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圆周运动【知识梳理】-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新教材人教版)
展开专题03 圆周运动
知识整理
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圆周运动
运动轨迹为圆周或一段圆弧的机械运动,圆周运动为曲线运动,故一定是变速运动.
2.线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圆周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
(2)定义公式:v=.
(3)方向:线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为物体做圆周运动时该点的切线方向.
3.角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2)定义公式:ω=.
(3)单位:弧度/秒,符号是rad/s.
4.转速和周期
(1)转速: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2)周期: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
5.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6.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理解
(1)角速度、周期、转速之间关系的理解: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ω==2πn知,角速度、周期、转速三个物理量,只要其中一个物理量确定了,其余两个物理量也唯一确定了.
(2)线速度与角速度之间关系的理解:由v=ω·r知,r一定时,v∝ω;v一定时,ω∝;ω一定时,v∝r.
二、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2.特点
(1)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是一种变速运动.
(2)角速度不变.
(3)转速、周期不变.
三、向心力
1.定义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指向圆心,这个指向圆心的力叫作向心力.
2.公式:Fn=或者Fn=mω2r.
3.方向
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由于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向心力是变力.
4.效果力
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凡是由某个力或者几个力的合力提供的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力,不管属于哪种性质,都是向心力.
5.向心力的来源
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可以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提供,也可以由它们的合力提供,还可以由某个力的分力提供.
四、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1.变速圆周运动
变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一般不等于向心力,合外力一般产生两个方面的效果:
(1)合外力F跟圆周相切的分力Ft,此分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在一条直线上.
(2)合外力F指向圆心的分力Fn,此分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
2.一般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一般曲线运动,可以把曲线分割成许多很短的小段,每一小段可看作一小段圆弧.圆弧弯曲程度不同,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半径.这样,质点沿一般曲线运动时,可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
3.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的对比
| 匀速圆周运动 | 变速圆周运动 |
线速度特点 | 线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大小不变 | 线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断改变 |
受力特点 | 合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充当向心力 | 合力可分解为与圆周相切的分力和指向圆心的分力,指向圆心的分力充当向心力 |
周期性 | 有 | 不一定有 |
性质 | 均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 |
公式 | Fn=m=mω2r都适用 |
五、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
1.定义: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作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的作用: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故向心加速度的作用只改变速度的方向,对速度的大小无影响.
六、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1.向心加速度公式
(1)基本公式an==ω2r.
(2)拓展公式an=·r=ωv.
2.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既适用于匀速圆周运动,也适用于非匀速圆周运动.
3.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达式
4.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半径的关系
(1)当半径一定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也与线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随频率的增大或周期的减小而增大.
(2)当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运动半径成正比.
(3)当线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运动半径成反比.
(4)an与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anr图象可以看出,an与r成正比还是反比,要看ω恒定还是v恒定.
5.向心加速度的注意要点
(1)向心加速度是矢量,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故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表示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
(2)向心加速度的公式适用于所有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计算.包括非匀速圆周运动.但an与v具有瞬时对应性.
七、铁路的弯道
1.火车在弯道上的运动特点
火车在弯道上运动时实际上在做圆周运动,因而具有向心加速度,由于其质量巨大,需要很大的向心力.
2.向心力的来源
(1)若转弯时内外轨一样高,则由外轨对轮缘的弹力提供向心力,这样,铁轨和车轮极易受损.
(2)若内外轨有高度差,依据规定的行驶速度行驶,转弯时向心力几乎完全由重力G和支持力FN的合力提供.
八、拱形桥
凸形桥和凹形桥的比较
| 汽车过凸形桥 | 汽车过凹形桥 |
受力分析 | ||
向心力 | Fn=mg-FN=m | Fn=FN-mg=m |
对桥的压力 | FN′=mg-m | FN′=mg+m |
结论 | 汽车对桥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而且汽车速度越大,对桥的压力越小 | 汽车对桥的压力大于汽车的重力,而且汽车速度越大,对桥的压力越大 |
九、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和离心运动
1.航天器在近地轨道的运动
(1)对航天器,在近地轨道可认为地球的万有引力等于其重力,重力充当向心力,满足的关系为Mg=.
(2)对航天员,由重力和座椅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满足的关系为mg-FN=,由以上两式可得FN=0,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座椅压力为零.
(3)航天器内的任何物体之间均没有压力.
2.对失重现象的认识
航天器内的任何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并不是物体不受地球引力.正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才使航天器连同其中的航天员做匀速圆周运动.
