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01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02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B.铁矿石炼铁 C.水结成冰 D.铁钉生锈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浓硫酸稀释 B.
    读取液体体积 C.
    滴加液体药品 D.倾倒液体药品
    3.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为治理空气污染,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在金属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隔绝空气和水蒸气,防止金属腐蚀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所以,长期饮用硬水有益于身体健康
    4.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不相符的是(  )
    A.空气、海水﹣﹣纯净物
    B.白磷、红磷﹣﹣可燃物
    C.不锈钢、铜﹣﹣金属材料
    D.合成橡胶、塑料﹣﹣有机合成材料
    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如下:aC15H22O5+bO2cCO2+dH2O,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9:11:4
    C.青蒿素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青蒿素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其化学计量数a、b、c、d分别是1、18、15、11
    6.A~I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I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它有关物质未列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物质G的水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B.②和③的化学反应类型相同
    C.反应②是吸热反应,反应④是放热反应
    D.物质A和物质E都具有可燃性
    7.向一定量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中溶质为硝酸锌、硝酸铜、硝酸亚铁
    B.b点时,所得固体只有银
    C.c点时,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铜
    D.d点和e点所得固体均为银、铜、铁、锌
    8.已知钠、钾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将一定质量的钠、钾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纯水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析曲线得出钠、钾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不同
    B.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等于钾的质量
    C.反应后的溶液都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
    D.反应后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K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二、非选择题:
    9.图一是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实验室利用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溶
    液制取某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请分析以上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甲元素通常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乙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
    (2)请写出图二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图1是70℃时,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R物质的溶液逐渐降温,析出固体c的质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2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图1中,若从70℃降到50℃的过程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分析图1可知,R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
    (3)根据图2可知,若要除去B物质中所含有少量的A物质,得到较纯净的B,应采用的方法是   .
    (4)若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 B.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 C.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E.加入B物质.
    1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的两组实验.
    实验一:如图1.

    实验二:
    甲同学向白色沉淀B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B的质量与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乙同学,再向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
    (2)写出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观察到a、c段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判断的物质有   .要证明其是否存在,可采取的操作是(若有多种物质,任选一种证明)   .
    12.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为了测定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兴
    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所需试剂均足量.

    【资料】I.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CO2↑+CO↑+4H2O;
    II.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装有   ,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   ;
    (2)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
    (3)写出装置D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
    (4)称取铁红样品mg,用上述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若反应前后E装置质量增重了ng,则此时铁红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本实验中如果缺少C装置(不考虑其它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5)本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是   .
    13.将1.80g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
    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已知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2+2NaOH=Cu(OH)2↓+2NaCl.
    求:(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B.铁矿石炼铁 C.水结成冰 D.铁钉生锈
    【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浓硫酸稀释 B.
    读取液体体积 C.
    滴加液体药品 D.倾倒液体药品
    【考点】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2:测量容器﹣量筒;49:液体药品的取用.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3.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为治理空气污染,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在金属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隔绝空气和水蒸气,防止金属腐蚀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所以,长期饮用硬水有益于身体健康
    【考点】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65: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77:硬水与软水;H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根据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现实的进行解答;
    B.可燃物的着火点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
    C.金属与水、氧气等物质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D.根据硬水的危害来分析.
    【解答】解:A.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燃料,为治理空气污染,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现实的,故错误;
    B.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而着火点不能改变,故错误;
    C.在金属表面除油或刷漆的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防止腐蚀,故正确;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硬水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
    故选C.
     
    4.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不相符的是(  )
    A.空气、海水﹣﹣纯净物
    B.白磷、红磷﹣﹣可燃物
    C.不锈钢、铜﹣﹣金属材料
    D.合成橡胶、塑料﹣﹣有机合成材料
    【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89:金属材料及其应用;H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I7: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A、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B、能够燃烧的物质属于可燃物;C、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D、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归类错误;
    B、白磷、红磷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B归类正确;
    C、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铜属于金属单质也属于金属材料,故C归类正确;
    D、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故D归类正确.
    故选A.
     
