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综合检测题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综合检测题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必修上册01
    综合检测题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必修上册02
    综合检测题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必修上册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综合检测题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全册综合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孤陈的城市在长夜中埋葬/他们记忆着最美丽的皇后/飘零在西落的太阳下/要先做一场梦”,这是机器人小冰写的一首诗。人工智能“少女诗人”小冰经过两年的深度“学习”,如今已具备强大的“创作”能力。只需上传一张图片,给几个关键词,小冰就能在10秒内替你创作出诗歌初稿。在研发过程中,工程师们曾用27个化名,在豆瓣、贴吧和天涯等多个网络社区的诗歌讨论区和报刊中发布小冰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没有人发现作者是个机器人。后来,小冰研发团队从小冰写成的数万余首诗中挑出139首结集出版,为诗集取名“阳光失了玻璃窗”。
    微软小冰项目负责人李笛介绍,为了掌握写诗技能,小冰学习了1920年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被训练了超过10000次。一开始小冰写出的诗句一点也不通顺,后来慢慢变得“风格独特,有偏好和行文技巧”。
    如果说“诗人”小冰的创作仍是基于对海量文字的统计和计算,那“画家”小冰的模型已开始基于情感计算框架。换句话说,“画家”小冰不仅具有IQ(智商),还具有EQ(情商),并且其“创作”开始基于情感激发。这个模型有这样非常鲜明的特点:会大量使用诱发源,不是让机器把一种已有的视觉元素进行复制,拼接,再转成另外一种风格重新生成,而是在诱发源的帮助下,激发人工智能进行独立创作。该模型通过对过往400年艺术史上236位人类画家画作的学习,已能独立完成100%原创的绘画作品。
    此前世界上大多数人工智能的开发都是围绕任务驱动型、知识型的路线来架构。但近些年,各大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对人工智能EQ(情商)的开发。除了微软的小冰,亚马逊开始希望Alexa能够有同理心,百度也提出“智能体”的概念,要求人工智能更加有个性,更加有“人设”。人工智能的构建已经从单纯的IQ开始向“IQ+EQ”演变。长此以往,人工智能将不仅具备人类的智慧,或许还将拥有人类的情感。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化的表现形式,当人工智能拥有情感,并且能够依靠情感激发来进行文艺创作时,人类独有的文艺创作能力的确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材料二:
    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艺术家,大部分人都不认可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作的曲是艺术品。因为艺术被认为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其主观情感的呈现,而艺术活动更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充满感性色彩,人类艺术创造最大的特征就是情感化。而人工智能是理性的,它的整套艺术生产逻辑是基于数据的,即便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开始加入情感激发和随机化模块,但创作的内容仍然是从大量作品中提取、分解、组合而成的,这种重组方式不能称为情感化的艺术创作。
    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面基于主观情感上的“一时难以接受”,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艺术可能会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留给人类的最后一片施展才华的乐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
    以小冰的绘画作品为例,乍一看,其颇具“艺术色彩”,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作品仍然难以消除元素堆砌的痕迹。就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个主题,小冰所画的内容基本上都在“建筑”“人”“家具”这几个模棱两可的元素上来回重复。而即便是输入“城市”这个关键词,小冰依旧会把城市跟椅子、时钟这类元素联系到一起,画作也不算完整,甚至过于抽象。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对人类艺术的冲击,大部分还是体现在心理层面。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还是很难接替艺术家的创作,即便这些智能机器人创造出一些被人类认可的“艺术品”,那也是基于人的参与设计。人们需要通过了解创作者的人生经历、社会背景、内心情感,去揣测一件艺术作品的深意,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文艺创作”,整体上还难以使其“作品”充满这种感性的色彩。
    材料三:
    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存现实基础的改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家和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艺术存在的意义及其终极走向等一系列问题。正如艺术批评家李心沫所言,在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已经很难被人区分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对人工智能视而不见,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
