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徐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
展开高二语文参考答案2023.2
1.(3分)D(A项:从“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可知;B项:从“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可知;C项:从“作为文学的对象的人,相对于作家来说,它是被描绘的客体”“作家给笔下的人物以主体的地位,赋予人物以主体的形象”中可知。D项:从”文学主体包括三个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可知D项结论错误)
2.(3分)B(A项:材料一论述艺术要关注人民、关注生活、关注时代,材料二论述文学的主体性,文学作品要发挥作品中的人物的主体性问题,二者论述侧重点不同。B项:无中生有,并没有提到谁的地位更高。C项:“以人为本”即发挥作品中人物的主体性,与创作来源问题不矛盾。D项:“把人当成人”即把笔下的人物当成具有独立个性,当作具有自主意识和自身价值的活生生的人,即按照自己的灵魂和逻辑行动着、实践着的人,这就需要作家了解人民真正所想)
3.(3分)C(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艺术要关注人民、关注生活、关注时代。ABD项符合,C项说的是想象在创作构思中的作用)
4.(4分)①小说《人世间》取材于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说明作家梁晓声关注了人民的真实生活;②作家梁晓声塑造了许多打动人(吸引人、感染人)的人物形象;③小说《人世间》展示了近五十年来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说明作家梁晓声关注了时代;④小说《人世间》体现了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反映了生活中的真善美。
评分建议:每点1分。第③点答“洞悉生活的本质,把握时代脉搏,领悟人民心声”亦可。
5.(4分)①作家要把人物当成具有独立个性,具有自主意识和自身价值的人,承认他们是作为主体存在的,即以人为本;②作家要真实地展现人民,不能虚构、调侃、丑化;③作家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④作家要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创造经典人物形象。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第①点答“把人当成人”给1分;“作家给笔下的人物以主体的地位,赋予人物以主体的形象”1分;“按照自己的灵魂和逻辑行动着、实践着的人,而不是任人摆布的玩物与偶象”1分。
6.(3分)C(重在表现女人的家国情怀)
7.(3分)D(相信丈夫的说法,“胡说”表现了害羞的心理活动)
8.(6分)①孩子是在“扫荡”中艰难养大的,从侧面控诉了日寇的侵略罪行,表现了根据地人民为抗战所做的牺牲;②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和胜利的期盼;③通过对孩子的倾诉,寄托了女人对丈夫的深情(思念);④孩子是女人八年间独自养大的,表现了女人的坚强;⑤通过夫妻俩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表现了人情美。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9.(6分)①语言清新质朴,优美雅致;如夫妻对话多用口语,对月光及孩子等的描写用词典雅。②淡化情节,不追求曲折离奇;小说重点记述夫妻的短暂相聚与送别,情节简单。③人物形象美,感情真挚;女人温柔体贴(深明大义),水生坚持抗日,夫妻情深。④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如对水淀的描写。⑤弱化战争的残酷,重在展现以水生夫妻为代表的根据地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10.(3分)B(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
11.(3分)C(这里的小人指见识浅薄的人)
12.(3分)D(D项所述是文章的观点,不是孔子的观点)
13.(8分)(1)(4分)百里奚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从虢国逃出,被晋国俘虏,后在秦国喂牛,被用五张羊皮转卖。
评分建议:“时”“虏晋”“饭牛于秦”句式、“鬻”各1分。句意不对者酌情扣分。
(2)现在我固守仁义的原则,因而遭受混乱时代的祸患,这是我应该得到的处境,怎么能叫困窘呢? (4分)
评分建议:“拘”“患”“所”“何穷之谓”句式,各1分。句意不对者酌情扣分。
14. (3分)①孔子认为“陈、蔡之厄”是一种幸运;②当前处境并不是真正的困窘;③面临困难,坚守自己的原则。
评分建议:每点1分,第③点答“面临困难,不能丧失品德”亦可给分。
15.(3分)D(全诗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种眷恋之情荡漾心中,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
