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
    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血月”就是红色的月亮,当发生月全食时,面向地球的半个月球并不是完全黑暗,而是呈现暗红色。完成下面小题。
    1.“血月”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与“血月”现象形成原理相似的是(   )
    A.雨后出现彩虹 B.阴天室内较暗 C.日落后天仍亮 D.晴天气温较高

    【答案】1.A    2.C

    【解析】1.题干中提到,“血月”只有发生月全食时才会发生,而月全食发生的时候,日、地、月呈一直线,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血月”是一种光的散射现象,日落后天仍亮也是光的散射现象,C正确;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A错误;阴天室内较暗是光的反射现象,B错误;晴天气温较高是太阳光的辐射,D错误。故选C。
    【点睛】红色月亮一般是发生月全食的时候会出现的。这是因为浓厚的大气层把紫、蓝、绿、黄光都吸收掉了,只剩下红色光可以穿透过来。红色光折射到月球表面上,所以我们仍然能看到在地影里,红红的月亮挂在天空中。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水平地层(   )
    A.下新上老 B.下老上新 C.同时形成 D.陆地缺少
    4.关于化石和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地层都有化石的分布 B.种类相同的化石一定在同一地层里
    C.结构简单的化石一定在地层深处 D.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有不同的化石
    5.确定地层形成时代和顺序的依据是(   )
    A.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 B.组成物质成分和性质
    C.岩石的坚硬程度 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

    【答案】3.B    4.D    5.A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一般呈层理状,水平方向上沉积岩地层是不同的时期逐渐沉积而形成,其中较老的岩石应先沉积,应位于下方;较新的岩石后沉积,一般在上方,故应是下老上新,B正确,ACD均错误。本题应选B。
    4.只有沉积岩中才有化石分布,A错误;由于化石的形成时间不同,种类相同的化石不一定在同一地层里,B错误;化石所处的岩层属于沉积岩,随着地球不同时期的地层变化,可能使化石出露地表,因此结构简单的化石不一定在地层深处,可能较浅层的区域也可以找到,C错误;不同年代的地层所处的地球环境不同,因此形成的化石可能不同,D正确。本题应选D。
    5.因化石中常含有不同时期和种类的动植物的遗体或者遗迹,能够反应出地球的历史,常用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A正确;地层组成物质成分和性质可能会受到内、外力作用影响发生改变,确定地层形成时代和顺序准确性不高,B错误;岩石的坚硬程度不影响地层形成时代和顺序,C错误;仅凭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无法准确确定地层形成时代和顺序,且化石的埋深会受到内外力作用的影响发生变化,D错误。本题应选A。
    【点睛】岩层的形成顺序在没有发生地层倒转的前提下,岩层的形成顺序,一般遵循两个规则:①下老上新:下面的岩层老,上面的岩层新;②先形成后侵入:侵入岩会切断原有的岩层,原有岩层老,侵入岩新;③先形成后断裂:断裂会切断原有的岩层,原有岩层老,断层新。
    图示为联合古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联合古陆形成的时期(   )
    A.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 B.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C.爬行动物盛行 D.蕨类植物繁盛
    7.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的时期(   )
    ①开始出现人类②形成现代地势起伏基本面貌③哺乳动物快速发展④是“远古的生物时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6.D    7.A

    【解析】6.根据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为统一的大陆,即联合古陆,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古生代时蕨类植物空前繁盛,D正确;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此时是重要的成煤时期,B错误;爬行动物盛行是在中生代,C错误。故选D。
    7.大陆漂移说认为,晚古生代时期全球所有大陆连成一体的超级大陆,中生代以来逐步解体,到新生代,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形成,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时出现了人类,①②③正确,远古的生物时代指的是古生代,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古生代期间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的变迁,到了后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中生代三叠纪晚期,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新生代,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各大陆飘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形成。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   )
    A.较早 B.较晚 C.相同 D.无法判断
    9.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炎热干旱 B.寒冷干燥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10.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答案】8.B    9.D    10.C

