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甘肃省兰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甘肃省兰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01
    2023届甘肃省兰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02
    2023届甘肃省兰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甘肃省兰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甘肃省兰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甘肃省兰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少儿主题出版的目标读者是少年儿童。如何以图书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宏大内容有效传递,需要作家和出版人潜心钻研。给孩子看的主题图书不能流于枯燥的说教,需要避免主题先行,在尊重少年儿童阅读心理的基础上,以文学方式和审美标准,用孩子易于接受的叙述方式,将宏大命题、主题精神巧妙地融入其中,不断浸润孩子的心灵。如作家李东华的《少年的荣耀》,选取孩童视角,通过沙良、沙吉等小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抗战历史,描写战争给孩子心灵带来的创伤和阴影。通过作家的讲述,作品与读者形成情感共鸣与有效互动,使读者的精神与作品中的少年一同成长。
    当然,少儿主题图书还需要创新表达方式,在语言叙述、内容编排、呈现方式上进行调整与完善。内容适宜的可以选择漫画或绘本的形式,以生动活泼、富有现代气息的面貌,赢得小读者的喜爱。同时,要以融合出版的思路,用新技术为图书赋能,满足孩子不同阅读场景的需求,比如根据图书内容设计可听、可看、可演的不同版本,供孩子阅读、收听、收看、表演。这些努力可以让少儿主题类图书更有温度、更接地气,从而争取更多读者。
    直面当下、介入生活的现实题材儿童文学创作正呈现出丰富的面貌。现实主义要求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其核心是现实主义精神。近年来出现了不少书写现实生活,同时传递深刻思考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我和小素》《妈妈变小的日子》等,将现实主义书写指向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关注当下少年儿童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精神生态。作家黄春华在抗疫题材作品《我和小素》中,将青春期女孩和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书写得真实自然,令人感同身受。当疫情来袭,亲情、责任、理解与爱,在这个特殊时期获得了新的注脚。杜梅的作品《妈妈变小的日子》,聚焦儿童网络游戏成瘾的现实问题。妈妈在焦虑之下像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般突然变成小女孩,原本是孩子的田晓磊不得不像大人一样去照顾妈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长大。如何让孩子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作品并未直接给出答案,却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融入其中。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现实题材儿童文学作品存在主题先行的倾向。作家在书写中侧重于还原生活原貌,但缺乏对生活的深层次思考,缺少作家的立场和对生活的预判。没有对现实生活深切的精神投注和对人类未来的真挚思考,一部作品无法拥有跨越时空、打动人心的思想力量。
    以文学的方式呈现童年,是以轻松、愉悦的形式,为童年盖上一层温馨的面纱,还是在孩子们惯于接受的程度之上增加一些难度与陌生感,为他们适当展现与现实生活有距离的事物和情感?也就是说,儿童文学是不是有必要一味地坚持“儿童性”?儿童文学创作是否应该以更为宏阔的视角,为孩子展现更加多元丰富的世界?批评家杜传坤指出,现在的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存在对孩子一味迁就的问题,“片面强调儿童与成人的差异而忽视共性,可能导致童年书写的单薄、失真和同质化”。我们需要“超越简单的对立与封闭,尊重差异也认同共性……以艺术的方式去表现深度与厚度,与孩子分享那些大美、大爱、大智慧”。
    (摘编自孙卓然《儿童文学如何应答时代与童年的呼唤》)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和出版人应潜心钻研怎样以图书为载体,将一些有益的宏大内容向少儿主题出版的目标读者——少年儿童,有效传递。
    B. 少儿主题图书除了注意内容呈现方式之外,还需要创新表达方式,可以用新技术为图书赋能,满足孩子不同阅读场景的需求。
    C. 黄春华的作品《我和小素》诠释了疫情来袭时的亲情、责任、理解与爱,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核心是现实主义精神这一特点。
    D. 杜梅的作品《妈妈变小的日子》模仿卡夫卡小说《变形记》,将妈妈变成小女孩,反映了当下儿童网络游戏成瘾的现实问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以李东华的作品《少年的荣耀》为例,论证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需要潜心钻研的观点。
    B. 文章第二段以图书内容设计的“不同版本”为例,来论证少儿主题的图书必须选择漫画或绘本的形式。
    C. 文章既肯定了儿童文学创作中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D. 全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表达了对儿童文学如何回应时代与童年的呼唤的思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取孩童视角,用孩子易于接受的叙述方式,将宏大命题、主题精神巧妙地融入,不断浸润孩子的心灵,是少儿主题图书一种相对较好的方式。
    B. 《我和小素》《妈妈变小的日子》等作品能够直面当下、介入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将现实主义书写指向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
    C. 针对创作现状,作者认为,一部作品只有拥有对现实生活深切的精神投注和对人类未来的真挚思考,才能拥有跨越时空、打动人心的思想力量。
    D. 儿童文学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轻松、愉悦的形式,也可以增加一些难度与陌生感,作者认为,儿童文学应坚持“儿童性”,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作品。
