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辽宁省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展开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
一、选择题
1.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长毛和直毛 B. 猫的短毛和狗的长毛
C. 兔的长毛和短毛 D. 鸡的直毛和细毛
【答案】C
【解析】
【分析】所谓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每种性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详解】A、狗的长毛和直毛,粒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猫的短毛和狗的长毛符合“同一性状”,但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兔的长毛和短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
D、鸡的直毛和细毛粒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2. 某株豌豆的基因型为Aa,有关该株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叙述正确的是( )
A. 雌配子数等于雄配子数 B. 雄配子数目和雌配子数目之间比例为4:1
C. 雌配子A:雄配子A=1:1 D. 含A的雌配子:含a的雌配子=1:1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在形成配子即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雌雄配子结合,又恢复为一对。F1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有三种基因型(比例1:2:1),两种表现型。
【详解】豌豆雌雄同体,产生的雌配子为A∶a=1∶1,产生的雄配子为A∶a=1∶1,但雄配子比雌配子数多得多。
故选D。
3. 已知A与a、B与b两对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理论上下列杂交的子代中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是( )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答案】A
【解析】
【分析】
显性纯合子和其他基因型杂交子代都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子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详解】A、AaBb×AAbb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A正确;
BCD、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杂交,在亲代基因型中存在显性纯合子和其他基因型杂交的情况和显性杂合子自交情况的组合,所以子代都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BCD错误。
故选A。
4.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1∶3∶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 BbCc B. Bbcc C. bbCc D. bbcc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详解】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3∶1,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1∶1,亲本的基因型为Cc×cc,所以亲本基因型是BbCc和Bbcc,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cc。
故选B。
5. 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定律适用于所有生物
B. 孟德尔定律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C. 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Dd(四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所有的非等位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孟德尔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在做两对杂交实验的时候,发现F2的分离比为9∶3∶3∶1,原因是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进而雌雄配子结合得到F2分离比9∶3∶3∶1。
【详解】A、孟德尔定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A错误;
B、孟德尔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
C、按照孟德尔定律,根据乘法原理,对AaBbCcDd(四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4=16种,C正确;
D、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D错误。
故选C。
6. 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茎杂合子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比例会逐渐趋向于1
B.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所以有关红绿色盲的基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C. 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 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在形成配子即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雌雄配子结合,又恢复为一对。F1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有三种基因型(比例1:2:1),两种表现型。
【详解】A、高茎杂合子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比例会逐渐趋向于1/2,A错误;
B、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有关红绿色盲的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若发生交叉互换,会发生在减数第二次的后期,C错误;
D、豌豆花为两性花,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D正确。
故选D。
7.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确认同源染色体的准确依据是( )
A. 能两两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B. 一定是大小形状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C.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D. 大小形状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因此在初级性母细胞中能配对的两个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
B、X和Y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不同,但他们是同源染色体,B错误;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染色体,C错误;
D、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8. 现有一个含有n对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已知其含有胸腺嘧啶a个,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目是(3n-a)个
B. 该DNA分子中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
C. 该DNA分子复制第五次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31(n-a)〕
D. 该链状DNA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为A-T、G-C,因此嘌呤数目(A+G)=嘧啶数目(T+C)。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个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个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详解】A、DNA中G-C含3个氢键,A-T含2个氢键,该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目是(3n-a)个,A正确;
B、DNA含双链,A=T,G=C,该DNA分子中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B正确;
C、胞嘧啶为n-a,该DNA分子复制第五次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16(n-a)〕,C错误;
