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实验题
展开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试题汇编-实验题
1.(2020·北京东城·统考一模)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并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实验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
2.(2020·北京东城·统考一模)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
(1)关闭K,向长颈漏斗中注入蒸馏水,至漏斗下端导管有一段水柱时,停止注水(如图所示),若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取下胶塞,倒出具支试管内的水。
(2)取黄豆粒大的白磷,将其固定在燃烧匙上,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_。
(3)打开K,沿长颈漏斗倒入70℃热水至没过白磷,白磷不燃烧。若使白磷燃烧,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2020·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实验前,实验①和实验②的密闭装置内空气体积相等;所用红磷和暖宝宝均为足量。
实验序号 | 实验装置 | 氧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图 |
① | ||
② |
(1)实验①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依据实验①、②所得图像对比分析: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课上通常不用暖宝宝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的原因是____。
4.(2020·北京东城·统考一模)用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氢氧化钠的性质。已知: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1)实验时,关闭K1、K2和K3,先将注射器中少量(约2mL)20%的NaOH溶液缓慢推入A中后停止推动活塞,剩余的NaOH溶液能够自动吸入A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打开K1、K3,能观察到C中溶液进入A中,C中导管下端露出液面。
(3)再打开K2,B中溶液进入A和C。能证明A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新物质的现象____;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2021·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实验室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A | B |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乙中的现象是木炭燃烧、_______。 | (1)仪器b的名称_______。 (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丙的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是__。 |
6.(2021·北京东城·统考一模)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试管A、B中是空气,白磷、红磷均为足量。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
(1)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
(2)待A试管冷却,将其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取下胶塞,能看到_______。
7.(2021·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实验小组进行“蓝瓶子实验”。
装置 | 操作 | 现象 |
打开磁力搅拌器,搅拌 | 溶液为蓝色 | |
停止搅拌,静置 | 溶液褪为无色 | |
打开磁力搅拌器,搅拌 | 溶液变为蓝色 | |
停止搅拌,静置 | 溶液褪为无色 |
【提出问题】影响溶液褪色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查阅资料】
在碱性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亚甲基蓝溶液(蓝色)亚甲基白溶液(无色)
【进行实验】
改变条件,按上述装置及操作进行对比实验,第一次褪色时间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NaOH质量/g | 温度/oC | 搅拌时间/s | 搅拌转速/r/min | 褪色时间/s |
① | 1.0 | 25 | 60 | 2500 | 90 |
② | 2.0 | 25 | 60 | 2500 | 68 |
③ | 3.0 | 25 | 60 | 2500 | 40 |
④ | 2.0 | 35 | 60 | 2500 | 45 |
⑤ | 2.0 | 45 | 60 | 2500 | 23 |
⑥ | 2.0 | 25 | 20 | 2500 | 39 |
⑦ | 2.0 | 25 | 100 | 2500 | 118 |
【解释与结论】
(1)搅拌的作用是使溶液与_______充分接触。
(2)设计对比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
(3)得出“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能使溶液褪色更快”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__(填编号)。
(4)实验的结论是:影响溶液褪色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发现随着变色次数的增加,褪色时间越来越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应对废液中的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可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
8.(2022·北京东城·统考一模)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从①或②两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①计分。
序号 | ① | ② |
收集O2选择装置 | B | C |
依据O2的性质 | ______ | ______ |
9.(2022·北京东城·统考一模)用下列装置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将适量水滴入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开始燃烧,待火焰熄灭,试管内仍有白磷剩余。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能验证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
(4)试管内仍有白磷剩余的原因是______。
10.(2022·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进行实验】
(1)实验1:向分别盛有Fe片、Cu片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①Fe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Cu与稀盐酸不反应,原因是______。
(2)实验2:探究Fe与硫酸的反应(Fe片大小相同且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硫酸溶液体积相等)
序号 | 药品 | 现章 |
① | Fe片+硫酸溶液(V浓硫酸:V水=1:2) | 快速产生气泡 |
② | Fe片+硫酸溶液(V浓硫酸:V水=1:200) | 缓慢产生气泡 |
③ | Fe片+硫酸溶液(V浓硫酸:V水=1:200000) | 无气泡产生 |
①对比实验①和②,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②实验③中没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3:探究Cu与浓盐酸的反应
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硫酸溶液与浓盐酸中H+的浓度接近)。
装置 | 序号 | 药品 | 现象 |
④ | 浓盐酸 | 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 |
⑤ | Cu粉+硫酸溶液 | 24小时后得无明显变化 | |
⑥ | Cu粉+浓盐酸 | 24小时后气球变鼓 |
【解释与结论】
① ④是对照实验,目的是排除______的干扰。
② 点燃⑥中气球内的气体,发出爆鸣声,则⑥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______;经检测,⑥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成分是H3CuCl4。
【反思与评价】
③综合以上实验,请写出你对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的新认识______。
参考答案:
1. 2KMnO4K2MnO4+MnO2+O2↑ 检验木炭燃烧生成的CO2
【详解】(1)A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B实验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木炭燃烧生成的CO2。
2. 一段时间内,水柱不下降 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向上抽拉燃烧匙,使白磷露出水面(或推动注射器将试管内的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至白磷露出水面)
