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测评(一)--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测评(一)--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1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测评(一)--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2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测评(一)--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测评(一)--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测评(一)--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期
    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2.《礼记·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古今贤文》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二者皆可用以强调尊重( )
    A.文化的互补性 B.文化的同一性
    C.文化的排他性 D.文化的多样性
    3.据载,夏后氏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之罚”,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周武王讨伐商纣时宣称“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 )
    A.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B.常以神的意志为借口发动战争
    C.推崇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
    D.注重以礼乐征伐维持社会稳定
    4.战国时期,墨子主张选拔贤人管理政治,“不别贫富、贵贱、远迩、亲疏”;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韩非主张“任能而授官”。这反映出( )
    A.诸子百家思想趋于一致
    B.传统民本思想逐渐形成
    C.各国变法取得显著成效
    D.社会关系出现剧烈变动
    5.秦汉时期,地方长官要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相关文书称为“计簿”,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这些原始数据经核实后,朝廷会根据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也会根据结果编制财政预算。据此可知,秦汉时期的上计制度( )
    A.具有农耕文明治理特点
    B.杜绝了吏治腐败
    C.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形成
    D.抑制了豪强地主
    6.秦汉初年,朝廷将百姓限定于既有的城乡区域之中。西汉文景以后,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建立配套的乡里体系。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组织能力的提升
    B.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C.城乡道路交通的便利
    D.政府控制区域的扩大
    7.《汉书·武帝纪》载:“天汉三年春二月,初榷酒酤(酒类专营专卖)。”韦昭注曰:“以木渡为榷,谓禁民酤酿,独官开置,如道路设木为榷,独取利也。”这一措施( )
    A.导致了民间私酿的消亡
    B.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C.开创了专卖制度的先河
    D.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局面
    8.面对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北朝权臣宇文泰决心按照《周礼》的规定来改革官制,并且在朝堂礼仪、车马器物等方面也“多依古礼”进行了一番改革。这些举动( )
    A.推动了民族交融进程
    B.复兴了先秦传统儒学
    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D.突破了民族自卑心理
    9.马球,又称“击鞠”“击球”,源于中亚波斯。唐朝初年,这项运动传入中原地区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这可以说明唐朝时期( )
    A.丝绸之路开始传递东西文明
    B.男女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C.开放与兼容的社会氛围浓厚
    D.崇武尚文成就了盛世局面
    10.唐朝服饰多崇尚浓艳鲜丽之色,宋朝服饰却崇尚简洁、质朴,形成淡雅恬静的着装风格。如袁采在《世范》中讲:“惟务洁净,不可异众。”唐宋服饰风格的变化反映了( )
    A.市民文化的影响
    B.儒家正统思想的强化
    C.社会阶层的固化
    D.佛道思想的影响扩大
    11.北宋仁宗时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后“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视,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于是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一时名臣……及绍圣(宋哲宗年号)、崇宁(宋徽宗年号)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有沉抑之叹。”这反映了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中心南移
    C.取士人数增多 D.文官地位提高
    12.宋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开放了雄州等四处榷场,双方交换的主要商品中,宋方有香药、犀角象牙、苏木、茶叶、缯帛、漆器、杭稻、瓷器、麻布和书籍等,辽方有羊、马、橐驼、北珠等。从中可以看出( )
    A.区域文明程度不均衡
    B.榷场受官府控制较严
    C.奢侈品贸易占据主导
    D.民间的走私较为常见
