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将校名、姓名、考生号等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答案必须用黑色字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来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7日9时15分,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行云交通VDES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满成功、行云交通VDES试验卫星成功入轨后,主要用于开展VDES载荷(VHF Data Exchange System,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的技术验证,将为海事领域的水上应急、安全监管等提供保障。据此完成1~2题。
1.该卫星( )
A.发射起飞以后立刻就成为天体
B.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自然天体
C.在轨运行构成3级天体系统
D.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2.易对该卫星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严重干扰的因素是( )
A.月球引力 B.太阳活动 C.太阳辐射 D.地球运动
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完成3~4题。
3.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 )
A.径流入海 B.上升补偿 C.寒暖流交汇 D.人工养殖
4.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有(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为四种常见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地貌景观依次是( )
A.冲积扇、石林、风蚀蘑菇、沙丘
B.冲积扇、峡谷、风蚀蘑菇、沙滩
C.河口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丘
D.河口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滩
6.关于四种地貌景观典型分布地区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表崎岖 B.乙—地表水易保存
C.丙—气候湿润 D.丁—太阳辐射强
读“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a、b、c、d四点中风力最小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下图表示新月形沙丘,读图,完成下面9~10题。
9.该地貌最可能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中部地区 D.东北地区
10.能正确表示该地貌形成过程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甲→乙
C.丙→丁→乙→甲 D.乙→甲→丁→丙
樟树为高大乔木,树高10—55米,胸径30—80厘米。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红壤分布区,以江西、浙江、台湾、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区最多,海拔500—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丘陵、谷地常见。据此完成下面11~12题。
11.樟树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针叶林
12.关于樟树的推测,说法正确的是( )
A.耐干旱环境 B.树叶呈针状 C.树根浅而细 D.喜酸性土壤
浙江省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红壤野外观测实践,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中写道:红壤,剖面呈土红色,腐殖质含量高,质地较黏重,透气性差,呈酸性,并绘制了土壤剖面图(见下图),完成13~14题。
13.该报告的两处明显错误是( )
①质地较黏重 ②腐殖质含量高
③淀积层和淋溶层位置 ④母质层和母岩层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4.红壤形成过程中( )
A.地形坡度影响其土层厚度 B.成土母质是其有机质主要来源
C.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D.生物决定其矿物质的成分
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高度大于30米的斜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小于50°的斜坡上。图为广西梧州市地质灾害发生频数与月平均降水量关系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
A.降水量、滑坡、崩塌 B.降水量、崩塌、滑坡
C.滑坡、降水量、崩塌 D.崩塌、滑坡、降水量
16.该市地质灾害( )
A.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 B.其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C.降水是主要诱发因素 D.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图1为太平洋沿某条经线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随纬度分布图;图2为该经线上甲、乙、丙三处海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
材料二: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所环绕的一个半闭海湾、图3为7月份北部湾表层盐度(单位:‰)分布示意图。
(1)判断图1中的甲、乙、丙与图2中①②③的对应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海水温差发电原理,甲、乙、丙三处海域最适宜海水温差发电的是________,三处中盐度最高的是________。(6分)
(2)图3中,比较A、B两地的盐度高低并分析其原因。(4分)
(3)分析我国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6分)
18.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见下图),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杰作。(14分)
(1)甲、乙、丙、丁四地中,指出能够直接看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并说出甲与丁之间的相对高度。(4分)
(2)比较甲、乙两地的坡度,并说明原因。(6分)
(3)简述“人”字形铁路线设计可以降低坡度的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风暴潮是指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1368—1911年,苏沪浙地区有确切发生日期的风暴潮共计388次(下图),其中发生在朔望日前后的有266次。
材料二:上海是我国风暴潮灾害的频发区域之一,风暴潮严重影响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海平均海拔为4m左右,是我国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最快的区域之一。上海占据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和长江出海口的优越区位,许多重大工程或产业均沿海而建。上海在滨海地区有约290km的盐碱地。这些盐碱地的形成与风暴潮关联较大。
(1)简述1368—1911年,苏沪浙地区风暴潮的时间规律。(6分)
(2)分析上海风暴潮灾害风险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6分)
(3)分析风暴潮灾害会加剧区域土地盐碱化的主要原因。(6分)
(4)指出GIS在应对风暴潮灾害中可发挥的作用。(4分)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B | C | B | C | D | C | A | A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
|
|
答案 | B | D | B | A | A | C |
|
|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16分)
(1)甲—①,乙—②,丙—③ 甲 乙 (6分)
(2)A盐度高于B。B处位于红河入海口,大量淡水注入,盐度低。(4分)
(3)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利于海水蒸发;海岸坡度较缓,地形比较平坦,利于晒盐。(6分)
18.(14分)
(1)丙地。 80~120 (4分)
(2)坡度:甲地比乙地大。(2分)原因:甲地等高线密集,乙地等高线稀疏。(4分)
(3)“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可以延长路程(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没变,从而降低线路坡度。(4分)
19.(22分)
(1)夏秋季节多发;8月份达到全年各月的最高值;朔望日前后多发。(6分)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密度和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极端气候事件;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地面沉降;长江三峡等大型工程建设带来的剧烈河口冲淤变化。(6分,任答3点。)
(3)风暴潮发生时,风暴潮和海水的顶托,阻碍河水入海,海水倒灌,土壤盐度、地下水盐度增加;风暴潮发生后,滞留的海水与地下水联通,造成盐分的回滲;洪水退去后,地下水中的盐分被带到土壞表层,加剧土壤盐碱化。(6分)
(4)评估风暴潮灾害损失,包括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灾后综合评估;系统分析风暴潮的危险性和脆弱性,分析未来风暴潮灾害的趋势。(4分)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共12页。
广东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