【分析】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燃烧才会发生。
【详解】(1)关闭K,向长颈漏斗中注入蒸馏水,至漏斗下端导管有一段水柱时,停止注水,若一段时间内,水柱不下降,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白磷不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3)若使白磷燃烧,需使白磷接触氧气;所以:向上抽拉燃烧匙,使白磷露出水面(或推动注射器将试管内的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至白磷露出水面)。
3. 仍有部分氧气残留,导致所测结果不准 耗时较长
【详解】(1)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依据实验①、②所得图象对比分析: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不足之处是:仍有部分氧气残留,导致所测结果不准;课上通常不用暖宝宝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的原因是:耗时较长。
4. CO2与NaOH溶液反应而消耗,使A中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NaOH溶液被压入 A中有气泡产生 C中红色溶液褪为无色 NaOH+HCl=NaCl+H2O
【详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而消耗了二氧化碳,使A中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NaOH溶液被压入;
(3)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能证明A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新物质的现象是:A中有气泡产生;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到中性、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C中红色溶液褪为无色,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5. 酒精灯 发出白光 试管 紫色变红色
【详解】A(1)仪器a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1)仪器b的名称是试管;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
(3)丙的试管中进入的二氧化碳能与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溶液颜色变化是紫色变红色。
6. A中的白磷燃烧,B中的红磷不燃烧 水进入试管,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
【详解】(1)A中的白磷和B中的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是实验A中的白磷燃烧,而B中的红磷不燃烧,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填:A中的白磷燃烧,B中的红磷不燃烧。
(2)足量的白磷燃烧耗尽了试管中的氧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且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故填:水进入试管,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
7. 氧气 其他实验条件相同时,NaOH溶液的浓度对溶液褪色快慢的影响 ②④⑤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温度和搅拌时间 溶液中的葡萄糖因反应不断消耗而逐渐减少 盐酸(或硫酸)
【详解】(1)根据题目信息发生颜色变化,需要亚甲基白溶液与氧气接触,因此搅拌可以使溶液与氧气充分接触,实验现象明显变化,便于观察;故答案为:氧气。
(2)①②③中变量为氢氧化钠的质量,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因此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褪色现象的影响;故答案为:其他实验条件相同时,NaOH溶液的浓度对溶液褪色快慢的影响。
(3)实验变量为温度,其他实验条件需要保证相同,符合此要求的为②④⑤;故答案为:②④⑤。
(4)根据实验内容可以看出,变量有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温度和搅拌时间,因此探究影响溶液褪色快慢因素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温度和搅拌时间;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温度和搅拌时间。
(5)由于葡萄糖不断消耗,亚甲基蓝溶液与葡萄糖反应需要的时间增长,所以造成褪色时间变长;故答案为:溶液中的葡萄糖因反应不断消耗而逐渐减少。
(6)氢氧化钠为碱性,需要酸来中和,因此可以用盐酸或者硫酸进行处理;故答案为:盐酸(或硫酸)。
8.(1)集气瓶
(2)
(3)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为集气瓶;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选择B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
②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9.(1)
(2) 放热
(3)滴水前,白磷不燃烧,滴水后,白磷燃烧
(4)装置内氧气含量有限,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当氧气耗尽后,剩余白磷便不再燃烧
【详解】(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滴水前,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滴水后,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且白磷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故能验证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滴水前,白磷不燃烧,滴水后,白磷燃烧;
(4)该装置是密闭装置,装置内氧气含量有限,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当氧气耗尽后,剩余白磷便不再燃烧。
10.(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
(2)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酸的浓度越低,铁与硫酸的反应速率越慢 酸的浓度太低,铁与氢离子接触少
(3) 浓盐酸挥发 氢气##H2 一定条件下,氢后金属也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详解】(1)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故铜与稀盐酸不反应;
(2)①实验①和②中,酸的浓度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且酸的浓度越低,产生气泡的速率越慢,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酸的浓度越低,铁与硫酸的反应速率越慢;
②实验③中酸的浓度太低,铁与氢离子接触少,故没有气泡产生;
(3)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故④是对照实验,目的是排除浓盐酸挥发的干扰;
②点燃⑥中气球内的气体,发出爆鸣声,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u、H、Cl,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故则⑥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氢气;
③由以上实验可知,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但是铜粉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一定条件下,氢后金属也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2020-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实验题: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实验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氨水,根据下图回答问题,用下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用如图装置验证燃烧的条件,用下图装置验证燃烧的条件,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选择题: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选择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是,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小明点的外卖午餐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填空题: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填空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猕猴桃和香蕉等水果常用乙烯催熟,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补全实验报告,研究碳酸钠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