    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如下:aC15H22O5+bO2cCO2+dH2O,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9:11:4
    C.青蒿素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青蒿素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其化学计量数a、b、c、d分别是1、18、15、11
    【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3: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G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来分析.
    【解答】解: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错误;
    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
    C.青蒿素中C、H、0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
    D.青蒿素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15H22O5+18O215CO2+11H2O,故正确.
    故选D.
     
    6.A~I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I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它有关物质未列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物质G的水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B.②和③的化学反应类型相同
    C.反应②是吸热反应,反应④是放热反应
    D.物质A和物质E都具有可燃性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FA: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已知,A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I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A是一氧化碳,B是氧化铁,C是铁,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因此I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为H是氧化钙;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因此E是氢气,F是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G是氢氧化钙.
    【解答】解:A、向物质G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②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③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②和③的化学反应类型相同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反应②碳酸钙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吸热反应,反应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物质A一氧化碳和物质E氢气都具有可燃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向一定量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中溶质为硝酸锌、硝酸铜、硝酸亚铁
    B.b点时,所得固体只有银
    C.c点时,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铜
    D.d点和e点所得固体均为银、铜、铁、锌
    【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加入锌粉后,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溶液质量减少,锌把硝酸银反应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溶液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的幅度比较小,锌把硝酸铜反应完,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溶液质量增加,增加的幅度增大了,所以b点是锌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bc段是锌和硝酸铜反应,cd段是锌和硝酸亚铁反应,de段是锌过量.
    【解答】解:A、b点是锌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所以a点是锌与硝酸银反应了一部分,所以溶液中溶质为没反应完的硝酸银,生成的硝酸锌和没有反应的硝酸铜、硝酸亚铁,故A错;
    B、b点是锌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所以b点时,所得固体只有银,故B正确;
    C、bc段是锌和硝酸铜反应,c点时,锌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不存在硝酸铜,故C错;
    D、d点是锌和硝酸亚铁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固体中不含有锌,含有银、铜、铁;e点所得固体为银、铜、铁、锌,故D错.
    故选B.
     
    8.已知钠、钾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将一定质量的钠、钾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纯水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析曲线得出钠、钾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不同
    B.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等于钾的质量
    C.反应后的溶液都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
    D.反应后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K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由图可知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相关的量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钾的活动性要大于钠,故钾反应的速度要快,所消耗的时间要短.因此曲线b表示钠与水反应的图象,曲线a表示钾与水反应的图象.故A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46 36 80 2 78 36 112 2
    可知:每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需要消耗46份质量的钠和36份质量的水,同时产生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同样每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需要消耗78份质量的钾和36份质量的水,同时产生112份质量的氢氧化钾.根据上图可知,二者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要小于参加反应的钾的质量,故B说法错误;
    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溶液属于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氢氧化钾溶液属于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C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46 36 80 2 78 36 112 2
    可知:每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需要消耗46份质量的钠和36份质量的水,同时产生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同样每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需要消耗78份质量的钾和36份质量的水,同时产生112份质量的氢氧化钾.根据上图可知,二者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所以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要小于参加反应的钾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相等,同时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小于氢氧化钾的质量.根据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可知反应后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K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图一是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实验室利用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溶
    液制取某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请分析以上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甲元素通常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H+ ,乙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6 .
    (2)请写出图二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考点】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解答;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
    (2)根据微观示意图,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解答】解:
    (1)由结构示意图可知:甲是氢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甲元素通常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H+;乙元素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x=8﹣2=6;
    (2)由结构示意图可知:甲是氢元素,乙是氧元素,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答案:
    (1)H+;6;
    (2)2H2O22H2O+O2↑.
     
