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古诗文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注意: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书写题请用 0.5mm 的黑色签字笔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汉字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2分)
奋发有为 时不我待
2.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拼凑 (còu) 着落 (zhá) 安祥 (xiánɡ) 花团锦簇 (cù)
B.坍塌 (dān) 妥当 (dànɡ) 蜷伏 (quán) 美不盛收 (shènɡ)
C.虐待 (nüè) 怂恿 (sǒnɡ) 掺和 (chān) 咄咄逼人 (duō)
D.争执 (zhì) 惩戒 (chénɡ) 余晖 (huī) 见义思迁 (yì)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B.老师教育我们对孤独者不要漠不关心,要对其苦难产生同情,在这种美好的共情中去完成心灵的成长。
A.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
....
C.我国“嫦娥四号”对月球背面首次近距离科学探测,观测到这块不毛之地的最低温竟然达到了-196℃。
D.小明因缺乏运动发胖了,决心每天沿着鸭绿江健身步道慢跑,没想到锻炼第一天跑了三千米下来就感
.... 4.下列划线词语词性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到双腿麻木不仁。
从风华正茂到鬓发染霜,邓清明坚守二十四年,终圆航天梦。在我国“问鼎苍穹,逐梦九天”的计划
里,有着无数个“邓清明”,正因他们有“功成不必在我 ”的境界,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才使得 我国距离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越来越近!
A.“邓清明”“里”“境界”是名词。 B.“必定”“担当”“实现”是动词。
C.“他们”“我 ”是代词,“近”是形容词。 D.“二十四”是数词,“个”是量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占全球 陆地面积 6%的湿地 , 为地球上大 约 20%左右 的 已知物种提供 了生存环境 , 因此湿地
也被称为 “ 物种基因库 ”。
B.由于 鸭绿江水和大洋河水源源不断地输入,使鸭绿江口湿地植被茂密,成为候鸟 的 良好繁殖地。
C.湿地之所 以被誉为“地球之肾 ”,是因为它 能过滤和沉淀水体 中有毒有害物质 ,起到 了净化 水源 、 改善水质 的作用。
D.为防止汹涌 的水浪不要冲毁浅滩 ,破坏鸟儿栖 息环境 , 工作人员还细心地在水边打上了松
木桩。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小说家。
B.《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C.《诫子书》体裁是“书”,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D.东汉末年的曹操,字梦得,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诗人。《观沧海》《秋词》都是他的作品。
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西游记》中“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遭拒,是因为罗刹女认为他坑陷红孩儿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
B.《西游记》中八戒常被悟空唤作“呆子”,其实“呆子”有时也不呆,比如用“激将法”把被师父赶走 的孙悟空请回来。
C.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这样几本书:去看五猖会之前父亲偏要他背的《三字经》、长妈妈为 他买的《山海经》、在矿路学堂读到的《天演论》。
D.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写到,少年时读了《孝子》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 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橘”也不难。
8.古诗文填空 (6 分,每空 1 分)
(1)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 (《诫子书》)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5) 《次北固山下》 中描写雄浑开阔之景,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 (35 分)
( 一) 古诗文阅读(12 分) Ⅰ.古诗词赏析
【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乙】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 ,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①朱楼,富丽华美的楼阁,即标题的“西楼”。钩疏箔,把帘子挂起。疏箔,稀疏的竹帘。 9.对以上两首古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甲】诗中,“不自哀”三个字,写出了诗人由于自己年老多病,不能再为国效力,不自觉地生出哀 伤来,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B.【乙】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让人感受到一种“山 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
C.【甲】诗中的“尚”字是“还,仍然”的意思,作者虽又老又病却不自弃,不可遏制地想要为国戍边, 表现了他的报国之志。
D.两首诗都写到“风雨”,【甲】诗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乙】诗“卧看千山急 雨来”,表现了诗人的雍容气度和满腔豪情。
Ⅱ.文言文阅读 (10 分)
【甲】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述而》)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子张》)
(节选自《论语》 十二章)
【乙】宰 予① 字 子 我 。 利 口辩辞 。 既 受业 ② , 问: “ 三年之丧③ 不 已久乎 ?君子三年不 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④ 。旧谷 既⑤ 没 ,新谷 既升⑥ ,期 ⑦ 可 已 矣 。 ”子 曰:“于 汝安乎⑧ ?”曰:“安。” “ 汝安则为之 。君 子居 丧 ,食 旨⑨ 不甘 , 闻 乐不乐 ⑩ , 故 弗⑪ 为也 。 ”宰 予出 , 子 曰: “ 宰 予之 不仁也! 子 生三年 然后免 于 父母之 怀 。 夫三年之丧 , 天 下之通 义也 。 ”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改动)
【注释】①宰予:孔子的弟子。 ②既 受 业: 从 师 学习 之后 。 ③三年之丧:父母死后要守孝三年。 ④崩:废弃。
⑤既:已经。 ⑥升:登场,成熟。 ⑦期(j ī):一年。 ⑧于汝安乎:意为你心里安不安? ⑨旨:美味。 ⑩闻 乐 ( yu è ) 不 乐 ( l è ) 。 ⑪弗: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 : 温故而知新 (《论语》)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 .
