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基础过关练习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展开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过关练习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单选题
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 B.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
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 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
2.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
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
4. 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
D.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 D.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7. 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把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毫升
8.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C.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
D.分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
9. 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A.分子 夸克 质子 电子 B.分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C.原子核 电子 质子 分子 D.分子 原子 电子 原子核
10. 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
11. 镇江山清水秀,文化底蕴丰厚,以下描绘能说明分子在作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塔影湖,湖面波光闪烁 B.南山林,林中雾霭弥漫
C.恒顺醋,醋香阵阵扑鼻 D.锅盖面,面汤上下翻滚
12. 如图1所示,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主要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13. 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14. 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铁块难以被压缩 B.铁丝难以被拉断
C.打开的香皂,能闻到香味 D.磨光的铅片和金片,在室温下压紧五年后,可以相互渗入约1mm深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裂开的橡胶鞋可以用10l胶水将其粘起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进人化学实验室时闻到浓浓的氯气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16. 扩散现象表明( )
A.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B.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C.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7. 如图4所示,氢原子结构的各种模型图,其中正确的是( )
18. 描述宇宙天体间的距离,最常用的单位是( )
A.年 B.光年 C.纳米 D.千米
19. 下列物体的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原子核、质子、电子 B.质子、原子核、中子
C.电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
20.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无数雨滴从空中落下 B.“固体清新剂”能使居室温馨芳香
C.秋风起,漫天灰尘飞扬 D.铁块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21.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B.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同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2. 在“地球、夸克、原子、米粒”的物质世界中.尺度最小的是 ( )
A.地球 B.原子 C.夸克 D.米粒
2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指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断地无规则运动
24. 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
A.现象:花香扑鼻;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25.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
A.原子和电子组成的 B.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D.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26. 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 B.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
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7. 下面一些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膨胀表明分子间的距离在增大 B.分子个数越多的物体,质量越大.
C.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8. A、B、C三个轻质小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已知A球带正电,当把B球靠近A球时,A、B两球相斥,当把B球靠近C球时,B、C两球也相斥,则可判定( )
A. C球一定带正电 B. C球一定带负电
C. C球一定不带电 D. C球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29. 任意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下面哪种结果是不可能发生( )
A. 一个带正电,另一个带负电 B. 两个都不带电
C. 两个都带等量正电荷 D. 两个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30. “哥白尼”提出了 ( )
A、“地心说” B、“日心说” C、“大爆炸说” D、“星云说”
二、填空题
1)烧菜时,能闻到菜肴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在 .湿毛巾变干是 现象 (填物态变化名称).
2)小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 (选填标号)图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房间里喷洒空气清新剂,室内很快能闻到香味,这种现象叫 。夏天香味散发的更快,这说明 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4)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 组成。
5)春节期间,许多兰州人都喜欢在家里插一束香水百合,使自己的室内弥漫着百合花的花香,这是
现象;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用胶水将对联贴到墙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的缘故。
6)“墙内开花墙外香”是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以创建“无烟奥运”为契机,努力创造无烟环境,保护公众健康,只要有人在人群密集处尤其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合吸烟,周围的人就能闻到烟味,遭受毒害,这是由于分子 的缘故。
8)把铅板和金板压在一起,几年之后,金板上渗人一些铅,铅板上渗入一些金,这种现象称为 ,说明
9)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 电。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带 电。A、B、C三个带电体,如果A排斥B,B吸引C,且A带正电,则C带_____电.
10)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较大。吃棕子时,剥开包裹糯米的竹叶,发现糯米变色且有竹叶的清香,这是_______现象.
11)打开香水瓶,房间内会香气弥漫,这是 现象;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下面还可吊一个重物,这是由于 。
12)课堂上,王老师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同学们发现整杯热水变红的时间要比冷水短许多,这个实验说明了 。
13)如图3所示,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
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
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14)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防疫人员将消毒液喷洒在可能发生疫情的地方,过一会儿,没有喷洒药水的地方也能闻到药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说明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__________
15)继汤姆逊发现电子、卢瑟福进一步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之后,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
和中子组成的……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16)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降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选填“引力”、“斥力”)
17)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________力;
物体的 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18)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承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19)液体表面部分分子挣脱其它分子的束缚,逃逸到空气中,这是蒸发的微观本质;同样,固体表面分子也可以逃逸到空气中,这是升华的微观本质;把糖块放进水中,糖分子会跑到水分子的间隙中去,这是溶解的微观本质。由此看来,上述三种现象有着相同的微观本质,因此可以用一个更具概括性的名词来表示这一类现象,即三者同属 现象。通过上述三种人眼可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微观世界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是 。(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此横线上)
A.静止的 B. 运动的
C.作加速运动 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
一、选择题
1-12)BBBCADACBDCB
13)A 14)B
15)D 16)D 17)A 18)B 19)C 20)B
21)D 22)C 23)D 24)A 25)C 26)C
27)B 28)C 29)C 30)B
二、填空题
1)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汽化
2)甲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3).扩散现象(扩散) 温度
4)核外电子;质子
5)扩散或分子热运动 引力或相互作用
6)
7)
8)
9)电子的转移 负 正 负
10).比热(容) 扩散
11)扩散 连通器
1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3)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14)扩散现象 运动
15)质子
16)斥力
17)温度
18)运动
19)扩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