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展开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 (2021春·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铜片与硝酸反应的实验,先将铜片放入试管的底部,通过分液漏斗加入2mL浓硝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倒置于水槽里充满水的集气瓶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用分液漏斗向试管中加5mL水,继续收集气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在反应中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酸性
B.若铜片过量,继续用分液漏斗滴加稀硫酸,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C.如图中的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但长颈漏斗的下端须插入液面以下
D.试管中前后两次实验得到的气体不同,集气瓶中前后两次收集到的气体相同
- (2021春·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科学研究人员提出在有机碳源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大气中的氮循环(如图所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成属于氮的固定
B.图中氮的化合价仅有0、+3、+5
C.转化过程中被甲醇氧化为N2
D.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2019年 12月以来,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下是人们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酒精消毒时,浓度越大越好 B.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C.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D.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H2O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C.Cl-的结构示意图: D.异丁烷的结构简式: CH3CH2CH2CH3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塑料 B.羊毛 C.淀粉 D.蛋白质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乙醇(CH3CH2OH) 和二甲醚(CH3OCH3) 的关系是
A.同位素 B.同素异形体 C.同分异构体 D.同一种物质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粮食酿酒 C.油脂的皂化 D.石油的分馏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2 B.CaCl2 C.CO2 D.Na2CO3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物质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SO3→H2SO4 B.Cu→Cu(NO3)2 C.Fe2O3→Fe D.CO→CO2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CO2。下列措施可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粉碎大理石 B.延长反应时间 C.降低反应温度 D.加水稀释盐酸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 B.Na+、Ba2+、 C.Al3+、Cl-、OH- D.K+、、OH-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可以表示吸收能量的过程
B.化学反应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
C.该反应可能是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D.H2O(g)=H2O(l)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该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实验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B.石油分馏
C.分离水和乙酸 D.制备乙酸乙酯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图是锌铜原电池的示意图。下列关于锌铜原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片为正极 B.锌片发生氧化反应
C.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该装置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2C2H5+13/2O24CO2+5H2O
B.CH2=CH2+H2CH3CH3
C.+HO—NO2+H2O;
D.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B.常温常压下,它是一种气体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X | Y |
|
Z |
| M | R |
A.原子半径: r(R)>r(M)>r(Z) 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M>R
C.元素的非金属性: R>M> Y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Y>X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反应: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可得到2 mol NH3
B.压强不变时,达到该反应的最大限度
C.达到平衡状态时,v (正)与v (逆)均为零
D.达到平衡状态时,N2、 H2、NH3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3:2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乙苯的分子式为C8H10 B.聚苯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lmol苯乙烯最多可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鉴别苯与苯乙烯可用酸性KMnO4溶液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稀硫酸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B.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C.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用于漂白有色物质
D.甲醛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动物标本的防腐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C.1mol 莽草酸可与2molNa2CO3恰好完全反应
D.该物质既可以与醇反应,又可以与乙酸反应
- (2020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与现象 | 结论 |
A |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溶液 |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
B | 从煤油中取相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等体积的水和乙醇中,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 证明乙醇分子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比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弱 |
C |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
D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 B
【详解】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硝酸在反应中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酸性,A正确;
B.由于试管溶液中存在Cu(NO3)2,加入稀硫酸相当于增加H+浓度,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能与过量的Cu反应,则观察到铜片有溶解,B错误;
C.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产生NO2气体,若用长颈漏斗代替,为防止气体从漏斗溢出,长颈漏斗的下端须插入液面以下,C正确;
D.第一次实验是浓硝酸和Cu反应产生NO2,NO2进入集气瓶中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收集的气体是NO,第二次实验是稀硝酸和Cu反应产生NO,NO难溶于水,集气瓶收集的气体是NO,故反应得到的气体不同,收集的气体相同,D正确;
故选:B。
- D
【详解】A. 转化成不是N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不属于氮的固定,故A错误;
B. 图中氮的化合价除有0、+3、+5,图中还有-3价,故B错误;
C. 转化过程中被甲醇还原为N2,故C错误;
D. 与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 B
【详解】A.酒精消毒浓度不是越高越好,75%的酒精消毒效果较好,A错误;
B.经常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室内微小气候,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与密度,减少人与病原体接触机会,是简单、有效地室内空气消毒方法,B正确;
C.是药三分毒,药吃多了对身体会有伤害,而且人体所需的化学物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C错误;
D.吸烟、喝酒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D错误;
故选B。
- A
【详解】
A.水分子中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各共用一对电子,电子式为,故A正确;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质量数为10+8=18,所以符号为,故B错误;
C.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异丁烷的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CH3)3,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 A
【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详解】A.塑料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符合题意;
B.羊毛的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不符题意;
C.淀粉属于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不符题意;
D.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0以上,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不符题意。
答案选A。
- C
【详解】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同种物质是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也完全相同的物质,乙醇(分子式为C2H6O)和二甲醚(分子式为C2H6O)属于同分异构体,故选C。
- D