D、该链状DNA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DNA的两条链的两端,D正确。
故选C。
9. 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B. 基因只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真核细胞中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 真核细胞含有的基因不一定在该细胞中都进行表达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A正确;
B、自从RNA病毒发现之后,基因的存在方式不仅仅只存在于DNA上,还存在于RNA上,B错误;
C、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所以基因的载体主要是染色体,此外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正确;
D、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故真核细胞含有的基因不一定在该细胞中都进行表达,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识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明确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三倍体
B. 配子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C. 单倍体生物都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D. 未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几倍体的判断:①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成,生物体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此生物就叫几倍体;②如果生物体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成,无论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此生物体都不能叫几倍体,而只能叫单倍体。另外,还要考虑染色体组倍性的变化:若染色体组数目倍性减半,则形成单倍体,如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蜜蜂的孤雌生殖发育成雄蜂;若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形成多倍体,如八倍体的小黑麦等。
【详解】A、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一定是三倍体,如果是由配子发育来的,是单倍体,A错误;
B、二倍体的配子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B错误;
C、单倍体生物若含有成对的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能产生可育的配子,C错误;
D、单倍体是由未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关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或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科学家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式复制
C. 格里菲思和艾弗里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详解】A、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式复制,B正确;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但不能证实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
D、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用构建模型的方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NA半保留复制等知识,要求考生熟悉教材中的基础实验,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实验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及得出的实验结论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 根据中心法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遗传图解中的每个过程都涉及到了碱基互补配对
B. 病毒遗传信息的翻译需要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进行
C. 图中显示了生命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
D. 能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发生的是图中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是中心法则。
(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
(2)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RNA流向RNA和RNA流向DNA两条途
【详解】A、图中5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是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正确;
B、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故其遗传信息的翻译需要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进行,B正确;
C、图中生理过程显示的是遗传信息的流向,即显示了生命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C正确;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故在其中不发生DNA的复制过程,但转录和翻译过程能在该细胞中进行,D错误。
故选D。
【点睛】
13.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流程为:分别用同位素32p和35S标记噬菌体,再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B.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搅拌时间过短,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
C. 此实验中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需要精确控制,以减少实验误差
D. 实验中用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可以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同位素示踪法分别标记噬菌体外壳和噬菌体的DNA,得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的结论。
【详解】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A正确;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外壳和细菌分开,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搅拌时间过短,噬菌体和细菌未完全分离,离心后到沉淀中,使得沉淀中的放射性增加,B错误;
C、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影响实验结果,此实验中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需要精确控制,以减少实验误差,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实验中用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可以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故选B。
14.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就属于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会使后代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C. 染色体变异会使细胞中基因的数目、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D. 染色体上某基因内部缺失了部分碱基,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变化发生在基因内部则导致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非基因片段则不导致基因突变,A错误;
B、基因重组会使后代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是由基因突变提供的,B错误;
C、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正确;
