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聚焦中考】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
2023 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 核心考点01 声现象
展开
这是一份2023 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 核心考点01 声现象,文件包含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核心考点01声现象解析版docx、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核心考点01声现象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核心考点01 声现象一、考向分析1.考点分析(1)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在考试中经常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身边常见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像判断声和传播介质等。(2)考点“声音的特性”考查学生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和认识,常见问题方式是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因素,这些问题经常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身边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3)考点“声音的利用”主要通过实例考查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的认识,通过这些实例对声音的利用进行判断、分析。(4)考点“噪声危害与控制”考查噪声控制的考题更多,考查对噪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考题要少于前者;噪声控制主要从声处、传播过程中和接收处三个方面入手,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例子更多些。2.常见考查内容本专题常见考查方式见下表。序号问题方式序号问题方式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3响度和物体振动振幅有关4音调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5音色是发声体本身决定的6声音可以传递信息7声音可以传递能量8超声波的利用9控制噪声的三个渠道10听见声音的条件二、考点详解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注意:(1)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2)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介质:可以传播声音的物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充当传播介质。4.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5.声速: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6.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7.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考点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如女高音男低音等)2.影响音调的因素: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4.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如大声喧哗等)5.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注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人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人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6.音色:声音的品质,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注意: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7.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注意: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3.控制噪声:(1)在声处较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考点四、声音的利用(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人们说话进行交流,医生用听诊器查病,敲击铁轨判断故障等,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起飞时,旁边建筑物玻璃被振响、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超声波碎石机振碎人体内结石等现象,都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传播。 三、真题再现1.(2021·湖南·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模拟预测)下面关于小明在乡村的生活体验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A.“啾啾”的鸟鸣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嘎嘎”叫的鸭子的声音一定是噪声C.老者垂钓时大声唱歌不会影响鱼儿上钩,因为水传声速度很小D.离山泉水越远,听到的“哗哗”声响度越小【答案】.D【详解】A.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啾啾”的鸟鸣声是鸣膜振动产生,故A错误;B.从环保的角度看,鸭子“嘎嘎”的声音不一定影响到人们,故不一定是噪声,故B错误;C.垂钓时大声唱歌会影响鱼儿上钩,因为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且水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播速度快,故C错误;D.响度大小与距离有关,离山泉水越远,听到的“哗哗”声响度越小,故D正确。故选D。2.(2021贺州)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唱红歌”比赛,同学们正在认真排练,校园里传出阵阵“洪亮”的歌声,这里的“洪亮”主要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频率 D.音调【答案】A【解析】校园里传出阵阵“洪亮”的歌声,这里的“洪亮”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大。选A。3.(2020•绵阳)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答案】B。【解析】由波形图可知,两幅图中钢琴、长笛的振动快慢相同,即振动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而钢琴与长笛的结构和制作材料不同,声波的形状也不同,则音色不同;故B正确。故选:B。4.(2021攀枝花)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响度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 B.调节电视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答案】C【解析】A.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分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利用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A错。B.调节电视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大小,即改变响度,B错。C.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处减弱噪声,C正确。D.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人耳不一定能够听到,如超声波、次声波,D错。选C。5.(2020•西宁)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在疫情发生后医院救护病人时,医生、护士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听诊器诊断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能起到改变这些声音音色的作用;B.用B超检查病人内脏时,是利用了次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的特点;C.护士会在高烧病人额头擦酒精为病人降温,说明酒精蒸发时吸热;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答案】C。【解答】解:A、利用听诊器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色。故A不正确;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故B不正确;C、酒精蒸发要吸收热量,所以在高烧病人额头擦酒精可以为病人降温。故C正确;D、针筒吸取药液时,是大气压把药液压入了针筒。故D不正确。故选:C。6.(2020•鄂州)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敲击水瓶琴 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答案】B。【解析】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可以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没有产生振动,不能产生声音,故B符合题意;C.敲击水瓶琴,水瓶琴振动发声,故C不符合题意;D.响铃的闹钟能产生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没听到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2021达州)2021年春晚,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年三十的歌》: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把我们带回那些难忘的春晚时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中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鸟耳中的
