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经典题练——走进化学世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9331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经典题练——走进化学世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9331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经典题练——走进化学世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9331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经典题练——走进化学世界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经典题练——走进化学世界,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经典题练——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实验室可用来准确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仪器是 ( )
A.烧杯 B.胶头滴管 C.试管 D.量筒
2.下列仪器中,可作反应容器但不可直接加热的是 (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3.下列有关试剂取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B.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
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D.实验用剩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得乱放乱扔
4.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中,操作错误的是 ( )
A.称量前要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B.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C.取用砝码要用镊子,添加顺序一般由大到小
D.称量完毕后,把砝码放回砝码盒,把游码归零
5.给试管中的液体物质加热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 )
A.试管与桌面成450角 B.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l/3
C.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 D.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下部
6.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7.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了,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
C、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D、加热时没有进行预热
8.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你应采取的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用湿布扑盖
9.请你在图中找出适合贴在存放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浓酸、浓碱药品柜上的图标( )
10.走进化学实验室,仔细阅读并自觉遵守有关实验室规则是保证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手段。以下是相关的实验室规则:
(1)不能用 接触药品,不要把 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mL,固体只需 。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也不要 ,更不要 ,要放入 。
(4)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 (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提倡使用防护眼镜。
11.“连连看”是大家都非常爱玩的一种小游戏,其游戏规则是把屏幕中相同的两个图形(像)直接连起来。下面请同学们体验一下化学实验中的“连连看”。即把各部分上、下两行中有对应关系的仪器图形与名称用直线连接起来。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1)量取8.5 mL溶液,适合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 。
13.用胶头滴管从试剂瓶中取溶液缓慢滴入试管中,其操作可分四步完成,具体是:
(1) 捏紧胶头,将滴管插入溶液中; (2) ;
(3) ;(4) 。
14.指出下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① ;
② ;
③ 。
考点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一些我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中,不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 )
A.指南针的发明 B.蜡染技术的发明 C.青铜器的制造 D.瓷器的烧制
2.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
A.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B.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3.判断火柴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
A.发出光 B.放出热 C.火柴梗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D.生成了新的物质
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及 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变化是指 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 的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依据是 。
5.北京奥运火炬的外观是“纸卷轴”雕饰“祥云”。火炬外壳采用高品质铝合金,轻盈而高贵。火炬的燃料是丙烷,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丙烷燃烧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请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或“化学现象”填空。
(1)“高品质铝合金,轻盈而高贵”,属于 ;
(2)“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属于 ;
(3)“丙烷燃烧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属于 。
6.电灯可以照明,但在停电时候,我们可以点燃蜡烛照明。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找出这两种照明方法的差异。
;
。
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区别某些物质。现家里有下列三组物质,请利用相关性质在家里将它们区别开来。
(1)铁和铜: ;
(2)白酒和白醋: ;
(3)食盐和面粉: 。
考点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小明同学从鱼鳔中收集到一种气体,他认为该气体有可能是二氧化碳。在讨论时,他提出:“我们可以先拿澄清石灰水来检测一下”。就“拿澄清石灰水来检测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进行观察 D.做出结论
2.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了。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了 和 。
4.明明和婷婷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1)第1步的操作是:
①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用 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用 盖好;
②收集两瓶空气: 。
(2) 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3)小华同学设计了另一套实验装置(如右图)进行“第2步”的实验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经典题练——走进化学世界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实验室可用来准确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仪器是 ( )
A.烧杯 B.胶头滴管 C.试管 D.量筒
【答案】D
2.下列仪器中,可作反应容器但不可直接加热的是 (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答案】A
3.下列有关试剂取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B.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
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D.实验用剩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得乱放乱扔