    从积极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虽然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就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基本可以由机器完成。最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比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文化艺术的审美和创造性思维,基于爱、恨等情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则在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也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
    对文艺家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在极短的时间内阅遍人间所有的艺术精华,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人工智能机器人还可以为艺术家锦上添花,分析素材,丰富艺术表现手法,让他们的艺术创作更上一层楼,给人类文学艺术世界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文化消费者能体味更为赏心悦目的艺术之美。
    比如,小冰的绘画技能应用的领域是服装面料的图案设计。李笛介绍,以小冰人工智能框架为基础,微软已经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几家最大的纺织面料企业合作开发了人工智能纺织服装面料图案设计平台。该平台可以设计出1026种服装面料纹样和插画。另外,小冰也参与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截至目前小冰已经为许多家电台和电视台生产了2800多小时的节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冰经过训练一下子就能写出风格独特,有偏好和行文技巧的诗。
    B.一般的网友读小冰的诗,基本没有谁发现这些诗是机器人写的。
    C.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是因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D.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重复性技能都可以由机器完成。
    【答案】B
    【解析】
    A.“一下子就能写出风格独特,有偏好和行文技巧的诗”的说法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一开始小冰写出的诗句毫不通顺,后来慢慢变得‘风格独特、有偏好和行文技巧’”,可见并非是“一下子……”。
    B.表述正确。
    C.“因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的说法不准确,且原因的分析以偏概全。材料二第二段是说: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面基于主观情感上的“一时难以接受”,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艺术可能会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留给人类的最后一片施展才华的乐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即选项错在将“一时难以接受”等同于“难以接受”;另外,选项忽略了人工智能本身在文艺创作方面的短板。
    D.“都可以由机器完成”的说法表意太绝对。根据材料三第二段,“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就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基本可以由机器完成”,是“基本可以”而不是“都可以”。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机器人小冰艺术创作的特点,认为可以取代人类独有的文艺创作能力。
    B.材料二写了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排斥的心理以及采用的应对措施。
    C.两则材料中关于文艺创作必须要有人类的情感的看法是一致的。
    D.两则材料中关于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的看法相似。
    【答案】C
    【解析】
    A.“认为可以取代人类独有的文艺创作能力”的说法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可知“人类独有的文艺创作能力的确会受到极大的挑战”,而不是被“取代”。
    B.“以及采用的应对措施”的说法于文无据。通览材料二,并没有“采用应对措施”的相应表达。
    C.表述正确。
    D.“两则材料中关于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的看法相似”的表述错误,两则材料中关于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的看法并不相似。材料一认为人类独有的艺术创作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材料二认为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离人类的水平还有点远。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人类艺术创造最大的特征是情感化,而人工智能是理性的。
    B.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依然处在“低幼”阶段。
    C.人工智能的那些绘画作品还存在大量元素复制堆砌的痕迹。
    D.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文艺创作”从整体上看已经充满深意。
    【答案】D
    【解析】
    首先要明确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材料二的论点是: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艺术家,大部分人都不认可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作的曲是艺术品。也就是在大多数人看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文艺创作,算不上艺术作品,观点是否定的。而ABC三项表述可以支撑论点,正确。
    D.“从整体上看已经充满深意”显然是肯定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文艺创作”,这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