    13.学者陈义彦统计:《宋史》列传中的人物,出身高官名门的不过四分之一,而从社会底层中脱颖而出的就有二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身于布衣的官员越来越多。这表明( )
    A.商品经济在不断发展
    B.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C.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D.各民族间交融加强
    14.明代初年,政府对矿冶业实行“官置炉冶”“尽数解官”的政策,而明中期以后则“设厂秤税”“给票贩运”“听其所卖”。这政策变化( )
    A.使官营手工业开始衰落
    B.刺激了民营矿冶生产的发展
    C.加强了政府对矿户的管理
    D.适应了雇佣关系发展的需要
    15.如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 )
    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
    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
    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
    16.李贽认为儒家道统说是统治者打击异端、推行文化专制的工具,并不存在什么圣圣相传的序列,甚至发出宋代理学家承续儒家道统却国力衰弱,“反不如彼之失传者哉?”的质疑。他反对独尊儒学,认为百家之学各有所长。李贽的观点( )
    A.动摇了程朱理学正统地位
    B.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C.力图回归儒学思想的本原
    D.为中国民主思想滥觞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2年,在湘西龙山里耶镇,考古学家发现了数万枚行政文书竹简(里耶秦简)。下表选自专家解读出的部分简牍内容。
    ——摘编自《里耶秦简:“复活”秦历史》等
    材料二 居延汉简显示,在西域屯田的小吏,按照要求必须“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文吏还要专门读史书,写文件,练礼仪。汉代郡守设学,县官设校,配备经师,教授春秋,慢慢将不同地区的基层人民整合起来,聚合成一个大文化共同体。——摘编自潘岳《秦汉与罗马》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地方官吏的职责。(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地方治理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
    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盐官、铁官、均输官。公元前87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即位,国势衰弱,民生困苦,霍光、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下面是对话的节选。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前期,僧律禁止僧尼畜奴婢、田宅以及资产。僧侣不能从事土地垦殖,尼女亦不得从事纺织。正是基于不耕不织的惯例,多数情况下寺院被排除在世俗税收体制之外,皇寺、功德寺等还享有更多的经济、政治特权。社会中的投机阶层利用寺院特权,将自己的田产以布施的形式寄名于寺进行逃税。在国家税役负担沉重之时,大量贫苦民户便会选择携田入寺,向寺院提供劳动并交纳租金,这显然是要低于世俗课敛的。唐武宗会昌灭佛之后,寺院原有的经济体系被打破,崇尚自给自足,农禅结合的禅宗重新崛起并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禅宗倡导的禅林经济成为寺院自我供养的主要方式,将农业作为寺院自我供养的途径,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宗的田地主要以自己开垦为主,而且建寺与垦殖区域多处于山地丘陵之间,受地形影响,呈现出分布散、规模小且交通不便的特点,这与前期寺院连田阡陌,尽占膏腴形成巨大反差,禅林经济终结了此前寺院作为大土地所有者与国家争利博弈的时代。
    ——摘编自景旭、孟娟《唐朝寺院与国家之间的田地博弈》
    (1)根据材料,概括会昌灭佛前后寺院经济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禅林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8分)
    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为某宋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宋朝“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材料二 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又有外来托卖灸鸡、燠鸭、羊脚子、点羊头、脆筋巴子、姜虾、酒蟹、獐巴、鹿脯、从食蒸作、海鲜时果、旋切莴苣生菜、西京笋。……唯焦竹架子出青伞上,装缀梅红缕金小灯笼子,架子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街巷处处有之。
    ——摘编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确定该学习小组研究的主题,并概括材料中体现的研究角度。(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个研究宋史的新主题,并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解析:“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说明部落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具备了成立国家的条件,故选D项;“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仅是一处地方,无法判断其他地方的文化形态,不能说明多元,排除A项;“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说明此时龙山文化有这种情况,但不能说明其他地方没有更早的祭祀,排除B项;“龙山文化时期,……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只能说明龙山文化中有天文学的知识,不能代表古代的全部,也不能看出其发达程度,排除C项。
    答案:D
