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学案
2023届二轮复习通用版 6.1 力学实验及创新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二轮复习通用版 6.1 力学实验及创新 学案,共20页。
专题六 物理实验
第1讲 力学实验及创新
真题速练·明考情
1.(2022·湖南,11)小圆同学用橡皮筋、同种一元硬币、刻度尺、塑料袋、支架等,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冰墩墩玩具的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查找资料,得知每枚硬币的质量为6.05g.
(2)将硬币以5枚为一组逐次加入塑料袋,测量每次稳定后橡皮筋的长度l,记录数据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硬币数量n/枚
5
10
15
20
25
橡皮筋长度l/cm
10.51
12.02
13.54
15.05
16.56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上描点,绘制图线:
(4)取出全部硬币,把冰墩墩玩具放入塑料袋中,稳定后橡皮筋长度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为__15.35__cm.
(5)由上述数据计算得冰墩墩玩具的质量为__127__g(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 (4)由题图丙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读数为15cm+3.5mm=153.5mm=15.35cm.
(5)由(3)题答案图可知,当L=15.35cm时,n=21枚,则冰墩墩的质量m=21×6.05g=127g.
2.(2022·湖北卷)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拉力传感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一根轻绳一端连接固定的拉力传感器,另一端连接小钢球,如图甲所示.拉起小钢球至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使小钢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记录钢球摆动过程中拉力传感器示数的最大值Tmax和最小值Tmin.改变小钢球的初始释放位置,重复上述过程.根据测量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的Tmax-Tmin图象是一条直线,如图乙所示.
(1)若小钢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图乙中直线斜率的理论值为__-2__.
(2)由图乙得:直线的斜率为__-2.1__,小钢球的重力为__0.59__N.(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是__C__(单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钢球摆动角度偏大
B.小钢球初始释放位置不同
C.小钢球摆动过程中有空气阻力
【解析】 (1)设初始位置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细线拉力最小值为Tmin=mgcosθ
到最低点时细线拉力最大,则mgl(1-cosθ)=mv2
Tmax-mg=m
联立可得Tmax=3mg-2Tmin
即若小钢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图乙中直线斜率的理论值为-2.
(2)由图乙得直线的斜率为k=-=-2.1
3mg=1.77
则小钢球的重力为mg=0.59N.
(3)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小钢球摆动过程中有空气阻力,使得机械能减小,故选C.
3.(2022·全国乙,22)用雷达探测一高速飞行器的位置.从某时刻(t=0)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可视为沿直线运动,每隔1s测量一次其位置,坐标为x,结果如下表所示:
t/s
0
1
2
3
4
5
6
x/m
0
507
1094
1759
2505
3329
4233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该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运动,判断的理由是__相邻1_s内的位移之差接近80_m__.
(2)当x=507m时,该飞行器速度的大小v=__547__m/s.
(3)这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加速度的大小a=__79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 (1)由题表可知,飞行器第1s内的位移为507m,第2s内的位移为587m,第3s内的位移为665m,第4s内的位移为746m,第5s内的位移为824m,第6s内的位移为904m,则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接近80m,可判断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运动.
(2)当x=507m时,飞行器的速度近似等于0~2s内的平均速度,则v=m/s=547m/s.
(3)由逐差法可知a==m/s2=79m/s2.
4.(2022·全国甲,23)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对碰撞过程进行研究.让质量为m1的滑块A与质量为m2的静止滑块B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比较碰撞后A和B的速度大小v1和v2,进而分析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
(1)调节导轨水平.
(2)测得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0.510kg和0.304kg.要使碰撞后两滑块运动方向相反,应选取质量为__0.304__kg的滑块作为A.
(3)调节B的位置,使得A与B接触时,A的左端到左边挡板的距离s1与B的右端到右边挡板的距离s2相等.
(4)使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气垫导轨运动,并与B碰撞,分别用传感器记录A和B从碰撞时刻开始到各自撞到挡板所用的时间t1和t2.
(5)将B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变A的初速度大小,重复步骤(4).多次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比较项
1
2
3
4
5
t1/s
0.49
0.67
1.01
1.22
1.39
t2/s
0.15
0.21
0.33
0.40
0.46
k=
0.31
k2
0.33
0.33
0.33
(6)表中的k2=__0.31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7)的平均值为__0.32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8)理论研究表明,对本实验的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可由判断.若两滑块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的理论表达式为____(用m1和m2表示),本实验中其值为__0.34__(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该值与(7)中结果间的差别在允许范围内,则可认为滑块A与滑块B在导轨上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解析】 (2)要使两滑块碰撞后运动方向相反,应使质量小的滑块碰撞质量大的滑块,应选取质量为0.304kg的滑块作为A.