16.(6分)①人生充满偶然,世事无常。雪泥留爪,实属偶然;僧死壁坏,世事无常。②要有顺其自然的(旷达)生活态度。鸿来鸿去,乃是自然,不必计较。③不必沉湎过去。“崎岖”属于“往日”,不必太过沉湎;④要乐观对待人生。“往日崎岖”,如今业已及第。⑤人生每一次经历都有意义。“崎岖”“路长”“人困”“驴蹇”,这些当时的坎坷化作人生的感悟。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17.(6分)(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2)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尘满面 鬓如霜/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
18.(3分)①肃然起敬(热血沸腾、震撼人心、为之动容) ②荒无人烟(无边无际、荒无人迹、杳无人迹) ③永不磨灭(永垂不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19.(4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王京”这个名字才又恢复成“王淦昌”。
评分建议:4个小分句,1句1分。
20.(4分)①自问自答,强调科学家精神的内涵(1分);引起读者注意(1分);②三个“正是他们”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加强语势(1分);从多个角度突出科学家热爱祖国、勇攀高峰、严谨治学的精神品质(1分)。
21.(3分)D(D强调。A特定称谓;B反语;C引用)
22.(6分)①主要用糯米来制醋 ②喜欢酸性环境 ③价格就相当高了
评分建议:每写出一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第①句填写“于是水稻成为制醋原料”“于是就用大米来制醋”亦可;第③句填写“价格不菲”亦可。
23.(60分)
(一)审题立意
材料围绕关键词“信任与怀疑”展开。
有人说: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有人说:怀疑是无限的探求。这两句论述了信任、怀疑的特征和益处,即信任是彼此沟通的重要保障,使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而怀疑是质疑精神的体现,是科学的发端。这两句话是引导学生思考“信任”与“怀疑”的内涵与特征,并在“信任与怀疑”的话题内进行自我认知。
还有人说:“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这句话指出对一切事物都抱着怀疑不相信的态度是错误的,对一切事物都相信、没有求证探求的精神也是错误的。而是应做到区别对待,不走极端,有针对性地理性分析,在怀疑和信任中找到平衡点,做到恰到好处。这一句话是引导学生思考“信任”与“怀疑”两者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
综合起来,这个作文题围绕“信任与怀疑”展开,引导学生思考“信任”与“怀疑”的内涵,一味信任与一味怀疑而带来的弊端,有分寸地信任和怀疑的价值,“信任”与“怀疑”两者的辩证关系。
参考立意:
①与人相处少一些怀疑,多一些信任
②经过怀疑的信任才更坚定
③与人相处重在信任,追求真理贵在怀疑
④信任与怀疑应该有度
⑤辩证思考,理性对待怀疑与信任
跑题偏题情况提醒:
1.本次作文题是双关键词“信任”“怀疑”,材料指向是要写两者的辩证关系,如果全文只写一个词,视为跑题,36分以下。
2.不谈“信任与怀疑”的内涵、价值、辩证关系,直接写“怎么信任”或“怎么怀疑”,文章大篇幅写学习、实践、真诚、钻研、信念等,为跑题,36分以下。
(二)评分
1.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2.评分等级
本次评分为四等七类。一等卷 48~60, 其中一等上54~60,一等下 48~53;二等卷36~47,其中二等上42~47,二等下36~41;三等卷24~35, 其中三等上30~35,三等下24~29;四等卷0~23。
评分参考量表
类别分值 | 审题立意 | 语言表达 | 主要特征 | |
一等卷 48~60分 | 一等上 54分以上 | 审题精准,立意深刻或新颖。 | 语言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意丰。 | 充分理解主题的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能紧扣主题形成独到的观点,角度选择精当,有层次展开,结构精巧独特,议论精准、灵动、深刻,情理相融,感染力强。 |
一等下48~53 | 审题准确,立意清晰,有 见识。 | 语言通畅、连贯、得体,言能尽意。 | 能理解主题的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观点正确,角度恰当,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有逻辑性,感染力强。 | |
二等卷 36~47分 | 二等上42~47分 | 审题比较准确,立意比较清楚。 | 语言通顺,言能达意。 | 能理解主题的内涵,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用例正确,说理清晰,有感染力。 |
二等下36~41分 | 审题基本清楚,立意基本清楚。 | 语言大致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 | 基本能理解主题的内涵,观点明确,论证不够有力,有一定的感染力。 | |
三等卷 24~35分 | 三等上30~35 | 审题不完整,立意不清晰。 | 语言不够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 | 理解了主题的部分内涵,观点大致成立,论证不够有力,无感染力。 |