    2.解析:据材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百花齐放春满园”体现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繁荣,故选D项;互补性指不同系统之间互相补充,排除A项;同一性指趋向一致,排除B项;排他性指排斥其他观点,与材料“百花齐放春满园”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3.解析:据材料“恭行天之罚”“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可知,统治者以神的意志为借口发动战争,用神权维护王权,故B项正确;夏商时期,尚未出现天人合一的理论,排除A项;以民为本,重民思想与“恭行天之罚”“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等不符,排除C项;礼乐征伐指制礼作乐,出兵打仗,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旦辅佐成王时才制礼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4.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企图影响现实政治,与题干墨子、孟子、韩非主张“贤人”“俊杰”“能人”而治理国家相合,故选D项;“趋于一致”不合史实,百家之所以会“争”,就是因为百家的立场不同所致,排除A项;“民本思想”,即重视百姓,爱惜民力,而题干涉及统治阶级的选人标准问题,排除B项;墨子、孟子不属于法家代表,排除C项。
    答案:D
    5.解析:根据材料“地方长官要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朝廷会根据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也会根据结果编制财政预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政府定期对地方官员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也会根据结果编制财政预算,这是农耕文明治理的特点,故选A项;“杜绝了”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形成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中上计制度针对的是官员,并没有提到豪强地主,排除D项。
    答案:A
    6.解析:据材料“秦汉初年,朝廷将百姓限定于既有的城乡区域之中……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可知,国家对百姓的管理,由原来的限定于城乡区域到建立配套的乡里体系,说明政府组织能力提升,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政府对地方百姓管理方式的变化,而非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排除B项;据材料“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可知,城乡道路交通的便利是表象,而非反映出的本质,排除C项;据材料“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可知,交通便利之处原本就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排除D项。
    答案:A
    7.解析:根据“初榷酒酤(酒类专营专卖)”“独官开置,如道路设木为榷,独取利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酒类专营专卖,韦昭认为该做法垄断了酿酒业的好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垄断酿酒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酒类专卖制度并未导致民间私酿“消亡”,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开创的酒类专卖并非最早的专卖制度,排除C项;酒类专卖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排除D项。
    答案:B
    8.解析:南北朝分裂态势下,北朝利用古礼进行改革,可以促进与汉族文化的交融,从而推动民族交融的继续发展,故选A项;仅改革官制一项措施不足以复兴先秦儒学,排除B项;宇文泰改革的是官制,与南北经济联系无关,排除C项;宇文泰崇尚汉文化、学习汉文化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民族自卑心理的体现,排除D项。
    答案:A
    9.解析:据材料“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可知唐朝击鞠运动突破传统限制,体现其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故选C项;陆上丝绸之路开始于西汉时期,且材料强调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后的社会阶层的参与度,排除A项;“男女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不符合史实,有夸大之嫌,排除B项;材料侧重击球运动的参与阶层广,并非尚文的体现,排除D项。
    答案:C
    10.解析:衣服简朴是因为儒家正统思想发展、强化,发展出理学,而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对服饰产生影响,故选B。市民文化受商业发展影响深,反而会更喜欢奢华时尚,所以A错误。宋朝因为门阀终结,科举制大兴,社会阶层流动较好,C错误。宋朝的理学,有力地应对了佛道的挑战,巩固了儒家的正统地位,D错误。
    答案:B
    11.解析:据材料“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有沉抑之叹”可知,随着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中心南移,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皇帝选用人才多取南人,故选A项;北宋政治中心在东京开封府,没有南移,排除B项;材料强调宋代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录取人数增多,而不是总体的取士人数增多,排除C项;北宋文官地位提高,并不侧重南北方的差异,排除D项。
    答案:A
    12.解析:据材料“双方交换的主要商品中,宋方有香药、犀角象牙、苏木、茶叶、缯帛、漆器、杭稻、瓷器、麻布和书籍等,辽方有羊、马、橐驼、北珠等”可知,宋朝的商品多手工业产品,而辽方多牧业产品,说明双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故选A项;材料只提到开放榷场及双方交换的商品,但并无管理措施,排除B项;交易商品中日常生活用品也较多,排除C项;榷场获得了官方认可,属于合法的商品贸易场所,排除D项。
    答案:A
