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人教版2019)
展开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2019人教版)
地 理
(考试范围:必修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受日照时数、天气阴晴,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城市年太阳总辐射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 )
A.上海>兰州>重庆>台北 B.台北>重庆>兰州>上海
C.兰州>上海>台北>重庆 D.重庆>兰州>台北>上海
2.影响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小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海陆位置 D.天气阴晴
【答案】
1.C 2.D
【分析】
1.直接读取图中数据可知,四个城市的年太阳总辐射量依次是:上海110-120之间,兰州130-140之间,重庆接近90,台北介于100-110之间,因此由多到少排序是兰州>上海>台北>重庆。故选C。
2.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故选D。
寒武纪时期,地球上开始出现大量生物,因此科学家将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显生宙所包含的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古生代一中生代一新生代。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分别出现在( )
A.前寒武纪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4.甲时期被称为( )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答案】
3.B 4.C
【分析】
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分别出现在古生代末期(二叠纪大灭绝,超过96%的地球生物灭绝)和中生代末期(白垩纪大灭绝,又称为恐龙大灭绝)。故选B。
4.读图分析,甲时期是中生代,此时代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极度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C正确;海生脊椎动物时代是古生代中期,A错误;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是古生代早期,B错误;灵长哺乳动物时代是新生代,D错误。故选C。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地热能直接利用主要用于采暖、加工、娱乐、融雪、渔业养殖等;间接利用主要用于发电。冰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目前地热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熔岩主要分布在(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6.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该界面处只有纵波能够通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下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答案】
5.B 6.D
【分析】
5.熔岩主要分布在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熔岩所在圈层为地幔,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被称为莫霍面;在莫霍面以下,地震波横波与纵波波速明显增加,D正确,A、B错误。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因此莫霍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C错误。故选D。
7.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某城市绿化部门对城区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树木涂白后( )
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树木热量流失 B.减小昼夜温差,减轻树皮开裂
C.使树木提早发芽开花,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答案】B
【详解】
树木涂白后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减少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因此树干在白天和夜间的温度相差不大,就不易裂开;地面辐射是射向空中的,树木涂白不能减少地面辐射;树木涂白白天吸引太阳辐射减少,可以延迟果树萌芽和开花期,防止早春霜害。选B正确。
2020年7月7日,是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第一天,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恰逢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水淹没了大部分道路,导致众多考生无法按时抵达考点,考试时间不得不做出调整。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水循环类型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洪水淹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
A.c B.f C.g D.e
10.为减小暴雨对歙县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有效的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植树种草 ③修建水库 ④拓宽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8.C 9.D 10.B
【分析】
8.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包括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三中类型的水循环。故选C。
9.由图可知,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分别为:a为蒸发,b为水汽输送,c为降水,d为植物的蒸腾,e为地表径流,f为下渗,g为地下径流。洪水淹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即e,故选D。
10.控制人口数量,对减轻暴雨对城市无直接影响,①错误;植物种草,可以涵养水源,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减弱暴雨对歙县的影响,②正确;修建水库可以起到蓄水调节的作用,可以减轻暴雨对城市的危害,③正确;拓宽道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暴雨所造成的洪水威胁,④错误。故选B。
海水温度是影响带鱼季节性洄游的主要因素。春秋季,北方带鱼在黄海和渤海之间南北洄游;冬春季,南方带鱼在东海海域南北洄游。下图为中国近海2月与8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题。
11.中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 )
A.最低值出现在黄海 B.夏季长江口比周边略低
C.冬季南北差异较大 D.季节变化从南向北减小
12.关于不同季节的带鱼洄游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 ②北方带鱼秋季向北游 ③南方带鱼春季向南游 ④南方带鱼冬季向南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1.C 12.B
【分析】
11.读图可知,中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最低值出现在渤海,A错;根据8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夏季长江口比周边略高(长江口处表层海水温度介于27℃~28℃),B错;冬季,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C正确;对比2月和8月我国近海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海水表层温度季节变化北方地区更大,南方地区较小,D错。故选C。
1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海水温度是影响带鱼季节性洄游的主要因素。春季,随着渤海表层温度逐渐升高,北方带鱼向北游(加之渤海海水温度逐渐升高,蜉蝣生物量增大,渤海海域食物更为充足);秋季,渤海表层海水温度渐低,北方带鱼向黄海海域游动,所以北方带鱼春季北游,秋季南游,①正确,②错;同理,南方带鱼冬春季节在东海海域南北洄游,春季南方带鱼北游(东海海域南部地区水温高,不适合南方带鱼的生长繁衍),冬季南游(东海海域北部地区水温低,不适合南方带鱼的生长繁衍),③错,④正确,选B。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景观中属于喀斯特沉积地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答案】
13.D 14.B
【分析】
13.图①②③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石牙、天生桥等地貌,为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图④为溶洞中的钟乳石。为流水化学沉积形成,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D正确。故选D。
14.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位于地下溶洞,落水洞、天生桥、石林、峰丛位于地上,石钟乳、石笋、石柱为地下溶洞景观,B正确。故选B。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
A.加重洪涝灾害 B.增加河床淤积 C.减少上游来水 D.缩短航运里程
