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必刷09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选择题200例 (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75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必刷09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选择题200例 (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75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必刷09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选择题200例 (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75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必刷09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选择题200例 (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必刷09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选择题200例 (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09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熔化与凝固
例41.(2019·湖北省鄂州市)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 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 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 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答案】C
【解析】A、图像中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A错误;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故B错误;C、由图像可知,在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固体的熔点是0℃,此过程中物质正在熔化,是晶体,故C正确;D、冰在完全熔化为水时,质量不变;同一个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冰升温比水快(即冰的上升温度较高),由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小;故D错误。
例42.(广东省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小丽将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水变成冰块是凝固过程;AB.都是熔化图象,但A的熔点不是0℃,所以A. B不符合题意.CD.温度都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D的凝固点是0℃,并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的凝固点不是0℃,因此不符合题意;所以D正确.
汽化与液化
例43.(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 把新鲜的蔬菜装人塑料袋中
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答案】C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A.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A不合题意;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B不合题意;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提高了温度,加快了表面空气的流动,可加快蒸发,则C符合题意;D.用地膜覆盖农田,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则D不合题意。
例44.(2019·山东省淄博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 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
B. 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 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D. 水的沸点是98°C,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AD
【解析】A.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水在沸腾过程中,仍然要吸收热量,由图可知其温度保持99℃不变,故B正确;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能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故C正确;
D.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99℃,沸点低于100℃,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D错误;
例45.(2019·湖北省咸宁市)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的冰逐渐变薄
B. 盛夏,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
C. 深秋,草叶上出现晶莹露珠
D. 寒冬,树枝上形成茸茸雾凇
【答案】C
【解析】A. 湖面上的冰逐渐变薄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 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 草叶上出现晶莹露珠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D. 树枝上形成茸茸雾凇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升华与凝华
例46.(2019·江苏省南通市)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春雨天晴,路面变干 B. 盛夏季节,天降冰雹
C. 深秋清晨,薄雾弥漫 D. 寒冷冬日,冻衣晾干
【答案】D
【解析】A.春雨天晴,路面变干,是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盛夏季节,天降冰雹,冰雹是天空中的小水滴凝固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深秋清晨,薄雾弥漫,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寒冷冬日,冻衣晾干,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例47.(2019·湖北省怀化市)在水循环中,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小冰晶,这种物态变化属于
A. 凝固 B. 升华 C. 液化 D. 凝华
【答案】D
【解析】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小冰晶,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D正确。A.凝固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故A错误。B.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故B错误。C.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故C错误。
物态变化综合
例48.(2019·贵州铜仁市)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
A. 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
B. 清晨梵净山的雾——汽化
C. 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蒸发
D. 寒冷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
【答案】C
【解析】A.水结冰是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B.雾是由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积水被晒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蒸发(汽化)现象,故C正确;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1.(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下图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像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于墙内混入非晶体材料,所以它在熔化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固液共存”的状态,它的温度会持续上升,故选C。
2.(2019·江苏省苏州市)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 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
C. 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 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答案】B
【解析】A、由于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且物质受热均匀,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晶体在熔化前后以及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所以该物质的内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不是冰,故D错误。
3.(广东省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
B. 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
C. 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
D. 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
【答案】A
【解析】由图象可知,图象平直一段对应的温度为0℃,故熔点为0℃,第1min到第4min内是熔化过程,是吸热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综合分析,应选A.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关键是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同时要理解熔化过程的概念,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
4.(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铅的熔点为328℃,那么温度为328℃的铅所处的状态是( )
A. 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共存 D. 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铅的熔点为328℃,所以328℃的铅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态(刚刚熔化结束),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因此三种状态都有可能。故选D。
5.(2019·湖北省襄阳市)下列现象或过程中由于熔化而形成的是
A. 滴水成冰 B. 秋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 隆冬清晨植物叶片上的霜 D. 冰雪消融
【答案】D
【解析】A、滴水成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A错误;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D、冰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正确。
6.(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A. 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 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 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 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答案】D
【解析】金属都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铅是晶体,所以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选D.
【点睛】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要吸热,牢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
7.(广东省茂名市高州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
A. 将湿衣服晾在密闭的卫生间内
B. 将弄湿的作业本子打开放在向阳的窗台上
C. 将用后的墨水瓶盖拧紧
D. 用保鲜袋将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内
【答案】B
【解析】蒸发的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高则蒸发的快,和表面积有关,表面积大蒸发的快,和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A.密闭的卫生间减慢了空气流动,蒸发减慢,A错.B.放在向阳的窗台上,温度高空气流动快,所以蒸发加快,B对.C.拧紧瓶盖减缓了空气的流动蒸发变慢.C错.D.用保鲜袋将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内使得温度低而且空气流动慢,减慢了蒸发,D错.