    4.材料二在论证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答案】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材料二先提出了观点“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艺术家,大部分人都不认可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作的曲是艺术品”。然后进行道理论证,作者从“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这个角度分析,指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然后举小冰的绘画作品为例说明“小冰”的创作和绘画,指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是很难接替艺术家的创作。
    【解析】
    首先指出该则材料所使用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然后结合材料二,具体分析怎样进行道理论证的。材料二的第二段是从主观情感和人工智能现在的文艺创作仍处于“低幼”阶段等方面进行道理分析。第三段进行事例论证用人工智能少女“小冰”的创作尾联,说明“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还是很难接替艺术家的创作”。
    5.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吗?上面三则材料针对这一问题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答案】这种说法是不合适的。第①则材料认为人类独有的艺术创作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第②则材料认为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离人类的水平还有点远,第③则材料认为艺术家不应一味排斥而应加以利用。我认为人工智能会冲击人类的艺术创造力,但无法完全取代,毕竟人是有情感的,而人工智能终究要受人掌控。
    【解析】材料一,结合“人工智能‘少女诗人’小冰经过两年不断的深度‘学习’,如今已具备强大的‘创作’能力”“如果说‘诗人’小冰的创作仍是基于对海量文字的统计和计算,那‘画家’小冰的模型已开始基于情感计算框架”“但近些年,各大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对人工智能EQ(情商)的开发”可知,材料一主要是说人工智能小冰写诗绘画样样精通,人工智能将不仅具备人类的智慧,或许还将拥有人类的情感,说明人类独有的艺术创作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再看材料二,“大部分人都不认可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作品是艺术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还是很难接替艺术家的创作”“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文艺创作’,整体上还难以使其‘作品’充满感性的色彩”,这是说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离人类的水平还有点远;最后看材料三,“我们对人工智能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人类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艺术家提高学习效率,吸取艺术精华”,这说明艺术家不应一味排斥而应加以利用。根据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三则材料的内容。最后考生还要谈自己对此的看法,可以谈人工智能对人类的艺术创造力的冲击,也可以谈人工智能与人类艺术创造力之间的距离。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再见,流沙河①先生
    曹可凡
    说起流沙河,人们自然会想起20世纪50年代那篇《草木篇》,这首长诗以白杨、藤、仙人掌、梅和毒菌为赋,表达诗人的爱憎。现在读来平平常常,那时却掀起轩然大波,被认定为“毒草”。于是,流沙河被打入冷宫,只得做木匠活糊口度日。对此,写过《死水微澜》的李劼人大为不解。他认为像《草木篇》那样拟人化的诗作,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流沙河何以凭这样的诗出名?故复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晚年的流沙河远离尘嚣,闭门谢客,蜗居在一处简陋的公房里,吟诗作文,怡然自得。因为余光中先生,他破例接受采访。当然话题也由余光中衍生开来。说起余光中,流沙河先生摇着折扇,语调不紧不慢:“1981年初秋,差旅东行。列车长途,不可闲度,终于在酷暑与喧闹间,读了余光中等诗人的作品,真是满心欢喜。特别是余光中的《当我死时》《飞将军》《海祭》等诗最使我感动。读余光中的诗,就会想起孔子见老聃时所说的话,‘吾始见真’。”之后,流沙河在《星星》诗刊发表长文介绍余诗,并开设讲座,专题分析余光中《乡愁》《等你,在雨中》《唐马》《所罗门以外》等诗作的艺术成就。
    说着说着,眼前这位面貌清瘦的老先生,逸兴遄飞,全然沉醉于诗意之中。“光中的诗不但可读,且读之津津有味;不但可讲,且讲之振振有词。讲余光中我上了瘾,有请必到。千人讲座十次以上,每次至少讲两个小时,兴奋着魔,不能自已,为此还闹出不少笑话。”原来,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大哥叫余光远。因此,有读者误以为余光中是他二哥,并且推测家中还该有个三哥“余光近”,这样,远、中、近就齐了。而那时,流沙河根本不认识余光中。1982年,余光中给流沙河写信,信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声,就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他曾在四川度过抗战岁月,自称“川娃儿”。几年后,余光中在《蟋蟀吟》中表达了相同的故国之思:“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
    心灵受到触动,流沙河写了《就是那一只蟋蟀》作为回应,发表于香港《文汇报》。朋友间的酬唱之作,竟被人误以为是“蟋蟀统战”。说到此处,连流沙河先生自己也忍不住开怀大笑。
    流沙河先生自称“成都文人”,除有两次因客观原因离开成都,其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成都度过。他引用《庄子》“旧国旧都,望之怅然”之语,来形容自己对成都的感情。“一个古老的城市,哪怕都很陈旧了,哪怕草木、蓬蒿都将其覆盖,但一看见它,心里便快活至极,因为那是我的归宿,我的故乡。”故而,他倾注全部心力写下一部有关成都的著作《老成都:芙蓉秋梦》,对成都的历史、地理、掌故、街道往事,进行充满情感与诗意的考证。对他来说,爱一个老城市也就是爱“父母之邦”,爱自己的祖国。