3.离心运动
(1)定义:物体沿切线飞出或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原因:向心力突然消失或外力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
两个模型
一、火车转弯模型
1.模型构建
(1)火车车轮的特点:火车的车轮有凸出的轮缘,火车在铁轨上运行时,车轮与铁轨有水平与竖直两个接触面,这种结构特点,主要是避免火车运行时脱轨,如图所示。
(2)圆周平面的特点:弯道处外轨高于内轨,但火车在行驶过程中,重心高度不变,即火车的重心轨迹在同一水平面内,火车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均沿水平面指向圆心。
2.模型分析
(1)向心力来源分析:火车速度合适时,火车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火车转弯所需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合力沿水平方向,大小F=mgtan θ。
(2)规定速度分析:若火车转弯时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不受轨道压力,则mgtan θ=m,可得v0=。(R为弯道半径,θ为轨道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v0为转弯处的规定速度)
(3)轨道压力分析
二、汽车过拱形桥模型
1.模型构建
如图所示,汽车分别经过凸形桥和凹形桥,设汽车质量为m,桥面圆弧半径为r,汽车经过桥面最高或最低点的速度为v。
2.模型分析
| 汽车过凸形桥 | 汽车过凹形桥 |
受力 分析 | ||
以向心力方向为正方向 | mg-FN=m FN=mg-m | FN-mg=m FN=mg+m |
牛顿第三定律 | F压=FN=mg-m | F压=FN=mg+m |
讨论 | v增大,F压减小;当v增大到时,F压=0 | v增大,F压增大 |
[注意] 汽车在凸形桥的最高点处于失重状态,在凹形桥的最低点处于超重状态。
知识技巧
一、传动装置的特点
在处理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时,关键是确定其相同的量.
(1)同轴传动的物体上各点的角速度、转速和周期相等,但在同一轮上半径不同的各点线速度不同.
(2)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中与皮带接触的两轮边缘上各点(或咬合的齿轮边缘的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角速度与半径有关.
二、匀速圆周运动多解问题
(1)明确两个物体参与运动的性质和求解的问题;两个物体参与的两个运动虽然独立进行,但一定有联系点,其联系点一般是时间或位移等,抓住两运动的联系点是解题关键.
(2)注意圆周运动的周期性造成的多解.分析问题时可暂时不考虑周期性,表示出一个周期的情况,再根据运动的周期性,在转过的角度θ上再加上2nπ,具体n的取值应视情况而定.
三、向心力与合外力的关系
(1)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它不是某种确定性质的力,可以由某个力来提供,也可以由某个力的分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来提供.
(2)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对于非匀速圆周运动,其合外力不指向圆心,它既要改变线速度大小,又要改变线速度方向,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
四、匀速圆周运动解题策略
在解决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知道物体做圆周运动轨道所在的平面,明确圆心和半径是解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2)分析清楚向心力的来源,明确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3)根据线速度、角速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公式列式求解
五、向心加速度公式的应用技巧
向心加速度的每一个公式都涉及三个物理量的变化关系,必须在某一物理量不变时分析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比较转动物体上做圆周运动的各点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先确定各点是线速度大小相等,还是角速度相同.
(2)在线速度大小相等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在角速度相同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六、火车转弯问题的两点注意
(1)合外力的方向:火车转弯时,火车所受合外力沿水平方向指向圆心,而不是沿轨道斜面向下.因为火车转弯的圆周平面是水平面,不是斜面,所以火车的向心力即合外力应沿水平面指向圆心.
(2)规定速度的唯一性:火车轨道转弯处的规定速率一旦确定则是唯一的,火车只有按规定的速率转弯,内外轨才不受火车的挤压作用.速率过大时,由重力、支持力及外轨对轮缘的挤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速率过小时,由重力、支持力及内轨对轮缘的挤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七、离心现象的三点注意
(1)在离心现象中并不存在离心力,是外力不足以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而引起的,是惯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2)做离心运动的物体,并不是沿半径方向向外远离圆心.
(3)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或角速度越大),半径越小时,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越大,物体就越容易发生离心现象.
专题05 圆周运动的两种模型和临界问题【知识梳理】-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新教材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圆周运动的两种模型和临界问题【知识梳理】-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模型建立,模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平抛运动的三类模型【知识梳理】-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新教材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4 平抛运动的三类模型【知识梳理】-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模型构建,求解思路,分析方法,解类平抛运动问题的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圆周运动【专项训练】-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新教材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3 圆周运动【专项训练】-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新教材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3圆周运动专项训练-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解析版新教材人教版doc、专题03圆周运动专项训练-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原卷版新教材人教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