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2)(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23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2)(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23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2)(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23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2)(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
展开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2)(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
一、单选题
1.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 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3m
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8s
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剧烈汽化现象
C.蒸发吸热会使液体及其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
D.夏天用干冰给海鱼保鲜是熔化现象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
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4.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O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60°
C.将激光笔靠近ON时,光线OB会远离ON
D.绕ON向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5.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50°
B.反射角为40°
C.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将向右
D.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的位置不变
二、多选题
6.某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固体物质是非晶体
B.第5min,该固体物质开始熔化
C.该固体物质在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该固体物质有熔点且熔点是80℃
7.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也越高
B.保持拨动钢尺的振幅相同,主要是控制响度不变
C.通过本实验可探究音调由频率决定
D.若采用完全相同的塑料尺来做相同实验,则声音的音色将不同
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B为AC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可以快速完成实验
B.实验中小车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AC=3s
D.如果小车未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小
三、填空题
9.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小孔成像是 (“实像”或“虚像”);彩虹是光的 (填“反射”或“色散”)现象。
10.如图所示的“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为 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甲钟和乙钟, (填“甲”或“乙”)钟音调高。
11.“十一”假期,小明和爸爸乘车去焦作旅游。汽车开动后,小明看到路边的树木逐渐向后退去,这是以 (选填“汽车”或“地面”)为参照物;而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2.如图所示,停表的量程是 ,读数为3min s。
13.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虽然艺人挡在屏风后看不见,但现场观众能通过艺人发出的声音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四、作图题
14.
(1)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
(2)如图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两束光照射到半圆形的玻璃砖中,请画出两束光线分别进入玻璃砖的光路图。
(3)如图示,两透镜的焦点正好完全重合,请完成光路图。
15.请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再画出折射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五、简答题
16.小南晚上在家里房间做作业时,突然看到窗外一道闪电出现,2秒后才听到轰轰隆隆的雷声,为了不让雷声影响做作业,小南赶紧关好窗户。请解释小南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和关窗的目
六、计算题
17.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若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求:
(1)汽车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以原来的速度汽车行驶了9m,则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2)若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2s,汽车在两个过程通过的总距离为26m,求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8.探测月壤的力学性质是月球车登月的科研任务之一.月球上某月壤样品的体积为90 cm3,测得其密度为0.8 g/cm3.求:
(1)该月壤样品的质量;
(2)质量为1.6 t的月壤其体积为多少?
七、实验探究题
19.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一桶色拉油是地沟油,小丽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103kg/m3-0.93×103kg/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103kg/m3-0.95×103kg/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1)小丽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 g;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 cm3;
(2)小丽计算出色拉油的密度为 g/cm3,由此,小丽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 的(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3)分析小丽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小丽通过反思后想到: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实验的误差,她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 (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20.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与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 (选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调整蜡烛B的位置,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
(3)多次改变蜡烛 (选填“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4)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 (填“A”或“B”)是反射面;
(5)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 (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一支粉笔长度约6cm,中学生食指长度与此差不多,在6cm左右,A不符合题意;
B.一层楼的高度约3m,教室的空间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B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C不符合题意;
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时间,结合实际数据解答。
2.【答案】C
【解析】【解答】A.“白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A不符合题意;
B.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液体在蒸发时吸热,可以使剩余液体及其与液体接触的物体如周围空气、容器等温度下降。C符合题意;
D.干冰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是缓慢的汽化,汽化吸热;干冰在常温下发生升华现象。
3.【答案】C
【解析】【解答】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传声介质,故真空中不能传声,A不符合题意;
B.优美的音乐如果干扰了人的正常生活,也属于噪声,B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可以给金属工件探伤,通过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判断金属工件有无损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C符合题意;
D.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是噪声;通过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发声体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4.【答案】C
【解析】【解答】A.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由图知入射光线从激光笔沿OA射向镜面,所以AO是入射光线,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入射角为6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把入射光线OA靠近ON,则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会减小,所以反射光线OB也会靠近ON,C错误,符合题意;
D.绕ON向后转动F板,E、F板不在同一平面内,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所以F板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答案】B
【解析】【解答】AB.由“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可得入射角为90°-50°=40°,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40°,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当液面上升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故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面的位置改变时,反射光线的位置改变。
6.【答案】C,D
【解析】【解答】AD.由图象可知,说明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且该物质的熔点是80℃,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则第5min时该固体物质还没有开始熔化。B不符合题意;
C.该固体物质在15min时处在熔化过程中,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熔点,熔化时固液共存。
7.【答案】B,C
【解析】【解答】AC.声音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声音频率越大,声调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短,越容易被拨动,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反之同理。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响度的大小受振动幅度、离声源远近、及声音聚散程度有关,本题影响响度的只有振动幅度,保持拨动钢尺的振幅相同,主要是控制响度不变,B符合题意;