16.关于该裁弯取直河段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 )
A.裁弯取直发生在河流的源头 B.六合垸所在地曾在河流北岸
C.河道受到河岸的约束比较大 D.裁弯河道的侧向自由发展大
【答案】
15.D 16.D
【分析】
15.河道“裁弯取直”可以增强洪水下泄能力,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减轻河床淤积,缩短航运里程,对上游来水无影响。故D正确,A、B、C错误。
16.荆江河段位于长江中游,A错误;“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由天鹅洲故道的位置可推知六合垸所在地曾在河流南岸,B错误;河曲发育过程中,相邻曲流环间的曲流颈受水流冲刷而变狭,一旦被水切穿,河道即自行取直,因此河道裁弯取直说明河道受到河岸的约束比较小,C错误;河道裁弯取直后,流水对河岸的影响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流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则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裁弯河道的侧向自由发展大,D正确。故选D。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17.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 C.850米、499米 D.799米、501米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875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答案】
17.A 18.B
【分析】
17.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等高距为100米,山顶A外围的等高线数值为900,山顶A的海拔高度范围是900-1000米,排除C、D;陡崖有4条等高线重合,依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d为等高距、n为重合等高线条数)可得出:(4-1)×100<H<(4+1)×100,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是300-500米,因此排除B,A符合题意。故选A。
18.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河流的流向为先向西南流再转为向西流,A错误;读图可知,两个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1.8厘米,根据图中比例尺(1:50000)计算,两山峰之间的水平实地距离约为900米,考虑两山峰之间有高差,两山峰之间的实地距离略大于水平实地距离,因此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的长度应不小于875米,B正确;读图可知,陡崖位于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因此没有瀑布,不可观赏到瀑布景观,C错误;河流在山区B地可见V型山谷,在出山口C地应形成冲积扇,而不是三角洲,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D错误。故选B。
云南省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在全国3万种高等植汤中,云南省占60%以上,列入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树种有150多种。从滇西北独特险峻的雪山冰川、高寒森林,到滇西、滇西南的热带雨林,再到滇东、滇东南的喀斯特地貌。莽莽的原始森林、珍贵的湿地资源、丰富多样的物种,构成了云南独特多彩的自然生态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云南省被誉为“植物王国”的原因有( )
①地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 ②引进栽培的外国植物种类比重很大
③山区面积大,山地垂直差异明显 ④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较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滇西、滇西南森林比滇西北森林( )
A.生长环境更原生态 B.环境效应更微弱
C.生态系统更简单 D.物种资源更丰富
21.下列有利于促进云南省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积极发展森林资源非消耗型产业②大范围砍伐森林,提高经济效益
③全面发展壮大经济林木产业④建立和完善森林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19.A 20.D 21.B
【分析】
19.结合材料分析,云南省纬度低,地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水热条件丰富,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较好,①④正确;“从滇西北独特险峻的雪山冰川、高寒森林,到滇西、滇西南的热带雨林,再到滇东、滇东南的喀斯特地貌”,体现了云南山区面积大,山地垂直分异明显,自然环境差异大,③正确;以原生态的植被种类为主,引进栽培的外国植物种类不多,②错误。故选A。
20.滇西北位于青藏高原,纬度较高,海拔高,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人类活动干扰少,生态系统更简单,更原始,环境效应更微弱,A、B、C错误;滇西、滇西南位于横断山区,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物种资源更为丰富。故选D。
21.促进云南省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应当以保护为主,积极发展森林资源非消耗型产业,如旅游业;建立和完善森林保护管理长效机制,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肥力的高低。下图为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与深层土壤相比,表层土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凋落物较多 B.凋落物腐殖化较弱
C.土壤质地紧实 D.土壤通气性差
23.武夷山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低海拔地区,其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地区( )
A.常年维持高温 B.微生物活性低
C.土壤呼吸作用强 D.有机质矿质化速率快
【答案】
22.A 23.B
【分析】
22.植被凋落物主要集中在表层,且表层土壤的温度、湿度、土壤质地等环境因更有利于凋落物腐殖化过程的进行,使得表层有机碳不断累积,A正确、B错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作为土壤有机碳来源的植被凋落物变少,且由于土壤质地变紧实,使得表层土壤有机质等物质向下输送受到限制,C、D错误。故选A。
23.武夷山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微生物活性低,土壤呼吸作用弱,有机质矿质化速率缓慢,有利于有机碳在土壤中的累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
A.由北向南 B.由西向东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
25.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答案】
24.C 25.D
【分析】
24.根据图中滑坡边界的形态、古河道以及现今河流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时结合滑坡掩埋的河流阶地以及古堰塞湖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注意图中的方向指示标),阻塞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故选C。
25.图中所示序号中最先有古河道,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滑坡体掩埋了部分河流阶地,同时,滑坡体阻塞了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因此图中所示序号发生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请按要求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
(1)“嫦娥四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天体是 。
(2)对“嫦娥四号”运行产生严重干扰的太阳活动是 、 。
(3)“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在月球上,“月面微型生态圈”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4)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主要盛行于 (填写地质年代)。这个地质年代出现一次大冰期,称为 大冰期。
(5)与地球相比,简述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
【答案】
(1)行星际物质
(2)耀斑 太阳风(顺序可调换)
(3)生物 太阳辐射(或太阳能)
(4)新生代 第四纪
(5)昼夜温差大,没有适宜的温度;没有液态水;没有大气。
【详解】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因此“嫦娥四号”飞向月球过中,接触最多的天体是行星际物质。
(2)太阳风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会干扰“嫦娥四号”与地面的联系,干扰其运行。
(3)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月球上和地球上,生态圈运行的能量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4)被子植物盛行于新生代。新生出现的大冰期为第四纪大冰期。
(5)地球有生命存的条件为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月球体积太小,表面没有大气;因没有大气,自转周期长,昼夜温差大,没有适宜的温度,也没有液态水。
