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展开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
语文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共15道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教诲 教书 教学相长 B.附和 和谐 和颜悦色
C.将领 将来 将心比心 D.对应 应变 应接不暇
2. 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阵地 镇定 举旗不定 B.荣誉 容纳 融会贯通
C.肩负 复杂 富国安民 D.波澜 摇篮 青出于蓝
3. 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削弱----加强 昏迷----苏醒 B.短暂----长久 缓慢----迅速
C.舒服----轻松 亲近----疏远 D.僵硬----灵活 经常----偶尔
4. 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安静的教室 安详的身体 安稳的生活
B. 严肃地追问 严厉地批评 严密地论证
C. 听从指挥 听取意见 听候调遣
D .态度和蔼 家庭和睦 社会和谐
5.下列各组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褒义的一项是( )
A.增强文化自觉,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妄自尊大,一种是妄自菲薄。
B.双方各执一词,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即将拉开帷幕。
C.春天的公园繁花似锦,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游玩。
D.敦煌莫高窟艺术别具一格,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
6.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与智慧。
B.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政府承办的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业了。
C.国家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不易察觉的懈怠。
D.科学的教学安排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老师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7. 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实现 ②保护 ③发挥 ④加强 ⑤依据
根据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每座城市都将 自身优势, 主导作用。规划还包括 商业、金融和工业联系, 环境和能源安全,通过新的基础设施 区域一体化。
A.①②④③⑤ B.④①③②⑤ C.③②⑤④① D.⑤③④②①
8.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便是在美国的小城镇,中餐馆也很容易找到。
B.解放军战士坚守孤岛,无论条件多么恶劣,他们都不曾退缩。
C.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反而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D.尽管中国空间站的实验柜体积小,但实验支持能力不亚于国际空间战同类设备。
9. 将“鹰隼试翼,风尘翕张。”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①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②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④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A.① B.② C.③ D.④
10. 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碧绿的禾苗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
(雨水把碧绿的禾苗淋得湿漉漉的。)
B.他没有一天不坚持体育锻炼。
(他每天都坚持体育锻炼。)
C.既然生命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做点儿有意义的事呢?
(既然生命是有限的,就应该做点儿有意义的事。)
D.班级里没有比小张唱歌更好听的了。
(小张是班级里唱歌比较好听的。)
11.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到西湖观赏游览,留下了很多美丽的诗句。
B.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C.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包括桥隧主体工程、三地连接线等。
D.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真假难辨,筛选有效信息是读者的迫切需求。
12.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女孩默默地站在村口老槐树下,好像在想什么心事。
B.漫天飞雪的冬日,颐和园堆云砌玉,犹如一座晶莹的迷宫。
C.这里是梦境吗?不,这是一幅古典与现代相融的美丽乡村风景图。
D.一座老城,有山有水,在阳光下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唤醒。
1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四号探测仪器登陆月球背面,被外媒称为“了不起的科技壮举。”
B.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呢!