(6)由于两段位移大小相等,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k===0.31.
(7)的平均值为0.32.
(8)发生弹性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
m1v0=-m1v1+m2v2
m1v=m1v+m2v
联立解得
v1=v0,v2=v0,解得=,代入数据解得=0.34.
〔备考策略〕
命题特点:1.常规实验:立足教材,侧重考查完成实验的能力.主要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含读数)、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的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步骤的编排,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误差的分析.
2.创新实验:“新”可以更加有效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区分度也加大了.主要表现在:(1)实验器材的等效与替换,如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光电门和频闪照相机代替打点计时器等.(2)实验结论的拓展与延伸,如通过实验装置测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动摩擦因数;通过平抛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等.(3)试题情境的设计与创新.
常用到的思想方法有:等效替代法、图象法、平均值法、列表法、逐差法、控制变量法.
核心知识·固双基
“科学探究”展示
一、几种测量速度的方法
方法
关键器材和步骤
方法说明、应用举例
纸带法
(1)利用交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获得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2)利用刻度尺获得计数点间的距离xn
vn=,
光电
门法
(1)利用光电门获得挡光片的挡光时间Δt
(2)利用螺旋测微器或游标卡尺获得挡光片的宽度d
由于挡光片的宽度很小,瞬时速度v=
抛体运
动法
(1)平抛仪(或倾斜、弧形轨道等),其末端水平
(2)刻度尺获得竖直高度h与射程x
(3)弹簧、天平
(1)平抛初速度v=x
(2)应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探究弹性势能等
二、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几种常见方案
利用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忽略阻力)
物体系统
打点计时器计时,利用逐差法测定g,也可以利用图象法求g
光电门计时,原理为v2-v=2gx(也可以利用频闪照片)
滴水法计时,原理为h=,可以利用图象求g
(m1+m2)v2=(m2-m1)gh
再创新:可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三、实验的创新与设计应注意的几点
1.加强对实验思想方法的归纳,如控制变量法、图象法、逐差法、模拟法、转换法、放大法、替代法等.这样在新的实验情境下,才能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2.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加强对已掌握的实验原理的理解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的训练,才能在新情境下进行迁移利用.
命题热点·巧突破
考点一 基本仪器的使用、误差、有效数字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1)10分度的游标卡尺,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只有1位.20和50分度的游标卡尺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有2位.
(2)游标卡尺在读数时先确定主尺的分度(单位一般是cm,分度值为1mm),把数据读成以毫米为单位的.先读主尺数据,再读游标尺数据,最后两数相加.游标卡尺读数不估读.
(3)不要把游标尺的边缘当成零刻度,而把主尺的刻度读错.
(4)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上表示半毫米的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要准确到0.01mm,估读到0.001mm,即结果若用mm做单位,则小数点后必须保留三位数字.
〔考向预测〕
1.在一次实验中,张华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长方体工件的厚度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判断其厚度为__1.700__mm.该同学用下列某种仪器测得该工件的宽度为1.275cm,则该同学所用的仪器可能是__③__(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螺旋测微器
②10分度游标卡尺
③20分度游标卡尺
【解析】 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部分读数为1.5mm,可动刻度部分分度值为0.01mm,可动刻度部分读数为0.200mm,工件的厚度为1.700mm.若用某种仪器测出的工件的宽度为1.275cm=12.75mm,由于以毫米为单位,小数点后有两位有效数字,测量仪器不可能是①螺旋测微器和②10分度的游标卡尺,又由于最后一位是5,只有20分度的游标卡尺最后一位才可能是5,所以应是③.
2.(2022·济南三模)(1)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1.070__cm,高度为__6.865(6.864~6.866)__mm.
(2)图丙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采用逐差法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2.40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 (1)该工件的直径为:10mm+0.05mm×14=1.070cm,高度为:6.5mm+0.01mm×36.5=6.865mm.
(2)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T=0.1s,根据Δx=aT2可得a==×10-2m/s2=2.40m/s2.
3.(2022·汉中第一次检测)(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图甲__(选填“图甲”或“图乙”).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丙所示,则此示数为__6.700__mm.
(3)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打出一段纸带如图丁所示.打下计数点2时,测得的瞬时速度v=__0.36__m/s.