    【答案】1. D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D.“杜梅的作品《妈妈变小的日子》模仿卡夫卡小说《变形记》”分析错误,原文是“妈妈在焦虑之下像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般突然变成小女孩”,只是说妈妈在焦虑之下像,并非作品模仿。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的的能力。
    B.“来论证少儿主题的图书必须选择漫画或绘本的形式”分析错误,无中生有,原文是“内容适宜的可以选择漫画或绘本的形式,以生动活泼、富有现代气息的面貌,赢得小读者的喜爱”可知,是“可以”而不是“必须”。
    C.“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分析错误,结合“直面当下、介入生活的现实题材儿童文学创作正呈现出丰富的面貌”“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现实题材儿童文学作品存在主题先行的倾向”可知,只是列举了不同情况。
    D.“全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错误,结合原文最后一段“以文学的方式呈现童年,是以轻松、愉悦的形式,为童年盖上一层温馨的面纱,还是在孩子们惯于接受的程度之上增加一些难度与陌生感,为他们适当展现与现实生活有距离的事物和情感?”作者提出了很多别人的观点,引起思考,解决问题不是太明显。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D.“作者认为,儿童文学应坚持‘儿童性’”分析错误,结合原文“也就是说,儿童文学是不是有必要一味地坚持‘儿童性’?儿童文学创作是否应该以更为宏阔的视角,为孩子展现更加多元丰富的世界?批评家杜传坤指出,现在的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存在对孩子一味迁就的问题……我们需要‘超越简单的对立与封闭,尊重差异也认同共性……以艺术的方式去表现深度与厚度,与孩子分享那些大美、大爱、大智慧’”可知,作者没有认为“儿童文学应坚持‘儿童性'”作者只是要引起思考。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绿色农业”,就是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无公害,从而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或有机食品。而“生态农业”,则强调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前提,通过运用种养循环、农地轮作、良种培育等生态原理,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产出更优质健康的农产品。“高效农业”强调的是农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发展。可以说,这三个目标要求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通,都以保护农业资源、修复生态环境为导向,其最终目的都指向提升农业效益,富裕农村农民。
    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是大势所趋。从农业发展阶段来看,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的老路子已经行不通,在增产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以绿色为导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农民增收的现实需求来看,传统农业很难给农民带来高效益,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则实现了农业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瞄准市场需求,给农业增效开辟了新天地。从农产品供给来看,“绿不绿”“优不优”是当下老百姓更为关心的问题,生产绿色、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才能更好满足消费需求,绿色生态农业将逐步从“高端小众”走向农产品供给的主力。
    (摘编自《瞄准现代农业的三个关键词》)
    材料二: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借助现代生产技术,当地水稻种植走上了智能化生产的道路。智慧农业系统让“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日子一去不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每一块田、每一棵苗都有了全周期监测,土壤湿度、酸碱度、稻苗长势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智慧农业大屏,技术人员可根据遥感反馈的数据分析水肥情况、病虫害情况。在数据的精确指导下,精耕细作、准确施肥、合理灌溉取代了粗放经营,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机械完成浇水、施肥等作业。从“望天吃饭”到“看天管理”,伊犁河谷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正在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
    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一道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课题。比如,在新疆博乐市,过去栽种玉米要经过犁地、覆膜等固定流程。刚翻过的地,风一吹,就漫天扬尘,破碎的地膜留在地里,不仅难以分解,还会造成土壤板结。随着农业技术的改进,农户开始试点玉米保护性免耕技术。耕种前不清理秸秆、不犁地,不仅减少了土地翻耕带来的损失,还免去了地膜的使用,既节省了大量成本,也减少了土地污染,保护了农田和周围的农业环境。农作物与土地实现了在种中养、在养中种的良性循环。
    (摘编自《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材料三:
    自然资源部门有很多好思路好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仔细琢磨,为下一程的乡村振兴积攒更多能量。
    从福建南平的“森林生态银行”到重庆拓展地票生态功能,再到浙江余姚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江苏徐州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等,不难发现,这些地方在挖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时都体现了“因地制宜”。与此同时,还要“因时制宜”。从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道路不会千篇一律,而同一条路的不同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制定政策、细化措施,得把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因素考虑在内。