    13.解析:《宋史》列传中记载的人物多为宋朝的人臣,据材料“从社会底层中脱颖而出的就有二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身于布衣的官员越来越多”可知,更多社会底层的人员能够向上实现阶层跨越,从布衣成为官员,说明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故选C项;材料中的表象是更多的官员出身布衣,其本质说明的宋朝社会的流动性,而商品经济发展是宋朝阶层流动的原因,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渐瓦解,但是宗法观念依然存在,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宋朝时期布衣官员越来越多,说明宋朝时期社会流动性增强,民族交融是不同民族间在文化、习惯、风俗等方面相互融合,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答案:C
    14.解析:“官置炉冶”“尽数解官”意即政府掌握矿业的控制权,将相关的官员都解散,使得矿业几乎成为官营和政府垄断,但是到了明朝中期,设置矿业税,允许民间售卖,则有利于刺激民营矿冶生产,故选B项;材料主要指的是矿业,不能代表整个官营手工业,排除A项;材料只是表明政府由控制矿业到逐渐放松,没有反映对矿户的管理,排除C项;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的手工行业内,排除D项。
    答案:B
    15.解析: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呈现多样化,有乡村自行调停和仲裁的,也有当事人之间谈判解决的,也有通过官方诉讼解决的,体现了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故选C项;“决定作用”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民间纠纷不能简单归结为阶级矛盾,排除B项;各种纠纷得以解决,有的是经地方官裁定解决的,说明地方管理没有失控,排除D项。
    答案:C
    16.解析:据所学知识,明朝理学思想虽受李贽等人的冲击,但其正统地位未动摇,故排除A项;李贽思想是明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李贽要求回归儒学思想本原,故排除C项;李贽反对儒家独尊,倡导百家之学,是对思想文化专制的批判,不属于民主思想范畴,故排除D项。
    答案:B
    17.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秦吏仍认真描述了它的性状、位置、产果情况,录入官方档案”可知,探明山川物产;据材料一“在老家欠了官府的罚金从数百钱到上万钱不等”可知,追讨政府罚金;据材料一“迁陵居民交纳蚕茧以充当户赋,‘卅四年……当出户赋者志;见户廿八户,当出茧十斤八两’”可知,征收赋税。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承袭秦制;据材料二“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可知,注重地方官吏治理能力;据材料二“文吏还要专门读史书,写文件,练礼仪。汉代郡守设学,县官设校,配备经师,教授春秋”并结合所学可知,管理与教化相结合;以儒家文化为指导;据材料二中国家治理内容多样并结合知识可知,治理体系完整。第二小问意义,结合知识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教化百姓和稳定地方秩序;有利于弘扬儒学和文化交融;有利于形成文化共同体;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巩固。
    答案:(1)职责:探明山川物产;追讨政府罚金;征收赋税。(4分)
    (2)特点:承袭秦制;注重地方官吏治理能力;管理与教化相结合;以儒家文化为指导;治理体系完整。(6分)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教化百姓和稳定地方秩序;有利于弘扬儒学和文化交融;有利于形成文化共同体;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巩固。(4分)
    18.解析:本题目属于“认识类”,其所要“认识”的主题是“汉代盐铁政策辩论”,据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材料中御史大夫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之士对于盐铁官营政策的态度。据材料桑弘羊的叙述中“罢之,不便也”可知主张继续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据材料贤良、文学之士的叙述中“愿罢盐、铁、均输”可知主张废除盐铁官营政策,即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焦点是盐铁官营政策是否应该继续实施。接着我们要具体阐释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之士对待继续实行盐铁官营政策不同态度的原因:就桑弘羊而言,根据其言论中的“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可知该政策利于保证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贤良、文学之士而言,根据其言论中“今郡国有盐、铁、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可知该政策加重民众负担,不利于对民众的教化。然后我们要对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之士主张的实质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桑弘羊言论中“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取得供给)者……通委财(流通囤积货物)而调缓急”可知加强经济控制,是对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的延续;根据贤良、文学之士言论中“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可知他们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教化,基于当时国势衰弱、民生困苦,要求废除盐铁官营。最后,对这一争论的实质进行总的概括,并对其进行升华,其目的有二,一是使得论述结构更为完整,二是升华认识:这场争论既是经济政策的争论,也是关于国家治理理念的争论,它启示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对既有政策进行适时地反思与调整。
    答案: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焦点是盐铁官营政策是否应该继续实施。(2分)
    桑弘羊一方坚持盐铁官营,认为该政策利于保证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贤良、文学之士反对盐铁官营,认为该政策加重民众负担,不利于对民众的教化。(4分)
