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内蒙古赤峰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
展开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3分,共2分)
1. -2021的相反数是( )
A. 2021 B. -2021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解:-2021的相反数是2021,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概念,解题关键是明确相反数的定义,准确求解.
2. 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1月3日6时,我国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约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距离地球接近1.3亿公里,距离火星约830万公里,数据83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8.3×105 B. 8.3×106 C. 83×105 D. 0.83×107
【答案】B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及表示形式,其中,为整数求解即可.
【详解】解: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及表示形式,其中,为整数,
则数据83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其定义和表达形式,根据题意确定的值.
3. 下列垃圾分类标识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是解答的关键.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必然事件
B. 为了了解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可以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
C. 一组数据2,5,4,5,6,7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5
D. 甲、乙两组队员身高数据的方差分别为,,那么乙组队员的身高比较整齐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判断即可.
【详解】解:A、“清明时节雨纷纷”是随机事件,故不符合题意;
B、为了了解一批灯管使用寿命,不宜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应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故不符合题意;
C、一组数据2,5,4,5,6,7的众数、中位数都是,平均数为,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甲、乙两组队员身高数据的方差分别为,,
,
乙组队员的身高比较整齐,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几种事件的定义.
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去括号法则可判断A,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可判断B,根据乘法公式可判断C,利用单项式乘法法则与积的乘方法则可判断D.
【详解】解:A. ,故选项A去括号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故选项B合并同类项正确,符合题意;
C. ,故选项C公式展开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故选项D单项式乘法计算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B.
【点睛】本题考查去括号法则,同类项合并法则,乘法公式,积的乘方与单项式乘法,掌握去括号法则,同类项合并法则,乘法公式,积的乘方与单项式乘法是解题关键.
6. 如图,AB∥CD,点E在线段BC上,CD=CE,若∠ABC=30°,则∠D为( )
A. 85° B. 75° C. 60° D. 30°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先由AB∥CD,得∠C=∠ABC=30°,CD=CE,得∠D=∠CED,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C+∠D+∠CED=180°,即30°+2∠D=180°,从而求出∠D.
详解:∵AB∥CD,
∴∠C=∠ABC=30°,
又∵CD=CE,
∴∠D=∠CED,
∵∠C+∠D+∠CED=180°,即30°+2∠D=180°,
∴∠D=75°.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再由CD=CE得出∠D=∠CED,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
7. 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点位置如图所示.如果,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a+b=0,确定原点的位置,根据实数与数轴即可解答.
【详解】解:∵a+b=0,
∴原点在a,b的中间,
如图,
由图可得:|a|<|c|,a+c>0,abc<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原点的位置.
8. 五一期间,某地相关部门对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
B. 扇形统计图中的m为10%
C. 若五一期间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大约有20万人
D. 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400人
【答案】D
【解析】
【分析】结合条形图和扇形图,求出样本人数,进而进行解答.
【详解】解: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故扇形图中的m为10%,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五一”期间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50×40%=20万人,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5000×50%=2500人,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扇形统计图,熟悉样本、用样本估计总体是解题的关键,另外注意学会分析图表.
9. 一元二次方程,配方后可形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再把方程两边加上16,然后把方程作边写成完全平方形式即可
【详解】解:
x2-8x=2,
x2-8x+16=18,
(x-4)2=18.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m)2=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10. 如图,点C,D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上,,点E是上任意一点,连接BE,CE,则的度数为( )
A. 20° B. 30° C. 40° D. 60°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得,连接AC,得,进一步得出,从而可得结论.
【详解】解:连接AC,如图,
∵A,B,C,D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上,
∴
∵
∴
∵AB为半圆的直径
∴,
∴
∴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代数式的值等于( )
A. 5 B. -5 C. 7 D. -6
【答案】B
【解析】
【分析】把点P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可以求得a、b间的数量关系,所以易求代数式8a-2b+1的值.
【详解】解:∵点P(a,b)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
∴b=4a+3,
8a-2b+1=8a-2(4a+3)+1=-5,即代数式的值等于-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知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满足图象的解析式是关键.
12. 已知抛物线上的部分点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表:
x
…
-1
0
1
2
3
…
y
…
3
0
-1
m
3
…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B. 当时,y随x增大而增大
C. 方程的根为0和2
D. 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表中数据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依次进行判断.
【详解】解:将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
,
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抛物线开口向上,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
B、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在时,y随x增大而增大,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方程的根为0和2,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或,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和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解答.
13.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视图可知此几何体为圆锥,那么侧面积=底面周长母线2.
【详解】解:此几何体为圆锥,
圆锥母线长为9cm,直径为6 cm,
侧面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圆锥的有关计算,熟知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是解题关键.