    谈及自己,流沙河先生谦称没有什么能耐,最合适的工作便是当一个读者。读了书,再写点文章,挣一点碎银子养家糊口。所以,他写过一副对联描述这种生活状态:“凑凑拼拼写些长长短短句,多多少少换点零零碎碎钱。”以戏谑方式表达出旷达的内心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岁月的沧桑、人生的起伏,滤尽众声喧哗之后,流沙河先生早已笑看人生如戏、世事如弈。
    老先生深得老庄之道,对人生的体验也更为谦虚、幽默而超脱,就像他最喜欢的那句话“天道好还,世事无常”。“天道好还——这是古人说的话,我倒还信奉这个。我如果乱骂人,那将来别人也要痛骂我;我糟蹋了别人,别人也要糟蹋我。我如果和别人讲道理,轻言细语讲事实,那么,也许将来我有问题,别人也会采用这种态度,而用不着糟蹋我的人格。”
    流沙河先生这一生,因诗而祸,也因诗扬名。在最困苦的年华里,有《庄子》、《诗经》、《楚辞》、唐诗,带给他连绵不断的情感与知性的慰藉。一世的悲喜与荣辱,到最后,依旧是一个读书人的清明与孤傲。晚年的流沙河,是名副其实的“书虫”,每天必须读书。
    再见,流沙河先生!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启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②
    (有删改)
    文本二
    流沙河用传统的诗歌审美观来评论现代诗歌。对此,先生说:“这和我这一生,和我受的教育分不开。因为从少年时代读《诗经》起,我就习惯了一种有韵味的、美丽的、有想象力的作品。现在我老了,还能背诵《诗经》中的许多作品,而且很热爱它们。我觉得,这些诗歌滋养我数十年,无法改了,因此就形成了我的一种保守主义的诗歌观。”
    对于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关系,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我至今都不相信,中国的诗歌能够把传统抛开,另外形成一种诗。最大的可能是把传统的东西继承过来,然后与现代的一些观念、各种认识结合起来才有前途。我最近看到报纸上介绍一个打工的诗人,他写了一首诗,叫作《如果有可能明天带你去旅行》。他写的诗是现在的生活,写他在外头打工的苦。我就突然注意到,他很讲究韵脚,也很讲究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念起来有节奏感。我觉得,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本能。要是离开了传统,完全凭空形成一种新的诗是非常困难的。”
    在流沙河看来,迄今为止,他所见到的现代诗,有极少数写得好的,比如纪弦、余光中等。他们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会了一门本领,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含义。“我看到更多的是一些松松垮垮、没有节奏、难以上口、无法朗诵的诗。无论那些诗的内容是写个人,还是社会,也无论作者的眼界高低与运用文字的方法如何,他们都废弃了中国古典诗歌高密度、高比重的文字,那是一种失败。”他说。
    (摘编自关捷《关于流沙河先生七年前的专访》)
    注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中国当代诗人。②这几句均出自流沙河诗作《理想》。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写李劼人的感叹,既含有作者对流沙河的同情,也表现了李劼人对流沙河诗作艺术成就的完全否定。
    B.流沙河是一个谦虚、幽默、旷达、超脱的人,他酷爱读书,一生经历悲欢荣辱,晚年远离世俗尘嚣,坚守清明与孤傲。
    C.文中流沙河既有对余光中的评价,也有对自己的评价,这两种评价融合交织,凸显了流沙河的个性特点。
    D.庄子等带给了流沙河情感与知性的慰藉,他很自然地引用《庄子》中的“旧国旧都,望之怅然”来形容自己对成都的感情。
    【答案】A
    【解析】A项,“完全否定”有误。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流沙河一生时间大都生活在成都,他爱成都,爱祖国,其作品《老成都:芙蓉秋梦》堪称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代表作。
    B.流沙河的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是受了余光中《蟋蟀吟》的感发而产生的心灵共鸣,两首诗都表达了相似的家国之思。
    C.流沙河列举余光中《当我死时》《飞将军》等诗作,是为了表现他对余光中诗作的喜爱,表现他跟余光中的深情厚谊。
    D.流沙河认为自己形成了一种保守主义的诗歌观,这一点可从他在最困苦的年华里对《庄子》、《诗经》、《楚辞》、唐诗的钟爱中得到印证。
    【答案】C
    【解析】“表现他跟余光中的深情厚谊”有误。
    8.有人认为文本一写到“再见,流沙河先生”就可以结束,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案】(1)同意。①从内容上看,“再见……”一句已表达了跟流沙河先生告别之情,其后不必赘述。
    ②从结构上看,以“再见,流沙河先生”结束全篇,呼应文题,文章结构完整。
    (2)不同意。①从内容上看,用流沙河的诗句收束全文,进一步肯定诗人及其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②从情感上看,引用流沙河的诗句收束全文,更加深切地表达出对流沙河先生的怀念之情。
    9.流沙河用传统诗歌审美观来评论现代诗歌。请结合文本二,概括流沙河心目中传统诗歌的美学特征。(6分)
    【答案】①言简意丰(含蓄凝练)。 ②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韵律美)。 ③富有想象力和意境。
    文言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①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才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是时于闻王广德雄张南道,超既至于阗,广德礼意甚疏。且其俗信巫,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騧马,急求取以祠我。”广德乃遣国相私来比②就超请马。超密知其状,报许之,而令巫自来取马,巫至,超即斩其首,收私来比,鞭答数百,以巫首送广德,因责让之。广德素闻超在鄯善诛灭虏使,大惶恐,即杀匈奴使者而降。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
    [注]①班超,班固之弟,沟通西域,为发展与西域的政治文化联系作出不朽功绩。
