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四)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大兴是北京新的产业集聚区(图1左图),承担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国际氢能示范区项目于北京大兴选址建设,旨在建设氢能产业创新中心。为了亦庄新城居民出行更便捷,需设置一个轨道交通站点,交通部门设计了沿宏达路和荣华路的两条轨道线路,并分别提供了地下方案和高架方案(图1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国际氢能示范区在大兴选址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价较低 B.环境优美 C.产业基础好 D.劳动力丰富2.为提升站点运营效率,亦庄新城轨道交通最应选择的线路及方案是(   A.荣华路地下方案 B.荣华路高架方案C.宏达路地下方案 D.宏达路高架方案 【答案】1C    2A 【解析】1.氢能示范区属于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其主导因素是科技,位于大兴产业集聚区,周边毗邻中日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基础好,协作条件好,C正确。地价、环境、劳动力不是氢能产业创新中心的主导因素,ABD错误。故选C2.荣华路为城市主干道,临近居民区和商业区,人口众多,客流量大,宏达路近工业区人口流量少,CD排除。位于地下,空间独立,站点受其他交通因素的影响小,可以保持独立、高效运行,而且避免了地面建设空间的不足,A正确,B错误。故选A【点睛】企业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伊朗西南部多山地,年降水总量少,夏季降水特别稀少,但空气相对湿度较高。一般情况下受苏丹低压影响,伊朗西南部冬季时有降水出现。2022年伊朗西南部出现了多年不遇的夏季强降水天气,引发了洪涝、泥石流等灾害。下图示意伊朗西南部冬季降水时的大气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伊朗西南部夏季降水少、湿度高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副高控制苏丹低压带来水汽 B.副高控制临近海洋水汽较多C.海拔较高风小水汽不易扩散 D.海拔较高冰川融水带来水汽4.推测2022年夏季伊朗西南部降水异常偏多的原因有(   西南季风异常盛行西风影响苏丹低压控制山地多地形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为更快更好的确认本次泥石流的影响范围,宜采用(   ABDS BGNSS CGIS DRS 【答案】3B    4B    5D 【解析】3.结合图片可知,伊朗西南部位于回归线附近,夏季主要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较少;但是西南部临近海洋,晴天蒸发旺盛,水汽含量较多,B正确;苏丹低压在冬季出现,A错误;海拔高不会单独影响夏季降水,C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4.伊朗夏季应该受到副高的控制,如果降水变多,说明副热带高气压带减弱,西南季风强势,正确,错误;结合当地的海陆位置可以推测,水汽来源于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的西南季风加强,从海上挟带大量水汽,形成地形雨,错误,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5.灾害防治中要更快更好地识别本次泥石流的影响范围,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进行实时监测,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伊朗西南部,夏季主要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其降水主要是西南季风影响(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的西南季风)。贝加尔湖位于亚洲北部,湖长636千米、宽27~81千米,平均水深730米。2015年,贝加尔湖流域夏季均温达到40年最高值16.4℃。下左图为贝加尔湖及其水系示意图,下右图为1980~2020年贝加尔湖40年水位累计距平值(当年平均水位与统计时段内平均水位的差值的逐年累积)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推测贝加尔湖最高水位可能出现的月份(   A13 B46 C79 D10127.贝加尔湖的水位(   A1982年后,水位持续上升 B2013年,水位达到最大值C19851995年,水位偏低 D19952014年,水位变化小8.推测贝加尔湖2015年水位累计距平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入湖径流量偏少水电站发电耗水多夏季降水量偏少湖面的蒸发量偏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6C    7D    8B 【解析】6.根据贝加尔湖的纬度位置可推测,该湖结冰期长。贝加尔湖每年的1月起至5月,湖面结冰,水位呈明显下降趋势,且5月为最低水位。自6月开始,气温回暖,降水的增多与色楞格河水量的增加导致贝加尔湖水位增高,且最高水位出现在8月份,其后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C正确,ABD错误,故选C7.贝加尔湖水位累计距平值是当年水位与统计时段内平均水位的差值的逐年累计,因而主要是看水位当年的变化量,看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说明当年增加越多。因此,1982年后,水位并没有持续上升,而是波动中变化的,A错误;2013年前,曲线变化小,说明水位变化可能偏低,B错误;19851995年,累计差值增加明显,说明水位较高,C错误;1995-2014年,曲线变化不明显,说明水位变化趋缓,D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82015年,贝加尔湖流域夏季均温达到40年最高值16.4℃。极端的高温,容易导致流域持续的干旱,上游的用水量增大,进而使得入湖径流量总体偏少,正确;因该地纬度较高,夏季均温较低,对电力需求有限,水力发电耗水量不一定多,错误;夏季的降水量对湖泊的水位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极端的高温往往伴随着年降水量的偏少,正确;因湖泊较深,纬度较高,蒸发量相对有限,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贝加尔湖,结冰期长,自6月开始,气温回暖,降水的增多,最高水位出现在8月份;极端的高温,容易导致流域持续的干旱,使得入湖径流量总体偏少。