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物理期末月考试题
12.17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发生交通事故进行事故分析的时候,刹车线的长度是重要的分析指标之一、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为12m,假设汽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g取10m/s2),则汽车刹车开始时的速度大小为( )
A.6m/s B.12m/s C.16m/s D.20m/s
2.如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A.1s时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
B.2s时人处于下蹲静止状态
C.0~4s内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D.下蹲过程中人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原理是等效原理,其等效性是指 ( )
A.使弹簧测力计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
B.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C.使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等
D.使两次结点位置重合
4.如图所示,用两根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长度不等的细绳AO、BO(AO>BO)悬挂一个中空铁球,当在球内不断注入铁砂时,则( )
A.绳AO先被拉断
B.绳BO先被拉断
C.绳AO、BO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人用绳子拉着重物;当人拉着绳向右缓慢移动时;若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的拉力大小变大B.滑轮所受的合外力减小
C.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D.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6.如图所示,人准备秤量体重。体重计里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测量人体的重力,是因为人静止在体重计上时( )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人的重力是同一个力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又是一对平衡力
D.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斜面体C受到向右的水平推力F时,A、B、C均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物体A受3个力作用 B.物体B受到4个力作用
C.物体C受到5个力作用 D.物体C受到5个力作用
8.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开始时,此后逐渐增大,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等于40N时,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
B.当拉力超过12N时,两个物体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指示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 三个物体中只有A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C.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 D.B、C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10.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A,在滑块A上放置质量为的物块B,A、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块B受到摩擦力作用
B.图乙中物块B受到摩擦力作用
C.图乙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D.图乙中物块B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1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始终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后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物块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运动
C.当物块所受的合力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D.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
1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2 kg、=3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大小为F=30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上,弹簧测力计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当系统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0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8 N
C.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D.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
13.如图,一光滑小球置于车上,竖直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小车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为。小车沿水平地面向左加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增加,则( )
A.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加 D.与的合力有可能不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
1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图中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左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车相连,另一端悬挂砂和砂桶。
(1)实验前,补偿小车受到的阻力,在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不断往桶里加砂,砂的质量最终达到,测出砂和砂桶的重力大小为,通过数据处理求出对应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作图像,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点为小车刚释放时打下的起点,每两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则打下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1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用物体、分别探究了加速度随外力变化的关系,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阻力及空气阻力可忽略),实验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随轻质弹簧弹力大小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丙中的、所示,则物体、的质量关系为________。
(选填“<”、“=”或“>”)。
1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块竖直木板,木板上铺有白纸,在相隔一定距离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固定两个光滑的定滑轮A和B,一段合适长度的绳子跨过滑轮A和B,并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OA、OB、OC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①改变钩码个数,能够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是___________。
A.钩码的个数N1 = N2 = 2,N3 = 5
B.钩码的个数N1 = 4,N2 = 1,N3 = 6
C.钩码的个数N1 = N2 = N3 = 4
②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__。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③在作图时,某组同学以表示F1、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得到F,并在图中画出表示竖直方向的虚线,你认为下图中图___________是正确的。(选填“甲”或“乙”)
四、解答题
16.如图,小孩坐在雪橇上,小孩与雪橇的总质量为40kg,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大小为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取, ,。 求:
(1)雪橇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7.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雷杖,从倾角为的斜坡上自静止起沿斜坡向下匀加速滑行,滑行200m通过标志杆时的速度大小为40m/s,运动员与雪量的总质量为60kg,下滑时所受的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g取10m/s²,求:
(1)滑雪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
(2)滑雪运动员所受的阻力为多少?
18.如图所示,物体A、B之间用轻弹簧连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重力加速度g取。求:
(1)弹簧的形变量;
(2)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9.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从t=0开始,物块受到F=200N、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的恒定拉力,沿水平面匀加速运动。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
(1)求物块的加速度;
(2)若经过5s后撤去F,求撤去F后物块滑行的距离。
高一物理期末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D 6C 7B 8D
9.BD 10.BD 11.AC 12.BC 13.BC
14. C 0.8 4
【详解】(1)[1]补偿小车受到的阻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小车和砂、砂桶整体有
对小车有
解得
若,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可认为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小车的实际加速度大小
图线会向下弯曲。
故选C。
(2)[2]由题意可知,纸带上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则打下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3]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3)[4]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整理得
结合图像可知,图线的斜率
由题图丙可知物体对应的斜率较大,则物体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即。
15. C A 甲
【详解】①[1]如图所示
对O点受力分析,OA、OB、OC分别表示三个力的大小,由于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OC等于OD,因此三个力可构成一个三角形。
ABD.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由于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则不能构成三角形,ABD错误;
C.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则可以构成三角形,C正确。
故选C。
②[2]为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必须作受力图,所以首先要明确受力点,即要标记结点O的位置,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要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做好记录,要记录结点O的位置、砝码的个数和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故选A。
③[3]本实验是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应将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合力与真实的合力进行比较而判断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在实验中,实际合力一定与OC在同一直线上,但由于误差的存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合力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不会完全重合,但F3一定是沿竖直方向的,故甲图正确。
16.(1)340N;(2)0.24
【详解】(1)以雪橇和小孩为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解得
可知雪橇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2)以雪橇和小孩为整体,水平方向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又因为
联立解得
17.(1)4m/s2;(2)60N
【详解】(1)运动员自静止起沿斜坡向下匀加速滑行,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2)对运动员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
解得
18.(1);(2)
【详解】(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有
又
由胡克定律有
联立解得
(2)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有
由于
由于
联立解得
19.(1)6m/s2;(2)90m
【详解】(1)对物块受力分析得,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又
得
(2)由(1)知,第末物块速度的大小为
撤去后物块的加速度为
撤去后物块滑行的距离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简阳市阳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冕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