14. 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3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米)与乙出发的时间x(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正确的个数为( )
①乙的速度为5米/秒;
②离开起点后,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起点12米;
③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超过32米的时间范围是;
④乙到达终点时,甲距离终点还有68米.
A 4 B. 3 C. 2 D. 1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乙用80秒跑完400米求速度可判断①;利用甲先走3秒和12米求出甲速度,根据乙追甲相差12米求时间=12秒再求距起点的距离可判断②;利用两人间距离列不等式5(t-12)-4(t-12)32,和乙到终点,甲距终点列不等式4 t+12400-32解不等式可判断③;
根据乙到达终点时间,求甲距终点距离可判断④即可
【详解】解:①∵乙用80秒跑完400米
∴乙的速度为=5米/秒;
故①正确;
②∵乙出发时,甲先走12米,用3秒钟,
∴甲的速度为米/秒,
∴乙追上甲所用时间为t秒,
5t-4t=12,
∴t=12秒,
∴12×5=60米,
∴离开起点后,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离起点60米;
故②不正确;
③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超过32米设时间为t秒,
∴5(t-12)-4(t-12)32,
∴t44,
当乙到达终点停止运动后,
4 t+12400-32,
∴t89,
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超过32米的时间范围是;
故③正确;
④乙到达终点时,
甲距终点距离为:400-12-4×80=400-332=68米,
甲距离终点还有68米.
故④正确;
正确的个数为3个.
故选择B.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像应用问题,仔细阅读题目,认真观察图像,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应用,列不等式与解不等式,关键是抓住图像纵轴是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横坐标表示乙出发时间,拐点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每小题3分,共12分)
15. 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x≥-1且x≠
【解析】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x≥-1且x≠
故答案为:x≥-1且x≠.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自变量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16. 某滑雪场用无人机测量雪道长度.如图,通过无人机的镜头C测一段水平雪道一端A处的俯角为50°,另一端B处的俯角为45°,若无人机镜头处的高度为米,点A,D,B在同一直线上,则通道AB的长度为_________米.(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
【答案】438
【解析】
【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结合图形计算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
在中,,
(米),
在中,,
则(米),
则(米),
故答案是:.
【点睛】本题查考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借助构造的直角三角形求解.
17. 如图,在拧开一个边长为a的正六角形螺帽时,扳手张开的开口b=20mm,则边长a为_________mm.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即是求该正六边形的边心距的2倍.构造一个由半径、半边、边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且其半边所对的角是30度,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
【详解】解:如图,
设正六边形的中心是O,其一边是AB,
∴∠AOB=∠BOC=60°,
∴OA=OB=AB=OC=BC,
∴四边形ABCO是菱形,
∵AB=a,∠AOB=60°,
∴cos∠BAC=,
∵OA=OC,且∠AOB=∠BOC,
∴AM=MC=AC,
∵AC=20mm,
∴a=AB=(mm).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的知识,构造一个由半径、半边、边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求解是关键.
18.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点E是BC的中点,连接CG并延长,交AB于点F,连接AH.以下结论:①CF⊥DE;②;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④
【解析】
【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AD=BC=CD=,BE=CE=,∠DCE=∠ABE=90°,∠ABD=∠CBD=45°,可证△ABE≌△DCE,△ABG≌△CBG,可得∠BCF=∠CDE,由余角的性质可得CF⊥DE;由勾股定理可求DE的长,由面积法可求CH,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CF,可得HF的长,即可判断②;如图,过点A作AM⊥DE,由△ADM≌△DCH,可得CH=DM=2=MH,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AH;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求GH的长,即可判断④.
【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的正方形,点E是BC的中点,
∴AB=AD=BC=CD=,BE=CE=,∠DCE=∠ABE=90°,∠ABD=∠CBD=45°,
∴△ABE≌△DCE(SAS)
∴∠CDE=∠BAE,DE=AE,
∵AB=BC,∠ABG=∠CBG,BG=BG,
∴△ABG≌△CBG(SAS)
∴∠BAE=∠BCF,
∴∠BCF=∠CDE,且∠CDE+∠CED=90°,
∴∠BCF+∠CED=90°,
∴∠CHE=90°,
∴CF⊥DE,故①正确;
∵DC=,CE=,
∴,
∵S△DCE=×CD×CE=×DE×CH,
∴CH=2,
∵∠CHE=∠CBF,∠BCF=∠ECH,
∴△ECH∽△FCB,
∴,
∴CF=,
∴HF=CF-CH=3,
∴,故②正确;
如图,过点A作AM⊥DE,
∵DC=,CH=2,
∴,
∵∠CDH+∠ADM=90°,∠ADM+∠DAM=90°,
∴∠CDH=∠DAM,且AD=CD,∠CHD=∠AMD=90°,
∴△ADM≌△DCH(AAS)
∴DM=CH=2,AM=DH=4,
∴MH=DM=2,且AM⊥DH,
∴AD=AH,故④正确;
∵DE=5,DH=4,
∴HE=1,ME=HE+MH=3,
∵AM⊥DE,CF⊥DE,
∴AM∥CF,
∴,
∴
∴HG=,故③错误,
所以,正确结论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在答题卡上解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或演算步骤.共8题,满分96分)
19.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答案】
【解析】
【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计算m的值代入化简结果中求值可得.
