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060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060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060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解析版,共17页。
庆阳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卷)
高二 生物(文)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 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详解】A.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A正确;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所有生态系统,B错误;
C.种群是一定区域的所有同种个体的总和,由系统构成生物体,C错误;
D.由系统构成生物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有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
A. 有无核物质 B. 有无细胞质
C. 有无核膜 D. 有无细胞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物质DNA,A错误;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质,B错误;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结构,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3.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转至高倍镜
B. 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 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 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详解】A、在高倍镜使用时,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A正确;
B、高倍镜使用过程中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B错误;
C、高倍镜下视野变暗,因此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把视野调亮,图象才清晰,C正确;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D正确。
故选B。
4.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A.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
B. 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
C. 细胞可以产生细胞
D. 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大部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三点内容分别是从组成、功能和来源叙述的。
【详解】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正确;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B正确;
C、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C正确;
D、细胞学说只包含三点内容,这部分不是其中内容,D错误。
故选D。
【点睛】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且都以细胞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 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 )
A. O B. C C. N D. H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P、S是组成生物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而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也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核心元素,因为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C,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 组成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
A. 葡萄糖 B. 核糖 C. 半乳糖 D. 脱氧核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
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其中糖原属于动物多糖,是动物细胞的贮能物质,淀粉和纤维素属于植物多糖,其中淀粉是植物细胞的贮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三者均由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
【详解】葡萄糖是多聚体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A正确;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之一,不是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组成单位,B错误;半乳糖是乳糖的组成成分之一,不是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组成单位,C错误;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之一,不是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组成单位,D错误。
7.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二是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三是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四是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蛋白质千差万别,但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相同,A错误;
B、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蛋白质千差万别的原因之一,B正确;
C、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C正确;
D、多肽链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D正确。
故选A。
8. 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
A. 维生素D B. 胆固醇 C. 脂肪酶 D. 雄性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维生素D、胆固醇和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等)都属于脂质中的固醇,而脂肪酶属于蛋白质。
故选C。
【点睛】
9. 在生物实验中,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存在。在下列实验列表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检测的物质
使用试剂
呈现颜色
A
苹果中的还原糖
斐林试剂
橘黄
B
马铃薯中的淀粉
双缩脲试剂
蓝色
C
花生中的脂肪
苏丹IV
红色
D
大豆中的蛋白质
斐林试剂
紫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化合物实验。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呈现砖红色沉淀;用碘液鉴定淀粉,呈现蓝色;用苏丹Ⅲ或苏丹Ⅳ鉴定脂肪,染色为橘黄色或红色;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
详解】A、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呈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
B、用碘液鉴定淀粉,呈现蓝色,B错误;
C、用苏丹Ⅳ鉴定脂肪,染色为橘黄色或红色,C正确;
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C。
10. 下列有关细胞内水的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参与新陈代谢,输送代谢废物 B. 储存能量
C.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D. 作为良好溶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
【详解】A、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水属于无机物,不能储存能量,B错误;
C、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
D、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D正确。
故选B。
11. 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应多饮用( )
A. 盐汽水 B. 牛奶 C. 果汁 D. 纯净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夏季酷暑时,室外作业的人会大量的出汗,同时会丢失盐。补水的时候也需要补盐,应多饮用盐汽水。
【详解】A、夏季酷暑时,室外作业的人会大量的出汗,同时会丢失大量的无机盐,补水的时候也需要补盐,应多饮用盐汽水,A正确;
B、牛奶里富含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使得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B错误;
C、果汁里面很多糖分,消化成单糖被人体吸收后,会使得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C错误;
D、季酷暑时分,室外作业由于大量出汗带走体内一定的盐分,需要补充水分的同时还要补充一定的盐分,D错误。
故选A。
12. 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物质合成的场所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详解】A、细胞膜将生命物质和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保护作用,A正确;
B、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该功能是相对的,B正确;
C、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不是孤立的,它们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这种协调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C正确;
D、物质合成的场所有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膜无物质合成的功能,D错误。
故选D。
13.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 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C. 为细胞提供能量 D. 具有双层膜的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
(2)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4)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而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A正确;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B正确;
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中代谢的主要场所,即细胞质基质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主要场所,C错误;
D、由分析可知,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的结构,D正确。
故选C。
【点睛】
14. 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A. 磷脂、蛋白质 B. 糖脂、糖蛋白
C. 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 磷脂、蛋白质、核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细胞膜还含有少量的糖类。
【详解】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则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中的磷脂和蛋白质,A正确;
B、少量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少量的蛋白质与磷脂形成糖脂,B错误;
C、细胞膜上不含无机盐,C错误;
D、细胞膜上无核酸,D错误。
故选A。
15. 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 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多肽→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由以上分析可知: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 质壁分离实验中的“质”和“壁”分别是指
A. 细胞质、细胞壁 B. 原生质层、细胞壁
C. 细胞质基质、细胞壁 D. 原生质、细胞壁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由上分析可知,质壁分离实验中的“质”和“壁”分别是指原生质层、细胞壁,B正确。