    2018年以来,福建南平把森林、水、矿土等碎片化、分散化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转化,让当地群众吃上“生态饭”,过上好日子。“整合、优化、转化”,简单的六个字背后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等诸多部门打破管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部门联合作战,对于乡村振兴同样重要。
    从实践来看,生态补偿的确为生态扶贫提供了解题思路。比如,各地大力推动的现金直补、生态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这种补偿,有其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局限也比较明显:补偿方式单一、渠道狭窄;短期可增加收入但长期稳定性不足;等等。下一步,有必要推动生态补偿向市场化过渡。
    (摘编自《用脱贫攻坚“密码”接力乡村振兴》)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无公害,以保护农业资源、修复生态环境为导向,以提升农业效益、富裕农村农民为最终目的。
    B. 从农产品供给来看,“绿不绿”“优不优”是当下老百姓更为关心的问题,所以单纯追求产量的老路子已经行不通,传统农业很难给农民带来高效益。
    C. 随着农业技术的改进,新疆博乐市一改过去栽种玉米的一些固定流程,开始试点玉米保护性免耕技术,既节省了成本,也减少了土地污染。
    D. 伊犁河谷从“望天吃饭”到“看天管理”的转变,得益于数据的精确指导,精耕细作、准确施肥、合理灌溉取代了粗放经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生态农业”不同,“高效农业”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发展,生产出更优质健康的农产品。
    B. 借助现代生产技术,既可以让一个地方的水稻种植走上智能化生产的道路,带来种种便利,也会面临着一道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课题。
    C. 福建南平把碎片化、分散化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转化,让当地群众吃上“生态饭”,过上好日子,这种做法表明多部门联合能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D. 从实践来看,各地大力推动的现金直补、生态公益性岗位等生态补偿方式具有两面性,即现实中有效的一面,以及从长远来看较为明显的局限性的一面。
    6. 怎样以生态振兴来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请结合材料三概括说明。
    【答案】4. A 5. A
    6. ① 生态振兴需要考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因素等。
    ②各部门需要联合作战,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效率。
    ③利用生态补偿助力生态扶贫,推动生态补偿向市场化过渡。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以提升农业效益、富裕农村农民为最终目的”错误。结合“这三个目标要求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通,都以保护农业资源、修复生态环境为导向,其最终目的都指向提升农业效益,富裕农村农民”分析,原文是说“最终目的都指向提升农业效益,富裕农村农民”,并不是以“提升农业效益、富裕农村农民”为最终目的。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
    A.“生产出更优质健康的农产品”错误。结合“‘生态农业’,则强调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前提,通过运用种养循环、农地轮作、良种培育等生态原理,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产出更优质健康的农产品”“‘高效农业’强调的是农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发展”等分析,“生产出更优质健康的农产品”是“生态农业”的目标。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这些地方在挖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时都体现了‘因地制宜’。与此同时,还要‘因时制宜’”“制定政策、细化措施,得把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因素考虑在内”等分析,挖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因素等。
    结合“部门联合作战,对于乡村振兴同样重要”“简单的六个字背后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等诸多部门打破管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等分析,各部门需要联合作战,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结合“从实践来看,生态补偿的确为生态扶贫提供了解题思路”“比如,各地大力推动的现金直补、生态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这种补偿,有其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局限也比较明显”“有必要推动生态补偿向市场化过渡”等分析,正确利用生态补偿助力生态扶贫,发挥生态补偿的作用,推动生态补偿向市场化过渡。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尘世
    朱以撒
    站在滹沱河畔的这座百年老宅里,慢慢走到它的高处,可以看到四处没有遮挡的田园和土坡,内心和视觉一样,超乎寻常的平静。
    色调极其简单——灰色、黄色、土色、黑色,相互应和、交接。田野边成排的树木,仍然沉浸在冬日般的冷漠里,枝条嶙峋充满骨感。每一棵树的外在长势、内在结构,都让目光一览无余地穿透,从它们的骨架里缝隙中看到辽远的暮霭淡淡而起。山坡上不同人家的羊群,如果在秀色的江南,都是一团团雪白的云朵。现在,一只只都是风雨欲来时的昏暗色,行走起来浓云移动。它们与山坡上剔去华姿的干草那么接近,以至于视力不济者,根本分辨不出这些干草上行走的生命。山坡旁有一些窑洞。窑洞,这种节省原材料的住宅,我一直以为最接近先民的居住理想,简便朴实,上下皆土,人在其中。没有哪一个人于窑洞中感到不踏实。雨水的稀少,土质坚硬,注定经得起时光的研磨。与窑洞本质相似的审美眼光,使居住其中的人也不那么着意修饰,只是在两只窗户的玻璃上贴上粗线条刻画的两幅剪纸。红色粗犷——我这么称呼道。
    由于干燥,风一起就成了灰尘的天下,使这座老宅的任何一个房间,无论如何紧闭,都难以抵挡细微尘粉的进入。人们在琢磨一个曾叱咤风云的人物时,蜡像的出现缩短了凭空想象的距离。蜡像的姿态、容貌都为了某一个历史的片段来塑造,他和身边同样是蜡像的人物在商讨某一个大事。此时都很年轻,锐气十足。蜡像的时间久了,肩上、头上盛满了尘粉,连高挺的鼻梁也不能免。往事在灰尘里变得十分自然,绝不会像电影导演那样,为了取得效果人为作用。不过,有多少人在意曾经的是是非非呢?
