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2月百校大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2月百校大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2月百校大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2月百校大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2月百校大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2月百校大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 月百校大联考

    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中国新疆北天山山脉西部,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被誉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湖区常年盛行西北或偏西风,湖区年均气温0.5℃,冬天气温可达零下30多摄氏度,湖底产生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被迅速冰封在湖面上,形成奇特的冰泡景观(图1)。图2为赛里木湖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赛里木湖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人类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2.形成赛里木湖冰泡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冬季降温速度快多大风,冰面积雪多

    湖底含有大量腐殖质湖水透明度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近年来湖区面积持续增大使得赛里木湖部分地区候鸟数量明显增长,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湖区东部 B.湖区西部 C.湖区南部 D.湖泊中心

     

    【答案】1B    2D    3B

     

    【解析】1.赛里木湖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高山湖泊,湖水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即周围地区的大气降水和周围高山上的冰川融水,而水汽来源主要是大西洋。该湖泊处于盛行西风带影响的区域,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携带了大量的水汽,一路从欧洲西部往东,途径东欧地区和中亚地区,到达我国西北部的天山山脉地区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已经很少了,再往东就难以形成降水了,不过由于受到天山山脉的抬升作用,水汽上升冷却凝结,形成地形雨,最终落到了赛里木湖周边,并流进湖泊中,因此有人把赛里木湖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所以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海陆位置(即距离大西洋较远,强调最后一滴)、盛行西风(大气环流)、地形抬升(迎风坡)。故②③④符合题意,纬度位置和人类活动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⑤。故选B

    2.在冬季,由于赛里木湖海拔较高,气温低,加上周围地形阻挡,风速很小,湖泊中的湖水流动速度很慢,结冰速度很快。同时,赛里木湖的湖底有较多的腐殖质,会释放一些气体,这些气体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会被迅速结冰的湖水锁定在冰中,形成奇特的冰泡。湖水透明度高,便于观赏到此景观。故①③④是主要原因。多大风,冰面积雪少而不是多,且该地周围地形阻挡,风速很小,错误。故选D

    3.由所学知识可知,候鸟主要生活在湖泊浅水湿地,而图中湖泊西部入湖河流多,且流域面积广,在河流入湖口沉积物和营养物质较多,便于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生长,可以为候鸟提供较充足的食物,所以湖区面积持续扩大,候鸟数量明显增长的现象最可能发生在湖泊西部。故排除ACD,选择B选项。

    【点睛】赛里木湖是新疆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赛里木湖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湖周山地坡面径流,湖区周围年降水超过500毫米;赛里木湖位于北天山山脉中,湖区四周群山环绕,并有冰川存在,构成封闭的高山盆地水系;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西北部水域水草较茂密。

    台风的形成与前进路径深受海水温度、地转偏向力及副热带高压影响,在其前进过程中,处于移动路径的左右两侧因风速不同危险程度差别较大,其中一侧为可航半圆一侧为危险半圆。下图示意西北路径台风影响范围象限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最危险象限位于(   

    A.第I象限 B.第象限 C.第象限 D.第IV象限图

    5.广大海员往往利用风向、风速变化判定出船舶所处位置进行正确操作,若船只处于第象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风向顺时针变化,风速变大,应以船首右舷顶风全速航行

    B.风向顺时针变化,风速变小,应以船首右舷顶风全速航行

    C.风向逆时针变化,风速变大,应以右舷船尾受风全速航行

    D.风向逆时针变化,风速变小,应以右舷船尾受风全速航行

     

    【答案】4A    5C

     

    【解析】4.在北半球,台风前进的右侧距离副热带高压近,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所以图中整体风速较大,但象限在台风路径的前进方向,距离台风越来越近,风速会越来越大,最危险。故选A

    5.该处台风气流水平方向上呈逆时针运动,若船只处于象限,船只与台风的相对位置关系由西向西南向南,呈逆时针方向变化,故而风向也呈逆时针变化,且距离台风中心越来越近,所以风力越来越大,此时应该以右舷船尾受风全速航行,迅速远离台风最安全。故选C