下表是浙江省某气象站2022年9月19日~22日的天气资料(图中气温数据分别为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期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2022.9.19周一36192022.9.20周二34182022.9.21周三32192022.9.22周四3119 9.与表格所示期间天气状况吻合的是(   A.气温日较差持续降低 B.日平均气温持续升高C.日最低气温持续降低 D.日照的时数持续增加10.与920日相比,该地921日(   A.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B.白天地面辐射较强C.夜间保温作用较强 D.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答案】9A    10C 【解析】9.通过表格计算,919日至922日,温差依次为17℃16℃13℃12℃,日温差持续降低,A正确;日平均气温有多种计算方法,即使按照日最高最低平均来计算,919日至922日,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依次为27.5℃26℃25.5℃25℃,可知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在降低,B错误;由表格可知,日最低气温没有持续降低,C错误;919日至922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浙江省的昼长变短,且气温日较差持续降低,说明云层加厚,日照时数减少,D错误。故选A10.与920日相比,该地921日最高气温较低、最低气温较高,即昼夜温差小,可推测21日云层厚,且920日至921日,太阳直射点南移,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地面辐射较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导致白天气温较低,AB错误;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导致夜晚气温较高,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可分析昼夜温差大小。气候湿润地区或阴雨天气地区,云量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导致白天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导致夜晚气温较高。故昼夜温差较小。地势较高地区大气稀薄,气候干旱地区或晴天地区云量少,昼夜温差大。023年元旦(腊月初十)来临之际,某网红摄影师打算直播2023年中国的第一缕阳光,翻阅资料时发现了一幅地图(下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及某日中国迎来的第一条晨线。考虑到实际情况,最终他决定前往浙江温岭石塘直播“中国大陆2023年第一缕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四条晨线所代表的日期是(   A一冬至日 B一春分日 C一夏至日 D一秋分日12.当晨线出现时(   A.重庆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华北冬小麦处于返青期 D.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时期13.推测摄影师直播拍摄到2023年第一缕阳光时(   A.重庆高三学子在上第一节正课 B.相机镜头朝向为东北方位C.全球进入元旦的地方不足一半 D.海风正迎面向摄影师吹来 【答案】11B    12D    13C 【解析】11.晨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昼夜半球分界线,由晨线走向可判断出昼弧夜弧的长短关系,即昼夜长短状况。晨线,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达到最大,应为夏至日,A错误;晨线的昼长与夜长接近,应为春秋分日,B正确;晨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达到最小,应为冬至日,C错误;晨线的昼长介于秋分与冬至或冬至与春分之间,D错误。故选B12.根据晨线的特征推断,此时的昼长介于秋分与冬至或冬至与春分之间,即923日~1222日之间,或1222日~321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南移动也可能向北移动。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A错误;1月初是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当晨线出现时,地球公转的速度可能变快也可能变慢,B错误;华北地区冬小麦可能刚播种也可能处于返青期,C错误;尼罗河的汛期主要在夏季,而此时是冬半年,正处于枯水期,D正确。故选D13.浙江温岭的经度与120°E相差较小,浙江温岭的时间与东八区时间较为接近;1月份昼长较短,但浙江温岭纬度较低,当地日出时间应在7时前,故摄影师在浙江温岭直播拍摄到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也在7时前,此时重庆高三学子还未开始上第一节正课,A错误;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方位为东南,故相机镜头朝向东南,B错误;当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2023117时前,中时区(经线地方时)的时间大致为2022123123时前,即2023110时所在的经线位于经线以东,全球处于元旦日期的为0时经线往东到180°,可知不足一半,C正确;从海陆风角度来看,刚日出时陆地近地面气温依旧较低,主要吹的是陆风,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公转轨道为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的公转速度存在季节差异,其中,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1月初太阳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滇东南老君山曾发育过两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经过不断的演变,形成了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构成的近似浑圆状特征的地貌形态。下图为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构造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推测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石灰岩、片麻岩、花岗岩 B.片麻岩、花岗岩、石灰岩C.花岗岩、石灰岩、片麻岩 D.石灰岩、花岗岩、片麻岩15.图中地质构造(   A.甲处为背斜顶部 B.乙处为背斜谷地 C.丙处煤气较丰富 D.丁处易发育河流 【答案】14A    15D 【解析】14.