8.(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甲、乙两支温度相同的温度计,在乙温度计上(如图)包上一块浸湿了的酒精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示数相同 B. 甲的示数比乙的高
C. 乙的示数比甲的高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在乙温度计上(如图)包上一块浸湿了的酒精棉,因为酒精蒸发吸热,所以乙温度计的示数减小,甲的示数比乙的高,故选B。
9.(2019·天津市)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
A. 凝固放热 B. 升华吸热 C. 液化放热 D. 蒸发吸热
【答案】D
【解析】酒精是液态的,擦在手上蒸发为气态,故而是蒸发过程。蒸发过程会吸收热量,从而使手表面皮肤温度降低,感到凉快。
10.(2019·吉林省)夏天清晨,有时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A. 凝固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华
【答案】C
【解析】夏天清晨,有时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因此这个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C正确,而ABD错误。
11.(2019·四川省攀枝花市)清晨,人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常常看到树叶和青草上挂满晶莹的露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露珠的形成属于( )
A. 汽化 B. 升华 C. 熔化 D. 液化
【答案】D
【解析】水蒸气是气态,露珠是液态,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为液态小水滴,发生的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
12.(2019·江苏省常州市)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人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A. 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 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 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答案】D
【解析】AD.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人少量液态氮, 液态氮迅速汽化,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小水滴。故A错误,D正确。B.液氮发生的是汽化,不是凝固,故B错误;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故C错误。
13.(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冬天湖面结冰 B.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C.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D. 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
【答案】B
【解析】冰是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属凝固现象,故A错;壶嘴冒出的“白气”不是气,而是由水蒸气液化所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灯丝变细是由灯丝高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升华现象,故C错误;冷冻室里的“白霜”是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态,属凝华现象,故D错误;应选B.
14.(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梅雨季节我市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瓷砖墙壁“出汗”,这种现象是
A. 熔化 B. 液化 C. 汽化 D. 凝华
【答案】B
【解析】瓷砖墙壁“出汗”是热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选B
15.(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水烧开后,壶嘴向外喷出“白气”,这“白气”形成过程是
A. 先熔化再液化 B. 先液化再汽化 C. 先汽化再液化 D. 先液化再升华
【答案】C
【解析】水烧开后,壶中的热水吸收热量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壶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所以“白气”的形成过程是先汽化再液化.故选C.
16.(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夏天吃冰棍时,我们发现冰棍在冒“白气”(如图所示),仔细观察、思考,在下面几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白气”是冰先熔化再汽化形成的 B.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白气”是向上飘的 D. “白气”形成过程要吸热
【答案】B
【解析】ABD.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液化会放出热量,故B正确,AD错误;C.由于“白气”(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白气向下移动,故C错误。
17.(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给小镜子消毒 B. 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
C. 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水蒸气液化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C
【解析】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病灶在小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镜上,使人看不清楚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烤一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故选C。
18.(广东省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 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D. 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答案】B
【解析】A. 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是固态水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B.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是屋内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变为固态的过程,符合题意;C. 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 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是液态水凝固的过程,变为固态,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2019·贵州贵阳市)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 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 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 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答案】D
【解析】冬季,室内温度较高,而玻璃窗的温度较低,室内玻璃窗周围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液化形成小水滴,若室外气温更低时,则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还会凝华形成小冰晶,都会附着在玻璃的内侧,故只有D正确,ABC错误。
20.(2019·海南省)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 B. 升华和凝华 C. 汽化和液化 D. 液化和凝固
【答案】A
【解析】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定型成为镜架,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即先熔化后凝固。
21.(2019·湖北省黄冈市)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清晨,缭绕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 清晨,附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 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D. 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用干冰熔化吸热
【答案】C
【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B错误;C、在地面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C正确;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D错误。
22.(2019·湖北省黄石市)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季清晨草地上出现霜是一种凝华现象
B. 冰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要上升
C. 水在任何情况下沸点都是100
D. 升华就是迅速先熔化再汽化的过程
【答案】A
【解析】A. 草地上出现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正确;B. 冰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玻璃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故B错误;C.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水的沸点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才是100℃。故C不正确;D. 升华就是由固态直接保持气态的过程,故D错误。
23.(2019·湖北省孝感市)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 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 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答案】B
【解析】A. 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冬天驾车,车内的温度相对较高,车内温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玻璃内表面液化形成小水滴,即水雾,故B正确;C. 水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 水雾消失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
24.(2019·江苏省无锡市)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很快的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是113.7℃,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A. 浸入开水中 B.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 至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答案】A
【解析】AB、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是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所以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可以确保碘不会熔化。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故C、D不符合题意。
