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6)(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6)(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第1页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6)(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第2页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6)(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6)(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6)(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6)(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一、单选题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100m短跑的速度约为15m/sB.人体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dm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2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冰的形成是升华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指的是音调4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9,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53 B89 C23 D325如图所示,掉在地上的课本,小明、小红都看到了它,对于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到了小红的眼睛中B.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小红眼睛发出的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C.小明和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D.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二、多选题6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以被选为参照物B.运动的物体也可以被选为参照物C.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不同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收热量的是(  )  A.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8下表是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酒精水银熔点/℃259117393 4101 5351 064沸点/℃253783575 9002 7502 880A.钨的沸点高,所以可以用来制作灯丝B.-39 ℃时的水银是液态C.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D.金块掉入铁水中一定会熔化三、填空题9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如图所示),可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这是因为水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填吸热放热),从而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10某校运动会上增加了一项有趣的比赛吹气球。如图所示,气球越来越大,突然,的一声破裂。声音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四周同学听到的爆破声音是通过       传到耳中的。11小明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医生用如图所示的喷雾剂为他及时冷疗,喷雾剂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氯乙烷,它装入瓶中是采用           (选填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的方式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出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起到镇痛的作用。12红、       、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验钞机发出的       能使纸币上的荧光防伪标志发光;电视遥控器通过发射       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1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图甲刻度尺所测物体长度为        cm,图乙温度计所测温度为        ,图b中的机械停表所指的时间为        s四、作图题1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BC为某光线经过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BC对应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光线BC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5如图所示,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F为凹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光线的入射光线;光线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五、简答题16如图是在严寒的冬季,小亮戴的近视眼镜发生了上霜的现象。请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眼镜上霜是因为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 2)进入室内后,眼镜的中间和四周哪部分先熔化?为什么?      六、计算题17有一山谷,两旁都是峭壁,地质员在山谷内敲打石块,0.5s后他听到从左边峭壁反射回来的第一次回声。这个山谷的宽度是340m,当时的声速为340m/s。声音传播路径如图,求:1)敲石处距左边峭壁的距离。2)敲打后多少秒他听到从右边峭壁反射回来的第二次回声。      18如图所示,某冰块夹杂着一个石块。其中冰的质量是45g,石块的质量是12g,冰块的总体积是 。(冰的密度为 ),求:  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克每立方厘米?        七、实验探究题19在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            (选填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种加热方法被称为              ,这样做的目的是            ,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冰的温度是        3)根据实验数据,小勇画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后可知:冰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保持不变)。说明冰是        (选填晶体非晶体);4)若将试管中的水倒掉,装入另一种液体,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用酒精灯不断给烧杯加热时,最终发现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这说明水的沸点        (选填高于低于等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20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           (选填近视眼镜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初中生100m短跑的速度约为8m/sA不符合题意;B.人体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0cm=8dmC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60次左右,跳动10次的时间接近10s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生活中物体的长度、时间、速度和温度,结合数据解答。2【答案】D【解析】【解答】A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冰的形成是凝固;A不符合题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不是晶体,B不符合题意;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C不符合题意;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滴,即发生液化现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冰的形成是凝固;蜡不是晶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露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滴,即发生液化现象。3【答案】B【解析】【解答】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A不符合题意;B隔墙有耳,声源与人耳之间存在墙这种介质,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符合题意;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不符合题意;D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指的声音的大小,即响度,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固体也能传声;震耳欲聋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4【答案】C【解析】【解答】解答:由v=s/tt=s/vt=s/vt=s/vt/t=sv/vs=4╳3/(2╳9)= 2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公式,可求出时间之比。5【答案】C【解析】【解答】A.物理教材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A不符合题意;B.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教材反射的光进入小红眼睛,小红的眼睛不会发光,B不符合题意;CD.教材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光源是本身能发光的物理;平行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光滑的表面平行射出的现象叫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凹凸不平的表面像四面八方射出的现象叫漫反射。6【答案】B,C【解析】【解答】AB.在选择参照物时,除了不能选择本身作为参照物外,其他无论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可以选择,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描述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而言的,所选参照物不同,其运动情况一般不同,所以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首先选定参照物,C符合题意;D.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相同,比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和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时,物体是静止的,有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7【答案】A,B,D【解析】【解答】A.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吸收热量,A符合题意;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属于汽化现象,吸收热量,B符合题意;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出热量,C不符合题意;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会变小,发生升华现象,吸收热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D