C.书中提出一种新的经济理论哲学——丰饶经济学,以此探讨技术自动化的问题。
D.只要把产品做好,总会有人想买;产品不好,再怎么宣传,别人都不会买。
14. 下列各句,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近年来中国制造商已成为展示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
B.近年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成为中国制造商展示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
C.近年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中国制造商已成为一个重要平台展示最新成果的。
D.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成为近年来一个展示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中国制造商。
15. 下列诗句,描写瀑布的一项是( )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二、阅读题。(共15道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7题。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6. 对上面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对文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行走 B.师:老师 C.择:选择 D.善:善良
(二)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①对于部分过敏人群而言,春季花粉是挥之不去的困扰,通常,人们会觉得,是靠蜜蜂、蝴蝶等授粉的娇艳花朵导致过敏,然而花粉致敏的罪魁祸首,不是“花”,而是“树”。
②花粉,是自然界中植物的雄性细胞,因物种各不相同,其大小、形状、结构千差万别,绝大多数以微米为单位计量。草长莺飞的春季,植物开花散叶,花粉在微风、蝴蝶、蜜蜂的帮助下分散到空气中,广泛传播,让植物得以繁衍。
③北京市气局介绍,花粉家族主要是“虫媒”和“风媒”两类花粉,游离在空气中的花粉,主要来源并不是依靠“虫媒”传播的鲜花,而是依靠“风媒”传播的柏科、杨柳科等类别的树木。因为“风媒”花粉体积更小,在风的作用下传播也更广,才更容易被人吸入并导致过敏反应。例如,应接不暇的喷嚏、鼻涕以及眼睛或外耳道奇痒无比的症状,
④此外,导致过敏症状的,除了依靠“风媒”传播的树木花粉,还有裹挟树木种子的飞絮。以最常见的雌雄异株杨柳树为例,杨柳雌株花序在授粉后,会生成一个个小蒴果,里面包着白色絮状绒毛。这些绒毛中藏着一些芝麻粒大小的种子,随着发育成熟的小蒴果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绒毛便携带种子随风飞散,形成杨柳飞絮现象。
⑤北京市林业科技推广站介绍,杨柳飞絮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由于树种及环境温度差异,飞絮期一般从4月上旬至5月下旬,持续50天左右。
⑥专家建议,花粉过敏者可在花粉期到来之前的两周使用抗过敏药物,预防性用药有助于推迟过敏症状出现的时间,或减轻症状,药物可一直用到花粉期结東。也可查询让自己过敏的植物花粉传播扩散时间,提前采取措施防护,通常北京花粉浓度的第一个高峰是3月中旬至4月中旬,第二个高峰是4月中下旬到5月中下旬。
18.本文认为“树”才是花粉致敏的罪魁祸首,下列理由正确的一项是( )
A. 依靠蝴蝶蜜蜂传播的花粉,体积大,不会导致花粉过敏。
B. 空气中的花粉,主要来自依靠“风媒”授粉的部分树木。
C. 引起过敏症状的,并非花粉,而是空气中裹挟树木种子的飞絮
D. 空气中的花粉只是致敏的表面原因,而树木生长才是根本原因。
19. 下列关于杨柳飞絮现象产生的顺序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
A.“虫媒”授粉→种子生成→绒毛长出→絮状绒毛飞散
B.“风媒”授粉→种子生成→绒毛长出→絮状线毛飞散
C.“虫媒”授粉→蒴果生成→蒴果裂开→絮状绒毛飞散
D.“风媒”授粉→蒴果生成→蒴果裂开→絮状绒毛飞散
20. 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粉散播虽然给部分过敏人群带来困扰,却是植物繁衍所必需的。
B. 北京市的花粉期具有周期性,花粉浓度高峰期与杨柳飞絮期几乎重叠。
C. 文章有力地驳斥了部分过敏人群在春季容易出现过敏症状的错误观点。
D. 服用药物抗敏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都应在花粉期到来之际开始。
21. 下列关于本文写作目的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探讨植物不同的授粉途径 B. 普及关于花粉致敏的科学知识
C. 研究花粉过敏的治疗方法 D. 界定北京市花粉期的起止时间
(三)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30题。
异木
冯骥才
①作家决不会在自己书房里拘束的,他的性情便自然而然地渲染着书房处处,让书房无不显现着作家的个性、气质、习惯、喜好、兴趣、审美。在那些满屋堆积的图籍、稿纸,文牍、信件、照片和杂物中,当然一定还有许多看不明白的东西,那里却一准隐藏着作家自己心知的故事,或者私密。