    【点睛】副高内部的下沉气流抑制台风生成,副高的强度与台风生成的关系:1.副高位置偏西偏北是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会给台风生成带来比较足够的空间,并且带来东风水汽支持,但台风的形成过程还要考虑海域的风切,水汽因素。2.副高偏南偏强的(主体在北纬20~10度),由于台风在极低纬(0~10度)缺乏科氏力难以生成,所以支持台风生成的区域会被压缩殆尽,导致空台。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图示意全国和辽宁、广东、上海、西藏四省市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依据所示人口普查结果数据,可推知四地中(   

    A.甲地青少年儿童数量最少 B.乙地迁入人口数量最多

    C.丙地劳动力负担最大 D.丁地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7.造成乙、丙两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A.产业结构 B.人口政策 C.人口迁移 D.生育观念

     

    【答案】6B    7C

     

    【解析】6.依据所示人口普查结果数据,可推知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为上海、广东(人口最多)、辽宁和西藏(人口最少)。根据人口基数和各年龄段人口百分比,可以推断,青少年儿童数量最少的为西藏,由于西藏15-64岁年龄短人口比重最低,故劳动力负担最大,西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约5%,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排除ACD。广东省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总量大,故选B

    7.广东省老龄化程度较轻,辽宁老龄化程度严重,主要在于广东,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迁入的青壮年比重大,缓解了人口老龄化。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居环境条件较差,青壮年人口迁出较多,导致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因此排除ABD,故选C

    【点睛】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高度角和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可以用来描述天体的位置。下图示意同一日期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图中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太阳直射20°S B.乙地昼长为一年中最长

    C.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2000km D.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9.次日甲、乙两地可能(   

    A.最大太阳高度角都减小 B.甲地的昼长会减小

    C.正午太阳方位角都增加 D.日出方位角都减小

    10.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清明 B.寒露 C.大雪 D.大寒

     

    【答案】8A    9D    10C

     

    【解析】8.读图可知,甲、乙地分别在北京时间6点和18点时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最大,代表当地时间12点。据此可计算甲地经度为150°W,乙地经度为30°E。同时,根据甲、乙两地日出和日落时间可得出两地昼长,甲地为12小时,乙地昼长长于12小时,由此可推断此日不是二分日且甲地应位于赤道(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故可知甲地地理坐标为(150°W)。同时,据图可知正午时甲地太阳方位在正南,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可以计算出太阳直射20°SA正确;而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为70°,且昼长于12小时,及正午太阳在正北,可以计算出乙地的纬度为40°S,故乙地地理坐标为(40°S30°E),乙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应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B错误;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应为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即过南极点,约为1500km,故C错误;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外)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故D错误。故选A

    9.根据上题分析太阳直射20°S,不能确定次日太阳直射点向南还是向北移动。但是若向北移动,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大,乙地会变小;若向南移动,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小,乙地会变大。不会同时变大或是变小,故A错误;由于甲地在赤道上,甲地昼长12小时是全年不变,故B错误;次日正午太阳方位角不会改变,仍然是甲地太阳方位在正南,乙地在正北,故C错误;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两地日出方位角可能会变小,强调的是可能,故D正确。故选D

    10.根据此日太阳直射20°S,与直射南回归线的冬至日较接近,据24节气歌:冬雪雪冬小大寒,可以得出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可能是大雪,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昼夜长短变化特点: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在极点附近会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移向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同一时刻,同一纬线各点的昼长相同,同一纬度,不同半球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海底洋流是深海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主要在南极洲的威德尔海和北冰洋格陵兰岛海岸附近形成。南极底层洋流是南极表层海水密度增加后下沉并扩散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海底洋流。图为全球部分海底洋流流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利于南极地区表层海水下沉的条件是(   

    表层海水冻结南极降水增多极地东风增强南极气温升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南极底层洋流会(   

    扩大海面油污范围促进海面逆温快速形成

    导致沿岸降水减少加强海水热量交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1C    12B

     

