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展开一、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
物质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吗
人在规律面前是 无能为力的吗
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利用规律
1、物质观:(1)物质含义(2)世界物质性原理
2、运动观:(1)物质和运动(2)运动和静止
3、规律观:(1)规律的含义、特点(2)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
4、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
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核心考点——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比较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
将物质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性
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比较哲学的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②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1)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哲学原理内涵】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反对把人们的主观动机或某种神秘的力量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反对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方法论了解)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反映】
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小结: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
证明:物质在先,意识在后,物质决定意识
人脑本身就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关键能力 重点突破】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有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错误意识的内容也来自客观存在,只不过它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方法、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如何理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指意识依赖于物质,没有客观事物就没有意识。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其原材料来自客观世界。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客观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归根到底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客观世界,都能从客观世界中找到原型。同样,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也是根源于过去和现在的客观存在。离开了客观世界,意识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指意识具有主观特征。意识是人脑这个“加工厂”的“产品”,这些“产品”会因“加工厂”的不同而出现差异。表现如下。①意识的两种反映形式,即感性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等)和理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②意识有主观差别性(个体差异性),意识的思考过程是一个主观调控的过程,由于受人们的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等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其差别显示出意识形式的主观性。③意识形式的主观性特别表现在意识具有虚幻的反映、超前的反映等方面。
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新教材(统编版)高三政治
二、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
1.哲学上的“运动”概念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脱离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核心考点——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提醒:①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②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 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 客观规律的科学反映。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的反映世界①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能动的认识世界的原因) 注意区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②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小结: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能够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小结: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正确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本课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综合一、二框内容】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2.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③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3.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
从教材内容结构分析来看,本课从世界本原是什么开始引导学生探索世界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的问题和世界运动的有无规律性问题为逻辑起点,从而正确认识我们主观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作为逻辑终点。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解析:×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
2、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解析:×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但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新事物。
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解析:×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这是一份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本课结构,一世界的物质性,可知性,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二运动的规律性,运动的规律性,1规律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这是一份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解读,概念解读,特别提醒,全面正确理解意识,知识拓展1,重要原理及方法论归纳,知识拓展3,相关习题演练,习题检验,参考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这是一份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未知≠不可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