    在春日里,见不到可以称为翠绿、嫣红的色调,对于南方人来说,真是不可思议的事。红绿之色原本是土地上植物最常见的颜色,在这儿成了奢侈。正因为如此,我目击时不乐意的一些情调也因此不见了,诸如花哨、轻薄、妖冶、艳丽,都随着此时的地气不在我的视野之内。当南方的油菜花使傍晚的帷幕迟迟不能落下时,我在这里对质朴有了一种沉浸的安然——所有的颜色都离土地相距未远,连同人的穿着、食物、举止、用具,都相似相融,没有那种突兀而起的浮艳。人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天色迷蒙、地气混沌,习惯了一阵风扬起尘泥的节奏。他们的很多木门木窗,干裂的缝隙像孩子的嘴一般地张开,再有洁癖的人,时日久了,洁癖也要减弱许多,逐渐接受尘土的依附。
    说到滹沱河,想到河两岸的寻常生活,认为临水生活必有灵性机巧。如果是滋润的南方,大抵会被认同。现在我想说这条河,用拙来形容会贴切一些。由于它的位置,我把它和我曾经熟悉的几条河做一点对比。河岸边的色调是不可忽视的,许多河岸的柳色已经舒展,优雅地垂落下来,开始了延伸的旅程,随着以后越发上升的温度,会惊人地铺张开来,染绿一条河水。谁也不会想到,还有这么多沉睡者,从去年深秋脱去最后一片饰品之后,就一直不见醒来,保持着一种与时节无干的缄默,没有层次,也没有色阶,被称为春季的几个节气,只是日历上的一个符号,挂在墙上。
    在老宅内外看到一些已被春风掀起来的春联,还有一些为游人提供方便的文字,都是用毛笔蘸饱了墨下气力书写而成的。落笔很沉很慢,提笔又很少,使得每一个字都如一块沉沉土疙瘩,尚未酥松。有人倚在春联的门框边,看尘土飞扬中的来往异乡人,或者坐在春联下的板凳上。他们倚门而站立而安坐,有些无动于衷,表情很不明朗。可以依此判断出生存的基调——总是平平。既无大起也无大落,年年相似,既绝了不切实际的奢念,也淡去悲伤、失望。这大概也暗合了苏东坡的《定风波》:“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安心于现状,不多思多虑,也算得上过日子的常道常情。
    又一阵风裹着尘土迎面而来,在低着头眯着眼躲闪的瞬间,我想到了“尘世”这个词,真是太形象了。时光像风一样去了又来,头尾相衔,许多尘土被卷着扬起,在这里,或者那里,满世界飞舞,没有谁可以在尘世之外。
    在晋西北的土地上走动,仲春二月就要过去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从老宅写起,写到老宅外田园和土坡,“内心和视觉十分平静”,这种基调一直贯穿全文。
    B. 经过时间的推移,蜡像身上沾染了尘粉,让人们在想象这些人物时有所依据,从而考证出真实的历史。
    C. 文章对老宅内外的春联和其他文字的书写状态进行了想象,“很沉很慢”与晋西北人们的生活状态相符合。
    D. 文章引用《定风波》中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真切地体现了人们在“尘世”中过日子的常道常情。
    8. 文章两次写到了南方,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晋西北高原老宅子的相关情况让作者想到了“尘世”,试分析其思维过程。
    【答案】7. B 8. ①第一次:南方土地上植物的颜色是姹紫嫣红的,这些颜色在“我”看来是花哨、轻薄、妖冶、艳丽的,而晋西北高原的色调极其简单——灰色、黄色、土色、黑色,二者对比突出了晋西北高原质朴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晋西北高原沉浸的安然情感。②第二次:用南方临水生活的机巧与滹沱河两岸的寻常生活没有层次和色阶进行对比,突出了晋西北高原人们生活的“拙”。
    9. ①首先,作者感受到老宅简便朴实,让人感到踏实,居住其中的人也不那么着意修饰。②接着,感受到整体色调都与土地相距未远,连同人的穿着、食物、举止、用具,都相似相融。③最后,认为人们在老宅生存的基调——总是平平。既无大起也无大落,年年相似,既绝了不切实际的奢念,也淡去悲伤、失望,具有过日子的常道常情。而这些状况用“尘世”来形容,十分形象。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从而考证出真实的历史”分析有误,根据“有多少人在意曾经的是是非非呢?”可知,并不一定能考证出真实的历史。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第一次:结合“在春日里,见不到可以称为翠绿、嫣红的色调,对于南方人来说,真是不可思议的事”“诸如花哨、轻薄、妖冶、艳丽,都随着此时的地气不在我的视野之内”“南方的油菜花使傍晚的帷幕迟迟不能落下”可知,南方南方土地上植物的颜色是姹紫嫣红的,这些颜色在“我”看来是花哨、轻薄、妖冶、艳丽的,而“色调极其简单——灰色、黄色、土色、黑色,相互应和、交接”“田野边成排的树木,仍然沉浸在冬日般的冷漠里,枝条嶙峋充满骨感”晋西北高原的色调是简单的,只有灰色、黄色、土色、黑色。可见,二者形成对比,突出了晋西北高原质朴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晋西北高原沉浸的安然情感。
    ②第二次:结合“想到河两岸的寻常生活,认为临水生活必有灵性机巧。如果是滋润的南方,大抵会被认同”可知,南方临水是生活是机巧的,而“现在我想说这条河,用拙来形容会贴切一些”“从去年深秋脱去最后一片饰品之后,就一直不见醒来,保持着一种与时节无干的缄默,没有层次,也没有色阶,被称为春季的几个节气,只是日历上的一个符号,挂在墙上”滹沱河两岸的寻常生活是没有层次和色阶的,这样二者形成对比,突出了晋西北高原人们生活的“拙”。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尘世”指人间,俗世。

    首先,写窑洞和居住在此的人,“我一直以为最接近先民的居住理想,简便朴实,上下皆土,人在其中。没有哪一个人于窑洞中感到不踏实”“与窑洞本质相似的审美眼光,使居住其中的人也不那么着意修饰,只是在两只窗户的玻璃上贴上粗线条刻画的两幅剪纸”作者感受到老宅简便朴实,让人感到踏实,居住其中的人也不那么着意修饰。
    接着,写春日里的色彩,“我在这里对质朴有了一种沉浸的安然——所有的颜色都离土地相距未远,连同人的穿着、食物、举止、用具,都相似相融,没有那种突兀而起的浮艳”感受到整体色调都与土地相距未远,连同人的穿着、食物、举止、用具,都相似相融。
    最后,写人生活的状态,“有人倚在春联的门框边……可以依此判断出生存的基调——总是平平。既无大起也无大落,年年相似,既绝了不切实际的奢念,也淡去悲伤、失望……安心于现状,不多思多虑,也算得上过日子的常道常情”认为人们在老宅生存的基调——总是平平。既无大起也无大落,年年相似,既绝了不切实际的奢念,也淡去悲伤、失望,具有过日子的常道常情。