    【解析】11.南极底层洋流是南极表层海水密度增加后下沉形成的,而密度的变化与温度、盐度密切相关。海水在结冰过程中,在降温时会析出盐分,冰层底部的海水盐度和密度也会变大;极地东风增强,促进表层海水温度下降,海水密度增大,由此①③符合题意。降水增多,稀释海水,海水盐度下降;南极气温升高,会造成水温升高,海水密度下降,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南极底层洋流会扩散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海底,促进高低纬度间海水的热量交换;南极底层洋流为寒流,温度低,通过热量传导降低表层海水的水温,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故③④是南极底层洋流带来的影响。底层洋流不会直接影响海面油污范围;底层洋流对海面逆温形成影响较小,排除①②。故选B

    【点睛】海水的温度密度差异导致产生深海洋流,相对表层洋流来说,深海洋流多指海平面1000米以下的海水流动,深海洋流对世界气候的影响是长期的,即所谓的大洋输送带效应。这些涡旋能从大海深处向大陆架斜坡输送营养。它们还带动全世界海洋的流动,把热带地区的海洋热量输送到极地地区,或者形成洋流和潮汐以帮助平衡气候系统。

    岩层产状是指即岩层的产出状态,是由倾角、走向和倾向构成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图1为岩层产状三要素示意图,图2为岩层产状图例说明图,图3为某区域略图,图中a、b、c、d、e为沉积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层具有储水构造 B.乙处适合修建地下隧道

    Cabcde岩层由新变老 D.该区域岩层具有明显的片理构造

    14.沿XY线作剖面,与其相符的地层分布可能是(   

    A B

    C D

    15.甲、乙两地地表形态的差异反映了(   

    A.构造运动不同 B.成岩时间不同 C.堆积程度不同 D.侵蚀程度不同

     

    【答案】13C    14A    15D

     

    【解析】13.根据岩层产状的定义和图示,可以判断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具有储油构造,A错误。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具有储水构造;隧道应该选址背斜位置,B错误。根据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观察乙地为中心的岩层分布,乙地为向斜岩层应该表现为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可以判断abcde岩层由新变老,C正确。abcde岩层均为沉积岩,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片理构造为变质岩特点,D错误。故选C

    14.由图中可知,沿X—Y剖面线沿线,岩层走向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故地层分界线与X—Y剖面线平行,A正确;BCD选项中地层界线与剖面线不平行,BCD错误。故选A

    15.甲为背斜谷,乙为向斜山,地形倒置,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影响,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发育成山岭,由此可知,甲、乙两地地表形态的差异反映了侵蚀程度不同。排除ABC,故选D

    【点睛】岩层层面与任一假想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也就是同一层面上等高两点的连线;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称岩层的走向,岩层的走向也有两个方向,彼此相差180°。岩层的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线,它表示岩层的最大坡度;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示的方向称岩层的倾向,倾向表示岩层向哪个方向倾斜。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贯穿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横跨九个省区,流经城市众多,城市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实现沿黄地区大中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全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图示意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

    (1)说明沿黄地区城市发展质量和辐射能力的空间分布特点。

    (2)黄河下游城市的辐射作用范围基本形成全区域覆盖,只在濮阳与菏泽存在缺口,试分析其成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总体分布不均衡,呈现东强西弱;上游地区城市数量少,辐射能力弱,发展质量低;下游城市发展质量总体较高,辐射能力强,城市体系等级结构较为合理。

    (2)城市规模小,对外辐射能力弱;远离核心城市;地处河南、山东交界地带,行政管理体制束缚明显;交通落后,对外联系不便。

    (3)培育具有增长潜力的城市,增强其作为区域增长极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化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增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交流,引导产业、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聚集;依托特色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沿黄地区城市发展质量和辐射能力的空间分布特点,濮阳与菏泽辐射作用范围小,为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沿黄地区城市发展质量差别很大,在空间上总体分布不均衡,东部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优越,西部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呈现东强西弱;辐射能力的强弱受到城市规模和发展质量的影响,整体来说,上游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人口较少,经济较为落后,城市数量少,辐射能力弱,发展质量低;下游地区自然条件相对优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发展质量总体较高,辐射能力强,城市体系等级结构较为合理。

    2)城市的规模、位置、交通等因素影响其辐射范围。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濮阳与菏泽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人口规模较少,城市规模小;距离郑州市和济南市较远,远离核心城市,受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弱;地处河南、山东交界地带,行政管理体制束缚明显,经济发展相关要素如人才、资金等调配、融合较弱;交通落后,对外联系不便。