. .
B.之: 曲肱而枕之 (《论语》) 天 下之通义 也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C. 日:吾 日三省吾身 (《论语》) 天果积气, 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杞人忧天》)
D.志 :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非淡 泊无 以 明志 (《诫子 书》)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 分)
(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 不为 乐/乐必崩
B.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 乐/乐必崩
C.君子三年/不为 礼/礼必坏/三年 不为 乐/乐必崩
D.君子三年/不为 礼/礼必坏三年/不为 乐/乐必崩
13.【乙】文宰 予质疑 守孝三年太长 ,引发了国学爱好者的别样解读,请引用【甲】文句子完成下面填 空题 (2 分)
( 1 ) 这 件 事 体 现 出宰 予跟 老 师 学习 却 不 盲 从 , 而 是 善 于 动 脑 思 考 , 没 像 孔 子 担 心 的 那 样 “ ”;
(2) 孔子从个人修养角度,评价宰予的表现 “不仁”;而国学爱好者从学习方法角度,评价宰予 “ ”的表现其实暗含了“仁”。
(二) 现代文阅读(23 分)
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4 分)
【材料一】走进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的现代化大棚,只见围绕 6 个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排开多 个考古实验室。旁边的会议室里,占据整面墙的大屏幕实时显示考古大棚内的情况。每个发掘坑都设有 24 小时不间断拍摄系统,记录的数据是后期考古研究的珍贵资料。
【材料二】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数据采集过程乍看并不复杂:采用三 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设备收集文物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建起文物的三维模型。然而要还原文物的 历史容貌,还需要高精度的数据。以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为例,因体型庞大,技术人员将几十块残件 分段扫描再拼接,单扫描就用时一个多月,数据处理就用了半年。在虚拟复原时,高精度的数据往往能做 到高度复原文物的每一块残件乃至细节,为文物修复提供了重要参考。
【材料三】打开故宫博物院官网便可以“云游故宫”。进入“全景故宫”栏 目,通过 VR 全景技术,故 宫各个院落尽收眼底,观众还可以跨越时空,欣赏故宫一年四季之美景。
故宫博物院在网络平台推出“故宫名画记”,通过超高清数字影像无极缩放,《清明上河图》街边商贩 的表情、《千里江山图》山间亭台的构造等一览无余,纤毫毕现;与之相关的论文资料、研究成果等内容 也一应俱全,集审美与知识于一体。
除此之外,故宫博物院官网推出的“视听馆”,使观众可以聆听研究人员对古代名画的解析,聆听用 音乐诠释的古代名画中的故事及意蕴。“文创”栏目下的“故宫壁纸”,将古代精品文物设计成可供下载的 电脑壁纸和手机壁纸;“故宫回声”则以连载漫画的形式,呈现了抗战时期故宫国宝南迁及西迁的故事…… 可以预见,随着时代发展,故宫博物院的数字体验内容和层次将不断丰富。
“数字故宫”,让古老的故宫与时代相接,让更多的观众与文化相遇。
【材料四】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展示突破了实体展览的局限,观众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满足了“触 摸”文物的心理需求。观众通过对文物展品的观察和了解,进行了一次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对话,打开了 眼界,增长了见识,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的种子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
1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考古挖掘现场使用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现场挖掘情况,而且便于收集数据给后期考古研究提 供珍贵的资料。
B.采集数据、建立文物三维模型、还原文物历史容貌并不复杂。如修复青铜神树,虽然它体型庞大,但 因为采用数字技术修复就变得简单多了。
C.“数字故宫”让观众在家便可逛故宫、看展览、赏文物、学历史,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度与体验感, 还在观众的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D.数字技术已经走进了文物的挖掘、修复与展览,尤其是“云端”观展,让观众打开了眼界,增长了知 识,让更多的观众与文化相遇。
15.根据材料三,完成下列对话。(2 分)
美术课上,老师刚拿出了一张图片——《清明上河图》,浩扬就主动扮演起讲解员,解说起这幅画,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老师对他也赞不绝口。同桌美霖羡慕地问浩扬。
美霖:你 (对这幅画) 怎么知道这么多?