    【解析】8.A岩层有三叶虫化石,形成时间最早,形成于古生代;Y岩层出现鸟类化石、恐龙化石,形成于中生代,形成时间晚于A岩层,B正确。故选B。
    9.D岩层出现植物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说明森林茂密,陆地面积扩大,地理环境不太可能是热带海域,D正确,C错误;炎热干旱和寒冷干燥,不可能出现茂密森林,AB错误;故选D。
    10.孢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海洋藻类出现在太古代,裸子植物繁盛在中生代,被子植物繁盛在新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在中生代,而恐龙又是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故选C。
    【点睛】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①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即相对地质年代。它可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地壳发展的阶段;②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物的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绝对地质年代。据此可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及“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1.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 B.水圈是只存在地表及其大气的不连续圈层
    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 D.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12.右图中①②③④序号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11.D    12.C

    【解析】11.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故A选项错误;水圈是地球表面的连续不规则圈层,故B选项错误;岩石圈是指地球软流圈以上的部分,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C选项错误;生物圈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故D选项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
    12.本题可依据图中箭头所示含义即可推断出各圈层名称:如由供氧所示箭头可推出③为生物圈,而④则为大气圈;而由养分箭头可知②为岩石圈,①则为水圈(生物从岩石圈中吸收养分,从水圈中吸收水分,最后通过光合作用向大气圈释放氧气),由此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
    【点睛】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由不同状态和不同物质成分的同心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地面以上的圈层称为外部圈层,地面以下的圈层称为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3个圈层,各个圈层既围绕地表可各自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同时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共同促进地球外部环境的演化。
    2022年1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的海底火山发生了猛烈喷发。下图为火山喷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
    A.地壳 B.地核 C.软流层 D.岩石圈
    14.此次火山喷发导致周边数座岛屿消失于海面上,改变了地球的(   )
    A.表面形态 B.大气分层 C.海水运动 D.圈层结构

    【答案】13.C    14.A

    【解析】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上地幔的软流层,故C正确;地壳、地核和岩石圈都不是岩浆发源地,故ABD错误。答案选择C。
    14.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山喷发后,周围数座岛屿消失于海面上,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形态,故A正确;火山喷发,虽然产生大量烟雾,但只影响到对流层,因此并未对地区的大气分层产生影响,故B错误;火山喷发可能形成海啸,但海啸这种海水运动与岛屿消失于海面关系不大,故C错误;圈层结构更不可能受到火山喷发的影响,故D错误。答案选择A。
    【点睛】岩浆发源于软流层之中,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但软流圈的物质并不是岩浆。软流圈在巨大的岩石静压力下呈半塑性状态。只有当压力降低,如地壳裂开时才转变为岩浆并朝着压力低的方向移动,如大洋裂谷。
    低层大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的物质是(   )
    A.水汽和臭氧 B.二氧化碳和臭氧 C.氩和氖 D.水汽和杂质
    16.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
    A.水汽比重 B.杂质含量 C.有害气体成分 D.干洁空气成分
    17.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中水汽含量相关的是(   )
    A.臭氧层变薄 B.酸雨加重 C.旱灾频发 D.全球变暖

    【答案】15.D    16.B    17.C

    【解析】15.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D错误;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因而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二氧化碳有保温作用,但二者对天气影响小,AB错误;氩气和氖气在大气中含量较少,无法影响天气变化,C错误,所以选择D。
    16.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杂质含量,B正确;水汽比重变化主要影响降水等天气现象,A错误;霾是烟、尘等杂质,不是有害气体成分,C错误;干洁空气成分的变化不会导致霾出现频率的增加,D错误,所以选择B。
    17.臭氧层变薄主要与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变化相关,A错误;酸雨加重主要与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的增多有关,B错误;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容易引发旱灾,C正确;全球变暖主要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D错误,所以选择C。
    【点睛】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如人类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会造成大气污染。
    在80~120千米的高空,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与大气摩擦发光发热,形成壮丽的流星。双子座流星雨活跃在每年的12月4日到12月17日之间,今年双子座流星雨也如约而至,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达到峰值。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流星雨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   )
    ①对流层②平流层③中间层④热层⑤散逸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19.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
    A.位于地球大气最外层 B.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D.太阳辐射随海拔升高而减弱
    20.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C.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D.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答案】18.C    19.C    20.D