    这些状况用“尘世”来形容,十分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忠于事君,仁于利下,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伊、吕是也。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晋侯曰:“其为人不党,治众不乱,临死不恐。”晋侯以为中军尉。河曲之役,赵宣子之车干行,韩献子戮其仆。人皆曰:“韩献子必死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仆,谁能特之?”役罢,赵宣子觞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二三子对曰:“不知所贺。”宣子曰:“我言韩厥于君,言之而不当,必受其刑。今吾车失次而戮之仆,可谓不党矣,是吾言当也。”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仇也?” 时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仇也。”子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节选自《说苑·至公》)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B. 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C. 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D. 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与“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两句中“举”字含义相同。
    B. “言之而不当,必受其刑”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受”字含义不相同。
    C. “幸赦臣之过”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两句中“过”字含义不相同。
    D.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河曲的战斗中,赵宣子的车夫被自己举荐的韩献子杀了,赵宣子对此并没有发怒,反而非常高兴,认为自己举荐得当。
    B. 咎犯公私分明,不计私怨,向晋文公举荐了自己的仇人虞子羔去做西河的郡守,此举让晋文公惊讶不已,也让虞子羔深受感动。
    C. 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人违犯了国法,管理的刑狱官员将这个人拘押了,但听说是令尹子文的族人后又释放了他。
    D. 楚国令尹子文将宗族中违犯了国法的族人杀了,都城里的百姓知道此事后都作歌传唱表达内心对子文公正的赞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宣子觞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
    (2)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赵宣子请大夫饮酒,酒过三巡,他说:“你们应该祝贺我。”
    (2)我不能因为私事而损害公理,你还是赶快离开吧,再回头我就要用箭射杀你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身居高位,应做士民的表率,士民有了怨恨,那我也不能超越国法之外。现在我的族人犯法很明显,如果让刑狱官迎合我的心意而释放了他,这就使我不公正的心,明显地暴露在国人面前。
    依据语法结构,“而”是连词,一般用于句首,句中第一个“而”领起后文“吾不能免之于法”,表示转折,前面应断开,排除CD;
    “甚明”应修饰“犯法”,表程度。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代文言知识,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
    A.“举”都是“推举、举荐”之意。句意:奉行公事推举贤能不排弃仇敌/后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
    B.第一个“受”是“接受”,第二个“受”通“授”,是“传授”。句意:如果举荐不当,一定会受到处罚/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C.“两句中‘过’字含义不相同”解释错误,“过”两个都是“过错”。句意:多承您赦免了我的过错/就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D.正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归纳概述内容要点的能力。
    D.“楚国令尹子文将宗族中违犯了国法的族人杀了”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意思是“管理刑狱的官员害怕了,于是对他的族人执法施刑”。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觞”,宴请;“爵”,名词做动词,喝酒;“二三子”,你们。
    (2)“以”,因;“子”,你;“其”,表示祈使语气,还是;“去”,离开;“顾”,回头。
    参考译文:
    那做臣子的公正表现在:处理国事不经营私人的利益,身在君主之门就不计较财利,在国法面前不袒护亲戚,奉行公事推举贤能不排弃仇敌,用忠诚来事奉君主,用仁德来使民众得利,用宽容的品德来推行自己的措施,用不结朋党的办法来实行自己的主张,伊尹、吕尚就是这样的人。
    赵宣子向晋侯推荐韩献子说:“韩献子为人不结朋党,治理众人有条不紊,面对死亡毫不畏惧。”晋侯就让韩献子做了中军尉。在河曲的战斗中,赵宣子的车驾冲撞了队伍的行列,韩献子杀了他的车夫。人们都说:“韩献子这次死定了,他的主子早上提拔了他,到晚上就杀了主子的车夫,谁能容忍这样的事呢?”战斗结束后,赵宣子请大夫饮酒,酒过三巡,他说:“你们应该祝贺我。”那些大夫说:“不知道该祝贺什么。”赵宣子说:“我曾向君王举荐韩献子,如果举荐不当,一定会受到处罚。这次我的车驾乱了次序,韩献子杀了我的车夫,可算是不结朋党了,这证明我的举荐是正确的。”
    晋文公向咎犯问道:“谁人可以派去做西河的郡守?”咎犯回答说:“虞子羔可以。”晋文公问:“他不是你的仇人吗?”咎犯回答说:“国君问的是可以做西河郡守的人,并没有问我的仇人是谁。”虞子羔拜见咎犯并感激说:“多承您赦免了我的过错,向君王推荐了我,使我能做西河郡守。”咎犯说:“我举荐你,是为了公事;我怨恨你,是因为私事。我不能因为私事而损害公理,你还是赶快离开吧,再回头我就要用箭射杀你了!”