三等下24~29分 | 貌合神离。 | 语言拙劣,多有语病、标点随意。 | 对主题和材料理解不当,貌似相关实则无关,写作水平较差。 | |
四等卷 | 0~23分 | 自说自话。 | 语言粗俗、混乱,基本功差。 | 全然不顾主题和材料,写作水平差。 |
3.个案处理
(1)经“查重”,确认抄袭的,其中二分之一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23分;三分之二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1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5分。
(2)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备课组处理。
(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0分(不满100字,0~4分;200字左右,5~8分;300 字左右,9~15分;400字左右,16~25分;500字左右,26~35分;600字左右,36~40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4)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35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17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8分;政治倾向有问题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
(5)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1 分,扣满5分为止。
(6)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能显赫地建立功名,靠的是天意。因为这个缘故,就不慎重地对待人为的努力,是不行的。舜遇到尧那样的明君,是天意。舜在历山种地,在黄河边制作陶器,在雷泽钓鱼,天下人很喜欢他,杰出的人士都跟随着他,这是人为努力的结果。舜种地捕鱼的时候,他的贤能与不贤能的情况同当天子时是一样的。他在没有遇到有利时机的时侯,带领自己的下属种五谷,捕鱼鳖,编蒲苇,织鱼网,手和脚磨出茧子都不休息,然后才免于冻饿之苦。他在遇到有利时机的时侯,即位当了天子,贤德的人全归附他,所有的人都赞誉他。全都占有了,他的贤德并没有增加,全都没有占有,他的贤德并没有减损。这是时机的有无使他这样的。
百里奚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从虢国逃出,被晋国俘虏,后在秦国喂牛,被用五张羊皮转卖。公孙枝得到百里奚以后很喜欢他,把他推荐给秦穆公,过了三天,请求委任他官职。穆公说:“用五张羊皮买了他来却委任他官职,恐怕要被天下耻笑吧!”公孙枝回答说:“信任贤人而任用他,这是君主的英明,让位贤人而自己甘居贤人之下,这是臣子的忠诚。君主是英明的君主,臣子是忠诚的臣子。他如果真的贤德,国内都将顺服,敌国都将畏惧,谁还会有闲暇耻笑呢?”穆公于是就任用了百里奚。他出谋略无不得当,做事情必定成功,这并不说明他的贤德增加了。假使百里奚即使贤德,如果不被穆公得到,也必定没有这样的名声。现在怎么知道世上没有百里奚这样的人呢?所以想要寻求贤士的君主,不可不广泛地去寻求。
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处于困境,七天没吃粮食。孔子在屋里用瑟伴奏唱歌,颜回在外面择野菜。子路跟子贡一起说道:“先生在鲁国被逐,在卫国隐居,在宋国树下习礼时被人伐倒树,在陈国、蔡国遇到困境。而先生歌声从未中止过。君子竟是这样没有感到羞耻的事吗?”颜回无话回答,进屋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很不高兴地推开瑟,叹息着说:“仲由和端木赐是见识浅薄的人啊!叫他们来,我告诉他们。”子路和子贡进来了,子贡说:“像现在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困窘了。”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呢?君子在道义上通达叫做通达,在道义上困窘叫做困窘。现在我固守仁义的原则,因而遭受混乱时代的祸患,这是我应该得到的处境,怎么能叫困窘呢?所以,反省自己,在原则上不感到内疚,面临灾难,不丧失自己的品德。严寒到来,霜雪降落以后(松柏不凋落),我因此而知道松柏生命力的旺盛。在陈国、蔡国遇到的困境,对我大概是幸运吧!”孔子威严地重新拿起瑟弹起来,子路威武地拿着盾牌跳起舞来。子贡说:“我不知天的高远,地的广大啊!”古代得道的人,困窘时也高兴,显达时也高兴,高兴的不是困窘和显达。如果自身得到了道,那么困窘和显达都是一样的,就像寒暑风雨交替出现一样。所以许由在颍水之北自得其乐,共伯在共首山逍遥自得。
2023潍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潍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太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太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嘉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嘉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