【详解】A.煤的干馏是将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反应过程,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是以粮食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涉及的主要反应为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油脂的皂化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石油分馏是将石油中几种不同沸点的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属于物理变化,D符合题意;
故选D。
- C
【详解】A.氮气虽然只含共价键,但氮气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钙只含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
D.碳酸钠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之间的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C
【详解】A.SO3→H2SO4,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需要还原剂,故A不符合题意;
B.Cu→Cu(NO3)2,铜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故B不符合题意;
C.Fe2O3→Fe,铁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还原剂,故C符合题意;
D.CO→CO2,碳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A
【详解】A. 粉碎大理石,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 延长反应时间,反应物盐酸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B错误;
C. 降低反应温度,粒子运动的速率减慢,反应速率减慢,C错误;
D. 加水稀释盐酸,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D错误。
答案选A。
- A
【详解】A.三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硫酸根和钡离子会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铝离子和氢氧根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铵根和氢氧根会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B
【详解】A.图示过程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为放出能量的过程,故A错误;
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生成释放能量,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必然伴随能量变化,故B正确;
C.图示为放热反应,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
D.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是针对化学反应,水蒸气变为液态水为物理变化过程,是放热过程而不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B。
- B
【详解】A.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应选用溴水除杂,A错误;
B.石油中各个成分互溶且沸点不同,可以通过分馏的方法分离,B正确;
C.乙酸与水互溶,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C错误;
D.制备乙酸乙酯时用于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应盛放饱和碳酸钠溶液,用NaOH溶液会造成乙酸乙酯的水解,得不到乙酸乙酯,D错误;
故选B。
- D
【分析】锌铜原电池依据装置图分析,锌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铜做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详解】A.根据分析,Cu为正极,A正确;
B.根据分析,锌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
C.根据分析,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即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C正确;
D.该装置为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错误;
故选D。
- B
【分析】加成反应是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两端的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相互结合,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
【详解】A.反应2C2H5+13/2O24CO2+5H2O是氧化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反应CH2=CH2+H2CH3CH3是加成反应,B符合题意;
C.反应+HO—NO2+H2O是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是复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D
【详解】A.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大π键),A错误;
B.常温常压下,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错误;
C.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
D.苯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六边形,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正确;
故选D。
- D
【分析】由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Z、M、R处于第三周期,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2倍,则R为S,可推知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Al,M为P元素。
【详解】A.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故有r(S)<r(P) <r(Al),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S>P,故稳定性H2S>PH3,B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非金属性N>P,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C,所以酸性HNO3>H2CO3,D正确;
故选D。
- B
【分析】根据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
【详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 ,A错误;
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压强会不断的减小,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即达到该反应的最大限度,B正确;
C.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仍在进行,v (正)与v (逆)相等但不为零,C错误;
D.达到平衡状态时,N2、 H2、NH3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反应物的转化率有关,可能等于1:3:2,也可能不等于1:3:2,D错误。
答案选B。
- C
【分析】根据框图可知,苯与乙烯在AlCl3的催化下生成乙苯,乙苯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苯乙烯,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
【详解】A.根据乙苯的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8H10,A正确;
B.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又叫大分子,一般指相对分子质量超过10000的化合物,聚苯乙烯是指由苯乙烯单体经加聚反应合成的聚合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正确;
C.苯乙烯中有苯环和碳碳双键,1个苯环可以与3个H2加成,1个碳碳双键可以与1个H2加成,故lmol苯乙烯最多可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苯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混合后会分层,苯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苯与苯乙烯,D正确;
故选C。
- AD
【详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稀硫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铁和水,所以可以除铁锈,该反应中体现了稀硫酸的酸性,A符合题意;
B.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且铝比较活泼,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治炼铝,用电解法治炼铝与氧化铝的两性无关,B不符题意;
C.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SO2用于漂白有色物质是利用其漂白性,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C不符题意;
D.甲醛有毒性,可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防腐的用途,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可用于动物标本的防腐,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D符合题意。
答案选AD。
- BD
【详解】
A.该物质含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故A错误;
B.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和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
C.该物质中只有羧基可以和碳酸钠反应,所以1mol莽草酸最多可与1mol碳酸钠反应,故C错误;
D.该物质含有羧基,可以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 AB
【详解】A.乙烯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且溶于四氯化碳的1,2—二溴乙烷,所以溶液变为无色透明,故A正确;
B.羟基中H原子越活泼,和钠反应越剧烈,将大小相同的钠块分别放入等体积的水和乙醇中,水中反应更剧烈,则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比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弱,故B正确;
C.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Na元素,但不一定是钠盐,也可能是NaOH,故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是因为取代反应产物中有HCl,并不是一氯甲烷具有酸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丽江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云南丽江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1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