25.(2019·四川省巴中市)风景优美的光雾山,夏天云雾缭绕,冬天大雪纷飞,宛若人间仙境,其中关于雾、雪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化、凝华 B. 汽化、凝华 C. 汽化、凝固 D. 液化、凝固
【答案】A
【解析】雾的形成过程,水蒸气变为液态水,属于液化;雪的形成过程,水蒸气变为固态的雪,属于凝华过程。故A正确,BCD错误。
26.(2019·四川省眉山市)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 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D. 河面上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
【答案】A
【解析】A.地球表面的水吸热时,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由于与空气摩擦,导致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小冰晶会熔化成水,故C错误;D.河面上的水变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27.(2019·四川省绵阳市)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这是由于
A.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 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 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答案】B
【解析】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说明有水珠产生。这是因为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杯表面,从而变湿的。故B正确,A、C、D错误。
28.(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主要是由于( )
A. 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 B. 冻肉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所致
C. 冷库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D. 冷库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
【答案】C
【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附着在冻肉的表面,故C正确。
29.(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
A. 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B. 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
C. 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 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C
【解析】A.撒盐是为了降低冰雪的熔点,使雪更容易熔化,故A错误;B.洒水时,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属汽化吸热,故B错误;C.“白气”不是气,而是水蒸气液化所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D.窗花是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成了固态,属凝华现象,故D错误;应选C。
30.(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l )滴在桌子上的墨水逐渐干了;( 2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教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上一层小水珠;( 3 )刚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 ( 4 ) 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A. (l ) ( 2 ) B. (2 ) ( 3 ) C. (2 ) ( 4 ) D. (l ) ( 4 )
【答案】D
【解析】滴在桌子上的墨水逐渐干了(蒸发吸热)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教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上一层小水珠(液化放热)刚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液化放热)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逐渐变小(升华吸热)选D
31.(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C
【解析】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错误.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错误.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答案为C.
32.(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冰比0℃的水冷一些 B. 灯丝用钨丝而不用铁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 物质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B
【解析】A、0℃的任何物质的温度都一样,冷热程度一样,故A错误.B、灯丝用钨丝就是因为它的熔点高,不容易烧断,故B正确.C、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非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故C错误.D、晶体的熔化过程,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物质吸热后温度不一定升高,故D错误.故选B.
【点睛】牢记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的特征,是考试中非常容易考试到的知识之一,一定要能利用此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3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B. “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 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答案】A
【解析】A.冬天,冰花是由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会出现窗户玻璃内表面,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导致气温较低,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人体上的热,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取出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34.(广西岑溪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沸腾,后凝固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蒸发,后沸腾
【答案】A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海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气态又变为了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点睛】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35.(海南省东方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包装盒外面霜,是液化造成的
B. 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C. 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汽化造成的
D. 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答案】B
【解析】A.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A错误;B.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手上的水凝固成冰造成的,故B正确;C.冰棍“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是因为冷饮在熔化过程要吸收人体的热量,故D错误。
36.(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②自来水管“出汗”是空中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③露珠是空中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④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在以上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①④.故选A.
37.(甘肃省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雾气”是水蒸气 B. “雾气”是小冰晶
C. 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 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D
【解析】干冰(固态CO2)迅速升华时,变成大量的气态CO2,由于这是个吸热过程,而刚烧开的水恰能提供这种热量,这样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在水中涌出时,就形成了水沸腾的效果,故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D正确;而“雾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故A、B均不对.
38.(河北省石家庄市28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
B. 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
C. 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
D. 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液化现象
【答案】C
【解析】A.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感到凉,这是由于酒精蒸发时,从皮肤吸收了热量的缘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的是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而蒸发会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而不是风降低室温,故C错误,符合题意;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9.(2019·广西贵港市)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 汽化或升华 B. 汽化或凝固 C. 液化或凝华 D. 液化或凝固
【答案】C
【解析】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由气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必刷18 浮力-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选择题200例(解析版),共20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必刷13 估测-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选择题200例(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以下所给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必刷09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刷选择题200例 (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