【解析】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应将小球卡在外测量爪中,故应选题图甲.
(2)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固定读数加上可动读数,即6.5mm+20.0×0.01mm=6.700mm.
(3)打下计数点2时纸带的瞬时速度等于计数点1和3间的平均速度,即v==m/s=0.36m/s.
考点二 纸带类实验
“长木板、小车、纸带、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中的细节及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系列四个实验
力学实验中用到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主要有4个,分别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纸带数据的处理方法
(3)平衡摩擦力的两个实验及方法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和探究动能定理两个实验均需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垫高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给小车一个初速度,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四个关键点
①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取点方法是一样的.
②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均是先接通电源,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③实验数据处理可借助图象,充分利用图象斜率、截距等的物理意义.
④小车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绳上的拉力并不等于悬挂物的重力,只有当M车≫m挂时,绳上的力近似等于悬挂物的重力.如果绳上连接着力传感器或测力器,则可直接读出绳上的拉力,不要求M车≫m挂.
〔考向预测〕
1.(2022·河北名校联考)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等力学实验.
(1)用图示装置完成上述三个实验中__B__.
A.都需要用天平来称量小车质量
B.都需要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都必须平衡摩擦力
(2)图中的(a)(b)(c)分别为上述三个实验中作出的小车速度与时间、小车加速度与小车质量、合外力对小车做功与小车速度平方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__.
A.图(a):v轴的截距表示打计数点“0”时的速率
B.图(b):由图线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C.图(c):不能仅通过一条纸带上的数据就作出该图线
(3)利用图示中的实验装置,平衡摩擦力后,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 (1)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也不需要称小车质量,A、C错误;三个实验中拉小车的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正确.故选B.
(2)图(a)中v轴的截距表示计时起点的速率,即打计数点“0”时的速率,A正确;图(b)中由图线只能看出质量增大加速度在减小,但是不能判断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B错误;小车的初速度为0,根据动能定理有W=mv2,可知,W-v2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所以仅通过一条纸带上的数据就可以作出该图线,C错误.故选A.
(3)图示所示装置中,平衡摩擦力后,不能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因为尽管平衡摩擦力,但摩擦力也要做功,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
2.(2022·全国模拟预测)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物体A(带有宽度为D的遮光片)的质量M.已知钩码的质量为m,实验时将待测物体A由静止释放,测得遮光片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t1、t2,若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和滑轮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为g,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__光电门1和光电门2间的距离h__(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由测量数据可求得物体A的加速度a=____;待测物体A的质量M=__m__(用加速度a及已知量表示).
【解析】 实验中由测得遮光片经光电门的速度与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可求得物体A的加速度,所以本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光电门1和光电门2之间的距离h.
由测量数据可求得物体A经两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等于瞬时速度,则有v1=,v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则有v-v=2ah,联立解得物体A的加速度a===,对物体和钩码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mg=(M+m)a,解得M=m.
3.(2022·广东广州三模)用如图甲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带有刻度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光电门的光线沿管的直径并穿过玻璃管,小钢球直径略小于管的直径,该球从管口由静止释放.完成下列相关实验内容:
(1)如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小球直径d=__4.000__mm;如图丙某次读得光电门测量位置到管口的高度h=__5.60__cm.
(2)设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Δ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若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则h可用d、Δt、g表示为h=____.
(3)多次改变h并记录挡光时间Δt,数据描点如图丁,并在图丁中作出h-图线__见解析__.
(4)根据图丁中图线及测得的小球直径,计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__9.6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主尺读数为4.0mm,转动刻度上的读数为0.0×0.01mm=0.000mm
所以最终读数为4.0mm+0.000mm=4.000mm
刻度尺最小刻度为1mm,估读到0.1mm,结果为56.0mm=5.60cm.
(2)利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计算小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h=mv2-0
解得h=.
(3)根据所描的点连成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让尽量多的点在直线上或对称的分布在两侧,如图所示
(4)由函数表达式h=·
可得h与的函数关系中斜率k=
代入数据解得g=9.6m/s2.
4.(2022·广东名校联考)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铁架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足够长的薄长木板倾斜放置,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P处,另一端放置在铁架台的铁杆上,忽略铁杆粗细,P处放置一光电门(未画出).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出滑块上的挡光片的宽度l,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m;
②平衡摩擦力:以P处为长木板的转动中心,调节长木板在铁架台上的放置位置,使滑块恰好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在铁架台竖直杆上记下此位置Q1,用刻度尺测出Q1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
③长木板一端保持在P处,另一端放置在铁架台竖直杆Q2位置,用刻度尺量出Q1、Q2的距离h1,将滑块从木板上的Q2位置由静止释放,记录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1;
④保持长木板一端在P处,重新调节长木板另一端在铁架台上的放置位置,重复步骤③数次.
