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四县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924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四县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924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四县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8924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四县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展开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四县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时量:75分 分值:100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2年6月2日至6日,(正值农历五月初五前后),湖南省内大部分出现了普降大到暴雨的恶劣天气,导致省内众多河流暴涨洪水,形成暴雨、山洪、洪涝气象灾害和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降水的天气形成过程,主要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2.在湖南省内,民间一般对此次降水形成的河流暴涨现象,俗称为( )
A.端午水 B.正午水 C.子午水 D.夏汛
湖南省(如简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农业大省,农、林、牧、渔等农产品产量颇丰,其中,水稻生产的面积与产量常居全国首位,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据此回答3~5题。
3.湖南省的森林覆盖率已达60%,其主要的森林植被类型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热带季雨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下列对湖南省适合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的主要自然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地形多种多样 ②溪、河、湖众多
③气候雨热同期 ④红壤广布肥沃
⑤劳动力丰富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下列有关湖南水稻生产区位优势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水稻育种繁殖技术高,品种优良,单位面积产量高
B.雨热同期,水热丰富,四季皆可种植
C.种植历史悠久,水稻土广布
D.劳动力丰富,满足水稻生产劳动量大的需求。
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广大农耕区,许多村庄与田地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地带(如下图的丙处附近),据此回答6~7题。
6.从位置上看,图中植被带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
A.灌木植被—草本植被—湿生植被—砾石滩
B.砾石滩—湿生植被—草本植被—灌木植被
C.灌木植被—砾石滩—湿生植被—草本植被
D.湿生植被—草本植被—灌木植被—砾石滩
7.下列关于村庄与田地分布在河流凸岸地带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较平坦,耕作、居住便利 ②取水方便安全,利于灌溉,
③在对外联系上,水陆交通方便, ④泥沙淤积,土壤深厚肥沃,
⑤临河的流速较快,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古代有些诗人善于观察地理环境,在诗句中往往描写或反映出一些地理现象的特点,请阅读有关古诗,思考回答8~9题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其诗中所反映的月相应该是 ( )
A.上弦月 B.凸月 C.满月 D.下弦月
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其诗中所描写的“风”是由于热力环流而产生的 ( )
A.山风 B.谷风 C.湖风 D.陆风
地球距今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生物的出现与进化只是其中的一段。大熊猫(如图)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 “中国国宝”。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据此思考回答10~11题
10.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宙
11.下列关于对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中地球演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②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③发生了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 ④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
⑤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大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下左图示意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中各地区人口分布比重及与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比较的变化情况;右表为我国近30年来城市人口占比情况统计。据此思考回答12~14题
12.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广大,占全国面积的71.6%,但人口分布却只占全国的27.12%,造成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占比少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源环境承载力低 B.科技发展水平低
C.经济发展速度很慢 D.地区开放程度低
13.从图、表可以反映出: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与分布的趋势是( )
A.西部成为人口净迁入区,东北成为人口净迁出区
B.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分布上进一步向城市集聚
C.社会经济差异减小,使东、西部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D.中部经济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最低,人口迁出多
14.下列关于我国近30年来城镇化进程及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②城镇化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③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④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⑤缩小了城乡差距,实现了教育、卫生均衡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在生产、生活中,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注意协调人地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湖南省西部山区某县曾经大规模无序开采铅锌矿、锰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对该县曾经大规模无序开采铅锌矿、锰矿产生环境问题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加剧水土流失,主要是污染地表径流与土壤
B.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三类问题都存在
C.主要表现为破坏植被、毁坏耕地、阻塞交通
D.造成土地荒漠化,导致当地的臭氧层破坏
16.该县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全面禁止开矿,保护生态环境 B.招商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恢复生态环境,全面发展旅游业 D.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绿色发展
二、非选择题 (4道大题,共52分)