    【解析】18.根据材料可知,流星雨主要出现在80km﹣120km的高空,结合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①对流层,高度为0-12km,错误;②平流层,高度为12-50km,错误;③中间层,50-85km,正确;④热层,85-800km,正确;⑤散逸层,高度大于800km,错误,所以选择C,ABD错误。
    19.图中显示,对流层位于地面以上至12千米高处,因此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下层,A错误;图中显示,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为直接热源是地面),近地面大气水汽较丰富,且气温高,容易膨胀上升,大气中的水汽容易上升冷凝,成云致雨,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正确;由于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具有“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结构,因此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B错误;对流层太阳辐射随海拔升高而增加,D错误,所以选择C。
    2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平流层的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增温,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D正确;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平流层基本不受对流层天气影响,B错误;大气保温作用弱,不能解释平流层温度变化规律,C错误,所以选择D。
    【点睛】臭氧(O3),能强烈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图甲)。当夜晚温度降到4℃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乙示意茶园春季夜晚某时气温垂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
    A.9~10m B.7~8m C.6~7m D.4m以下
    22.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
    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向下流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21.B    22.D

    【分析】21.读右图,在8米高度附近,气温最高,“防霜冻风扇” 安装高度为7—8米时,风扇启动后,可把该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B正确;9~10m、6~7m、4m以下气温较低,ACD错误。所以选B。
    22.结合前面分析,风扇启动后,可把高处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①对;风扇吹出的并不是热风,②错;近地面存在空气对流运动,但风扇吹下来的暖空气会削弱近地面的对流运动,③错;风扇的转动使下层空气的循环阻止了上层冷空气下压,④对。所以选D。
    【点睛】风扇安装目的是防霜冻,所以要分析材料中怎样运用风扇来防冻。将气温最高的空气层吹向茶树,可以提高茶树附近的气温。同时风扇吹动形成的小的循环气流,既阻挡上层冷空气下沉。也减小了茶树与地面的温差,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减弱,有利于提高保温效应,减少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减少冻害。
    23.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晴朗的天气因为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太阳辐射吸收快、散失快,所以昼夜温差大,A、C错误;海洋和陆地相比,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昼夜温差小,所以温差最小的是多云天气下的海洋表面。B错误,D项正确。故选D。
    【点睛】晴朗的陆地上空,云层少,太阳辐射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所以昼夜温差大,典型地区为我国的西北地区,所以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
    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4.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3、F2、F1依次为(   )
    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25.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24.D    25.B

    【解析】24.读图可知,FI与当地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F l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在南半球向左偏,与等压线斜交,则①箭头表示风向,F3与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F2与风向垂直,并指向左, 应为地转偏向力。由此判断,D正确,A、B、C错误。故正确答案选D。
    25.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高空大气授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材料信息表明,当地位于南半球,则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F1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图中②箭头与等压线平行,并相对于F l指向左,因此②表示高空风向,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正确答案选B。
    【点睛】在不受摩擦力时(如高空大气),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着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南半球指向左)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时(如低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位于青藏高原上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天气晴朗夕阳西下时,该峰慢慢的由白色变成金色,形成金色珠峰景观。下图为金色珠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形成金色珠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反射作用 B.大气反射作用 C.大气吸收作用 D.大气散射作用
    27.下列关于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海拔高 B.大、大气稀薄 C.小、保温差 D.大、距太阳近

    【答案】26.D    27.B

    【解析】26.金色珠峰出现在晴朗天气的傍晚,夕阳照射下形成的景观,成因主要是因为夕阳的高度角小,大气散射作用明显,使阳光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与晚霞的成因相似,D对;金色的阳光不是地面反射形成的,A错;大气的反射和吸收只能让照射到地表的阳光减少,而不能使其变色,B、C错。故选D。
    27.青藏高原白天光照强烈,夜晚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A、C错;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晚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B对;日地距离约1.5亿公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这一点距离的接近对太阳辐射影响很小,D错。故选B。
    【点睛】大气对地面温度的影响: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CO2、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2)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
    下图为沿40°N一带的甲、乙两地高空等压面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关于图中四地气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乙>甲>丁>丙 D.乙>甲>丙>丁
    29.甲乙之间近地面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风 D.东风
    30.若图中所示区域受到大气污染,最有可能发生雾霾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28.B    29.A    30.A

