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点专训12稳态与调节(非选择题)含答案
展开命题点专训(十二) 稳态与调节(非选择题)
(建议用时:20分钟)
1.(2022·辽宁沈阳二模)研究认为由植物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下极性运输进入侧芽,从而产生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独脚金内酯(SL)是一类植物新激素,参与调节了植物分枝和根的形态建成。
(1)生长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
(2)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说明生长素具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特点。
(3)科研人员用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类调节剂(GR24)和生长素类调节剂(NAA)处理拟南芥植株,结果如图。说明在调节侧枝生长方面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具有________关系。
(4)近年来,也有研究报道指出SL除了具有影响分枝和根形态建成外还可以通过MAK2信号途径参与叶片衰老以及胁迫抗性。突变MAX2基因可以通过降低脱落酸响应影响气孔关闭以及胁迫响应降低植物对干旱和盐胁迫抗性。请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降低是独脚金内酯通过影响脱落酸合成间接完成的。请利用野生型、独脚金内酯合成缺陷突变体、脱落酸合成缺陷突变体等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①取野生型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
②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干旱处理后,检测两组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并测定两组植株气孔开度。
实验结果:
实验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降低是独脚金内酯通过影响脱落酸合成间接完成的。
[解析] (1)人尿中可以分离出生长素,说明人可以吸收生长素,通过血液运输并通过尿液将生长素排出体外,因此生长素能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
(2)顶芽生长素浓度低生长速度快,侧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说明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3)根据图像可知,生长素类调节剂和独脚金内酯类调节剂混合处理时,侧枝长度比二者分别处理时都短,且都比对照组短,说明二者均能抑制侧枝生长,为协同关系。
(4)①本实验是验证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降低是独脚金内酯通过影响脱落酸合成间接完成的。因此因变量需要检测气孔开度的变化,故应取野生型植株、脱落酸合成缺陷突变体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以说明脱落酸能够降低气孔开度。
②取独脚金内酯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一定浓度的独脚金内酯水溶液进行处理,对照组清水处理或蒸馏水处理,经过干旱处理后,检测两组脱落酸的含量,以说明干旱条件下独脚金内酯能够促进脱落酸的合成,并测定两组植株气孔开度,以进一步证明干旱条件下独脚金内酯促进脱落酸合成,进而降低气孔开度提升植物抗干旱能力。
实验结果:若实验①中野生型植株气孔开度降低,脱落酸合成缺陷突变体气孔开度不变;实验②中实验组脱落酸含量高于对照组,气孔开度低于对照组,说明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降低是独脚金内酯通过影响脱落酸合成间接完成的。
[答案] (1)能 (2)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3)协同 (4)①脱落酸合成缺陷突变体 ②独脚金内酯合成缺陷突变体 独脚金内酯水溶液 清水处理或蒸馏水处理 脱落酸 野生型植株气孔开度降低,脱落酸合成缺陷突变体气孔开度不变 实验组脱落酸含量高于对照组,气孔开度低于对照组
2.(2022·湖南师大附中二模)帕金森病(PD)又名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开始出现一侧肢体震颤(如手抖)或运动笨拙等精细运动障碍,而后出现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运动功能障碍。前期研究表明大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后引发PD。
图1 多巴胺能神经元
(1)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在酪氨酸羟化酶(TH)等作用下将酪氨酸最终转化成多巴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轴突会延伸到纹状体,多巴胺储存在轴突的________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需要________(细胞器)提供能量。由图1可知,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________和________也能释放多巴胺。
(2)进一步研究发现,PD与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线粒体损伤有关。为研究线粒体损伤是导致PD的病因还是结果,研究者定向敲除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编码线粒体蛋白的N基因,获得了线粒体损伤的基因敲除小鼠。该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依赖________呼吸提供能量。分别检测出生后不同时间的________________小鼠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和图3。
图2
(注:120天前两种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无明显差异。)
图3
①研究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是否支持前期研究结论:大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后引发PD,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延缓PD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神经递质储存在轴突中的突触小泡内,而多巴胺是神经递质,因此多巴胺储存在轴突的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胞吐需要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根据图1可知,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也能释放多巴胺。
(2)因为该基因敲除小鼠编码线粒体蛋白的N基因被敲除了,其线粒体损伤,则有氧呼吸受损,因此该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依赖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种类,因此因变量是分别检测出生后不同时间的野生小鼠、基因敲除小鼠的相关指标;结合图2可知,编码线粒体蛋白的N基因被敲除了,其线粒体损伤,线粒体为多巴胺合成和释放提供能量,因此纹状体处多巴胺合成和释放减少,精细运动会出现障碍,之后黑质区多巴胺合成和释放减少,纹状体处轴突退化,运动功能出现障碍,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线粒体损伤是PD的病因。前期的研究表明大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后引发PD,而根据图3的实验结果可知,在出现PD症状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无明显差异,并没有减少,说明实验结果不支持前期研究结论。
(3)线粒体损伤是PD的病因,因此延缓线粒体的损伤是延缓PD的方法,可利用药物减缓黑质区、纹状体中线粒体功能损伤来延缓PD。
[答案] (1)突触小泡 线粒体 细胞体 树突 (2)无氧 野生小鼠、基因敲除 ①线粒体损伤是PD的病因 ②不支持,在出现PD症状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并没有减少 (3)利用药物减缓黑质区、纹状体中线粒体功能损伤
(教师用书独具)
1.(2022·山东青岛二模)人类耳蜗中的听毛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与正常听力的维持关系密切。听毛细胞数量有限,受药物、长时间噪音等因素影响会死亡。听毛细胞顶部的纤毛位于蜗管的内淋巴液中,其余部分位于外淋巴液中,当声音传到耳蜗时,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纤毛顶端的 K+通道开启,K+内流,听毛细胞兴奋,并传递给听神经细胞,过程如图所示。
(1)声波振动引起听毛细胞顶部纤毛弯曲,使阳离子通道开放,K+通过________的方式由内淋巴液进入听毛细胞,发生的信号转换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兴奋经传导进一步触发听毛细胞底部的 Ca2+内流。