【详解】解:
∵
∴当时,原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0. 如图,在Rt△ABC中,∠ACB=90°,且AC=AD.
(1)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条件下,连接DE,证明.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1)首先以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画弧,交AC、AB于N、M,再分别以N、M为圆心,大于M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再画射线AQ交CB于E;
(2)依据证明得到,进一步可得结论.
【详解】解:(1)如图,为所作的平分线;
(2)证明:如图.连接DE,由(1)知:
在和中
∵
∴,
∴
又∵
∴,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得到.
21. 某学校九年级有12个班,每班50名学生,为了调查该校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并规定如下:设每个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为t(单位,小时),将收集到的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按t≤6、6
A.随机抽取一个班的学生
B.从12个班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
C.随机抽取50名男生
D.随机抽取50名女生
(2)由上述具有代表性的抽取方法抽取50名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数据如表:
睡眠时间t(小时)
5
5.5
6
6.5
7
7.5
8
8.5
人数(人)
1
1
2
10
15
9
10
2
①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估计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睡眼时间的人数大约为多少;
(3)从样本中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的4个学生里,随机抽取2人,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抽取的2人每天睡眠时间都是6小时的概率.
【答案】(1)B;(2)①7,7;②144人;(3)
【解析】
【分析】(1)根据抽取的样本得当,就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会偏离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2)①由众数好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②由九年级人数乘以平均每天睡眼时间t≥8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即可;
(3)画树状图,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抽得2人平均每天睡眠时间都是6小时的结果有2种,再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1)不具有全面性,
故答案是:B.
(2)①这组数据的众数为小时,中位数为,
故答案是:.
解②:估计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的人是大约为:
答: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睡眠超过8小时人数约为144人.
(3)画树状图如下:
∴由树状图可知,所有等可能结果有12种,2人睡眠时间都是6小时的结果有2种.
∴.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求概率以及抽样调查、众数和中位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2.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某地青少年活动中心计划分批次购进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第一次购进《西游记》50本,《水浒传》60本,共花费6600元,第二次购进《西游记》40本,《水浒传》30本,共花费4200元.
(1)求《西游记》和《水浒传》每本的售价分别是多少元;
(2)青少年活动中心决定再购买上述四种图书,总费用不超过32000元.如果《西游记》比《三国演义》每本售价多10元,《水浒传》比《红楼梦》每本售价少10元(四大名著各一本为一套),那么这次最多购买《西游记》多少本?
【答案】(1)《西游记》、《水浒传》每本售价分别是60元、60元;(2)88本
【解析】
【分析】(1)设出《西游记》和《水浒传》每本的价格,根据题意列出关于单价的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
(2)设这次购买《西游记》本,根据再购买上述四种图书,总费用不超过32000元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1)设《西游记》每本售价x元,《水浒传》每本售价y元,
则
解得
答:《西游记》、《水浒传》每本传价分别是60元、60元.
(2)由题意可知《三国演义》每本售价为 (元).
《红楼梦》每本售价为 (元),
设这次购买《西游记》本,则:
解得
∵为正整数,
∴取.
答:这次购买《西游记》最多为88本.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23. 阅读理解: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坐标为,点N的坐标为,且x1≠x1,y2≠y2,若M、N为某矩形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M、N的“相关矩形”.如图1中的矩形为点M、N的“相关矩形”.
(1)已知点A的坐标为.
①若点B的坐标为,则点A、B的“相关矩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
②若点C在直线x=4上,且点A、C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已知点P的坐标为,点Q的坐标为, 若使函数的图象与点P、Q的“相关矩形 ”有两个公共点,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
【答案】(1)①12;②或;(2)
【解析】
【分析】(1)①由相关矩形的定义可知,要求点A、B的“相关矩形”的周长,利用点A,点B的坐标求出“相关矩形”的边长即可;②由“相关矩形”的定义知, AC必为正方形的对角线,所以可得点C坐标,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代入A,C点的坐标,求出k,b的值即可;
(2)首先确定P,Q的“相关矩形”的另两个顶点坐标,结合函数的图象与点P、Q的“相关矩形 ”有两个公共点,求出k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1)①∵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点A、B的“相关矩形”如图所示,
∴点A、B的“相关矩形”周长=
故答案为:12;
②由定义知,AC是点A,C的“相关矩形”的对角线,
又∵点A,C的相关矩形是正方形,且
∴点C的坐标为或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解得,
∴
将,代入解得,
∴
∴符合题意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或.