    【解析】28.根据图片分析可知,甲乙位于近地面,丙丁位于高空,而丙处等压面下凹,丁处等压面上凸,说明丙处气压较低,丁处气压较高。由此可知,垂直方向上气流由丙下沉至甲,乙上升至丁,在近地面甲气压高,乙气压低。由于近地面气温、气压都高于高空,由此可知图中四地气压气压排序为甲>乙>丁>丙,B正确,ACD错误。本题应选B。
    29.根据上题判断可知,近地面处甲为高压,乙为低压;且甲位置偏西,乙位置偏东,故气流应由甲流向乙;但由于图中所示地区为北半球,故气流在从甲流向乙的过程中,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形成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本题应选A。
    30.结合图片和第一小题分析可知,甲地盛行下沉气流,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易导致雾霾的发生,A正确;乙地盛行上升气流,大气污染物会随着上升气流扩散,不易发生雾霾,B错误;雾霾一般易发生在近地面附近的低空,而丙丁两地位于高空近3000米处,因此两地不易发生雾霾,CD错误。本题应选A。
    【点睛】形成雾霾天气的气象因素有四个:(1)相对湿度比较大,就是空气中要有相当的水汽,且水汽含量比较高;(2)大气处于静稳状态,不利于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3)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空气中悬浮颗粒物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4)要有降温条件等。气象因素是形成雾霾污染的外因。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可见光属于短波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的50%,主要来自光球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无法判定
    32.下列能源属于利用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
    A.风能 B.核能 C.石油 D.潮汐能
    33.太阳辐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地震、火山喷发的主要能量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31.A    32.C    33.C

    【解析】31.由材料可知,可见光属于短波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的50%,据图可知,太阳辐射在可见光区的辐射能力是最强的。综上所述,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排除BCD,选A。
    32.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以排除ABD,选C。
    3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所以排除②④,C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地震、火山喷发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选C。
    【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近日,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在山东济南亮相,这是我国首个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可以让阳光透过它,使下面的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与西北地区相比,在济南周边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
    ①光照充足②资金、技术力量雄厚③土地成本低④高速公路网密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5.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
    A.地质及水文条件 B.气象及水文条件
    C.气象及气候条件 D.地质及气候条件
    36.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
    A.南方水乡 B.青藏高原 C.西北戈壁 D.东南丘陵

    【答案】34.C    35.C    36.B

    【解析】34.济南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西北地区发达,资金、技术比西北地区有优势,交通比西北地区便利,高速公路网密集,②④正确。但是光照和土地资源不如西北地区优势明显。故选C。
    35.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所以受天气(即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影响其建设成本,对其运行影响较小,故C符合题意,ABD错。故选C。
    36.根据所学知识四个地区中,南方水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少,故A错。西北戈壁全年降水稀少,光照较强,因其纬度较高,冬季日照时间短,故C错。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烈地区,所以建设光伏高速公路的发电效能最高,故B符合题意。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少,故D错。故选B。
    【点睛】光伏路面技术就是把汽车、自行车、人等行驶行走的道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相结合,使原本普普通通的路面既能正常行人、行车,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设备发电。
    2016年9月,我国在贵州边远山区建成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同时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38.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   )
    A.太阳辐射非常强 B.太阳活动干扰小 C.天气变化影响小 D.电磁环境比较好

    【答案】37.D    38.D

    【解析】37.根据材料,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太阳系,D正确。ABC错误。
    38.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电磁环境比较好,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D正确。该地云雨天气多,太阳辐射较少,A错误。该地区太阳活动干扰没有减小,B错误。多云雨天气,天气变化影响大,C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几十倍。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成为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计时阵,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以1赫兹的分辨率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作为被动战略雷达为国家安全服务。可作为“子午工程”的非相干散射雷达接收系统,提供高分辨率和观测效率;跟踪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服务于太空天气预报。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9.当大气中的云量或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f可能增强②箭头e可能增强③箭头c可能增强④箭头a可能减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晚秋晴朗的夜晚,箭头b减弱,霜冻出现机会多
    B.人造烟雾使箭头c增强,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C.月球因箭头c、f、d减弱,故昼夜温差大
    D.大气对箭头a和b几乎是透明的