D、染色体上某基因内部缺失了部分碱基,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C。
【点睛】
二、选择题
15. 下列有关细胞中DNA和RNA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常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携带一个氨基酸
B.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C. 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空间结构的稳定
D. 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是生物界物种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为A-T、G-C,因此嘌呤数目(A+G)=嘧啶数目(T+C)。
【详解】A、通常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携带一个氨基酸,A正确;
B、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其更稳定,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B正确;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空间结构的稳定,C正确;
D、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使得DNA分子多样,DNA分子是遗传的分子基础,是生物界物种多样性的分子基础,D正确。
故选ABCD。
16. 自2019年12月,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引起的肺炎疫情以来,我国政府与世卫组织通力合作,全国人民鼎力防控,目前疫情在我国基本得到遏制,百姓过上了安宁祥和的生活,下列有关此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
B. 新型冠状病毒的繁殖需要寄主细胞提供遗传物质和原料
C.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需要用到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遭传信息的DNA,该种DNA可以以新型冠状病毒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
D. 新型冠状病毒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导致疫苗研究比较困难
【答案】AC
【解析】
【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组成RNA的单体有4种,该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
【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RNA组成,A正确;
B、新型冠状病毒的繁殖需要寄主细胞提供原料,而遗传物质是其自身提供,B错误;
C、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需要用到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遭传信息的DNA,该种DNA可以以新型冠状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合成的,C正确;
D、新型冠状病毒的RNA为单链结构,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疫苗研究比较困难,病毒没有染色体结构,D错误。
故选AC。
【点睛】
17. 某雄性家兔的基因型为Aa,如果不考虑变异,有关该家兔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初级卵母细胞中会同时含有两个A基因和两个a基因
B. 第一极体同时含有A基因和a基因
C. 次级卵母细胞中不会同时含有两个A基因或两个a基因
D. 卵细胞中会同时含有有A基因和a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Aa的卵原细胞经过复制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同时含有两个A基因和两个a基因,A正确;
B、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在没有变异的条件下,第一极体不会同时存在A和a基因,B错误;
C、次级卵母细胞中同时含有两个A或两个a基因,C错误;
D、卵细胞中只有1个A或1个a基因,D错误。
故选A。
18. 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发生改变就会诞生新物种
B. ②是自然选择,推动其进行的动力是生存斗争
C. ③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D. ④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BC
【解析】
【分析】
1、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2、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进化,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共同进化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形成。
【详解】A、①表示基因频率的改变,其标志着生物进化,生殖隔离的形成才标志着新物种的诞生,A错误;
B、②是自然选择,导致生物发生进化,生存斗争是推动其进行的动力,B正确;
C、现代进化理论的理论核心③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故选BC。
19. 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疾病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8的基因型为Aa或AA
B.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若8与9结婚,生一患病女儿的概率是1/6
D. 若该地区A基因频率为p,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预计生出病孩的几率为(p一p2)/2
【答案】CD
【解析】
【分析】
由于1、2正常,而他们的女儿5患病,可推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该地区A的基因频率为p,则a的基因频率为(1-p),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当地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p(1-p),aa的基因型频率为(1-p)2,据此答题。
【详解】A、由于3、4正常,其女儿7患病,可知3、4的基因型均是Aa,则8号基因型是1/3AA或2/3Aa,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8号基因型是1/3AA或2/3Aa,由于5患病,则9的基因型是Aa,8与9婚配,生一患病(aa)女儿的概率是1/4×2/3×1/2=1/12,C错误;
D、由于5患病,则10的基因型是Aa,当地一正常女子可能的基因型为AA或Aa,由分析可知,该女子是携带者Aa的概率为2p(1-p)/[p2+2p(1-p)]=2(1-p)/(2-p),则10与该女子生育病孩的概率为1/4×[2(1-p)/(2-p)]=(1-p)/2(2-p),D错误。
故选C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分析遗传系谱图解决遗传概率计算问题的能力。
20. 某对夫妇中男性只患单基因遗传病甲,女性只患单基因遗传病乙,这对夫妇生育了一个两病皆患的女儿,已知该夫妇的父母均正常,且其中只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遗传病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该夫妇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C. 该夫妇的父母均携带两种致病基因
D. 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能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有效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答案】A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由于该夫妇中,男性患遗传病甲,女性患遗传病乙,且该夫妇的父母均正常,且甲乙两病中只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故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甲病的基因为A、a,控制乙病的基因为B、b,夫妇生育一个两病皆患的女儿,可推测夫妇中男性的基因型为BbXaY,女性的基因型为bbXAXa。
【详解】A、据题意分析可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是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由夫妇的父母均健康,且甲乙两病中仅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可判断,遗传病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设控制甲病的基因为A、a,控制乙病的基因为B、b,夫妇生育一个两病皆患的女儿,可推测夫妇中男性的基因型为BbXaY,女性的基因型为bbXAXa,该夫妇生育一个男孩的概率为,生育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为,则该夫妇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夫妇中男性的基因型为BbXaY,女性的基因型为bbXAXa,而夫妇的父母均表现正常,可推测,夫妇的两个父亲必然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故该夫妇的父母不可能均携带两种致病基因,C错误;