C. 电视机前的听众能根据音调来分辨不同歌手的声音
D. 晚会现场的观众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0Hz~20000Hz【答案】B【解析】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A错。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鸟耳中的,B正确。C.不同歌手的音色是不同的,电视机前的听众是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歌手的声音的,C错。D.人耳正常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D错。选B。8.(2020•赤峰)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B.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声体的振幅不一样,响度不同,故C错误;D.编钟的结构和材料与其它乐器不同,所以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A。9.(2021成都)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A.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表明真空可以传声 B.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C.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消除噪声 D.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响度【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抽出罩内空气,闹铃声减弱,是由于罩内仍有少量空气,A错。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音叉使小球弹起,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正确。C.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C错。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D错。选B。10.(2021广东)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 a瓶的音调最低 D. d瓶的音调最低【答案】B【解析】AB.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A错,B正确。
CD.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增多,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振动越来越慢(即振动频率越来越低),所以声音的音调会变低,即a瓶的音调最高,h瓶的音调最低,CD错。选B。11.(2020·广西南宁市·中考真题)如图是一款5G测温巡逻机器人,在抗击疫情中,提高了防疫效率,成为“新晋网红”。下列关于该型机器人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温仪远距测温时,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紫外线实现的B.摄像系统智能识别行人是否戴口罩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机器人巡逻进行广播宣传,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5G是通过电磁波传输信息的,在空气中的传输速度是340m/s【答案】B【详解】A.测温仪是通过测定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工作的。故错误;B.摄像系统类似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正确;C.机器人巡逻进行广播宣传,是通过空气传播声音的,故错误;D.5G是通过电磁波传输信息的,其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错误。故选B。 12.(2021云南)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 处减弱噪声。【答案】振动 声【解析】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处减弱噪声。13.(2021十堰)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______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是防止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______ 传到战士们的耳中。【答案】声 响度 空气【解析】消音靴能够在声处减弱噪声;从声音的三个特征来分析时,这主要是较小声音的强弱,即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特种兵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战士们的耳中。14.(2021贺州)为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变异防疫工作。某学校利用晨会时间开展了防疫知识的宣传。提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讲卫生、勤洗手、少聚集”。同学们听到领导讲话的声音是由于人的声带发生 产生的,且说明声音能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答案】振动 信息【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领导讲话时,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同学们通过领导讲话得到一些防疫措施,这说明声能传递信息。15.(2021菏泽)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v光______v声;声音和光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其中______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 (大于) 声音 【解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340m/s,所以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6.(2021达州)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小明周末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打扰邻居他将电视机声音调得很小,这是在______ 处减弱噪声;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雷雨中,小明看到闪电后2.5s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离小明大约有______ 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答案】声 850【解析】小明周末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打扰邻居他将电视机声音调得很小,这是在声处减弱噪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速远大于声速,闪电与雷声同时同地发生,但闪电传播到观察者位置的时间远短于声音传播的时间,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由v=得,响雷处到小明的距离:s=vt=340m/s×2.5s=850m。
17.(2020·山东枣庄市·中考真题)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______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______ 不能传声。(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______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减弱 真空 传声 【详解】(1)[1]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2][3]空气逐渐被抽出,声音逐渐减小,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4]放入水中能听到铃声,说明水也可以传声。18.(2020·山东淄博市·中考真题)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_____产生的。(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答案】物体振动 响度 音调 能量 【详解】[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拨动钢尺,钢尺可以发出声音。[2]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小,响度变小。[3]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4]拨动钢尺发现烛焰被钢尺传递的能量给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 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 核心考点17 电和磁,文件包含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核心考点17电和磁解析版docx、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核心考点17电和磁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 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 核心考点16 电功,文件包含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核心考点16电功解析版docx、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核心考点16电功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 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 核心考点11 压强,文件包含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核心考点11压强解析版docx、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热点透析核心考点11压强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