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温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A卷)无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374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温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A卷)无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374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温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A卷)无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374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温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A卷)无答案
展开机密★考试结束前
202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生物学试题(A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需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需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控制化石燃料的消耗是减缓全球性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
A.NO B.SO2 C.CO2 D.H2S
2.控制糖类的摄入有益于身体健康。关于生物体内的糖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蔗糖、麦芽糖和乳糖都是还原性糖
C.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淀粉类食物的摄入
3.炎热夏日,某人在38℃户外工作,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关于此过程中的体温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汗液蒸发是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 B.皮肤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
C.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D.炎热刺激下毛细血管反射性地收缩
4.20世纪初科学家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学说是由摩尔根提出并证明
B.该学说的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
C.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D.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能圆满地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5.真核细胞中的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会导致合成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周期蛋白A可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周期蛋白A在有丝分裂前期大量合成
C.该特异性siRNA分子内含有氢键 D.该特异性siRNA可抑制癌细胞增殖
6.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了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下列操作没有涉及的是
A.破碎处理 B.悬浮培养 C.菌株鉴定 D.同位素标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7~9题。
我国劳动人民留下大量描写草原美丽风光的诗句,如“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在我国北方的原野上,各种草本植物出现四季更替。草原返青时,食草动物先在远处通过识别植物的绿色来搜寻食物,然后在近处通过植物的气味来辨别和摄取食物。
7.组成草原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中,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8.下列关于北方草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岁一枯荣”体现了草原群落具有时间结构
B.草原上的动物大多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C.大量放牧或开垦草原变耕地能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
D.食草动物用来辨别和摄取食物的植物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9.下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表示植食动物的净次级生产量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表示为①+⑤
C.若植食性动物为经济动物,则④/③的值越大越好
D.植物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①×100%
10.神经细胞膜上存在Na+通道和Na+-K+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的产生与Na+通道大量开放有关 B.膜外Na+经Na+通道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Na+-K+泵在运输物质时需要消耗ATP D.Na+-K+泵在运输物质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11.新冠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其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早期蛋白,在该蛋白的作用下,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形成互补链,再由互补链产生病毒基因组RNA和各种结构蛋白mRNA,最终装配形成子代病毒。根据上述资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早期蛋白为DNA聚合酶 B.互补链上存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
C.上述过程中遗传信息从RNA→蛋白质→RNA D.互补链和某结构蛋白mRNA的碱基数不相等
12.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上存在运输02的转运蛋白
B.叶绿体内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C.吞噬细胞的质膜上存在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抗体
D.甲状腺细胞的质膜上存在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13.毛囊干细胞研究是脱发治疗的重要方向,毛发的形成和生长依赖于毛囊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研究发现,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下的小鼠体内皮质酮含量升高,GAS6基因表达被抑制,毛囊干细胞活性降低,毛发再生减少且易脱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毛囊干细胞的分化是不可逆的
B.毛囊干细胞分化的实质是遗传物质的改变
C.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及时排解压力,可减少脱发
D.促进GAS6基因表达,可能为脱发治疗带来希望
14.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找到一张画有完整细胞分裂过程坐标曲线图残片。关于该残片的猜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部分曲线
B.可能是减数分裂中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部分曲线
C.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的变化的
D.可能是减数分裂中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的变化的部分曲线
15.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渗透压大小接近
B.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会产生大量乳酸,可引起血浆pH明显降低
C.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某人脚掌上磨出的“水泡”自然消失,其中的液体主要渗入组织细胞