Ⅰ.滑块沿长木板由Q2运动到P的过程中,用测量的物理量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滑块动能的变化量ΔEk=____.
(2)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mgH__.
(3)合力对滑块做的功W合=__mgh1__.
Ⅱ.某考生以木板在铁架台竖直杆上的放置位置到Q1的距离h为横轴,以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的倒数的平方为纵轴,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h图线,若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且图线斜率k=____,则能证明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解析】 Ⅰ.(1)由于挡光片宽度很小,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近似为v=
滑块动能的变化量ΔEk=mv2-0=.
(2)滑块从Q1位置释放匀速下滑时,设Q1P长度为L,由动能定理有mgH-μmgLcosθ=0且Lcosθ=x,得μmgx=mgH(x为P到铁架台竖直杆的距离,θ为此时长木板的倾角)
从Q2释放时,设长木板的倾角为α,Q2P长度为l′,则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μmgl′cosα,l′cosα=x,故Wf=μmgx=mgH.
(3)合力做的功W合=mg(H+h1)-Wf=mgh1.
Ⅱ.由动能定理有mgh=,整理得=h,故图线斜率k=.
考点三 “橡皮条、弹簧”类实验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操作关键
(1)实验中不能挂过多的钩码,防止弹簧超过弹性限度.
(2)画图象时,不要连成“折线”,而应尽量让坐标点落在直线上或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操作关键
(1)每次拉伸后结点O的位置必须保持不变.
(2)记下每次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3)画力的图示时应选择适当的标度.
〔考向预测〕
1.(2022·广东湛江模拟)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已知的相同钩码,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1)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刻度尺__.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横轴为弹簧的形变量x,纵轴为钩码的质量m.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9.8m/s2,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__9.8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从图乙可以看出,当弹簧下端未挂钩码时,弹簧也有一定的伸长量,其原因是__弹簧自重的影响__.
【解析】 (1)实验需要测量弹簧的长度、形变量,故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
(2)题图乙中的图线为直线,说明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可得k==N/m=9.8N/m.
(3)由于弹簧自重的影响,当弹簧下端未挂钩码时,弹簧也会有一定的伸长量.
2.(2022·河南温县模拟)某同学在“探究弹簧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1000N/m.如图所示,用弹簧OC和弹簧秤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1.00cm不变的条件下:
(1)弹簧秤a、b间夹角为90°,弹簧秤a的读数是__8.00__N(图乙中所示),则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__6.00__N.(第二空保留2位小数)
(2)若弹簧秤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秤b的读数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 (1)弹簧秤a的分度值为0.1N,需要估读到0.01N,所以读数为8.00N.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kx=10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弹簧秤b拉力大小的理论值为Tb==6.00N,所以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6.00N.
(2)如图所示,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C的夹角,可知弹簧秤b的读数变大.
考点四 力学创新实验
1.力学创新型实验的特点
(1)以基本的力学实验模型为载体,依托运动学规律和力学定律设计实验.
(2)将实验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图象法、逐差法融入到实验的综合分析之中.
2.力学创新实验的分类
(1)第一类是通过实验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物理规律.这类实验题目需认真分析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特点掌握物理量间的关系,得出实验规律.
(2)第二类是给出实验规律,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数据处理.这类实验题目需从已知规律入手,正确选择测量的物理量,根据问题联想相关的实验模型,确定实验原理,选择仪器,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3.创新实验题的解法
(1)根据题目情境,提取相应的力学实验模型,明确实验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
(2)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应用原理公式或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结合物体实际受力情况和理论受力情况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典例1 (2022·广东惠州三调)图(a)是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从斜面上某点释放木块,木块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0~4是选取的五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如图(b)所示,测出了两个计数点的间距x1和x4,重力加速度为g,完成下列填空:
(1)木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用符号T、x1、x4表示);
(2)下列物理量中,还需测量的是__D__;
A.木块的质量m B.木板的质量M
C.木块下滑的时间t D.木板的倾角
(3)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tan θ-__;
(4)实验中发现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大于实际值,可能的一个原因是__木块受到纸带阻力作用__.