    楚国令尹子文的宗族中,有违犯了国法的人,管理刑狱的官员拘押了他,但听说他是令尹子文的族人,又释放了他。子文召见刑狱官并责备他说:“我身居高位,应做士民的表率,士民有了怨恨,那我也不能超越国法之外。现在我的族人犯法很明显,如果让刑狱官迎合我的心意而释放了他,这就使我不公正的心,明显地暴露在国人面前。执掌一国的权柄,却以私心闻名,与其让我活着不按原则办事,不如让我去死。”于是他便送他的族人到管理刑狱的官员那里,并说:“不惩处这人,我将去死。”管理刑狱的官员害怕了,于是对他的族人执法施刑。楚成王知道了这件事,来不及穿上鞋就赶到子文的家中,说:“我太年轻,任命刑狱官用人失当,违背了先生的心愿。”于是楚成王罢黜了管理刑狱的官员使子文地位更尊崇,让他管理王室内部事务,都城的人知道这件事后说:“像令尹这样的公正,我们这些人还担心什么?”于是互相传唱:“子文的族人,违犯国法章程,刑狱官放了他,子文不答应。顾恤百姓的怨恨,多么正直公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刘朝英进斋
    杨万里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唯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润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灯火三更雨”写做学问的辛苦,接着用“古琴”做伴来写读书之雅趣。
    B. 颔联诗人采用比喻手法,将艰苦的学习过程比作通向圣门之路。
    C. 尾联诗人希望刘朝英要积极进取,要耗尽心血去争取科举的成功。
    D. 这首诗平易直白,通俗易懂,显示出了诗人对后辈谆谆告诫的一番真情。
    15. 颈联饱含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颈联说那些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并非生来就是如此高不可攀。它们刚开始时都是娇嫩的幼苗。诗人以“涧底针”变成“云端树”做比,勉励刘朝英及人们,只有不懈奋斗,才能由“涧底针”成为“云端树”。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诗人希望刘朝英要积极进取,要耗尽心血去争取科举的成功”错误,尾联意思是“不能为了科第的等次,而耗费了半生的心血”。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颈联“莫笑云端树,初如润底针”,是说“那些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刚开始时就像深涧里的针一样渺小,不可轻视嘲笑”。诗人用“涧底针”变成“云端树”做比,寓意着学习的过程是积少成多的,应逐步积累而成。鼓励刘朝英和学子们要踏实求学,持之以恒,才能由“涧底针”成为“云端树”,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诗人借助设问突出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凉,表现苦闷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师说》中,韩愈认为要以能者为师,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高明,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直接表明作者置身于小石潭悲凄寒凉的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其间旦暮闻何物 ②. 杜鹃啼血猿哀鸣 ③. 闻道有先后 ④. 术业有专攻 ⑤. 凄神寒骨 ⑥. 悄怆幽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暮、猿、凄、幽邃。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灯初上,蓝丝绒般的夜幕拉起,夜幕下开始铺陈别样的繁华。登上圆通寺或西山山顶俯瞰,穿云的高楼与璀璨的灯火,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勾形涂色。你看,比肩而立的东寺塔、西寺塔,倒影成型;你瞧,霓虹闪烁的金马碧鸡坊,流光溢彩;你观,遗世独立的大观楼,身姿挺拔……
    夜晚最让人①的便是美食,“一二一大街”上,大概就是昆明夜晚最迷人的模样。近百家商铺档口经营着来自昆明各地的特色美食,老奶洋芋、腾冲饵丝、官渡粑粑、汽锅鸡、烧饵块、路南乳饼、过桥米线,尤其是石屏包浆臭豆腐。民谣云:臭豆腐,要数临安府,闻着臭,吃着香,胀鼓圆圆黄灿灿,四棱八角讨人想,三顿不吃心慌慌。林林总总的店铺中冒着热气的美食,无不刺激着来自②的游客的味蕾,令人口舌生津。一个地方若有了美食,就有了人的烟火气。③的食客完美诠释了“民以食为天”的俗语。光影交织间,一座城市最具活力的一面被无限释放。
    伴随在璀璨如画的夜幕中,惬意地漫步街头,酣畅淋漓地享受美食,使你会不由得感叹,昆明真是一座秀美灵动而烟火气的城市!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与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7. ①垂涎欲滴 ②五湖四海 ③络绎不绝
    18. ①“比肩而立”生动形象地写出东、西寺塔并排耸立的形态,“遗世独立”写出夜间大观楼远离尘嚣、游客稀少的特点,“身姿挺拔”又写出其高耸挺立的状貌。
    ②连用“你看……你瞧……你观”,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加强语势,写出昆明夜景下繁多的美景,流露出作者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9. 答案示例:在璀璨如画的夜幕中,惬意地漫步街头,酣畅淋漓地享受美食,你会不由得感叹,昆明真是一座秀美灵动而极具烟火气的城市!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此处形容美食,再结合后文“讨人想,三顿不吃心慌慌”可知,应填“垂涎欲滴”。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第二处,此处形容来自各个地方的游客,应用“五湖四海”。五湖四海: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第三处,此处是说昆明各地的特色美食吸引了很多食客前来品尝,应用“络绎不绝”。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比肩而立的东寺塔、西寺塔”“遗世独立的大观楼,身姿挺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比肩而立”是肩并肩地站立的意思,此处形容塔,生动形象地写出东、西寺塔并排耸立的形态;“遗世独立”意思是指超然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此处形容楼,写出夜间大观楼远离尘嚣、游客稀少的特点,“身姿挺拔”赋予大观楼人的特点,写出其高耸挺立的状貌。