    【答案】39.D    40.B

    【详解】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e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f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而当云量和水汽增加,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辐射降低,而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即为f增强,e可能增强,c可能增强,而太阳辐射不受地球而影响,①②③正确,④错误,D项正确。故本题选D。
    2.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损失的热量多,气温低,大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容易形成霜冻。人造烟雾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够吸收地面辐射,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可以防御霜冻,即使箭头c增强,B项正确;地面的辐射能力,主要决定于地面本身的温度,A项错误;月球上无大气层,C项错误;大气对箭头a几乎是透明的,对b的吸收能力很强,D项错误。故选本题B。
    热反射涂层材料是指能够涂覆在物体外表面,对太阳短波辐射具有高反射率,自身具有高红外线发射率,从而降低物体表面及内部温度的一种功能性材料。目前热反射涂层材料多用于覆盖沥青路面。下图示意沥青路表面热反射涂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车辆长期行驶后路面变得粗糙,沥青路表面和热反射涂层的变化分别是
    A.孔隙变大,太阳辐射反射率减弱 B.孔隙变小,太阳辐射反射率增强
    C.孔隙变大,红外线的发射率增强 D.孔隙变小,红外线的发射率减弱
    42.目前热反射涂层沥青道路推广运用较少的原因是
    ①维护成本偏高②影响行驶安全
    ③加剧热岛效应④增大城市温差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43.我国下列地区中,最有必要修建热反射涂层沥青道路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答案】41.A    42.B    43.C

    【解析】41.车辆长期行驶后路面变得粗糙,孔隙变大,涂层磨损变薄,涂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变弱,太阳辐射反射率减弱,A正确,B错误。路面变得粗糙后,孔隙变大,红外线的发射率减弱,CD错误。故选A。
    42.目前热反射涂层沥青道路推广运用较少的原因主要是成本高,后期维护成本高;路面光滑,影响行车安全,①②正确。热反射涂层可以减少路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降低路面气温,减缓城市热岛效应,③错误。白天,反射涂层使路面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晚上,由于涂层的保护作用,散热少,气温下降少,城市昼夜温差小,④错误。故选B。
    43.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修建热反射涂层沥青道路,可有效降低路面温度,C正确。其他三个地区太阳辐射没有青藏高原强,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以热反射涂层考查大气受热的过程和原理,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进行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另外要结合所学的大气受热过程内容,综合思维,寻求答案。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4.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45.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6.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答案】44.C    45.A    46.C

    【解析】44.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凌晨0-6时左右绿洲和沙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接近15时,故15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度差值最大,A错误;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错误;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错误。故选C。
    45.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现象,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较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③④错误。故选A。
    46.由上题分析可知,要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必须具备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则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要远高于绿洲温度,使沙漠积累的余热多,导致夜晚降温后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故要出现沙漠高温应为夏季7~8月。也可以通过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得知,图中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中沙漠15时左右的地表最高温已达40多度,故最可能发生在北半球夏季7~8月,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每年冬天,茶农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右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7.左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
    A.防太阳暴晒 B.防病虫害
    C.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D.防洪、防涝
    48.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
    A.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烟尘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答案】47.C    48.D

    【解析】47.根据材料(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C对。冬季不需要防太阳暴晒,A错。不能防病虫害,也不能防洪、防涝,B、D错。故选C。
    48.熏烟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区域上空大气中二氧化碳、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从而提高对地面辐射的吸收量,增加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D正确。熏烤对大气温度增加的影响有限,A错误。烟熏不会增加水汽含量,也无法增强太阳辐射,B错误。茶树受冻主要是因为气温低,熏烟对地面增温幅度有限,无法起到防冻功能,C错误。故选D。
    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49.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减弱 B.大气逆辐射减弱
    C.空气水平运动减弱 D.空气对流运动减弱
    50.下列时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19:00~22:00 B.04:00~07:00
    C.07:00~10:00 D.13:00~16:00

    【答案】49.D    50.D

    【分析】试题分析:
    49.大气下面温度高上面温度低,空气对流运动强,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反之,大气下面温度低上面温度高,出现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日多数时段有逆温层,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污染加剧。D正确。
    50.大气下面温度高上面温度低,空气对流运动强,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从图中可以看出13:00~16:00这段时间空气对流运动强,空气质量最好,D正确。
    【考点定位】大气运动,环境污染。
    【知识拓展】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逆温层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为了尽量避免它的不利影响,保护人类环境,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们一方面必须详细了解低层大气中的逆温层,找出其规律性,这样才能对于防止大气污染提供可靠的气象依据。另一方面,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想方设法防止逆温层的产生,这就是要减少或消除污染源,大力种树、种草、种花等,绿化美化环境。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就象一个锅盖一样,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由于这种原因,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烟尘以及各种有害气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有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有利于云雾的形成,而降低了能见度,给交通运输带来麻烦,更严重的是,使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开去,加重大气污染,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近代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公害事件中,就有一半以上与逆温层的影响