【解析】 (1)根据逐差法有x4-x1=3aT2解得木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μmgcosθ=ma可得μ=tanθ-
则要测量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木板的倾角,故选D.
(3)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anθ-=tanθ-.
(4)实验中发现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大于实际值,可能的一个原因是木块受到纸带阻力作用.
〔方法技巧〕
测定动摩擦因数实验一般结合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或“探究动能定理”等实验中考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测出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动摩擦因数,或者利用平衡条件、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等计算动摩擦因数.
实验方法
创新思维
实验原理
将研究运动物体转化为研究静止物体
利用F弹=Ff=μFN求μ
让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当重物掉到地面上之后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减速运动中,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利用F=μmg=ma进一步求μ
将动摩擦因数的测量转化为角度的测量
利用a=gsinθ-μgcosθ求μ(a通过逐差法求解)
将动摩擦因数的测量转化为加速度的测量
利用v-v=2ax和动力学知识得到
μ=
将动摩擦因数的测量转化为速度测量,并营造多过程切入水平滑动情境
A→B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D过程中,物块Q做平抛运动;B→C过程中,对物块Q只有摩擦力做功,利用Wf=EkC-EkB,进一步求μ
典例2 (2022·山东,13)在天宫课堂中,我国航天员演示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力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轻弹簧和待测物体等器材设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气垫导轨左端支架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
②接通气源,放上滑块,调平气垫导轨.
③将弹簧左端连接力传感器,右端连接滑块.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左端位于O点,A点到O点的距离为5.00cm,拉动滑块使其左端处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
④计算机采集获取数据,得到滑块所受弹力F、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部分图象如图乙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12__N/m.
(2)该同学从图乙中提取某些时刻F与a的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丙中Ⅰ所示,由此可得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0.20__kg.
(3)该同学在滑块上增加待测物体,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在图丙中画出新的a-F图象Ⅱ,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__0.13__kg.
【解析】 (1)根据胡克定律F=kx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12N/m.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即a=F,则a-F图象的斜率的倒数为滑块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总质量,则有m0==kg=0.20kg.
(3)同理可得待测物体的质量m=-m0=kg-0.20kg=0.13kg.
〔考向预测〕
1.(2022·广东高考)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小球从某一高度释放,与某种橡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1)让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与水平放置的橡胶材料碰撞后竖直反弹.调节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从光电门正上方释放后,在下落和反弹过程中均可通过光电门.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示数如图(b)所示,小球直径d=__7.884__mm.
(3)测量时,应__B__(选填“A”或“B”,其中A为“先释放小球,后接通数字计时器”,B为“先接通数字计时器,后释放小球”).记录小球第一次和第二次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1和t2.
(4)计算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可得小球与橡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ΔE=__m2-m2__(用字母m、d、t1和t2表示).
(5)若适当调高光电门的高度,将会__增大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空气阻力引起的测量误差.
【解析】 (2)依题意,小球的直径为d=7.5mm+38.4×0.01mm=7.884mm.
(3)在测量时,因小球下落时间很短,如果先释放小球,有可能会出现时间记录不完整,所以应先接通数字计时器,再释放小球,故选B.
(4)依题意,小球向下、向上先后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有v1=,v2=,则小球与橡胶材料碰撞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量为ΔE=mv-mv=m2-m2.
(5)若调高光电门的高度,较调整之前小球会经历较大的空中距离,所以将会增大因空气阻力引起的测量误差.
2.(2022·福建三明三模)某同学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1)按图甲所示连接好装置,接通电源、释放钩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力传感器的示数F.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图中的数据可知,重物的加速度a=__2.4__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实验步骤(1),得到多条纸带,并对纸带数据进行处理.
(3)由实验得到重物的加速度a与力传感器示数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b__,重物及动滑轮的总质量为____(均用图丙中字母表示).
【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a===m/s2=2.4m/s2.
(3)图象纵坐标截距的物理意思是当绳子拉力为0时,重物和滑轮加速度为-b,即m总g=m总b,解得g=b
图象横坐标截距的物理意思是当每股绳子拉力为c时,重物和滑轮加速度为0,保持静止状态,即2c=m总g,故m总=.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关键能力专题创新能力学案,共15页。
这是一份专题12 力学创新型实验题——【备考2023】高考物理实验题专项精讲精练学案(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2力学创新型实验题解析版备考2023高考物理实验题专项精讲精练学案docx、专题12力学创新型实验题原卷版备考2023高考物理实验题专项精讲精练学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6-1力学实验及创新学案,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