故选B。
17.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 )
A.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 需要载体
C. 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D. 不需要载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共性,A错误;
B、需要载体是协助扩散的特征,不是自由扩散的特征,B错误;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是主动运输的特征,不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特征,C错误;
D、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因此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不需要载体,D正确。
故选D。
【点睛】
18. 以下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不变
B. 酶在高温下失活,是因为其空间结构被破坏
C. 酶之所以能起到催化作用,是因为它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详解】A、酶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不变,A正确;
B、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变性失活,B正确;
C、酶之所以能起到催化作用,是因为它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D、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D错误。
故选D。
19. 在ATP分子中很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的化学键是( )
A. 靠近腺苷高能磷酸键 B. 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
C. 腺苷与相邻磷酸基间的键 D. 以上三键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反应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详解】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形成,适于作为直接能源物质;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 生物体的贮能物质、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依次是
A. 糖类、脂肪和ATP B. 脂质、蛋白质和ATP
C. 脂肪、糖类和ADP D. 脂肪、糖类和ATP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脂肪;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最终能源都来自于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贮能物质,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故选D。
第二卷非选择题
21. DNA特有的碱基是U(尿嘧啶)。( )
【答案】×
【解析】
【分析】
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
详解】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U,DNA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T,所以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22.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故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分子与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3. 所有活细胞均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
【详解】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有些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因而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所以说不是所有活细胞均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错误。
【点睛】
24.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
【答案】√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体现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故上述说法是正确的。
25. 原核细胞没有任何细胞器。(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错误。
26. 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内。( )
【答案】【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核酸分布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DNA和RNA的存在场所的掌握。
【详解】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少量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27. 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 )
【答案】错
【解析】
【分析】
【详解】胆固醇可以参与细胞膜的构成,在人体中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故错误。
【点睛】易错警示关于糖类和脂质的理解的2个误区:(1)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纤维素不提供能量。(2)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但不构成膜结构,磷脂和胆固醇均参与膜结构的组成。
28. 细胞内各种细胞器之间各司其职,互不联系、干扰。( )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
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之间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如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中还需要线粒体功能,据此答题。
【详解】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之间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各种细胞器之间分工协作,相互配合,错误。
【点睛】
29. 用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子叶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
【答案】√
【解析】
【分析】
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用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子叶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故上述说法是正确。
30.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细胞膜可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故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正确。
31. 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_______细胞(填“动物”或“植物”);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对其用_________染液进行染色观察;
(3)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__________;细胞内的“蛋白质生产机器”是[ ]__________;
(4)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
(5)细胞中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________;
(6)图中的无膜细胞器有_________。(填序号)
(7)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动物 (2). 2线粒体 (3). 健那绿 (4). 5内质网 (5). 7核糖体 (6). 6中心体 (7). 4细胞核 (8). 6、7 (9). 生物膜系统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1为细胞膜,2为线粒体,3为高尔基体,4为细胞核,5为内质网,6为中心体,7为核糖体。据此答题。
【详解】(1)该图不含细胞壁,含有中心体,表示动物细胞。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2线粒体,可对其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观察。
(3)结构5为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蛋白质合成场所是7核糖体。
(4)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6中心体。
(5)细胞中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4细胞核。
(6)图中的无膜细胞器有6中心体、7核糖体。
(7)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点睛】本题结合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2. 如图所示某化合物的结构式,据图回答:
(1)该化合物中有______个氨基和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有______种氨基酸。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肽键的编号是________。
(4)请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2 (3). 3 (4). 3 (5). 2 (6). ③⑤ (7).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题图分析,图中有两个肽键,编号为③⑤,图中①⑦分别表示氨基和羧基,②④⑥表示R基,且R基不同,说明构成该三肽化合物的氨基有三种。
【详解】(1)该化合物中有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其中氨基和羧基各有一个在R基中。
(2)氨基酸的种类因为R基的不同而不同,图中②④⑥表示R基,显然三种R基各不相同,因此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3种。
(3)该化合物中有两个肽键,因此是由三个氨基酸失去两分子水形成的,肽键的编号是图中的③⑤。
(4)结合分析可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
【点睛】熟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其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能正确辨析图中各个编号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33.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____。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_。
(4)分泌蛋白排出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
【答案】 (1). 蛋白质 (2). 磷脂双分子层 (3). 选择透过性 (4). ae (5). 胞吐 (6). b (7). 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a、e表示主动运输,其中a表示运进细胞,e表示运出细胞;b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c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经过通道蛋白,不需要能量,是协助扩散;d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中A、B分别代表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3)根据分析可知,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ae。
(4)分泌蛋白属于大分子,排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
(5)氧气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故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b自由扩散;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为图中编号a主动运输。
【点睛】本题以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为载体,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庆阳市六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 解析版,共27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兰州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同源染色体是指, 二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