    “你看……你瞧……你观”运用排比手法,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地描写,达到写景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同时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语势节律强劲,写出昆明夜景下各种景色的美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一是成分赘余,“伴随在……中”,去掉“伴随”;
    二是成分残缺,“……使你……”缺主语,去掉“使”;
    三也是成分残缺,“烟火气”前加上“极具”或“具有”等。
    修改为:在璀璨如画的夜幕中,惬意地漫步街头,酣畅淋漓地享受美食,你会不由得感叹,昆明真是一座秀美灵动而极具烟火气的城市!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可能我们会有疑问,明明地球70%都是被水覆盖, ① ?其实,这些水大部分都是海水, ② ,75亿人在地球上可以直接饮用的安全水只有3%而已。面对缺水问题,科学家一直在探讨如何利用好海水资源——如何高效把海水变成饮用水?
    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氟基纳米材料成功从水中过滤出盐。研究小组通过化学合成的纳米级氟环来制造测试过滤膜,纳米级氟环被堆叠并嵌入到不透水的脂质层中,类似于组成细胞壁的有机分子。一根头发大约有10万纳米宽,研究人员制作出的测试样品纳米环直径在1到2纳米之间。为了测试膜的有效性,研究人员测量了膜两侧盐水中的氯离子浓度。研究结果显示,测试样本比典型的工业设备运行速度快几千倍,比基于碳纳米管的海水淡化实验设备快2400倍。这是因为作为阴离子的氯离子立马引起同是阴离子的氟注意并排斥,然后不知疲倦将水团打破,形成松散结合的水分子团,使得流体能更快地通过。
    当然, ③ ,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研究。期望科学家们继续研究新方法、好方法。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不用因缺水而烦恼,而是能好好利用海水资源!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 上面这段文字是一档科普类电视节目的解说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文体特点。
    【答案】20. ①为何我们人类会缺水呢
    ②我们人类无法直接饮用
    ③这种技术要使用到日常
    21. ①使用了做比较解说方法,更具体、形象。如文段在解说测试样品纳米环直径大小把它与一根头发的长度进行对比,将测试样品纳米环大小更形象、具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②巧妙运用第一人称。第一人称“我们”的使用,拉近了解说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③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引起……注意”“不知疲倦”等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使解说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第①空,根据问号和后面的“75亿人在地球上可以直接饮用的安全水只有3%而已”“面对缺水问题”可知,此处说的是人类缺水的问题,用问句表达为:为何我们人类会缺水呢。
    第②空,根据前面的“海水”和后面的“可以直接饮用的安全水”可知,此处说的是海水不能直接引用,可填:我们人类无法直接饮用。
    第③空,根据上一段的内容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研究”等信息可知,这种技术目前还在研究阶段,可填“这种技术要使用到日常”。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说词的特点的能力。
    解说词的特点可从解说方法、修辞手法、叙述人称等角度进行分析。解说方法,科普知识一般是深奥难懂的,而在科普类电视节目中介绍科普知识,其受众是广大普通民众,要使用恰当的解说方法,使被解说的事物更形象、具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如“一根头发大约有10万纳米宽,研究人员制作出的测试样品纳米环直径在1到2纳米之间”,运用做比较的解说方法,将测试样品纳米环大小更形象、具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修辞手法上,要分析有没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也是介绍科普知识常用的手法,能使语言生动形象。“这是因为作为阴离子的氯离子立马引起同是阴离子的氟注意并排斥,然后不知疲倦将水团打破”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引起……注意”“不知疲倦”将物人格化,使解说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叙述人称上,文段中多次使用“我们”,拉近了解说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周国平在《情感和理智》中说:“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智动物,二者不可缺一。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世上决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所以,无论哪一领域的天才,都必是具有某种强烈情感的人。区别只在于,由于理智加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对那作为原材料的情感,我们从其产品上或者容易认出,或者不容易认出罢了。”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情感为马不放纵,理智为缰莫束缚
    人生来,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烈焰。情感烈焰,能带来激情四射,也能焚毁自我。理智的海水,能带来冷静清醒,也能浇灭生机。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一对冤家?