17.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地势大致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主城区沿河而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当汛期洪水暴发时,在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最易发生崩塌的地点是哪处?并说明理由。(4分)
(2)该城市在土地利用的功能区规划上:M区主要为居住区、N区发展为工业区。请说明其规划的合理性。(8分)
18.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自然植被是一定地区植物长期发展的产物,而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环境,特别是热量与水分条件及二者的组合状况。分布在东非高原上的猴面包树树干粗大,树叶少而小。
材料二:红海是位于亚、非两洲之间的陆间海,盐度高达4.1%~4.2%,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材料三:左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对称分布图、中图为猴面包树形态、右图为红海及周边区域。
(1)在甲气候环境下,我们往往看到的森林植被类型是 ,请指出该森林植被类型的主要特征。(6分)
(2)猴面包树分布在乙气候环境,请说明当地的气候环境与猴面包树形态特征的关系(4分)
(3)简析红海盐度极高的地理原因。(4分)
19.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21年12月6日,张吉怀高铁开通运营。张吉怀高铁正线全长246.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北起张家界市,经湘西自治州州府吉首市,南接怀化市。
材料二:张吉怀高铁穿越的武陵山区,是湖南省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全线桥隧比达到90.7%,下图为张吉怀高铁的酉水特大桥及隧道口实景。(注:高铁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百分之二,线路以直线为主。)
材料三:张吉怀高铁串联多个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一条“黄金旅游线”,更是一条“乡村振兴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中西部铁路网布局,连接湖南西部主要市州,辐射整个武陵山区;在实现湖南区域均衡布局、促进中西部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湖南最美高铁”。
(1)张吉怀高铁修建中,桥梁、隧道占比90%以上。请简析这样修建的理由。(4分)
(2)简述张吉怀铁路开通运行对湘西地区区域发展的意义。(6分)
(3)张吉怀高铁的建成,将极大促进湘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请指出湘西地区利用旅游业为龙头,可促进与带动哪些服务业(门类)的发展?(4分)
2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是其气候与地形的“真实写照”。 贵州省内全年阴雨天气多,气温年较差小;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形态各异。
材料二: 六盘水市地处贵州省西部的乌蒙山区,年降水量1200至1500mm,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夏季气候凉爽、舒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誉名的城市。
材料三:左图为贵州省简图及六盘水市的位置示意,右图为六盘水市气温年变化示意图。
(1)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形态各异。请分别写出两种地貌的不同景观形态类型。(6分)
(2)请你从六盘水市的气温变化特点的角度简洁归纳其气候特征,并简析六盘水市成为“中国凉都”的地理原因。(6分)
高一期末调研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仅供教师阅卷评分采点参考)
一、选择题
1~4:BADD 5~8:BABD 9~12:ACCA 13~16:BCBD
二、非选择题
17.(12分)
(1)甲处(1分) 理由:甲处位于河流的凹岸,(1分)汛期时洪水流速快,(1分)对河岸冲刷侵蚀强,(1分)导致河岸易崩塌。 (共4分)
(2)居住区:①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居住区处于工业区的上风向,空气质量较好;(2分)
②位于主城区与工业区之间,既方便到主城区购物或工作,也方便到工业区上班。(2分)
工业区:①因地势,河流大致自西北流向东南,工业区位于河流经主城区的下游地带,对城市水污染少; ②处于盛行西北风的下风向,大气污染少; ③处于主城区的远郊区,土地租金降低,且噪音等污染影响也较小。(答对2点记4分)
18.(14分)
(1) 热带雨林 (2分)
①全年呈深绿色,无明显的季相变化; ②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③乔木高大茂密,分层较复杂; ④树基常有板根、树干常有茎花现象;
⑤木质大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 (答对2点记4分)
(2)①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干、湿两季明显,干季降水很少,猴面包树树干粗大,便于湿季储水、干季耐旱;(2分)
②地处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猴面包树叶少而小,利于减轻叶面蒸腾对水分的消耗。(2分)
(3)① 位于副热带海区(回归线附近),降水很少,而气温高,蒸发量很大;
②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入海河流极少,缺乏淡水汇入稀释作用;
③海域封闭,与外海的水体交换少,使盐度居高不下。 (答对2点记4分)
19.(14分)
(1)①湘西地处武陵山区,地质复杂,地形崎岖不平(山谷、溪、河多),起伏大,(1分)修建桥梁可使路面保持平坦(平整坚实),便于列车安全运行;(1分)
②湘西多山地,修建隧道可(减少弯道)保持高铁线路以直线为主,(1分)建成后可减少运营成本,并保证列车高速与安全运营。(1分)
(2)①出行更方便快捷,使湘西地区完全纳入“湖南两小时经济圈”;
②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充分发挥“黄金旅游线”的价值;
③有助于发挥省会长沙(长株潭城市群)对湘西经济辐射拉动作用;
④有利于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⑤助力沿线地区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的富民成果;
⑥推动沿线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带,促进少数民族生活质量的提高。
(答对3点记6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记分)
(3)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物流业、娱乐休闲业、商品零售业、宾馆住宿业、旅游职业教育培训、金融与保险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公共管理业、商务信息业等。(答对1点记1分,共4分)
20.(12分)
(1)喀斯特溶蚀地貌景观形态有:溶沟、石芽、峰林、孤峰、溶斗(天坑)、地下溶洞。(4分)
喀斯特沉积地貌景观形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钙华(2分)
(2)气候特征:冬暖夏凉(冬温夏凉)(2分)
地理原因:①地处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因海拔(地势)高,夏季气温较低;(2分)
②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多阴雨天气,云雨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气温不会太高。(2分)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平江县高三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平江县高三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共9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四县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四县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文件包含长沙四县市2022年上学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长沙四县市2022年上学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评分参考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