    二、综合题
    51.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____。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的地层数码是________。
    (3)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____,植物界正是________植物的时代
    (4)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____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5)地质历史时期两次重要的成煤期分别是什么时候________,分别是哪种植物________?
    【答案】(1)④
    (2)③
    (3)     ②     裸子
    (4)①
    (5)     古生代,中生代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分析】本题以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的演化史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而形成的,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相应的地质时代的地层中保存着相应时代的古生物的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早期的生物,因此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④。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蕨类植物繁盛的时代是古生代晚期,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森林,因此地层数码是③。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是中生代时代的动物,尤其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因此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②,植物界此时正是裸子植物的时代。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①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也是主要的成煤期。因此地质历史时期两次重要的成煤期分别是古生代和中生代,分别代表植物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52.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3)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主要原因。
    【答案】(1)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水汽、云量、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②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分析】本题以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1)根据等值线数值分布,我国南部广东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小时,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数值逐渐增大到3400小时(四川盆地特殊情况除外),因此可以看出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读图,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少,云量少,尘埃物质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日照强度大;水汽少,不易形成降水,晴朗天气多,日照时间长,所以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
    (3)乙地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该地一年中多阴雨天气,空气中水汽充足,云层厚,阴天、雾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出现低值。
    53.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时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一为我国某地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图二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说明屋前铺装石质地面对“穿堂风”的影响。
    (2)请分析图二中所示地区冬季人们紧闭屋后窗户的主要目的。
    (3)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试分析其原因。
    (4)该同学研究发现,白天晴天时“穿堂风”的风力比阴天大得多,简析其原因。
    (5)该地区房屋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试推测该山林的植被类型。
    【答案】(1)增加房屋前后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了“穿堂风”。
    (2)冬季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
    (3)空调风不是自然风,长期吹空调风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不适,而穿堂风是自然风,因此人们更喜欢穿堂风。
    (4)屋前石质地面晴天比阴天增温更快,气温更高,和屋后山林的温差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更大,故风力更大(或者屋前石质地面阴天比晴天增温慢,气温较晴天偏低,和屋后山林的温差较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较小,故风力较小)。
    (5)“夏遮阴、冬挡风”,说明植被枝叶常年茂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分析】本题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其应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二可知,穿堂风由屋后的山林吹向屋前的石质路面,我国的房屋大都朝南,可知穿堂风的风向为由北向南。穿堂风的形成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屋前石质路面增强了与屋后山林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了穿堂风的风力。
    (2)该地冬季盛行偏北风,低温干燥,后窗朝北,冬季紧闭屋后窗户,有助于阻挡冬季冷空气,切断穿堂风,从而起到防寒的作用。
    (3)空调风不是自然风,夏季长时间吹空调不利于人体健康;穿堂风是自然风,对人体危害小,体感舒适。
    (4)穿堂风的形成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屋前石质路面白天晴天时比阴天时增温更快,和屋后的山林温差更大,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穿堂风风力更大;阴天时石质路面增温慢,和屋后山林温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穿堂风风力小。
    (5)由题干“夏遮荫、冬挡风”可知,该地植被枝叶常年茂密,因此地带性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枝叶常年茂密,夏季可以遮阴消暑,冬季可以挡风防寒。
    5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个气压中心中高压中心为____,低压中心为____。
    (2)甲、乙两地相比,只考虑天气因素影响下,昼夜温差大的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3)A地的风向是____,A、B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
    【答案】(1)     乙     甲
    (2)     乙     乙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3)     东北风
         A

    【分析】本题以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考查气压的判断,风力大小的比较,昼夜温差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甲气压中心的气压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乙气压中心的气压中间高,四周低,为高压中心。
    (2)乙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云层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效果差,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所以甲、乙两地相比,只考虑天气因素影响下,昼夜温差大的是乙。
    (3)A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正西,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偏转为东北风。如图: 根据图中信息,A地等压线比B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所以A地风力大于B地。

    相关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天津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天津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