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
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读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MJ·m-1)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总体上是( )
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2.造成甲、乙两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 C.天气状况 D.地表植被
【答案】1.D 2.C
【解析】1.根据图中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的分布及数值可知,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南少,西北多;南少北多,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甲、乙两地的纬度位置相差不大,A错误;甲乙两地均位于海拔较低地区,海拔差异不大,因此两地海拔对太阳辐射差异影响不大,B错误;图中甲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对较小,C正确;地表植被对太阳辐射影响小,D错误。故选C。
【点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地理分布,通常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但也受各地天气情况而有所变化。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是,西北半部多于东南半部,高原多于平原。西北半部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在5500-8300兆焦耳/平方千米,尤其青藏高原最丰富,东南半部年太阳辐射量在3300-5500兆焦耳/平方千米,以四川盆地最少,不足4000兆焦耳/平方千米。
在交通线路的十字路口处,我们有时会见到如下图所示的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不同时间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亮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A.海拔 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
4.若该交通信号灯安置在南京,则一年中,其亮度较差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3.C 4.D
【解析】3.由图中交通信号灯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可推知,该交通信号灯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晴天,太阳辐射强,交通信号灯的亮度较亮;阴天,太阳辐射较弱,交通信号灯的亮度较暗,故C项正确。同一交通信号灯在不同时间不会海拔变化,A项错误;电网供电时,电压通常较稳定,信号灯不会出现亮度变化,B项错误;交通流量对交通信号灯的亮度无影响,D项错误。因此排除A、B、D,选择C。
4.根据材料可得,影响交通信号灯亮度的因素为太阳辐射,相对于其他季节,南京冬季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较弱,此交通信号灯的亮度较差。因此排除A、B、C,选择D。
【点睛】本道题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下题。
5.图中化石形成年代最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根据图中化石,判断动物的演化过程是( )
A.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
7.在该地某地层中发现了由大量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该岩石沉积的环境最可能是( )
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 C.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 D.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
【答案】5.A 6.B 7.A
【分析】5.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三叶虫形成时间最早,寒武纪时期为三叶虫时代,其次是鱼类时代,再次是恐龙和裸子植物时代,所以图中化石形成年代最早的是三叶虫化石,故选A。
6.图中含三叶虫化石形成年代最早,该岩层两侧为含鱼类化石岩层,其形成年代次之;含鱼类化石岩层两侧为含裸子植物化石岩层,含裸子植物化石岩层两侧为含恐龙化石岩层,相比而言,其形成年代较晚。由此判断动物的演化过程为海洋无脊椎动物(以三叶虫为代表)→脊椎动物(以鱼类为代表)→爬行动物(以恐龙为代表),故选B。
7.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珊瑚礁是珊瑚虫骨骼遗体堆积形成,而珊瑚虫生长于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阶段对照表如下: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发生6.0级地震。下图为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图层的划分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表示莫霍界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的居民的感觉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0.石炭纪至二叠纪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之一,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答案】8.B 9.D 10.C
【解析】8.莫霍界面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由图可知,②表示莫霍界面。因此排除A、C、D,选择B。
9.纵波的速度比横波快。地震发生时,首先是纵波到达地面,而后才是横波到达地面,故震中附近的居民先感觉上下颠簸,后感觉左右摇晃,因此排除A、B、C,D项正确。
10.由于煤是由植物遗体形成的沉积矿床,因此其分布与地史时期植物演化密切相关。石炭纪至二叠纪时期,陆地上喜湿环境的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有利于煤炭的形成。因此排除A、B、D,选择C。
【点睛】本道题主要考查地球圈层相关知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读某城市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P、Q两点的温差可能为( )
A.5℃ B.4℃ C.2℃ D.1℃
12.能正确表示MP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剖面线的是( )