    ②私来比,于闻宰相。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宁觉广意薄乎 薄:减低
    B.明者睹未萌,况己著耶 著:显现
    C.伺胡惶恐,俱服其状 服:降服
    D.广德乃遣国相私来比就超请马 就:靠近
    【答案】C(服:屈服,低头承认)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骸骨长为豺狼食矣 因为长句
    B.吉凶决于今日 转徙于江湖间
    C.而令巫自来取马 时时而间进
    D.因责让之 我欲因之梦吴越
    【答案】B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皆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B.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皆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C.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皆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D.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皆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答案】C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班超从都善接待礼节上的先敬后废,敏锐地查觉有敌人的使者到来。
    B.鄯善假装结交汉朝,但暗通匈奴,班超发现后,断然采取相应措施。
    C.班超从侍者口中试探出实情,运用激将法发动官兵,歼灭匈奴使团。
    D.班超担心计谋泄露,会让众人死的不明不白,毅然决定斩杀匈奴使者。
    【答案】B(并非佯结汉朝,暗通匈奴,而是受匈奴威胁,不敢靠拢汉朝。从其“奉超礼敬甚备”可知)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4分)
    (2)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4分)
    【答案】
    (1)刚好那天刮大风,班超让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房屋后面。约定说:“看到火烧起来就全部擂鼓大喊。”
    (2)我从京城外调出来江州作官已经两年了,悠闲安逸,被琵琶女这个人的语言感动,这天傍晚(听到了她倾诉自己不幸的身世)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忧伤之意。
    参考译文: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任命班超为代司马,带兵另外去攻打伊吾,在蒲类海作战,杀死了很多敌人就回来。窦固认为他有能力,就派他跟从事郭恂一起出使到西域。班超来到鄯善,鄯善王广接待班超恭恭敬敬,礼节周到,后来一下子变得疏远懈怠。班超对随同他的官兵说:“难道不觉得鄯善王广礼敬的心意减低了吗?这一定是有北方敌人的使者到来,他心里犹豫,不知道要靠在哪一边好的缘故。聪明人在事物未出现端倪时就已经看出来,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呢?”就叫来鄯善国的侍者,骗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现在在哪里?”侍者惊慌害怕,就把情况全部都说了。班超就把侍者禁闭起来,把其他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来,和他们一起喝酒。酒酣时候,趁机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都在荒漠极远的地方,想的就是立下大功来求得富贵。如今敌人的使者到来才几天,鄯善王广的礼节诚敬就没了。如果让鄯善王将我们送给了匈奴,我们的躯体就将永远被豺狼所啃食。我们该怎么办!”官兵们都说:“现在处在危险的地方,是生是死都听从司马的。”班超说:“不入虎穴,就抓不到虎子。现在的办法,就只有趁夜用火攻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道我方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一定会吓破胆,那就可以完成使命,成功立业了。”大家说:“应当跟从事商量商量。”班超生气说:“是凶是吉,就在今天决定。从事文绉绉的一个庸俗官吏,听到这事一定会害怕而让计谋泄露。死得不明不白,就不是壮士。”大家说:“好。”
    刚入夜,班超就带着官兵奔向敌营。刚好那天刮大风,班超让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房屋后面。约定说:“看到火烧起来就全部擂鼓大喊。”其他人全部拿着兵器弓箭埋伏在房门两旁。班超就顺风放火,前后擂鼓大喊。里面的敌人全部乱成一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其他官兵斩杀那些使者和随从卫兵三十多个,其他的一百多个全都烧死。
    当时,于阗王广德称雄于西域南道,班超到达于阗后,广德待他礼仪态度十分疏淡。于阗又有信巫之俗,而巫师声称:“神已发怒,问我们为何要倾向汉朝?汉朝的使者有一匹黑唇黄马,快去找来给我做祭品!”于是广德派宰相私来比向班超索求赠马。班超暗中获知底细,便答应此事,但要巫师亲自前来取马。巫师来了,班超便立刻将他斩首,并逮捕了私来比,痛打数百皮鞭。班超将巫师的首级送给广德,借机对他进行谴责。广德早已听说过班超在鄯善斩杀北匈始使者的事迹,大为惊恐,便随即杀死匈奴使者投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②,巴人讼芋田。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②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二联连接紧凑,描绘了一幅富于立体感的山水画,把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快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
    B.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令人耳目应接不暇,气象阔大。
    C.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以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地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