【答案】D
4.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中,操作错误的是 ( )
A.称量前要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B.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C.取用砝码要用镊子,添加顺序一般由大到小
D.称量完毕后,把砝码放回砝码盒,把游码归零
【答案】B
5.给试管中的液体物质加热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 )
A.试管与桌面成450角 B.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l/3
C.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 D.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下部
【答案】D
6.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B
7.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了,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
C、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D、加热时没有进行预热
【答案】A
8.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你应采取的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用湿布扑盖
【答案】D
9.请你在图中找出适合贴在存放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浓酸、浓碱药品柜上的图标( )
【答案】D
10.走进化学实验室,仔细阅读并自觉遵守有关实验室规则是保证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手段。以下是相关的实验室规则:
(1)不能用 接触药品,不要把 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mL,固体只需 。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也不要 ,更不要 ,要放入 。
(4)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 (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提倡使用防护眼镜。
【答案】(1) 手 鼻孔 品尝
(2) 1~2 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 放回原瓶 随意丢弃 拿出实验室 指定容器内
(4) 用水冲洗
11.“连连看”是大家都非常爱玩的一种小游戏,其游戏规则是把屏幕中相同的两个图形(像)直接连起来。下面请同学们体验一下化学实验中的“连连看”。即把各部分上、下两行中有对应关系的仪器图形与名称用直线连接起来。
【答案】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1)量取8.5 mL溶液,适合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 。
【答案】(1) 10 mL的量筒 (2) 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3.用胶头滴管从试剂瓶中取溶液缓慢滴入试管中,其操作可分四步完成,具体是:
(1) 捏紧胶头,将滴管插入溶液中; (2) ;
(3) ;(4) 。
【答案】 (2) 松开手指,吸入溶液
(3) 取出滴管,放在试管口上方
(4) 挤压胶头,滴入溶液
14.指出下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① ;
② ;
③ 。
【答案】 ① 瓶塞没有倒放
② 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③ 试管口没有紧挨住细口瓶口
考点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一些我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中,不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 )
A.指南针的发明 B.蜡染技术的发明 C.青铜器的制造 D.瓷器的烧制
【答案】A
2.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
A.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B.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答案】C
3.判断火柴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
A.发出光 B.放出热 C.火柴梗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D.生成了新的物质
【答案】D
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及 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变化是指 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 的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依据是 。
【答案】 性质 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没有新物质生成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5.北京奥运火炬的外观是“纸卷轴”雕饰“祥云”。火炬外壳采用高品质铝合金,轻盈而高贵。火炬的燃料是丙烷,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丙烷燃烧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请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或“化学现象”填空。
(1)“高品质铝合金,轻盈而高贵”,属于 ;
(2)“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属于 ;
(3)“丙烷燃烧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属于 。
【答案】 (1) 物理性质 (2) 化学变化 (3) 化学现象
6.电灯可以照明,但在停电时候,我们可以点燃蜡烛照明。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找出这两种照明方法的差异。
;
。
【答案】电灯照明是物理变化,点燃蜡烛照明是化学变化
电灯照明时无新物质生成,点燃蜡烛时有新物质生成
或:电灯照明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点燃蜡烛照明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等
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区别某些物质。现家里有下列三组物质,请利用相关性质在家里将它们区别开来。
(1)铁和铜: ;
(2)白酒和白醋: ;
(3)食盐和面粉: 。
【答案】 (1) 看颜色,红色的是铜,银白色的是铁
(2) 闻气味,有酸味的是醋,有酒味的是白酒
(3) 看在水中是否溶解,能溶解的是食盐,不能溶解的是面粉
考点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小明同学从鱼鳔中收集到一种气体,他认为该气体有可能是二氧化碳。在讨论时,他提出:“我们可以先拿澄清石灰水来检测一下”。就“拿澄清石灰水来检测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进行观察 D.做出结论
【答案】B
2.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了。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答案】B
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了 和 。
【答案】 (1) 小 (2) a 外焰 (3) 水蒸气 二氧化碳
4.明明和婷婷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1)第1步的操作是:
①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用 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用 盖好;
②收集两瓶空气: 。
(3) 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3)小华同学设计了另一套实验装置(如右图)进行“第2步”的实验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答案】
(1)① 排水集气 玻璃片
② 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
(2) 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燃着的木条;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
(3)Ⅱ中澄清石灰水现象不明显 ; I中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经典题练——酸和碱,共13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备战2020中考化学经典题练——化学与生活,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临近中考,学习紧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经典题练——溶液,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有一组物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