    【分析】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吸收热量;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属于汽化现象,吸收热量;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出热量;樟脑片,过一段时间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会变小,发生升华现象,吸收热量。8【答案】C,D【解析】【解答】A.从表格中可以发现钨的熔点高,所以可以用来制作灯丝,因为灯丝不断发热,温度不断升高,若熔点太低,容易熔化,A不符合题意;B.水银的熔点是-39 ℃-39 ℃时的水银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态,B不符合题意;C.水银的沸点是357℃,而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低于水银的沸点,故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符合题意;D.铁的熔点为1 535℃,而金的熔点为1 064℃,将金放入铁水中时,铁水的温度高于金的熔点,故金一定会熔化,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
    【分析】温度计中感温液的沸点要高于所测量的高温;物体的温度高于熔点会熔化。9【答案】凝固;放热【解析】【解答】北方的冬天天气寒冷,放在地窖中的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使得周围的温度不至于降的太低,从而防止了蔬菜被冻坏。
    【分析】放在地窖中的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10【答案】声波;空气【解析】【解答】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气球破裂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人耳的。
    【分析】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气球破裂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人耳的。11【答案】压缩体积;汽化【解析】【解答】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那么要想在常温下让氯乙烷烷从气态变为液态,我们可采取加压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会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起到镇痛的作用。
    【分析】在常温下让氯乙烷烷从气态变为液态,我们可采取加压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12【答案】绿;紫外线;红外线【解析】【解答】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紫外线具有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验钞机利用紫外线来验钞。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电视遥控器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脉冲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分析】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验钞机利用紫外线来验钞;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13【答案】量程;分度值;垂直;1.85-2159.8【解析】【解答】刻度尺在使用时要求先选择合适的器材,测量时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我们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小格,所以每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7.8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7.85cm-6.00cm=1.85cm,在图丙中100之间有10小格,故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该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上部是0,下部是10,上小下大,说明液柱上表面在0℃以下,液柱上表面距离0℃2小格,故温度计读数为-2℃。停表的中间小表盘上,每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指在“2”“3”之间,偏向“3”一侧,小表盘的读数为2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代表0.1s,因为小表盘偏向“3”一侧,说明已经超过了2min30s,所以大表盘指针的读数为39.8s,停表的读数为2min39.8s=159.8s
    【分析】刻度尺在使用时,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结合对应刻度读数;秒表中,大圈的分度值是0.1s,小圈的分度值是1min,看清小圈刻度是否过半格,结合大圈刻度读数。14【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1)过B点作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法线用虚线。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都是60°2)过凸透镜焦点入射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与主光轴。光的传播方向向左,依次经过平面镜反射,凸透镜折射,光路图如图所示:
    【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光线经过凸透镜的焦点时,折射光线和主光轴平行。15【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1)过反射点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90°-30°=60°,即可做出光线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凹透镜后折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过焦点,如上图所示。3)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分析】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16【答案】1)解:凝华2)解:中间部分,因为近视镜中间薄,质量小,吸热升温快【解析】【解答】(1)严寒的冬季,眼镜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形成的。2)室内温度较高,镜片上的霜吸热升温,会熔化,而近视镜片的中间薄,质量小,吸收相同热量会升温更快,所以中间部分先熔化。
    【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近视镜属于凹透镜。17【答案】1)解:声音传播到左边峭壁的时间及速度分别为 得,敲石处到左边峭壁的距离 答:敲石处距左边峭壁的距离为 2)解:敲石处到右边峭壁的距离s2340m﹣85m255m 得,声音由敲石处到右边峭壁所用时间 声音由敲石处到右边峭壁所用时间与声音从右边峭壁到敲石处所用时间相同,故在敲石处听到第二次回声的时间为 答:敲打后1.5秒他听到从右边峭壁反射回来的第二次回声。【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s=vt,可求出距离;2)根据公式,可求出时间。18【答案】1)解:冰块中冰的体积是 答:冰块中冰的体积是50cm32)解:冰块中石块的体积是 冰块中石块的密度是 答:石块的密度是2g/cm3【解析】【分析】(1)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冰块中冰的体积。
    2)先求得冰块中石块的体积,进一步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石块的密度。19【答案】1)从下至上;水浴加热法;受热均匀2-236;不变;晶体4)高于【解析】【解答】(1)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因此需要从下至上安装实验器材;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更加均匀,加热过程更加缓慢;便于记录实验数据。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此时指在0℃以下,根据液柱上表面所对应数值可知温度值-2℃3)由图示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为4min~10min,故所以经历了6min,由图可知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冰拥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说明冰是晶体。4)水沸腾需要同时满足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最终发现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这说明水的沸点高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当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液体仍能从水中吸收热量。【分析】(1)需要从下至上安装实验器材;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更加均匀,加热过程更加缓慢;便于记录实验数据;2)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结合对应刻度读数;
    3)冰拥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说明冰是晶体;
    4)水沸腾需要同时满足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20【答案】1)照相机2D3)近视眼镜4)将蜡烛向上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解析】【解答】(1)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挡住透镜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由于物距不变,所以像的大小不变,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像向右移动,所以要使光线发散一些,则需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凹透镜,近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所以需要放近视眼镜。4)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分析】(1)当物距u>2f时,像距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摄像机,
    2)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成像,用纸板挡住一部分光线后,其他的光线仍然会聚可以成像,只是像变暗了;
    3)物距不变,像距变大,故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
    4)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确定像的位置,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之在中央即可。

    相关试卷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4)(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4)(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0)(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10)(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9)(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物理寒假逆袭每日一练(9)(八上复习部分)附解析学生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