    3)本题主要从培育具有增长潜力的城市、强化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强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来分析。培育具有增长潜力的城市,增强其作为区域增长极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化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增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交流,引导产业、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聚集,比如加强西部西宁市、兰州市、银川市、呼和浩特市、太原市等的发展,发挥它们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特色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发展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诸如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川作为地球气候系统中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积变化是对圈层间能量平衡的综合反映,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可靠指示器,在全球海平面上升与区域水循环研究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冰川发育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制约,其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在当前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冰川普遍出现了加速退缩的趋势。图示意1973—2020年阿尔金山不同高程、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及年均退缩率变化。

    (1)说明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年均退缩率与冰川分布、冰川规模、坡向的相关性。

    (2)结合所学地理原理,论述冰川消融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答案】(1)低海拔地区冰川面积年均退缩率较高,随着海拔的升高,退缩率逐渐减少;西南坡(阳坡)冰川面积年均退缩率较高,北坡退缩率较低;冰川规模越小,其面积年均退缩率越高。

    (2)(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示例参考:冰川融化,冰川融水注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冰川蕴藏巨大的淡水资源,冰川消融,导致固体水资源的储量减少,淡水流失到海洋中,造成水资源短缺;由于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反射效应,冰川消融会引起地表辐射和热量失衡,从而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引发全球气候异常;极地冰盖大量融化产生的冷水注入海洋,导致洋流格局发生变化,改变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状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冰川消融导致部分生物的栖息地缩减,生存环境的恶化,危及生物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冰川消融,冰盖之下休眠的病毒、微生物获得复苏,通过空气、流水等途径进入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危及人类健康。

     

    【分析】本题以阿尔金山不同高程、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及年均退缩率变化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年均退缩率与冰川分布、冰川规模、坡向的相关性,冰川消融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迁移和运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根据左图总冰川退缩率与海拔的关系(横坐标为海拔,向右数值变大;右侧纵坐标为退缩率,向上数值变大;下方点划线表示年均退缩率的变化曲线),可以得出低海拔地区冰川面积年均退缩率较高,随着海拔的升高,退缩率逐渐减少。右图中,根据年均退缩率在图中的不同坡向的变化可知,西南坡(阳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温度高,冰川退缩率较高;北坡为阴坡,温度低,退缩率较低。从右图中可以分析出,北坡冰川的分布面积、规模较大,但退缩率低;西南坡的冰川分布面积、规模较小,其退缩率较大。

    2)可以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别从水文、气候、土壤、生物等角度分析冰川消融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示例参考:1、水文方面,冰川融化,冰川融水注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冰川蕴藏巨大的淡水资源,冰川消融,导致固体水资源的储量减少,淡水流失到海洋中,造成水资源短缺。2、气候方面,由于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反射效应,冰川消融会引起地表辐射和热量失衡,从而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引发全球气候异常;极地冰盖大量融化产生的冷水注入海洋,导致洋流格局发生变化,改变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状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3、土壤、生物等,冰川消融导致部分生物的栖息地缩减,生存环境的恶化,危及生物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冰川消融,冰盖之下休眠的病毒、微生物获得复苏,通过空气、流水等途径进入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危及人类健康。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临汾市地形结构复杂,大体呈“凹”字形分布,中部为临汾盆地,东部由北向南为太岳山、中条山,西部是吕梁山脉,海拔高度从385.1—2346.8m,全境分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地形单元,全市范围内冻土为季节性冻土。近年来临汾市年平均气温、平均地温均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平均气温增温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图示意1980-2019年临汾市平均冻土深度分布。

    (1)说明临汾市平均冻土深度的空间分布特点。

    (2)推测近年来临汾市季节性冻土的变化趋势。

    (3)分析季节性冻土变化对临汾市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1)海拔越高冻土越深,冻土深度由两山向平川,由北向南逐渐变浅;最大深度位于临汾的西北部,临汾盆地中部及南部冻土深度最小。