(2)听毛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蜗管内淋巴液维持高 K+状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临床治疗发现,博来霉素、甲氨蝶呤氮芥等耳毒性药物,可能导致耳蜗中毒引起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NHL),试分析耳蜗中毒导致机体出现该现象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别学会语言前就发生SNHL的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蜗后,仍然出现了理解障碍(只能听到声音,而不能听懂语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该患者的________未正常发育导致不能听懂语言。
(4)目前,免疫治疗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兴方法,可通过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杀灭肿瘤细胞,但对内淋巴囊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癌细胞生活的微环境中存在高浓度乳酸,为研究乳酸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细胞分裂指数越高表示增殖越旺盛)。
(注:Treg细胞能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抑制机体免疫。)
结合上述信息,试分析免疫治疗对内淋巴囊肿瘤患者疗效不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声波振动引起听毛细胞顶部的纤毛弯曲,使阳离子通道开放,根据K+顺浓度转运可知,K+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由内淋巴液进入听毛细胞,发生膜电位的改变,产生兴奋,即发生的信号转换情况为由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产生的兴奋经传导进一步触发听毛细胞底部的 Ca2+内流。
(2)听毛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蜗管内淋巴液维持高 K+状态的意义在于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听毛细胞,有利于听毛细胞产生兴奋,进而形成听觉。
(3)听毛细胞数量有限,受药物、长时间噪音等因素影响会死亡,进而导致传导至大脑皮层的神经冲动减少,造成听力损伤。个别学会语言前就发生 SNHL 的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蜗后,仍然出现了理解障碍,即不能听懂语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该患者的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未正常发育。
(4)内淋巴囊肿瘤细胞生活的微环境中存在高浓度乳酸,且实验数据显示,随着乳酸浓度的上升,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指数下降,且细胞毒性T细胞是杀灭肿瘤细胞的关键细胞,同时随着乳酸浓度的上升,Treg 细胞分裂指数有上升的趋势,而该细胞能抑制 T 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抑制机体免疫,因此免疫治疗对内淋巴囊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
[答案] (1)协助扩散 由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感受器 有利于听毛细胞产生兴奋 (3)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听毛细胞损伤或死亡,进而导致传导至大脑皮层的神经冲动减少,造成听力损伤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 (4)高浓度乳酸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并促进Treg细胞的增殖,增殖的Treg细胞也会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2.(2022·广东模拟预测)糖尿病(DM)主要有2种类型:1型和2型。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引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有肥胖、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尿崩症(DI)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缺乏,或肾脏对ADH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1)ADH通过调控________的多少实现对人体水平衡的调节。正常情况下,促进ADH分泌增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升高。
(2)尿崩症患者也会出现类似于糖尿病的多饮、多尿的症状。某患者出现了多饮、多尿等症状,若要判断该患者是糖尿病还是尿崩症,请写出简便的临床检查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选取若干生长状况一致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始终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其他4组先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一定量的STZ(有破坏胰岛B细胞的作用)。随后,利拉鲁肽组(一种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每天皮下注射一定量利拉鲁肽,持续4周;小剂量、大剂量黄连素组,分别连续用一定剂量的黄连素灌胃4周。12周后,给每组大鼠灌胃等量葡萄糖溶液,随后抽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检测每组大鼠胰岛素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图1
图2
本实验中给大鼠注射一定量STZ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利拉鲁肽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抗利尿激素主要通过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尿量)的多少实现对人体水平衡的调节。正常情况下,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
(2)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尿崩症患者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可通过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判断患者属于糖尿病还是尿崩症。
(3)由题意可知,正常对照组胰岛素分泌正常,其他4组先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一定量的STZ(有破坏胰岛B细胞的作用),此时4组患糖尿病。利拉鲁肽组(一种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每天皮下注射一定量利拉鲁肽,持续4周,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症状;小剂量、大剂量黄连素组,分别连续用一定剂量的黄连素灌胃4周,作为实验组。由图1、2可知,利拉鲁肽可显著抑制血糖升高,黄连素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实验中给大鼠注射一定量STZ是为了获得2型糖尿病模型鼠;设置利拉鲁肽组是为了作阳性对照,证明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由图1、2可知,一定量的黄连素能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分泌,进而降低血糖。
[答案] (1)尿量 细胞外液渗透压 (2)检查患者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如果含有葡萄糖则为糖尿病 (3)构建2型糖尿病模型鼠(或获得胰岛B细胞功能被破坏了的小鼠) 作为阳性对照,证明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一定量的黄连素能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分泌,进而降低血糖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点专训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点专训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含答案,共6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点专训生物与环境(选择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点专训生物与环境(选择题)含答案,共6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点专训14生物技术与工程(非选择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点专训14生物技术与工程(非选择题)含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