    我想,何必让它们水火不容?何不让它们相辅相成?不如以情感为马,骑乘万里,但不放纵;以理智为缰,行必由径,但别束缚。
    天地有阴有阳,阴阳相生,方能万物并作。人有情感和理智,二者相成就,人生才精彩。情感纷杂,简而言之无非好恶。喜好之,则千绕百转,必得之而后快;厌恶之,则掉头疾走,必去之方心安。人生的大追求、大怨怼,大都源于此。好恶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其伟力是根源性的,恒久绵远。
    正因情感的力量巨大,我们往往要以理性来控制它。没有理智控制的情感,是奔突的野马,有时会马惊车翻。大唐天子李隆基,在杨贵妃出现之后,放纵享乐,导致后来的安史之乱,这是因好生贪,因贪败国。台球高手路易斯,一次关键比赛中,因一只苍蝇落在了主球上而怒气冲天,结果败北,这是因恶生怒,因怒败事。如果我们用理智的缰索,控制住了感情,就能让它变为良骥。受胯下之辱,岂能没有愤怒?但韩信用理智之海水,把怒火浇灭了,这才有了后来的千古名将。面对敌人的反复围剿,红军将士怎会不想拼个鱼死网破?但理智告诉他们要保留革命的种子,这才有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次战略大转移。谁不能豪情万丈?但,我们不能被情感的火焰燃烧了自我,不能让情感的烈马头撞南山。所以,激情固然可嘉,理智必不可少。
    然而,不能因情感需要控制,就否定了情感的力量,毕竟情感是我们的生命之火,是推动我们前行的原动力。从来成大事者,谁不抱负深情?谁不壮怀激烈?面对敌人的入侵,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高唱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冲向战场,青史留名;面对清廷的颟顸顽固,谭嗣同拍案而起,横眉怒目,高喊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容生死,天下敬仰。对家国一往情深,对不平金刚怒目,这正是大英豪的本色。试问,没有情感的激荡,怎能有英雄的壮举?由此可见,虽然不受约束的情感,能带来危难;但是,没有情感的燃烧,也难以成就大事。
    因此,以理智为缰,并不是以理智为镣铐。为缰,是为了驾御情感,引导情感,绝不是为了束缚情感、扼杀情感。情感,给我们带来原动力;激情,给我们带来生命力。我们要以情感为马,就是要借助它,点燃我们的生命之火,让我们以更充沛的精力、更饱满的热情、更大胆的想象力投入到我们的事业中去。情感,是匹马,我们要的是能纵横驰骋的活马,是能驮着我们奔袭万里的良驹,可以驾御它,但不能勒死它。不然,生命就成了枯井死灰,还谈什么精彩飞扬?
    我们青年学子,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愿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既要给情感的骏马套上理智的缰绳,又不要束缚禁锢了情感,导致锐气消磨。我们应手握缰绳,同时策马扬鞭,让生命飞扬,让人生精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富有思辨性地辨析了情感与理智二者之间的关系,着重强调情感在人们开展事业时的驱动性作用。首先,它强调情感与理智是存在于人身上的两种不同的心理能力,二者不可缺一。然后,材料指出了在人们成就一项事业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所起的作用不同:情感是驱动人们进行一切事业的最初、最主要的驱动力量;而理智则让人合理地驾御情感,该阻止的时候阻止,该顺应的时候顺应。统一则表现在任何人想成就事业,都需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既需要理智,也需要强烈的情感。在这里,作者在认可理智对情感有一定的驾御作用的前提下,特别强调,无论哪一个领域、哪一项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激情在。只不过在有些领域,它是显性的存在;有些领域,它经过理智的管控,表现得更为隐性。
    构思此篇作文的难点,在于审读原材料这一步。一旦读懂原材料,厘清情感与理智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的写作思路就基本形成。当然,在构思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情感,我们可以理解成好或恶、欲望或恐惧。理智,我们可以理解成理性。欲望源自肉体或精神满足,而恐惧,是深植于我们基因的本能。理性则来自思考。如果情感和理智皆弱,人生难免平庸;一弱一强,要么莽撞,要么乏味;二者都强,则人生往往精彩。
    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二者都是抽象概念,建议大家在进行合乎逻辑的层层辨析的过程中,多发挥形象思维,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以让文章有说服力的同时,更具生动性。
    立意:
    1.让情感与理智共舞。
    2.无情则窒,无理则肆。
    3.用理智的堤坝,引导情感的洪涛。
    4.用情感的烈焰,点燃理智的灯塔。
    相关试卷

    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

    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