(2)∵点P的坐标为,点Q的坐标为,
∴点P,Q的“相关矩形”的另两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3,-2),(6,-4)
当函数的图象经过(3,-2)时,k=-6,
当函数的图象经过(6,-4)时,k=-24,
∴函数的图象与点P、Q的“相关矩形 ”有两个公共点时,k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解答此题需要理解“相关矩形”的定义,综合性较高,一定要注意将新旧知识贯穿起来.
24.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M,C,交对角线BD于点E,且,连接OE交BC于点F.
(1)试判断AB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求⊙O的半径.
【答案】(1)相切,理由见解析;(2)5
【解析】
【分析】(1)连接OB,由,可得,由,可证,可得,可得即可;
(2)由,可求,由, 可求,由勾股定理可求,利用垂径定理可得,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1)AB与相切.理由如下:
连接OB,
∵,
∴,
∵,
∴,
∴,
∴,
又∵、是菱形的对角线
∴,,
∴
∴
∴,
∴是的切线
(2)又∵、是菱形的对角线,,
∴,
∵,
∴
∴在Rt△BMC中,
∴
∵OE⊥BC,BC为弦,
∴
∵
∴
设的半径为R;在Rt△OFB中,OB2=OF2+BF2,
∴
解得
∴的半径为5.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切线判定,菱形性质,弧弦弦心距关系,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一元一次方程,掌握圆的切线判定,菱形性质,弧弦弦心距关系,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关键.
25. 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对称轴l与x轴交于点F,直线mAC,过点E作EH⊥m,垂足为H,连接AE、EC、CH、AH.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2)当四边形AHCE面积最大时,求点E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连接EF,点P在x轴上,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F、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存在,符合题意的点坐标为或或
【解析】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即可;
(2)先求抛物线与y轴交点,利用勾股定理求,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的解析式,由,交于点,可得为定值,由,把,记为定值,再求;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3)当点Q在x轴上方抛物线上时,因为PF在x轴上,,点Q的纵坐标与E的纵坐标相同,当点Q在x轴下方抛物线上时,又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Q与E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
【详解】解:(1)∵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
∴,
解得,
∴;
故答案为;
(2)将代得,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
得,
解得,,
∴,
∵,交于点,
∴为定值,
∵,
把,记为定值,
过点作轴,垂足为,交于点,
设,则,
∴,
,
,
∴,
∵,
∴有最大值,此时,
将代入中,得;
(3)存在,符合题意的点坐标为或或;
当点Q在x轴上方抛物线上时,
因为PF在x轴上,
又∵,
∴点Q的纵坐标与E的纵坐标相同,
∴y=,
∴,
∴解得,
∵x=时为E点,
∴,
Q1(),
当点Q在x轴下方抛物线上时,
∵PF在x轴上,
又∵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Q与E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所以yQ=,
∴,
整理得,
△=,
解得,
∴Q2(),Q3(),
符合题意的点坐标为或或.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与直线解析,平行四边形面积,二次函数最值,与平行四边形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与直线解析,平行四边形面积,二次函数最值,与平行四边形性质是解题关键.
26. 数学课上,有这样一道探究题.
如图,已知中,AB=AC=m,,点P为平面内不与点A、C重合的任意一点,将线段CP绕点P顺时针旋转a,得线段PD,设直线AP与直线EF相交所成的较小角为β,探究的值和的度数,请你参与学习小组的探究过程,并完成以下任务:
(1)填空:
【问题发现】
小明研究了时,如图1,求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研究了时,如图2,求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比探究】
他们又共同研究了α=120°时,如图3,也求出了;
【归纳总结】
最后他们终于共同探究得出规律:__________(用含m、n的式子表示);___________ (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求出时的值和的度数.
【答案】(1),60°;,45°;,;(2),30°
【解析】
【分析】备注:未做出来,快要超时,提前提交,愿总部收回。
【详解】(1)
(值正确得2分,的度数正确得1分)
(2)解:如图3.连接、
∵,是中点
∴
又∵
∴,
∴
同理
∴
∴
又∵
∴∴
∵,
延长、,交于点
∴与相交
∴
∴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已知,则的值是, 化简的结果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数学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数学真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已知,则的值是, 化简的结果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