼提供丰富饵料;根据材料,每年春夏之交,湟鱼需洄游到淡水河中产卵繁衍。青海湖西北部入湖河流多,是湟鱼洄游的主要通道,洄游规模大,繁殖量大;青海湖西北部入湖河流多,泥沙沉积,使得青海湖西北部水域较浅,光照充足,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生长。
(2)
根据材料,每年春夏之交,湟鱼需洄游到淡水河中产卵繁衍。布哈河上的河坝阻挡湟鱼春夏洄游产卵;建坝后,发展灌溉农业,使得入湖水量减少,青海湖萎缩,湟鱼生存空间减少;入湖水量减少,湖水盐度增大,威胁湟鱼生存环境;建坝后,大量的营养盐类被拦截,使入湖营养盐类减少,浮游生物减少,导致湟鱼饵料缺乏。
(3)
由右图信息可知,1961年到2021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趋势为:先降后增。
由右图信息可知,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不断上升,说明入湖水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有,国家建立了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草场减畜封育、生态植被人为修复等;退耕还林还草,灌溉水源减少了,有计划拆除了部分水坝,入湖水量增加了;随着环保教育的深入,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4)
青海湖面积扩大,水域面积扩大,蒸发量增大,空气湿度增大,气候趋于湿润,大陆性减弱,有利于植被覆盖率提高,从而抑制了荒漠化的发展;气候趋于湿润,植被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增加生物多样性。
【点睛】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答案,共8页。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