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贺州市富川三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贺州市富川三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富川三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一只新铅笔长约18( )A.m B.dm C.cm D.mm2.(3分)小军坐在顺水漂流的小船中,相对于小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军是运动的 B.岸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C.岸边的房屋是静止的 D.岸边的青山是静止的3.(3分)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声速 C.音色 D.响度4.(3分)测量物理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在条件允许时完全避免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等是减小误差的方法 C.测量方法正确,不会出现错误,也不会出现任何误差 D.误差是由于实验仪器缺陷而造成的5.(3分)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A.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B.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这是观众看到的一种幻象6.(3分)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7.(3分)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医院周围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教室内保持安静 D.在道路两边种树8.(3分)用下列物体属于非晶体的是( )A.冰 B.玻璃 C.海波 D.各种金属9.(3分)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 B.夏天,湿衣服晾干 C.深秋,清晨草叶上有露 D.冬天,房顶上有霜10.(3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升华现象 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可以降低体温,属于汽化现象 C.冬天,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属于凝华现象 D.冬天草地上有霜,属于液化现象11.(3分)如图所示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 B.这种物质的熔点为210℃ C.这种物质在第6分钟已经全部熔化 D.第8分钟时该物质已处于液态12.(3分)小明上学过程中,先骑车以2m/s的速度行驶了600m,又停了2分钟,接着以5m/s的速度走了400m到校,请问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2m/s B.5m/s C.3m/s D.2.5m/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3.(3分)如图1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cm;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14.(2分)正在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km.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铜仁到鹦鹉溪需1.5h,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km/h,合 m/s。15.(2分)物体的 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不同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也就不同。16.(2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17.(2分)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18.(2分)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 (选填“有规则”或“无规则”)振动会产生噪声。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填单位)。19.(3分)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要 热量。20.(3分)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里的“声音”指的是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21.(2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min时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22.(3分)夏天,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水分 ,从而使西瓜保鲜时间更长。烧开水时上方冒出的“白气”,这是 现象。(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生活中 (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3.(5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C= dm,vAC=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24.(6分)如图1所示,小红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饮料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证明 能传播声音。(2)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捏住棉线时, ,发声也停止了。(3)如图2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 ;如图3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若将此实验在月球上进行,乒乓球 (选填“能”或者“不能”)被弹起;原因是 。25.(9分)小明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了“固体熔化”的实验:(1)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 ℃;(2)在实验过程中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物体加热,好处是使试管中的物体 ;(3)解决问题后将完成,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 ;(4)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 ℃,熔化过程历时 min,第2min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者“固液共存”)态。(5)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沸点为 ℃,继续加热该物质,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26.(8分)港珠澳大桥,至今为止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km,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1)开通前测试:一辆汽车通过大桥时间约为0.5h,则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正式开通后,一辆观光大巴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通过大桥的时间要用多少分钟?(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7.(12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9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2k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min。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km?(3)若列车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在相邻的平行轨道上迎面开来一列长300m的货车,速度为72km/h,坐在列车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面前经过的时间是多少s。
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富川三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解答】解:中学生“一拃”的长度约15cm,全新2B铅笔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cm左右。故选:C。2.【解答】解:小军坐在顺水漂流的小船中,相对于小船,小军与小船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岸边的树木、房屋、青山与小船之间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解答】解: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解答】解:A、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尽量减小,不能完全避免,故A错误;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等可以有效减小误差,故B正确;C、测量方法正确,不会出现错误,但仍会出现误差,故C错误;D、测量的方法、测量的工具、测量人等因素都可能会造成误差,故D错误。故选:B。5.【解答】解:当魔术师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故BCD错误。故选:A。6.【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A错误;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故B正确;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故C错误;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D错误。