A. B. C. D.
【答案】11.B 12.B
【解析】11.B从图中可知,P点气温介于29℃与30℃之间,Q点气温介于25℃与26℃之间,则P、Q两地温差介于3℃与5℃之间,只有B选项4℃在范围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B气温高的地区其气压低于周边气温低的地区,P处气温高,气压低,等压面凸向地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等值线的综合判读“五看”:一看数值排列和延伸方向——依据等值线数值大小与排列方向,辨识南北半球、纬度带、地形类型等。依据等值线延伸方向判断影响因素,如等高线与纬线平行,则受太阳辐射影响;如与海岸平行,则受海洋影响;如与山地走向一致,则受地形影响。二看等值线疏密情况——辨别等值距大小和分布疏密状况。等值线愈密则差值愈大;等值线愈疏则差值愈小。据此可判断坡度陡缓,温度、盐度大小,风力大小等。三看极值大小——区域内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分布状况。四看弯曲处——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还是向高值方向凸。依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判识地形、寒暖流以及气压状况。五看局部小范围内的闭合等值线——数值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C.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D.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
14.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
A.迅速进行迫降 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 C.保持原有高度 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
【答案】13.A 14.D
【解析】13.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如二氧化碳比例的增加主要是人为原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雷雨天气一般出现在对流层,飞机遇到雷雨天气说明还在对流层,对流层由于大气对流现象明显,大气不稳定,不适宜飞机飞行,飞机应升至万米以上高空的平流层,以保证安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的有关知识。
下图为7—9月南京市某四个观测点的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时段中,南京市热岛效应强度最大的是( )
A.8:00—9:00 B.12:00—13:00 C.18:00—19:00 D.2:00—4:00
16.热岛效应对南京市区的影响可能是( )
A.居民取暖费用降低 B.水资源供应充足 C.暴雨频率增加 D.雪灾频率降低
【答案】15.D 16.C
【解析】15.热岛效应的强弱主要看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异,气温差异越大则热岛效应越强。据图可知,2:00—4:00夫子庙与浦口之间的气温差最大,故该时段热岛效应强度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热岛效应体现在城区气温偏高,这将使城区大气对流旺盛,暴雨频率增加,C正确;热岛效应与居民取暖费用、水资源供应、雪灾的关系较小,不在主要影响考虑范围,ABD错误。故选C。
【点睛】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而且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面的图1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图2示意北极地区海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使①增强 B.使②增强 C.使③增强 D.使④减弱
18.对降温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7.A 18.B
【解析】17.根据材料,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增多,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最终使得北极气温降低,即①增强,A正确;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②④均为大气辐射,由于气温降低,所以大气辐射应减弱,②④不会增强,BD错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温降低,地面辐射减弱,③减弱,C错误。故选A。
18.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即是当地鸟类最多的季节,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当地夏季气候适宜鸟类生存,存在大量由南方迁往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以夏季影响最为明显,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反射、散射、吸收三种方式,其中反射作用的影响力最大。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0.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C.对大气辐射的散射增强 D.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答案】19.A 20.D
【解析】19.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呈现出东南部厚、西北部薄的特点,由此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是东南风,故本题选A。
20.由题目可知,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漂浮在空中,起到类似云层的作用,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大气最终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温度下降,据此分析本题选D。
【点睛】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等,一般来说,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
①风力 ②水的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该方法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地下径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21.B 22.A
【解析】21.沙漠中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图中可见,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之下蒸发出来后被塑料膜拦截;塑料膜随坑自然凹陷,坑面与塑料膜形成弧形,水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汇集于凹陷部位后降落到容器中。故动力为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②③正确;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所致,图中内容未反映出空气水平运动,①错误;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不能提供动力,④错误。故选B。
22.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地面水分蒸发和大气中水分的凝结和降落,没有水汽输送和地下径流,所以说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降水,①③正确,故选A。
【点睛】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地相互转化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
24.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 )
A.温度约为28℃ B.纬度约为5°S C.盐度约为35.6‰ D.密度约为1021.5kg/m³
25.③在甲处达到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海陆位置影响 B.降水少,蒸发旺盛 C.受地表径流影响 D.受藻类植物影响
【答案】23.A 24.A 25.B
【解析】23.图中②曲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表示海水年平均温度;③曲线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海水年平均盐度大致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③表示海水年平均盐度;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海水温度变低,海水密度变大,①表示海水年平均密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4.从图中可读出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大致在15°N,可读出15°N温度约为28℃,A正确,B错误;盐度约为34.5‰,密度约为1022.5kg/m3,CD错误。故选A。