    (2)始冻日推迟,解冻日提前,冻结持续期缩短;最大冻土深度减小,下界上升;季节性冻土面积缩小。

    (3)冻土层变薄,调节土壤蓄水和抑制蒸发能力降低,旱涝灾害增加;冻土期缩短,增加了当地病虫安全越冬系数,农业病虫害加重。

     

    【分析】本题以临汾市平均冻土深度分布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临汾市平均冻土深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季节性冻土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临汾市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某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从空间的变化趋势、弯曲状况、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等方面来分析。图中等值线总体由中间向北弯曲,数值由南向北递增,结合图中信息中部为临汾盆地,东部由北向南为太岳山、中条山,西部是吕梁山脉可知,海拔越高冻土越深,冻土深度由两山向平川,由北向南逐渐变浅(受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影响);最大深度位于临汾的西北部,临汾盆地中部及南部冻土深度最小。

    2)结合题目信息近年来临汾市年平均气温、平均地温均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平均气温增温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可知,该地气温越来越高,其造成土壤始冻日推迟、解冻日提前,进而冻结持续期缩短。由于地温的上升,冻土层冻结的程度减弱、范围缩小,表现为最大冻土深度减小,下界上升;季节性冻土面积缩小。

    3)由上题可知,季节性冻土最大冻土深度减小,冻结持续期缩短,范围缩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冻土层能够调节土壤蓄水和抑制蒸发。随着冻土层变薄,调节土壤蓄水和抑制蒸发能力降低,旱涝灾害增加;随着冻土期缩短,气温升高,会增加病虫安全越冬系数,农业病虫害加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延津县位于黄河故道的冲积平原,曾经的延津饱受风沙、盐碱、决堤的苦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近年延津持续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让“望天田”变成“高产田”,如今的延津县已是中国小麦黄金走廊核心区和全国知名的“优质强筋小麦”主要产区。延津小麦颗粒饱满,抗病虫害能力强,除了选取优质种子、统一管理之外,还得益于适宜的气候与上沙下粘的“蒙金”土壤。2019年延津县被批准创建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入驻,逐步形成集生产、加工、科技、流通、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中国第一麦”的品牌越来越响。图示意延津县地理位置及产业园范围。

    (1)从土壤角度分析延津有利于优质小麦种植的条件。

    (2)分析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对促进延津优质小麦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作用。

    (3)简述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必要性。

    【答案】(1)地处黄河故道的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上层沙土疏松,透气透水良好,利于小麦发芽和根系发育;下层黏土致密,养分、水分不易流失,有利于保肥、保水。

    (2)知名企业对小麦需求量大,可稳定或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实现规模化生产;知名企业利用资金优势购买大型机械设备,实现小麦的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藏粮于地: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粮食供给压力大;我国目前存在过度占用耕地以及耕地污染、退化严重等问题,粮食安全风险加大。

     

    【分析】本题以延津县地理位置及产业园范围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延津小麦种植条件、企业入驻对延津小麦生产作用、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迁移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从土壤角度分析延津有利于优质小麦种植的条件,主要从土层厚度、土壤质地、保水保肥和透气透水性等角度进行回答。由材料延津县位于黄河故道的冲积平原可知,地处黄河故道的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由材料上沙下粘的蒙金土壤可知,上层沙土疏松,透气透水良好,利于小麦发芽和根系发育;下层黏土致密,养分、水分不易流失,有利于保肥、保水。

    2)由材料“2019年延津县被批准创建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入驻,逐步形成集生产、加工、科技、流通、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中国第一麦的品牌越来越响可知,知名企业多为粮食加工企业,对优质小麦需求量大,可稳定或扩大小麦种植面积,促进小麦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知名企业资金雄厚,可为实现机械化投入更多的资金,实现小麦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下游关联的小麦产业化集群。

    3)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耕地、粮食问题基本国情的理解,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去解决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藏粮于地的必要性,即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可以从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及耕地占用、污染、退化严重方面作答。故得出藏粮于地: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粮食供给压力大;我国目前存在过度占用耕地以及耕地污染、退化严重等问题,粮食安全风险加大。

     

    相关试卷

    2024湖南省百校大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南省百校大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docx、湖南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百校大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百校大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第一届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第一届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大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高三上学期大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