浩扬:这没什么神秘的。我先打开故宫博物院官网,然后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进 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种方式,我还了解了很多名画呢。
美霖:太方便了!我也去试试。
Ⅱ.阅读下面语段,回答 16— 19 题。(共 9 分)
⑴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 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⑵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 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 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⑶“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⑷“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⑸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 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⑹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 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了。
⑺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 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⑻“人都到那里去了!”
⑼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 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⑽“读书!”
⑾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 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 。先生自己也 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⑿“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⒀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
⒁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 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 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 本。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 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6.老师为什么对我问“怪哉”一事很不高兴,“后来却好起来了”呢? (2 分)
17.“人都到那里去了! ”,有人认为这句话应该用“严而不厉”的语气来朗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这 样朗读的理由。(2 分)
18.如果你是寿镜吾老先生,你会如何评价选文中的鲁迅?请用下面句式来写。(2分)
虽然……但是……
19.班级就“三味书屋的生活到底是枯燥还是有趣”展开了辩论。(2分)
正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有趣的。
反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的。
我支持 方观点。理由: Ⅲ.阅读下面语段,回答 20—23 题。(共 10 分)
我妈是朵太阳花
(1) 2021 年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我却越活越无助。
(2) 白天,我在单位紧张忙碌;晚上回到出租屋,我常常睡不着,也不想动,每天起床都需要进行 一番心理动员。那段时间,我的内心特别抗拒社交,连和别人喝个下午茶都有负担。
(3) 一个周六,爸妈像往常一样跟我视频通话,不知怎么了,我说着说着就掉下眼泪来,最后,几 乎失控,不记得是如何挂断电话的。
(4) 第二天中午,我妈给我打电话,说她到我公司楼下了。昨晚接完我的电话后,她连夜起程,从 老家吉林舒兰农村风尘仆仆赶到北京。真的很难想象,她是怎么找到我公司的。再看她的行李,一个行李 箱,两个半人高的编织袋子,我上去拎了一下,愣是没提起来。
(5) 我问她:“妈,你这是搬家吗? ”
(6) 她说:“嗯,闺女,妈种了一辈子地种腻歪了,准备借我闺女的光,当‘北漂’。”一边说着,一 边扭了两下大秧歌。
(7) 老妈来了, 出租屋如同塞进了十来个人一般热闹。
(8) “这是咱家自己种的水果萝 卜,跟刚拔出来的一样水灵,你尝尝。”
(9) “还有这蚂蚁花,家里没花是不行的,眼睛没有着落。我在火车上跟人聊天才知道,它也叫太阳 花,多好听。”
(10) 我妈手不闲着,嘴也不闲着,边干边讲。杂乱的房间变得整洁,餐桌上很快有了两菜一汤。从 始至终她没问我为什么哭,只是在吃饭时说了一句:“吃饱肚子,过好日子。”
(11) 那晚,我们娘俩挤在一张床上聊天。
(12) 我跟她说:“我可能病了。”为了不让她担心,我还加了一句,“应该很轻,也就是轻度抑郁。”
(13) 我妈说:“人要是一直心情都好那也不正常。我来了,专治各种不开心。”
(14) 我开始喋喋不休地说工作上的事:降薪了,裁员了,工作量超负荷……
(15) 我妈轻轻地拍着我的手背跟我说:“人就跟苞米苗一样,遇到虫害了,缺肥了,生病了,就得 表现出来——叶子打绺儿或者长斑,这样,才能被看见被关照。只要根儿没事,怎么都能救过来……”
(16) 那晚,我依在我妈身边,一觉睡到大天亮。
(17) 第二天,我下班刚到家,我妈就告诉我,她找到工作了——给小区里一对老夫妇做晚饭。我问
我妈是怎么认识那对老夫妇的。她轻松地回答:“跟小区物业、保安、保洁、居民聊天呗。我一个事业型 女性,一天不干活不赚钱,就吃不下,睡不香。”
(18) 不仅如此,她还拉着我,在另一个小区找到了跳广场舞的队伍。
(19) 说真的,我妈没什么舞蹈天赋,不管什么舞最后都能被她成功地扭成东北大秧歌。旁边的人看 得哈哈直笑。终于,一个热心的阿姨被她这股勇气征服了,广场舞结束后,她拉着我妈从基础舞步教起。 就这样,刘姨,成为我妈“北漂”后交到的第一个朋友。
(20) 在我的世界里,焦躁是家常便饭:天气,工作,拥挤的地铁,老板的坏脾气, 网络的卡顿,一 条负面新闻……
(21) 但在我妈那里,快乐俯拾皆是:跟视频学会做一道菜,跟刘姨学会跳一支舞,雇主夸她能干, 一个人用手机导航去了颐和园……哪怕是公交车坐过了站,她也可以开心地跟我描述:“那一站一点没白 走,我居然发现一个公园,里面有一个比咱这儿规模大两倍的广场舞队,曲子可新啦!”