根据材料滇东南老君山曾发育过两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且片麻岩存在一定变形,说明早期形成的花岗岩变质成了片麻岩,后又经历了地壳挤压,判断后期形成的花岗岩晚于片麻岩;根据图中两侧均有石灰岩和断层分布,可知先沉积,后两次岩浆侵入。故图中岩石的形成先后顺序为石灰岩、片麻岩、花岗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甲处存在岩层的变形,背斜顶部构造不明显,A错误;乙处因岩性差异侵蚀,并非背斜侵蚀而成的谷地,B错误;丙处出露的是花岗岩,煤气不丰富,C错误;丁处地势较低,且处于岩层变化的裂隙附近,最容易被侵蚀出河流,D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沉积岩形成后,岩浆侵入,在接触地带变质为变质岩;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沉积岩。 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善感乡地处重庆东南武陵山腹地河谷地区,7月均温26℃,年降水量1060毫米。由于劳动力大量流出,村里大量肥沃农田撂荒,但经过某公司的整合、租用,2022年8月荒地摇身一变成了500亩荷花种植基地,基地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荷花产业让村民们有了稳定增收渠道。材料二左图为善感乡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善感乡荷花种植基地景观图。(1)据材料推测荷花的生长习性。(2)分析善感乡种植荷花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3)指出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下善感乡农户主要收入的具体来源。【答案】(1)夏季气温较高,说明荷花喜温;年降水量多(1060毫米),水中生长,说明荷花喜湿;肥沃农田中种植,说明喜肥;荷花杆细,说明惧大风。(2)降水丰富,重点防御洪灾(山洪);位于山区的河谷地区,重点防御滑坡、泥石流;荷花喜湿,应重点防御旱灾。(3)公司租用,让农户土地流转有租金;到公司就业,农户获得工资收入;集体经济分红。 【分析】本题以善感乡荷花产业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植被以及农业发展对区域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位置较低,该地年平均气温16℃,说明该地热量条件充足,荷花喜热;该地年降水量1060毫米,降水量较多,说明荷花喜湿;荷花的茎秆较细,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小,说明荷花惧大风;荷花是在农田上种植,土壤肥力较高,说明荷花喜肥。2)结合图示材料,善感乡地处重庆东南武陵山腹地河谷地区,年降水量1060毫米,夏季降水多,山谷地带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淹没农田。7月均温26℃,季风气候不稳定,夏季出现极端天气,荷花喜湿,易形成旱灾。山谷地区,地质条件不稳定,在强降水条件下,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荷花经济,能够促进与荷花相关产业的发展,公司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延长集体经济荷花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收入,每年村民利益分红;能够带动以荷花为主的旅游业的发展,发展农家乐,使农民增收。农民土地出让流转,获得地租收入。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纽芬兰岛地处北美大陆东海岸,主体为海拔300米左右的低高原,该岛的长岭山脉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沿西海岸延伸。近年来每年都会有400至800座冰山漂浮到纽芬兰海岸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下图为纽芬兰岛简图。(1)判断纽芬兰岛的降雪多出现在东部还是西部,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近年来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冰山集聚的原因。【答案】(1)多出现在西部。原因:纽芬兰岛降雪多出现在冬半年,冬半年西风强盛;偏西风经海洋后变得较暖湿;纽芬兰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西部为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雪量大。(2)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南下,携带冰山至纽芬兰附近;暖流(墨西哥暖流)北上到此与寒流交错汇合,形成洋流涡旋(海水受阻,滞留不前),使大量冰川在该海域附近聚集。 【分析】本题以纽芬兰岛简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地形、洋流、全球变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图中显示,该地区冬季大陆吹向海洋的盛行风,经圣劳伦斯湾增湿,使得干冷气流变得湿润;纽芬兰山脉为东北一西南走向,从而在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雪。因而得出:降雪多出现在西部。原因:纽芬兰岛降雪多出现在冬半年,冬半年西风强盛;偏西风经海洋后变得较暖湿;纽芬兰山脉为东北一西南走向,西部为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雪量大。2)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开始逐步融化,被大西洋的拉布拉多寒流带走,南下漂流至加拿大的纽芬兰岛附近,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错汇合,形成许多洋流涡旋,(海水受阻,滞留不前)使大量冰山在该海域附近聚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都市圈是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重庆都市圈是由重庆主城中心城区和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的都市圈,范围的确定是以“一小时通勤圈”为基础,从经济联系强度、人口流动范围、交通可达性、产业协同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拥有丰富资源的广安的加入,使得重庆都市圈成为西部第一个跨省都市圈。下图为重庆都市圈规划图。(1)从区域联系与城市分工的角度,简述重庆都市圈内城市协同发展的举措。(2)分析广安加入重庆都市圈的优势区位条件。