②就像我自己的书房,许多在别人眼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只要它们被我放在书房里,一定有特别的缘由。它们可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纪念,或许是人生中一些必须永远留住的收获。
③多少年来我有个习惯,去一个非同寻常的地方,总爱把当地大自然或历史的东西带一点回来,这些东西毫不珍贵,却唯其独有,比如落叶、松子、异石,或历史遗迹的碎屑。
④一次,在敦煌时去看榆林窟,途经那座久已荒废的唐代锁阳城,钻进了城池,走入乱土岗般的古城废墟中,在一片野木纵横中间看到一些散乱的木头,那样子有点像塔克拉玛千沙漠里尼雅古城的遣址,这一定是一处唐代的废屋,由于戈壁滩上少雨,古物不朽,再经过一千年的曝晒,已无木色,有如白骨,木头上的小孔经过风吹和风化,结晶一般晶莹剔透,一块木头只有在戈壁滩上放了一千年,晒了一千年,才会变得这样奇异。
⑤我从地上拾了一小块,想留个纪念。待一拾起,手中好似什么也没拿,千年的风吹日晒,不仅叫它失去木头的颜色,还失去了重量,这更使我确信古代木雕鉴定的一条经验,时间愈久,木头愈轻,只要过轻。必近千年。
⑥我拾起的这块木头,其形瘦长,峻峭山,其色洁白,宛如石峰,再细看,它的侧面有一明显发红的锈痕,表明这块残木源自建筑的某一部分,有了这人文的痕迹,更叫人生出许多遐想。
⑦现在,它就立在我书桌边小上的一角,虽然不是一个物件,却自有风韵,什么古物也不能替代。它还常常叫我想起九十年代中期写《人类的敦煌》的那段时间,在西北考察的种种奇特难忘的情景,我喜欢大西北特有的中华文明的源头感。
⑧这块异木之外,我书房还有金字塔小小的碎片,迈锡尼石墙上槽烂的石块,托尔斯泰庄园草地上遗落的奇大的松子,加拿大的大红叶和京都的小红叶……日本人逢到秋天喜欢把这种极小、鲜红、精致的小红叶摆在做好的菜上,日本人是特别讲究视觉美的。中国的菜讲究“色、香、味”,日本人追求“色、形、味”。“形”就是形态之美。
⑨还记得三十多年前访问英国,与一位英国诗人散步,他顺手从地上拾一片叶子,写了一行字给我:秋天的礼物。
⑩物本无情,情在人心。当时拾一点什么东西带回来,也许只为了把眼前的美用一点东西留住,不想岁月久了,这些由各地带来的东西便无序地散落在书房各处,偶尔碰到,引起一点触动,唤起险些忘掉的记忆。
⑪书房的生活全部是心灵的生活。
- 关于第①②自然段,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书房谈到书房的杂物、摆件等,自然引出下文。
B. 点出物件关联着作家的心事,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C. 作者非常珍惜书房里收藏的各种物件。
D.作者的审美追求自由不羁、无拘无束。
- 根据第④自然段,下列对于异木发现地点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在去敦煌榆林窟的途中 B. 在唐代锁阳城废墟的野木间
C. 在野木纵横生长的空地上 D. 在塔克拉玛沙漠的戈壁滩上
24. 根据第⑤自然段,异木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经千年曝晒 B.无木头色泽 C. 质量非常轻 D. 像古代木雕
25.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不能体现异木“自有风韵”的一项是( )
A. 有近千年历史 B. 形色峻峭如山如峰
C. 带有人文痕迹 D. 见证中华文明起源
26. 第⑧自然段谈到作者喜欢从世界各地拾取小东西带回书房,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 第⑨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天的礼物”,对其用意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平凡的树叶因诗心而变得珍贵 B. 树叶具备形态之美
C. 表达了对英国友人深深的怀念 D. 诗人灵感无处不在
28. 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 B. 散文 C. 日记 D. 报告
29. 本文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 )
A. 夸张 B. 拟人 C. 排比 D. 比喻
30.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位作家的书房可以显现其个性、气质、习惯、喜好,甚至是秘密。
B. 作家每到一处,总喜欢把当地自然或历史的东西带回到自己的书房。
C. 物本无情,情在人心,异木、树叶、石块等因为人的珍藏而获得生命。
D. 书房的生活关乎心灵,所以优秀的作家一定要好好布置自己的书房。
三、作文。(60分)
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⑴自拟题目
⑵不得少于600字
⑶不得抄袭
⑷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试卷答案
- D 2.A 3.C 4.A 5.D 6.B 7.D 8.C 9.B 10.D
11.C 12.A 13.A 14.B 15.C 16.C 17.D 18.b 19.D 20.A 21.B
22.D 23.B 24.C 25.D
26.可以把眼前的美用一点儿东西留住,可以唤起险些忘掉的记忆。
27.C 28.B 29.D 30.C
作文略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EG【解析】译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