    D.颈联转写蜀中民情,“汉女”“橦布”“巴人”“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以及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非常贴切。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A项,“清新、明快”说法错误。“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给人以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入诗,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就像将最远处、最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所以这两句应该是描绘出“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故选A。
    16.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6分)
    【参考答案】①前两联写景(借景抒情)。描绘巴蜀雄秀的山川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
    ②第三联叙事(叙事抒情)。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缺乏教化,含蓄的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远。
    ③尾联用典(用典抒情)。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并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借景抒情。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第三联有极强的概括力,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这就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这一联还为尾联埋下伏笔,使诗人劝勉李使君的话更显得切实而不空洞。尾联则顺势而下,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了妻子独卧黄泉之下的孤苦冷清,又写出了词人和妻子不能互诉凄凉的悲哀。
    【答案】(1)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2)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3)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8.阅读下面的文段,按照后面的要求完成题目。
    据《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公元前663年,齐桓公率领大军援助燕国攻打孤竹国。战争从春季开始,凯旋时已是冬天,山川草木都变了样,齐军不熟悉孤竹地形,途中迷失了方向。齐桓公十分着急。这时,上卿管仲献计说:老马是认识道路的,可以让我们军队里的老马为我们带路。齐桓公依计而行,齐军跟在老马后面,居然找到了出路,齐桓公大喜。后来队伍行进到山中,几天都找不到水源,大家口渴难熬,齐桓公一筹莫展,连管仲也束手无策。这时,大臣隰朋建议说:我听说,蚂蚁冬天筑巢穴在山的南面,夏天筑巢穴于山的北面。不管在哪里,蚂蚁总是在水源上面筑巢穴。现在这里就有蚂蚁窝,我们找找看,是否能找到水源。齐桓公听了十分惊奇,命令士兵们挖掘,果然挖出了水。齐桓公十分赞叹隰朋的聪明才智。
    文段中,管仲寻找道路,从逻辑上讲,用的是一个三段论推理。其推理过程是:
    老马是认识道路的,这几匹马是老马,所以这几匹马是能认识道路的。
    文段中的隰朋找水也运用了同样的推理,请仿照管仲的推理过程,仿写出隰朋找水的逻辑推理过程:① ,② ,③ 。
    【答案】①蚂蚁总是在水源上方筑巢,②这里有蚂蚁窝,③所以这里有水源。
    【解析】
    解答本题,先要明确所推断内容源自“我听说,蚂蚁冬天筑巢穴在山的南面,夏天筑巢穴于山的北面。不管在哪里,蚂蚁总是在水源上面筑巢穴。现在这里就有蚂蚁窝,我们找找看,是否能找到水源”,然后结合“老马是认识道路的,这几匹马是老马,所以这几匹马是能认识道路的”进行仿写和推断。如从“老马是认识道路的”,可仿写出“蚂蚁窝下面有水源”这一推断。其他推断也如此解答即可。
    19.“归谬法”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对这一论点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以驳倒对方论点。请阅读下列“示例”中用“归谬法”反驳相关观点的文段,仿照文段中划线的两句话,在“仿写”文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反驳相关观点。
    【示例】
    观点: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所以核电站是不应该存在的。
    归谬:如果说“核电站因为有微量放射性就不应该存在”是对的,①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②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所以不能仅因为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就说核电站不应该存在。
    【仿写】
    观点: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
    归谬:如果说“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是对的,① 。 ② ?所以不能仅因为许多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说上大学是没用的。
    【答案】①那么许多人生病就医后没能治好病,所以生病就医是没用的。
    ②可是,生病怎么能不就医呢?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时,依据例句及上下文内容,首先弄清定义,再做类比,仿写句子。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对这一论点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以驳倒对方论点。题干中“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是假设观点成立后的类比;“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是反义疑问句,即大自然不可能不存在,以此推翻“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的观点。仿照该句式,言之有理即可。