2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里木盆地区域简图及甲、乙两地景观。
材料二: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分布有草等植被的地方,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下图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
(1)甲地貌形态成因是__________,该地貌两翼延伸方向指示____________风向(上或下)。
(2)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此时段绿洲气压____________(高或低),在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及高空等压面情况。
(3)风沙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风沙对该地区交通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草方格沙障防沙(乙景观所示)的优势和不足。
【答案】
(1)风力堆积;下
(2)约6:00—21:00;高
(3)掩埋路基;风沙影响视线
(4)优势:①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防沙效果好;②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不足:使用寿命有限,成本较高。
【详解】
(1)考查地貌类型的判断,图中为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的地貌中迎风坡缓,背风坡陡,两翼延伸方向指向风的下风向。
(2)结合图可知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6点到21点,此时段绿洲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地面冷热不均或者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沙漠绿洲局地环流。白天沙漠气温较高,气压较低,绿洲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因此白天风从绿洲吹向沙漠,根据指向标可知吹西南风;夜晚的风向和白天相反,吹东北风。见下图。
(3)风沙对交通影响主要有,一是风沙堆积后掩埋路基,二是风沙吹拂减少大气的能见度,影响列车行驶的视线;三是风沙侵蚀会侵蚀铁轨等。
(4)考查治沙工程草方格的优缺点,治沙草方格的使用,首先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增加地表的摩擦力,削减风力,减少风沙的危害;其次草方格中的草类能够,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防沙效果好;但是,有材料的限制,使得治沙草方格,使用寿命有限,成本较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调查任务:城市内涝
调查资料:
资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下图示意城市水循环。
资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 年平均降水量 |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 年平均蒸发量 |
城市中心区 | 675 | 405 | 337 | 68 | 270 |
郊外平原区 | 644.5 | 267 | 96 | 171 | 377.5 |
调查思考:
(1)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判断易发生内涝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3)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为缓解城市内涝,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任选其中一项措施,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
甲:设计下凹式绿化带
乙:铺设透水方孔砖
【答案】
(1)a:地表径流;b:下渗;e:地下径流;d:蒸发(植物蒸腾)。
(2)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降水多;地表硬化,下渗量少,转化为地表径流多,转化为地下径流少,超过了排水能力,易发内涝;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容易形成内涝。
(3)示例甲:下凹式绿化带设计,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进行存储。
示例乙:透水方孔砖设计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同时铺种草坪可以增加蒸发量。(任选一项作答)
【详解】
(1)读图a在地表流动为地表径流,b由地面到地下应为下渗,c在地下流动应为地下径流,d水汽上升应为蒸发或蒸腾作用。
(2)从表中可读出,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相比,最大的差别是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城市中心区为337,郊外平原区为96,可推测出城市易发生内涝。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可结合表来回答,从表中看城市中心区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大,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少,原因是城市中心区地表硬化,下渗量少,转化为地下径流少。城市中心区年平均蒸发量比郊外平原区少,原因是城市绿化面积较少。
(3)本题目为开放性习题,选择两种方式的任意一种作答即可,若选择下凹式绿化带设计,提高了绿化带的蓄水能力,而且利于增大下渗,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减少内涝的发生。若选择铺设透水砖,则直接增加了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降低内涝发生的机率,同时铺种草坪可以增加蒸发量。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气候条件和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考察队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1)相同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不同点: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幅度较小。
(2)特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大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速度变缓使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较高。
(3)与内蒙古牧区相比,伊犁河谷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植被茂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多;伊犁河谷海拔高,人类活动干预少,植被破坏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少。
【详解】
(1)根据图示图例及坐标信息可知,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点是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而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较小。
(2)根据横轴的植被类型判断海拔,纵轴表示有机碳含量,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速度变缓使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较高。
(3)与内蒙古牧区相比,伊犁河谷开口向西,受地形影响,利于西风水汽形成降水,降水丰富,植被茂盛,因此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多;伊犁河谷海拔较高,人类活动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植被破坏少,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多、流失少。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人教版2019),文件包含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2019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解析版docx、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2019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人教版2019),文件包含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2019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解析版docx、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2019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3(湘教版2019): 这是一份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3(湘教版2019),文件包含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3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原卷版docx、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3湘教版2019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三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