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word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138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鸿门宴教案word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138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3* 鸿门宴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3* 鸿门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鸿门宴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中与课文情节相关的部分,感知课文内容。2、梳理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对命运的影响。3、合作学习,领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学会初步评价人物。学情分析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历史散文的能力;另一方面,文言文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如果单纯的翻译课文,学生不会产生兴趣,相反会很抵触,很厌倦,学生往往会对课文内容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有较大的兴趣,因此这节课设置为以讨论为主,从情节,人物形象入手,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会思辨。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情节高潮部分中的“三起三落”2、把握课文在矛盾冲突中凸显人物形象的方法。3、学会思辨,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人物。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领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学会初步评价人物。4.1.2学时重点 分析课文高潮情节,把握课文凸显人物形象的方法。4.1.3学时难点 学会思辨,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人物。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1.回顾旧课,导入新课。提问:由鸿门宴解题导入,刘邦为何要来到鸿门赴宴?项羽 刘邦击破沛公军 谢:道歉2.信息筛选,初步感知。①在宴席上项羽有哪几次机会杀死刘邦,为什么未能实行? 沛公从百余骑—— 项王留沛公饮范增数目举玦—— 项王默然不应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翼蔽沛公②樊哙闯帐后,危机又是如何化解的?壮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壮士!能复饮乎?项王未有以应,曰:“坐。”③樊哙所说的一番话与之前刘邦所说的有何异同?刘邦:“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伯:“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樊哙:“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3.分析鉴赏,能力提升。提问:你能从文章情节中得出项羽的性格形象吗?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明确: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胸无城府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对刘邦的试探 ) 自负轻敌范增数目举玦项王默然不应 优柔寡断,刚愎自用壮士!能复饮乎? 未有以应 率真重义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缺少远见4.拓展探究,方法总结。提问: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你觉得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明确: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5.课堂小结6.作业布置结合《鸿门宴》的学习,课外查询资料,将自已对项羽的认识写一篇人物,在班级论坛上讨论交流。五、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3* 鸿门宴一等奖教学设计,文件包含3《鸿门宴》教学课件pptx、3《鸿门宴》教学设计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3* 鸿门宴精品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思考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3* 鸿门宴教学设计,共3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字之源,句之美,诗之韵,文之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