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能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有效预防遗传病的发生,D正确;
故选AD。
三、非选择题
21.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亲本
子代
实验一
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
黄色子叶(丙):绿色子叶=1:1
实验二
黄色子叶(丁)自交
黄色子叶(戊):绿色子叶=3:1
请分析回答:
(1)从实验____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黄色子叶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
(5)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25%的死亡率,一批Yy的豌豆自交,子代YY:Yy:yy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1). 二 (2). 黄色(或黄色子叶) (3). YY、Yy (4). 1/ 3 (5). Y、y 比例为1:1 (6). 3/5 (7). 4:7:3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可知实验一为测交实验,豌豆甲的基因型为Yy,豌豆乙的基因型为yy;实验二为杂合子自交实验,豌豆丁的基因型为Yy,子代基因型比例为YY:Yy:yy=1:2:1。
【详解】(1)由题表可知,根据实验二,黄色子叶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知,黄色子叶为显性性状,绿色子叶为隐性性状;
(2)由实验二可知,豌豆丁的基因型为Yy,则豌豆戊的基因型为YY和Yy;豌豆戊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3;
(3)实验一子代中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主要原因是豌豆甲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Y:y=1:1;
(4)实验一中豌豆丙的基因型为Yy,实验二中豌豆戊的基因型为YY和Yy,比例为1:2,豌豆丙与豌豆戊杂交,所得Yy个体的比例为,黄色个体占子代比例为,故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5)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25%的死亡率,一批Yy的豌自交,则可知雌配子中Y:y=1:1,雄配子中Y:y=4:3,则子代YY:Yy:yy==4:7:3
【点睛】本题围绕豌豆的杂合子自交与测交实验,考查学生有关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运用与计算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结合特殊的配子致死的情况进行计算。
22. 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该过程进行的方向是___________(填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甲图中的②③④⑤中的氨基酸序列是否相同?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乙图表示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催化该过程进行的酶是______________。
(3)甲图①中有AUG(甲硫氨酸的密码子),若在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证明___________。
(4)由于图乙中基因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而导致图甲合成的肽链中的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了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__。若肽链构成的蛋白是运载氯离子的载体,结构改变后不再运输氯离子,这一事例体现了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 (1). 翻译 (2). 从右到左 (3). 是 (4). 转录 (5). RNA聚合酶 (6). 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7). A- T替换成了G-C (8). 蛋白质的结构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甲图为翻译过程,其中①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为多肽链;⑥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
分析乙图:乙图为转录过程,其中DNA单链作为转录模板链,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酶是RNA聚合酶。
【详解】(1)据上分析可知,甲图为翻译过程,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到左,甲图中翻译的模板链相同,故翻译出的多肽链②③④⑤中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2)乙图为转录过程,转录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3)甲图①中有AUG(甲硫氨酸的密码子),若在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证明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4)由于图乙中基因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而导致图甲合成的肽链中的异亮氨酸变成了苏氨酸,比较两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看出,mRNA上由U碱基变为了C碱基,则该基因中A- T碱基对替换成了G-C碱基对。若肽链构成的蛋白是运载氯离子的载体,结构改变后不再运输氯离子,这一事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点睛】本题考查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及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等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
23. 甲图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乙图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④~⑥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2)乙图a~e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_。
(3)乙图a~e中与甲图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4)现发现另一雌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一个极体中,染色体数为M个,核DNA分子数为N个,又已知M≠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一个卵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减数分裂 (2). b、c (3). a、c、d (4). e (5). b (6). 2M (7). N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甲图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①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③表示有丝分裂末期;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⑤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⑥表示精子;
乙图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其中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图中①~③段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④~⑥段可表示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2)乙图a~e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b、c,含有染色单体的是a、c、d,这些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
(3)甲图中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⑤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别对应于乙图中的e、b。