(3)简述重庆都市圈的建设对广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答案】(1)区域联系:进一步加强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交通、信息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联系;城市分工: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疏散中心城区部分功能;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挖掘中小城镇的特色功能。(2)广安紧邻重庆中心城区,距离较近;在重庆一小时通勤圈范围内,交通可达性强;与重庆之间人员流动性强,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重庆产业优势互补(或资源丰富),产业协作基础好;(3)加快广安地区发展速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广安人口流动,有利于促进广安劳动力就业;接受来自于重庆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效率提升)。 【分析】本题以重庆都市圈规划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协同发展的举措、城市区位、都市圈对周边城市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重庆将增强中心城区高端要素集聚集成能力、推动主城新区扩容提质,同时梯次推动主城新区和中心城区功能互补、交通基础设施同城化及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产业分工体系。区域联系:进一步加强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交通、信息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联系;城市分工: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疏散中心城区部分功能;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挖掘中小城镇的特色功能。2)从地理位置来看,广安市居重庆主城区北面,紧靠重庆最大的中心城区渝北区。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广安也都接受重庆超大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辐射,广安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有先天条件和发展基础。交通通勤上,渝广之间仅1小时车程;经济融合上,广安50%工业配套重庆,60%游客来自重庆,70%以上的农副产品销往重庆,每年有大量人员在重庆购房、上学、就医。因此,广安加入重庆都市圈的优势区位:广安紧邻重庆中心城区,距离较近;在重庆一小时通勤圈范围内,交通可达性强:与重庆之间人员流动性强,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重庆产业优势互补(或资源丰富),产业协作基础好。3)广安定位为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将进一步加快与重庆中心城区的同城化发展。广安纳入重庆都市圈,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跨省都市圈的建设,被认为有助于消除行政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无障碍地流动,促进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有利影响表现为:加快广安地区发展速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广安人口流动,有利于促进广安劳动力就业;接受来自于重庆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效率提升)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北某生态实验室对祁连山一座具有完整坡向和坡位梯度、景观为山地森林草原的山体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青海云杉的生长状况和分布特征在海拔、坡向与坡位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研究山体坡面地上生物量状况。(1)对研究山体不同坡向的地上生物量进行排序,并描述各坡向不同坡位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规律。(2)据材料推测研究山体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的坡向与坡位,并说明理由。【答案】(1)不同坡向上的生物量:南坡<西南坡<西坡<北坡;不同坡位上的生物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南坡逐渐减少,西南坡与西坡先减后增,北坡先增后减(中坡尤为突出)。(2)坡向与坡位:北坡中坡。原因:北坡为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先增多后减少;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湿度较大,适合森林生长。 【分析】本题以祁连山森林植被分布为材料设置试题,主要涉及植被与环境关系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等学科能力。【详解】(1)据图可知,生物量排序为南坡<西南坡<西坡<北坡。生物量变化:南坡下坡生物量最大,西南坡、西坡的中坡生物量最少,北坡中坡生物量最大。所以不同坡位上的生物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南坡逐渐减少,西南坡与西坡先减后增,北坡先增后减,集中在中坡。2)据图可知,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在北坡中坡。云杉林作为高大乔木,其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祁连山北坡受西风带的影响,水汽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在中坡降水较多。同时北坡作为阴坡,光照差,蒸发弱,水分条件好。 

    相关试卷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地理试题及答案,共8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五)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五)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