16.某同学进行“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16题表
缓冲液 | pH5.0 | pH6.0 | pH7.0 | pH8.0 | |
收集的气体体积(mL) | 0.5min | a1 | b1 | c1 | d1 |
lmin | a2 | b2 | c2 | d2 |
A.该实验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B.1min时收集的气体体积一定均不相同
C.若b1=b2,说明pH6.0时,过氧化氢酶失活
D.若c2最大,说明pH7.0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17.随着三峡地区生态的恢复,更多的新物种不断被发现,其中包含新物种“三峡白前”。通过基因测序比对,该新物种定位在白前属内,与青龙藤的亲缘关系最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白前属所有生物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C.若将青龙藤和三峡白前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
D.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三峡白前和青龙藤在细胞层次上具有统一性
1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主动免疫可以通过注射或口服疫苗实现
C.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T淋巴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19.人类Hunter综合征是一种X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两个均患有此病孩子,儿子的染色体组成正常,女儿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Hunter综合征可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诊断
B.该儿子和女儿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其母亲和父亲
C.该女儿到达育龄时可以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雌配子
D.该女儿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其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造成的
20.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管口1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相连
B.管口2与盛有10%NaOH溶液的试剂瓶相连
C.管口3处取样后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是否产生酒精
D.若改用酵母菌研磨液进行实验,无氧条件下不会产生气泡
21.某同学用蓝色球(代表含基因B的X染色体)、白色球(代表含基因b的X染色体)和红色球(代表Y染色体)建立人群中某件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容器中放入10颗蓝色球和50颗白色球,向乙容器中放入10颗蓝色球、50颗白色球和60颗红色球,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球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球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多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模拟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过程
B.甲容器模拟的群体中患病个体占1/6
C.乙容器模拟的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5/12
D.重复100次实验后,患病基因型约占17/72
22.拟南芥种子中含有的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为了研究脱落酸(ABA)与隐花色素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含0mol/L、0.5mol/L、0.8mol/LABA的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ABA浓度越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
B.与野生型相比,CRY1突变体种子的萌发受ABA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C.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提高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D.实验选择适宜光照条件的原因是CRY1是感光受体,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光照
23.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起促进作用。已知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及结果如下表,已知丙组的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23题表
分组 | 处理 | TNF-α浓度 |
甲 |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 + |
乙 | 腹腔注射LPS | ++++ |
丙 | 腹腔注射LPS+A处理 | ++ |
注:“+”越多表示浓度越高
A.实验中的TNF-α浓度可反映炎症程度
B.由题可知,乙酰胆碱可以产生抗炎效果
C.推测A处理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TNF-α的合成、增加N受体数量
D.乙酰胆碱-N受体复合物可改变肠巨噬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
24.树林中某种鸟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6年的种群年龄结构是衰退型 B.前7年种群数量最大的是第5年
C.第1至第3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D.第6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
25.下图表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常染色体上的A/a基因决定,且女性不会患该病:乙病由X染色体上的B/b基因决定。其中1号个体不含甲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乙病都是隐性遗传病
B.I2和Ⅱ6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Ⅱ6和Ⅱ7再生一个女孩只患乙病的概率是1/4
D.Ⅲ10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下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1/16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神墙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为探究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已知叶绿体中只有少量的叶绿素a具有转化光能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第26题表
组别 | 叶绿素a含量(mg·g-1) | 叶绿素含量比 (a/b) |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 气孔导度 (mol·m-2·s-1) |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
甲(常温处理) | 1.89 | 3.87 | 6.20 | 0.182 | 242 |
乙 (轻度低温胁迫) | 1.53 | 4.12 | 5.68 | 0.164 | 224 |
丙 (重度低温胁迫) | 1.45 | 4.38 | 3.66 | 0.138 | 273 |
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的开放程度。
(1)实验中用___________(试剂)提取光合色素。用___________法分离光合色素时,滤纸条从上往下第___________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其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_光。
(2)据表分析,低温胁迫下,叶绿素总量下降,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减少。低温胁迫对叶绿素___________(填“a”或“b”)含量下降的影响更大。