(22) 我妈工作 3 个月后,又有新的工作找上门来。工作是菜场肉摊的叔叔介绍的。他一个朋友在一 家大型超市做主管,想招牛奶促销员,他当时就想到了我妈。
(23) 周六,我妈让我陪她去面试。对方直接把我妈带到牛奶专卖区,给她介绍了一下基本情况和她 的职责,让她先干一天试试。
(24) 那天,我就站在不远处,看着我妈实习。
(25) 走过路过的人,她都能聊两句;没人上前,她就扯着嗓子吆喝;商品被弄乱了,她立刻摆得整 整齐齐;货架不干净,她马上擦得干干净净;就连旁边冻鲜区的冰柜脏了,她也帮着收拾,还冲我小声嘀 咕:“那儿不干净,也影响别人买咱的牛奶。”
(26) 我当时想,就我妈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要是老板,也用她。
(27) 两天后,我妈就拿着健康报告去超市办了入职手续。本来我妈想辞掉做饭的工作,可是那老两 口舍不得她,再三挽留。我妈不忍心,于是买了一辆电动车,每天她 5 点下班,赶在 6 点前让老人吃上晚 饭。就这样,我妈变成真正双职双薪的事业型女性。
.
(28) 我见过我妈戴着头盔在北京街头风驰电掣的样子,太飒了。
(29) 我妈每天跳广场舞,跳得毫不扭捏,我就在周围跑步。慢慢地,我觉得,我妈那不够协调的舞 姿有一种骄傲而独特的美。
(30) 我妈长得不美,也没什么文化,可她不仅自己活得本真洒脱,也悄然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生 活的麻烦没有尽头,成长也永无止境。但就像我妈说的,努力工作、爱惜身体,拓宽视野,保持乐观,这 也是成功。
(31) 2022 年 8 月初,我妈放心地回老家了。
20.阅读第 (4) — (16) 段,简要概括在“我”抑郁之后,“我妈”为“我”做了哪几件事? (3 分) 21.文中第 (15) 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我妈”借此想告诉“我”什么道理? (3 分)
人就跟苞米苗一样,遇到虫害了,缺肥了,生病了,就得表现出来——叶子打绺儿或者长斑,这样, 才能被看见被关照。只要根儿没事,怎么都能救过来……
22.请联系上文,在第 (26) 段横线处填入相应词语,使整个语句连贯、合理。(2 分)
23.第 (28) 段中加点词语“飒”,除了写出“我妈”骑着电动车风驰电掣的样子“飒”之外,还有哪个方 面让“我”感到“飒”呢? (2 分)
三、写作 (共 45 分,含卷面 5 分)
24.作文一 (10 分)
“我妈手不闲着,嘴也不闲着,边干边讲……杂乱的房间变得整洁,餐桌上很快有了两菜一汤。”
请根据你对《我妈是朵太阳花》的理解,对省略号处进行补写,要抓住动作、神态和语言对“我妈” 进行描写。不用写标题,不超过 150 字。
25. 作文二 (30 分)
【开头】老师的办公桌上,这次测验的语文卷子静静地摞在上面。突然,小明的卷子上,一个个汉字 躁动起来了……
【结尾】汉字们终于同意回来了,小明把每一个字工工整整地写好,重新交给了老师。老师满意地笑 了,小明也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请发挥想象与联想,根据开头和结尾,将中间的内容补全,成为一篇完整的童话故事。 要求:1. 以“汉字们哪儿去了”为题目
2. 抄写开头和结尾,连同正文内容,不少于 500 字。
注意:本次考试单设作文卷面书写 5 分,安排专人阅卷赋分,请同学们努力做到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字迹美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古诗文填空,阅读,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