D.物体材质相同,声音音色相同,若采用完全相同的塑料尺来做相同实验,则声音的音色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发声体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8.【答案】B,C
【解析】【解答】A.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大,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实验中小车上半段所用时间为10:30:17﹣10:30:15=2s,下半段所用时间为10:30:18﹣10:30:17=1s,即上半段所用时间大于下半段所用时间,由 可知小车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B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小车从A到C所用的时间为10:30:18﹣10:30:15=3s,C符合题意;
D.若小车未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所测量AC段的时间会偏小,而AC段路程一定,由 可知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根据公式,比较平均速度大小;若小车未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所测量AC段的时间会偏小,而AC段路程一定,由 可知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9.【答案】绿;实像;色散
【解析】【解答】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当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10.【答案】振动;响度;乙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的钟,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乙的体积小,振动的频率高,音调高。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体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发声体越小,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11.【答案】汽车;静止
【解析】【解答】汽车开动后,小明看到路边的树木逐渐向后退去,研究对象是路边的树木,并且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向后退去,所以他选取的参照物一定和路边的树木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他是以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汽车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12.【答案】0~15min;38.3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小表盘内的最大数值为15min,则量程为0~15min。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所指时间在3min与4min之间(且超过3.5min);大表盘分度值为0.1s,指针所指时间在38.3s处;故停表读数为3min38.3s。
【分析】根据停表的最大时间判断量程;根据停表的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的位置,测量时间。
13.【答案】音色;信息
【解析】【解答】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不同人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声音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现场观众能通过艺人发出的声音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而不是能量。
【分析】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通过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
14.【答案】(1)
(2)
(3)
【解析】【解答】(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可作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法线垂直于反射镜面,因此作出法线的垂线所在位置即为平面镜的位置,作图如下。
(2)左侧的光线斜着由空气射向玻璃砖,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作出的折射光线AO偏向法线;右侧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向玻璃砖表面后,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线的折射角等于0°,因此折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入射光线重合;结合以上,作图如下。
(3)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线指向凹透镜焦点射向凹透镜后,产生的折射光线将平行于该凹透镜的主光轴射出;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后,产生的折射光线将射向该凸透镜的焦点;结合以上,可作图如下。
【分析】(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法线垂直于反射镜面;
(2)左侧的光线斜着由空气射向玻璃砖,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向玻璃砖表面后,光线的折射角等于0°,因此折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入射光线重合;
(3)当光线指向凹透镜焦点射向凹透镜后,产生的折射光线将平行于该凹透镜的主光轴射出;当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后,产生的折射光线将射向该凸透镜的焦点。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根据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画出折射光线;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
【分析】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6.【答案】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所以先看到的是闪电,后听到雷声;雷声对于正在做作业的学生来说属于噪声,关窗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解析】【解答】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所以先看到的是闪电,后听到雷声;雷声对于正在做作业的学生来说属于噪声,关窗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分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雷声对于正在做作业的学生来说属于噪声,关窗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17.【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汽车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时,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在反应过程,汽车行驶距离为s=9m,由公式 可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答: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6s。
(2)解:由题意可知,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行驶路程s总=26m,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 ,则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答: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m/s。
【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
(2)利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
18.【答案】(1)解:月壤样品的质量为m=ρV=0.8 g/cm3×90 cm3=72 g;
(2)解:1.6t=1600kg=1.6×106g
质量为1.6 t的月壤的体积为V=m/ρ=1.6×106g /(0.8 g/cm3)=2×106 cm3=2 m3.
【解析】【分析】(1)根据密度和体积的乘积计算质量;
(2)根据总质量和密度的比值, 计算体积。
19.【答案】(1)右;56;50
(2)0.92;合格
(3)偏大;ACDB
【解析】【解答】(1)在使用天平前,需要调零,如图甲所示,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才能让天平平衡。由图乙知,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m总=56g,由图丙知,色拉油的体积V=50cm3
(2)色拉油的质量m=m总-10g=56g-10g=46g,则色拉油的密度 ,而优质色拉油的的密度在0.91×103kg/m3-0.93×103kg/m3,所以色拉油的品质合格。
(3)从小丽的实验过程知,测量色拉油的体积偏小,因为将色拉油倒入量筒,烧杯上残留少量的色拉油,造成测量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小,而用天平测量的质量是准确值,据 知,测得的密度偏大。要想减少此操作造成的误差,可以先测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将色拉油倒入量筒后,再测量烧杯和残留色拉油的质量,这样可减少由于色拉油残留造成的误差,即将实验步骤调整为:ACDB。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侧调节;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根据量筒中液面位置,测量体积;
(2)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计算密度;根据密度大小判断物质的品质;
(3)在测量体积偏小时,计算的密度偏大;根据质量差,计算的密度更准确。
20.【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没点燃
(3)A;相等
(4)B
(5)不动
【解析】【解答】(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便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因此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后面,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则不易区分蜡烛B和蜡烛A的像。
(3)多次移动蜡烛A,改变物体位置,移动B的位置,确定像的位置,并记录下来。由乙图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将笔尖紧贴镜面A,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笔尖通过B面成像(穿衣镜的里层镀了膜,镀膜后增强了光的反射),从而造成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由此可见,B是反射面。
(5)由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的位置不变,像的位置不变,所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不动。
【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时,后面的蜡烛不点燃;
(3)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多次改变玻璃板前面的物体的位置;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4)玻璃板有厚度,使平面镜中的像有重影现象;
(5)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位置不变,像的位置不变。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4)(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4)(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0)(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0)(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9)(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9)(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