(3)乙组黄瓜幼苗吸收CO2的速率比甲组__________(填“大”或“小”),直接影响碳反应中__________的合成。丙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是______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导致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27.(10分)泰顺乌岩岭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区,它被生物学界誉为“生物种源的基因库”。黄腹角雉是中国特产珍禽,经过多年的保护,乌岩岭保护区的黄腹角雉人工种群数量已达到100多只,野外种群数量也达500多只。
(1)乌岩岭森林群落结构复杂,森林中自上而下分别有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层次分明,形成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的调查,了解保护区内的物种总数。保护区中生物种类和数目越多,食物网越复杂,___________能力就越强。
(2)在当地建立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人工繁育基地的措施是属于___________(填“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
(3)某研究小组对乌岩岭的黄腹角雉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借助红外相机自动拍摄照片或视频,经过一段时间,利用计算机分析处理这些照片或视频,就能确定所调查动物的种群数量。与标志重捕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显示,乌岩岭黄腹角雉典型栖息地的黄腹角雉种群密度最大可达7.08只/km2。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许多,如出生率、死亡率等。黄腹角雉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在历史上曾遭受人为破坏,经过不断保护演替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顶极群落类型主要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决定,该演替属于____________演替。
28.(12分)某二倍体植物,多年生,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基因型为aa的雌株会性逆转为可育雄株;该植物的叶型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取一宽叶雄株与一窄叶雌株杂交,F1性状表现为窄叶雄株与宽叶雌株,F1随机传粉产生F2,F2表现为雄株:雌株=5: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叶型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定律。
(2)亲本宽叶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亲本雌株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____________套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
(3)F2中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F2宽叶雄株占____________。
(4)写出杂合窄叶雌株与非性逆转雄株测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
(5)欲判断某窄叶雄株是否由性逆转而来,最简便的杂交方法是取题中的____________植株与之杂交,若观察到子代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该雄株是性逆转而来。
29.(8分)中国女足在2022年亚洲杯决赛中3:2力克韩国队,再夺亚洲杯冠军。足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机体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调节。下图①~③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主要途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使心跳加快,同时神经系统可通过途径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使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使心率加速。由此可见,使运动员心跳加快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调节。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此时___________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_____________,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消耗血糖,但机体血糖含量仍保持相对稳定。在提高血糖浓度上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答两种)。
(4)足球运动员从接球到完成准确射门这一反射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_____________,该反射活动的建立需要长时间地反复训练。
(5)三种途径中,途径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30.(10分)现有两种异常肥硕的小鼠“肥鼠”和“糖鼠”,科学家对其肥胖原因提出了假说:两种小鼠“血液中缺乏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将“肥鼠”和“糖鼠”分别与正常小鼠形成“连体小鼠”,使两者的血液循环联通(如下图),在相同的条件下喂养。
实验结果:“肥鼠一正常鼠”连体组,“肥鼠”食欲恢复正常,肥胖症消失,正常鼠仍正常:“糖鼠正常鼠”连体组,“糖鼠”仍然不停进食,维持肥胖,正常鼠精神不振,食欲差,最后饿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的小鼠应为同品系小鼠,否则____________细胞会对来自对方的异体细胞有杀伤作用,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鼠肥胖的原因与假设不一致,据此科学家又提出新的假设:另一种导致小鼠肥胖的原因是血液中存在能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且比正常鼠血液中浓度高,但由于缺乏____________,从而导致肥胖。
(3)新的假设能完美解释实验结果,为了证明其正确性,需补充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若实施实验后发现____________,则新的假设成立。
(4)若新的假设成立,则“糖鼠一正常鼠”连体组中正常鼠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糖鼠”血液中高浓度的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正常鼠体内,而该物质能影响____________系统的功能,导致精神不振,并使_____________(填部位)产生的食欲下降,最后饿死。
(5)糖尿病有I型和Ⅱ型两种类型,前者是胰岛β(B)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后者是靶细胞膜上胰岛素的受体被破坏引起的。科学家通过后续实验发现“糖鼠”会比正常小鼠更容易患Ⅱ型糖尿病,欲诊断某“糖鼠”所患糖尿病类型,下列方案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给该鼠灌胃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B.先给该鼠灌胃葡萄糖溶液并测量血糖浓度,再灌胃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C.先给该鼠灌胃葡萄糖溶液并测量血糖浓度,再注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D.先检测该鼠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然后灌胃葡萄糖溶液并再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
2023枣庄滕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pdf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枣庄滕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pdf版无答案,共12页。
2023济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济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扫描版无答案,共9页。
2023温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A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温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A卷)无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