故选:B。7.【解答】解: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B、在医院周围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C、上课时教室内保持安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在道路两边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故选:C。8.【解答】解:A.冰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冰是晶体;故A错误;B.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玻璃是非晶体;故B正确;C.海波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海波是晶体;故C错误;D.各种金属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各种金属是晶体;故D错误。故选:B。9.【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湿衣服晾干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D、霜是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D错误。故选:C。10.【解答】解: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正确;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可以降低体温,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B正确;C、冬天,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是由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D、冬天草地上有霜,是由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D。11.【解答】解:AB、由图象知,该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属于晶体;该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保持210℃不变,所以熔点为210℃,故A错误,B正确;C、由图象知,晶体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完全熔化完,在第6min、8min都处于熔化状态,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D错误。故选:B。12.【解答】解:(1)∵v=,∴行驶600m所用的时间为:t1===300s;行驶400m所用的时间为:t2===80s;2分钟=120s,∴行驶了1000米总共用的时间是:t=t1+t2+t3=300s+80s+120s=500s;(2)∵v=,行驶1000米的过程中平均速度:v===2m/s。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3.【解答】解: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85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1.85cm;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即:337.5s。故答案为:1.85;337.5。14.【解答】解:汽车的平均速度:v===108km/h=108×m/s=30m/s。故答案为:108;30。15.【解答】解:响度的影响因素是振幅和距离发声体远近,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声音的特点和品质叫音色,不同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答案为:振幅;音色。16.【解答】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17.【解答】解:(1)温度计、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由图可知,体温计的玻璃管中的液面对应的刻度比37℃多了8个小格,故示数为37℃+8×0.1℃=37.8℃。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8。18.【解答】解: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会产生噪声。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故答案为:无规则;分贝。19.【解答】解: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吸收热量。故答案为:固;气;吸收。20.【解答】解: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这里的“声音”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变成了真空,没有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音乐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变小;响度;介质。21.【解答】解:由图可见,该物质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该物质为晶体;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3min到第7min,因此在第5min时晶体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答案为:晶体;固液共存。22.【解答】解:(1)夏天,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可减少上方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西瓜水分蒸发,从而使西瓜保鲜时间更长;(2)烧开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3)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冰是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所以,生活中露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故答案为:蒸发;液化;露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3.【解答】解:(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3)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sAC=9.00dm=0.9m,所用的时间tAC=3s,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AC===0.3m/s;(4)计时晚,所记时间偏小,根据公式v=可知求出的速度偏大。故答案为:(1)v=;(2)小;(3)9.00;0.3;(4)大。24.【解答】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证明固体能传播声音;(2)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捏住棉线时,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了;(3)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在空气在传播;若将此实验在月球上进行,由于真空不能传声,乒乓球不能被弹起。故答案为:(1)固体;(2)振动停止;(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空气在传播;不能;真空不能传声。25.【解答】解:(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在零刻度以下,读数为﹣2℃;(2)在实验过程中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物体加热,好处是使试管中的物体受热均匀;(3)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4)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0℃,熔化过程历时2min,第2min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5)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沸点为100℃,继续加热该物质,温度不变。故答案为:(1)﹣2;(2)受热均匀;(3)晶体;吸热、温度不变;(4)0;2;固液共存;(5)100;不变。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26.【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大桥的长度s=55km,汽车运动的时间t1=0.5h,则汽车的速度v1===110km/h;(2)观光大巴的速度v2=20m/s=72km/h,根据v=可得,汽车过桥需要的时间:t2===h=×60min≈45.8min。答:(1)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10km/h;(2)大巴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通过大桥的时间要用45.8min。27.【解答】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100km/h,(2)火车的速度v2=90km/h,由v=得,火车全部通过桥梁行驶的总距离:s=v2t2=90km/h×h=1.5km,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5km﹣1.2km=0.3km=300m。(3)由于列车与货车相向行驶,则相对速度:v=v列车+v货车=30m/s+72×m/s=50m/s,由v=可得,列车里靠窗口坐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人眼前经过的时间:t===6s。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2)火车的长度是300m;(3)坐在列车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面前经过的时间是6s。 菁优网APP 菁优网公众号 菁优网小程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贺州市富川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