    20.下面画线句子有2处不合逻辑,请写出其序号。并加以改正。
    装备强则国强。古往今来,①国与国之争,就是装备制造业之争。当前阶段,高端装备之争已上升为大国之间博弃的核心。在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是王道。②实现技术突破,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才能勇敢地对老外说不。在智能制造引领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向“智造”转型,向“高端”升级,创新驱动是关键。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③我们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向装备强国的阵营进发。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和突破,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④缩短着从制造强国到制造大国的距离。
    【答案】①国与国之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装备制造业之争。④缩短着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距离。
    【解析】
    ①不合逻辑,“就是装备制造业之争”中“就是”表述绝对化,应该在“就是”前加上“很大程度上”,否则太绝对了。
    ④语序不当,“从制造强国到制造大国”语序不当,应该将“制造强国”与“制造大国”换一下位置。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新唐书》谈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都告诉我们:① ,不可轻忽。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节约的美德,似乎被人淡忘。于是,有人把奢侈当作潇洒,将挥霍看成慷慨,在他们眼里,② 。要知道,节约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永恒的主题。物资短缺时代,节约是节衣缩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物质富足时期,节约是文明理性,“自带午餐也美味,多坐公交和地铁”。资源是有限的,节约的资源,能发挥无限的价值。越是进步,越要节约,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永续发展。
    节约并非吝啬,而是一种忧患意识的长远体现,是深谋远虑后的利弊权衡。现代文明推崇它,是对过度消费的抵制,③ 。
    【答案】①能否厉行节约关系生存败亡 ②节约早已过时 ③是对有限资源的珍惜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22.“请客怎能吝啬?”“现在还需要节约吗?”……社会上还存在这样的声音。请你仿照示例,从以上材料中提炼出三条理由,对上述思想进行反驳。(每条不超过15字)(5分)
    示例:
    节约不是吝啬,而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节约不是吝啬, 。
    节约不是吝啬, 。
    节约不是吝啬, 。
    【答案】而是对理性消费的倡导 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惜 而是对永续发展的追求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腾讯公司尝试将蜀绣《千里江山图》等元素融入游戏中,化为游戏形象、服装头饰;敦煌研究院借助虚拟漫游、文创产品等形式演绎经典的敦煌文化。艺术成为IP,向外衍生出艺术品之外的更多形态……文化悄然成为创意经济的重要引擎,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如果你即将在“文化中国”主题班会上讲话,要求写一篇讲话稿,融入具体的文化开发示例,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这道作文题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写作材料,一部分是写作任务,材料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展示现象,第二部分是阐述意义。审题:材料中列举了两个文化开发的例子,它们的共同点是将传承文化与发展经济相结合,让文化成为创意经济的重要引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只能停留在过去,文物也不是只能等待来者观赏的摆件,它可以更主动,可以“触网”,可以有更现代,更丰富多元的表达面向。因此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手,谈谈如何进行文化开发,如何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任务分析:关于讲话稿(又称演讲稿)的格式要求纸条君之前已有专文讲解,忘记知识点的同学可以点击连接回顾一下哦。在此简单复习一下,讲话稿分为三个部分:一、称呼与导入;二、正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语);三、落款。
    参考立意:做大传统IP,才是真正的传承;文化的现代开发,传统文化的价值、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模式等;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中国符号,文化开发等。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课后练习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类阅读-双文本,名著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语言表达,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乡土中国》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乡土中国》综合训练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名著阅读,简答题组,论述类文本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10.1 劝学测试题: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0.1 劝学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