(4)现发现另一雌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一个极体中,染色体数为M个,核DNA分子数为N个,又已知M≠N,则说明此时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其中的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即N=2M,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数目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二倍即为2M,一个卵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与次级卵母细胞中的DNA数目相同,即为N。
【点睛】熟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以及该变化过程中的染色体与DNA数目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各个阶段的含义和图中细胞的名称以及所处的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24. 某实验小组想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方法如图:将含有一定浓度的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细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细菌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甲图所示。
(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
(2)上述图中抑菌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培养皿中的抗生素。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乙图所示:
①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__________点。
②细菌的抗药性产生是发生在使用抗生素__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
(4)某松鼠种群中某性状的基因型频率:BB、Bb、bb分别为20%、50%、30%,因为感染了细菌,一年后基因型BB、Bb的个体数量分别增加了35%、8%,bb的个体数量减少了10%,这一年,该种群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经过这一年,该松鼠种群进化了吗?__________(填进化了或没进化)
(5)证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是__________。
【答案】 (1). 抑菌圈大小 (2). B (3). b (4). 之前 (5). 50% (6). 进化了 (7). 化石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由图可知,抑菌圈越大,说明抗性越强。
【详解】(1)由题意可知,衡量本实验中抗生素抑菌效果指标是抑菌圈大小,
(2)图中B的抑菌圈最大,说明其中的抗生素抑菌效果最强。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①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b点,理由是抗生素使细菌中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大量死亡而数量下降。细菌的抗药性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的缘故,据此可知抗药性的产生发生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4)某松鼠种群中某性状的基因型频率:BB、Bb、bb分别为20%、50%、30%,此时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0%+50%÷2=45%,b的基因频率为30%+50%÷2=55%,,感染细菌后,一年后基因型BB、Bb的个体数量分别增加了35%、8%,bb的个体数量减少了10%,假设感染细菌前三种基因型(BB、Bb、bb)的数目依次为20、50、30,则感染细菌后,其数量分别为27,54、27,则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显然与感染细菌前相比,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该松鼠种群发生了进化。
(5)化石是证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点睛】熟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提取题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25. 蓝铃花(2N=72)是一种观赏植物,进行自花传粉,其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E、e)控制,基因A的表达产物对基因B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下图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基因A的表达产物对基因B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有A基因存在时,花色为_____________。
(2)现让一株纯合的白花与纯合的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蓝花,F1自交,F2中紫花、白花、蓝花植株的比例为3:4:9。由此可知亲本白花和紫花的基因型分别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如图甲):
若该植株进行自交,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但实际情况与理论值差异较大。经显微观察发现植株发生了变异,由图甲变成了图乙或丙,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
(4)为鉴定(3)中的甲是变成了图乙还是丙,让这株变异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ee的白花植株进行测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注:假定上述个体在产生配子时均不交叉互换,而且各种配子和个体均能成活且成活率相等)请完成下列预测结果及结论:
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这株植株的基因组成应为图乙;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株植株的基因组成应为图丙。
【答案】 (1). 白色 (2). aabbEE (3). aaBBee (4). 白花:紫花=13:3 (5). 移接(或答易位) (6). 白花 100% (7). 白花:紫花=1:1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题图分析,图1:B控制有色物质Ⅰ,E控制有色物质Ⅱ,当E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乙、丙细胞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易位.
【详解】(1)根据图1分析已知B控制有色物质Ⅰ,E控制有色物质Ⅱ,A基因对基因B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则不能合成有色物质Ⅰ,花色为白色。
(2)选取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蓝花,F2中紫花、白花、蓝花植株的比例为3∶4∶9,说明F1蓝花为双杂合子aaBbEe,则有色物质Ⅰ是紫花,有色物质Ⅱ是蓝花。同时也说明亲本紫花的基因型是aaBBee,由于F1蓝花为双杂合子aaBbEe,则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EE。
(3)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进行自交,后代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ee(白花)∶A_bbee(白花)∶aaB_ee(紫花)∶aabbee(白花)=9∶3∶3∶1,即表现型与比例为白花∶紫花=13∶3,但实际情况与理论值差异较大,经显微观察发现植株发生了变异,由图甲变成了图乙或丙,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移接(易位)
(4)让这珠变异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ee的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基因组成应为图乙时,则配子组成为aABe、abe、ABe、be,测交形成的后代为aaABbee(白花)、aabbee(白花)、AaBbee(白花)、abbee(白花),即后代的白花为100%;植物的基因组成为图丙时产生的配子为aBe、Aabe、Be、Abe,测交形成的后代为aaBbee(紫花)、Aaabbee(白花)、aBbee(紫花)、Aabbee(白花),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白花∶紫花=1∶1。
【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别图中的生理关系以及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种类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辽宁省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二册 精品解析 辽宁省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