    桑弘羊主张盐铁官营,实质是加强经济控制,是对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的延续。贤良、文学之士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教化,基于当时国势衰弱、民生困苦,要求废除盐铁官营。(4分)
    这场争论既是经济政策的争论,也是关于国家治理理念的争论。它启示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对既有政策进行适时地反思与调整。(2分)
    19.解析:第(1)问据材料“僧侣不能从事土地垦殖,尼女亦不得从事纺织……经济、政治特权”“崇尚自给自足……寺院自我供养的主要方式”得出僧侣和尼姑从脱离生产、享受特权到自给自足、自我供养;据材料“田地主要以自己开垦为主……山地丘陵之间……与前期寺院连田阡陌,尽占膏腴形成巨大反差”得出寺院从广占良田到自己开垦山地丘陵土地为主。第(2)问据材料“崇尚自给自足,农禅结合的禅宗重新崛起并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得出革新了寺院经济模式、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发展;据材料“将农业作为寺院自我供养的途径”结合所学得出减轻了依靠世俗供养所造成的社会负担;据材料“禅宗的田地主要以自己开垦为主”结合所学得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隐匿户籍的现象;据材料“禅林经济终结了此前寺院作为大土地所有者与国家争利博弈的时代”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国家赋役的征发,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1)僧侣和尼姑从脱离生产、享受特权到自给自足、自我供养。(2分)寺院从广占良田到自己开垦山地丘陵土地为主。(2分)
    (2)革新了寺院经济模式;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发展;减轻了依靠世俗供养所造成的社会负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隐匿户籍的现象;有利于国家赋役的征发;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8分)
    20.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研究主题,据材料一“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体现的是宋代的商业广告;据材料二“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直至天明……又有外来托卖灸鸡……架子前后,亦设灯笼……街巷处处有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体现的是宋代商业活动的情况,所以研究主题可以概括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小问研究角度,据材料一“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宋代店铺商标广告意识增强;据材料二“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直至天明……又有外来托卖灸鸡……架子前后,亦设灯笼……街巷处处有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描述了宋代商业活动的贸易场景,可得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补充一个新主题为:宋代儒学思想的发展。理由可以结合宋代的时代背景,程朱理学的形成和陆九渊心学的出现,从而说明宋代儒学思想的发展,所以理由可以概括为:程朱理学是在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学(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出现,陆九渊开创心学,标志着重建理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答案:(1)主题: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研究角度:
    材料一角度,宋代店铺商标广告意识增强;
    材料二角度,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4分)
    (2)示例 研究主题:宋代儒学思想的发展。(2分)
    理由:程朱理学是在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学(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出现,陆九渊开创心学,标志着重建理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6分)
    简牍1
    当地深山里发现一种并非丰产的植物“枝枸”,秦吏仍认真描述了它的性状、位置、产果情况,录入官方档案。
    简牍2
    记录12名戍卒,在老家欠了官府的罚金从数百钱到上万钱不等,官府连续发函到他们屯戍的地方,在长达3年的不懈追讨,终因太穷而无法偿还。
    简牍3
    迁陵居民交纳蚕茧以充当户赋,“卅四年……当出户赋者志;见户廿八户,当出茧十斤八两”。
    御史大夫桑弘羊
    贤良、文学之士
    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取得供给)者……通委财(流通囤积货物)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愿罢盐、铁、均输。
    相关试卷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训练一中国古代史: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训练一中国古代史,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 这是一份(统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综合提升1 中国古代史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综合提升1 中国古代史 (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化,明清时期的中国和西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国古代史 专题综合测评(一)--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