    10.图1是70℃时,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R物质的溶液逐渐降温,析出固体c的质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2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图1中,若从70℃降到50℃的过程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分析图1可知,R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3)根据图2可知,若要除去B物质中所含有少量的A物质,得到较纯净的B,应采用的方法是 升高温度 .
    (4)若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 B.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 C.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E.加入B物质.
    【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4H: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7J: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7R: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从70℃降到50℃的过程中无固体析出,所以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由图象可知:温度越低,析出固体R的质量越多;由此可推出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若要除去B物质中所含有少量的A物质,得到较纯净的B,应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4)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A、降温的方法,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B、蒸发溶剂的方法,溶剂的质量变小,故正确;
    C、降温的方法,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故正确;
    D、增加溶质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错误;
    E、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对应的是具体的溶质,加入B物质,不能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E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1)不变;
    (2)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升高温度;
    (4)BC.
     
    1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的两组实验.
    实验一:如图1.

    实验二:
    甲同学向白色沉淀B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B的质量与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乙同学,再向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Na2SO4和Na2CO3 (填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Ca(OH)2 .
    (2)写出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BaCO3+2HNO3=Ba(NO3)2+H2O+CO2↑ .
    (3)观察到a、c段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 .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判断的物质有 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要证明其是否存在,可采取的操作是(若有多种物质,任选一种证明) 要证明氯化钠的存在:可以向滤液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 .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溶液A,因此碳酸钠、氢氧化钙不能共存;甲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B,甲同学向白色沉淀B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B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说明碳酸钡和硫酸钡都有,即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钠和碳酸钠,一定没有氢氧化钙;乙同学,再向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图2中,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观察到a、c段发生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判断的物质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要证明氯化钠的存在:可以向滤液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
    【解答】解:(1)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溶液A,因此碳酸钠、氢氧化钙不能共存;甲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B,甲同学向白色沉淀B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B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说明碳酸钡和硫酸钡都有,即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钠和碳酸钠,一定没有氢氧化钙;故答案为:Na2SO4和Na2CO3;Ca(OH)2;
    (2)图2中,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
    (3)观察到a、c段发生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判断的物质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要证明氯化钠的存在:可以向滤液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故答案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12.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为了测定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所需试剂均足量.

    【资料】I.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CO2↑+CO↑+4H2O;
    II.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装有 氢氧化钠溶液 ,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 吸收水蒸气 ;
    (2)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 ;
    (3)写出装置D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
    (4)称取铁红样品mg,用上述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若反应前后E装置质量增重了ng,则此时铁红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本实验中如果缺少C装置(不考虑其它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 偏小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5)本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是 没有处理尾气 .
    【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6U: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装置A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用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2)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
    (3)装置D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5)一氧化碳有毒,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解答】解:(1)装置A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故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水蒸气.
    (2)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
    故填: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
    (3)装置D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性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故填:Fe2O3+3CO2Fe+3CO2.
    (4)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FeO+COFe+CO2,Fe3O4+4CO3Fe+4CO2,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一半来自于铁的氧化物,因此铁红样品中氧元素质量为:ng××=ng,
    铁红样品中铁元素质量为:mg﹣ng=g,
    则此时铁红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g÷mg)×100%=%,
    本实验中如果缺少C装置,会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小.
    故填: %;偏小.
    (5)本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
    故填:没有处理尾气.
     
    13.将1.80g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
    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已知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2+2NaOH=Cu(OH)2↓+2NaCl.
    求:(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氯化铜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得到溶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计算出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氯化钠的质量可计算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及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和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及一步求解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解答】解:NaCl的质量为5.85g×20.0%=1.17g
    设样品中CuCl2的质量为x;NaOH溶液中含NaOH质量为y,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z,
    CuCl2+2NaOH═Cu(OH)2↓+2NaCl
    135 80 98 117
    x y z 1.17g

    x=1.35g,y=0.80g,z=0.98g
    样品中CuCl2的质量分数为=75%
    (2)NaOH溶液的质量为:5.85g+0.98g﹣1.35g=5.48g,
    故答案为:(1)样品中CuCl2的质量分数为75%;
    (2)NaOH溶液的质量为5.48g.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余取8,9g,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余取8,9g,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 复燃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考试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分煎合…”可去黑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