25.曲线③表示海水平均盐度,从图中看甲大致位于30°N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较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所以盐度达到最高值,B正确;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范围大,并不会导致大西洋该处海水盐度达到最大,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如果受地表径流的影响较强,则海水盐度较小,即便受地表径流的影响较弱,也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与藻类植物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降水量比蒸发量大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在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海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海洋中上、下层水温度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这种能量叫海水温差能。利用海水表层(热源)和深层(冷源)之间的温度差发电的电站,叫海水温差发电站,可以循环性输出电力且伴生淡水。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海水温差能的可利用性。近年来,一些国家对海水温差发电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根据海水温差发电原理,下列海域最有利于海水温差发电的是( )
A.美国东海岸 B.副热带海域 C.地中海沿岸 D.20°S—20°N的海域
27.下列关于海水温差发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成本低 B.海洋污染大 C.发电量稳定 D.能源总量小
28.从深海抽取的冷海水营养成分丰富且无菌,有多种用途,深海水的利用不包括( )
A.养殖 B.冷冻 C.制药 D.直接饮用
【答案】26.D 27.C 28.D
【解析】26.读材料分析可知,海水温差能的利用主要是利用海水表层的热源和深层冷水的冷源之间的温度差来发电。表层的水温越高,热能越丰富,表层和深层的温差越大,能源越丰富。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减少,因此低纬度地区,海水的温度较高,是最有利于海水温差发电的海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7.海洋水是清洁资源,用海水发电清洁无污染,不会加重海洋污染,B错误;海水是可再生资源,海水发电具有可再生的特点,资源总量大,但是投资成本较高,AD错误;海水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能量较为稳定,发电量较为稳定,C正确。故选C。
28.本题主要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材料分析可知,深海水营养成分丰富且无菌,因此可以作为海水淡化的主要原料,但不可以直接饮用,D符合题意;海水的温度较低,可以用来作为冷冻、空调的制冷作用,B不符合题意;海水中,营养丰富,可以提炼制药,或作为养殖养分等用途,A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海水的用途:1、可以利用海水提取食盐及其他有用的化学资源2、可以通过海水淡化获得淡水3、海水可以作为冷却水4、可以提供海洋空间进行航行、养殖等
读长江口海水盐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蒸发量 C.太阳辐射 D.入海径流量
30.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距陆地最近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答案】29.D 30.A
【解析】29.由图可知,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等值线向外凸出,说明长江入海径流量大,使入海口附近海域的盐度降低,D正确,降水量、蒸发量、太阳辐射在该海域近岸和外海变化不大,ABC错误。故选D。
30.长江流域径流丰富时,长江口海域海水盐度低,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弯曲程度增大);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长江口海域盐度变大,等盐度线相对平直。所以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应该是在长江的枯水期,即在2月份左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
二、综合题
31.下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气压差的范围在____hPa至____hPa之间。
(2)①地风向是____;②地风向是____
(3)比较我国东北地区和日本东南海域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答案】(1) 42 54
(2) 偏南风 偏北风
(3)我国东北地区风力大(或日本东南海域风力小)。原因:我国东北地区等压线稠密(或日本东南海域等压线稠密)。
【分析】本大题以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近地面风与高空风的风向判断、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的形成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1)根据等压线图信息,甲地气压在1036-1042hpa之间,乙地气压在988-994hpa之间,经计算可得(甲最高值减乙最低值,甲最低值减乙最高值),甲乙两地气压差在42-54hpa之间。
(2)①处北侧气压低,南侧气压高,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所以风向为偏南风;②处北侧气压高,南侧气压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所以风向是偏北风。
(3)等压线分布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也越大。根据等压线图信息,我国东北地区等压线稠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风速快。
32.下图左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右图为某河口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左图所示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____,并分析原因____。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提示:从水温升高和水温降低两方面分析)。
(3)比较M、N两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异____,并分析原因____。
(4)M、N两海域表层海水密度较低的是____,试分析原因____。
【答案】(1) 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由南向北、由近海向外海递增 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海水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多,故温度逐渐增加;近岸受寒流的影响,表层海水温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域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则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异常降低,则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3) )M海域水温低,N海域水温高 M海域受寒流影响,N海域受暖流影响
(4) N海域 N海域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河水注入量大,盐度低,受暖流影响,温度高,故表面海水密度较低
【分析】本大题以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和某河口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左图可知,该海域位于南太平洋靠近南美洲部分海域,秘鲁寒流流经,表层海水温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原因是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海水所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海水表层温度向北增加;图中南部海域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起到降温作用,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会出现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若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东南信风势力减弱,沿岸离岸风减弱,使秘鲁寒流势力减弱,沿岸气温升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出现拉尼娜现象,东南信风势力加强,离岸风势力增强,使秘鲁寒流势力加强,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3)洋流对流经大陆沿岸的气候影响很大,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M海域受寒流影响,水温低,N海域受暖流影响,水温高。
(4)从图中可以看出,N海域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淡水注入量大,稀释作用显著,盐度低,加上受暖流影响,温度高,因而N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小。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第1课时初步认识比热容pptx、加热水和煤油mp4、比较水沙石的比热容mp4、比较金属的比热熔冰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swf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辽宁省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辽宁省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