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最后十套】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化学(四)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 【最后十套】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化学(四)学生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化学——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最后十套】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化 学 (四)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Ni 59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7.2020年11月24日凌晨,嫦娥5号在长征5号火箭巨大的推力下,启程前往月球,经20多天旅程后带着月壤返回,这是中国航天“探月工程”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力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长征5号火箭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液氢”属于绿色环保燃料
B.“返回器减速伞”用的材料——高强度锦纶纤维,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嫦娥5号”带回的“快递”——月壤中含有珍贵的3He,它与4He互为同素异形体
D.“嫦娥5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均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8.欧前胡素()具有抗菌、平喘及抗过敏等作用。下列关于欧前胡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4O4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但反应类型不同
C.能够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D.1mol欧前胡素最多能与7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9.美丽生活劳动创造,下列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使用铝箔包装物品
铝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
B
使用稀硝酸清洗内壁附着银的试管
硝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C
喷洒稀双氧水对蔬菜保鲜消毒
过氧化氢易分解且产物对环境友好
D
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
废水中重金属元素超标对人体有害
10.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CoO、Co2O3,还含有Al2O3、Zn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o2O3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与流程相关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酸浸”所需的SO2
B.用装置乙配制“酸浸”所需的1mol·L−1 H2SO4溶液
C.用装置丙过滤“沉钴”所得悬浊液
D.用装置丁灼烧CoCO3固体制Co2O3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Z和W是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Q与Y同族。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W>Q>R>Y
B.X、Z、Q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可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C.X的氢化物沸点低于Y的氢化物沸点
D.Z2Y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12.聚合硫酸铁{PFS,}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利用双极膜(BP)(由一张阳膜和一张阴膜复合制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将水分子解离成OH−和H,作为H+和OH−离子源)电渗析法制备PFS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室1”和“室3”得到H2SO4和K2SO4的混合液
B.X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
C.“室2”和“室4”产品为浓PFS
D.双极膜向“室2”和“室4”中提供OH−
13.常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H2A溶液,溶液中和或和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M表示和的关系
B.随pH的升高而减小
C.滴定过程中,当时,
D.在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共43分)
26.(14分)为测定某氟化稀土样品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利用高氯酸(高沸点酸)将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氟化氢(低沸点酸)蒸出,再进行酸碱滴定来测定含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c的名称是___________。玻璃管a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往c中加入m g氟化稀土样品和一定体积的高氯酸,f中盛有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装置b、c。
①下列物质可代替高氯酸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硫酸 b.盐酸 c.硝酸 d.磷酸
②水蒸气发生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定量测定:将f中得到的馏出液配成溶液,取其中加入溶液,得到沉淀(不考虑其他沉淀的生成),再用标准溶液滴定剩余La3+(La3+与按1∶1配合),消耗EDTA标准溶液,则氟化稀土样品中氟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4)问题讨论:
若观察到f中溶液红色褪去,可采用最简单的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_。否则会使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实验中除有HF气体外,可能还有少量SiF4(易水解)气体生成。若有SiF4生成,实验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
27.(15分)铁、镍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从某矿渣[成分为NiFe2O4(铁酸镍)、NiO、FeO、CaO、SiO2等]中回收Ni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NH4)2SO4在350℃分解生成NH3和H2SO4,回答下列问题:
(1)“浸渣”的成分有Fe2O3、FeO(OH)、CaSO4外,还含有_______(写化学式)。
(2)矿渣中部分FeO在空气中焙烧时反应生成Fe2(SO4)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向“浸取液”中加入NaF以除去溶液中Ca2+(浓度为1.0×10−3mol·L−1),当溶液中c(F−)=2.0×10−3mol·L−1时,除钙率为_______[Ksp(CaF2)=4.0×10−11]。
(4)溶剂萃取可用于对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富集与分离:Fe2+(水相)+2RH(有机相)FeR2(有机相)+2H+(水相)萃取剂与溶液的体积比(V0/VA)对溶液中Ni2+、Fe2+的萃取率影响如图所示,V0/VA的最佳取值为_______。在_______(填“强碱性”“强酸性”或“中性”)介质中“反萃取”能使有机相再生而循环利用。
(5)以Fe、Ni为电极制取Na2FeO4的原理如图所示。通电后,在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的FeO,同时会产生少量红褐色物质。
①电解时离子交换膜(b)为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②向铁电极区出现的红褐色物质中加入少量的NaClO溶液,沉淀溶解,进而提高了Na2FeO4的产率。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8.(14分)还原法处理氮的氧化物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I.氧气还原法。H2还原NO发生的反应为:2NO(g)+2H2(g)N2(g)+2H2O(g)。
(1)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2NO(g)+2H2(g)N2(g)+2H2O(g) ΔH=___kJ·mol−1。
(2)2NO(g)+2H2(g)N2(g)+2H2O(g)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kc2(NO)·c(H2)(k是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科学研究发现上述反应分两步进行:
反应1:2NO(g)+H2(g)N2(g)+H2O2(g);
反应2:H2O2(g)+H2(g)2H2O(g)。
总反应速率由反应较慢的一步决定,由此推知上述两步反应中,活化能较大的是反应___(填“l”或“2”)。c(NO)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___c(H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Ⅱ.NH3还原法。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H3和NO2,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8NH3(g)+6NO2(g) 7N2(g)+12H2O(g)。
(3)下列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NO2和N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6∶7
C.混合气体中c(N2)=c(NO2) D.混合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III.CO还原法。利用高效催化剂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发生反应:2CO(g)+2NO(g)N2(g)+2CO2(g) ΔH。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2mol CO和2mol NO,测得NO的转化率与温度、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图像中,T1>T2
B.上述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10min时,T2K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增大NO的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5)T2K温度下,0~10min内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mol/L−1·min−1;T1K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L·mol−1。
(6)T1K温度下,向平衡后的容器内再加入2mol N2和2mol NO,则平衡___(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移动”)。
三、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以下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镍铬钢俗称不锈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含有铁、铬、镍、碳等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镍原子有___个未成对电子,基态Fe3+有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铬的基态原子核外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
(2)配离子[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填元素符号),铬的高价化合物可将CH3CH2OH氧化为CH3CHO,CH3CHO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
(3)镍能与CO形成Ni(CO)4,常温下Ni(CO)4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推测Ni(CO)4是___晶体,组成Ni(CO)4的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填元素符号),CO分子中π键与σ键的个数比为___。
(4)已知NiO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Ni2+和O2−的半径分别为r1 pm和r2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中粒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天然产物全合成是现代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H是合成某种生物酶的核心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1)B的名称为_______;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2)F的分子式为_______; 鉴别F和G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
(3)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4)写出F→G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5)设计C→D、F→G的目的是_______。
(6)I是D的一种同系物,其相对质量比D大28,则满足下列条件的I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种。
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B.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显示共有5组峰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面积之比为1∶4∶6∶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任写一种)。
【最后十套】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化学答案(四)
7.【答案】A
【解析】A.长征5号火箭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氧化之后生成水,“液氢”属于绿色环保燃料,故A正确;B.高强度锦纶纤维,是人工合成的,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C.3He,它与4He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D.“嫦娥5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等、锂离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以确定欧前胡素的分子式为C16H14O4,A项正确;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误水褪色,前者为氧化反应,后者为加成反应,故反应类型不同,B项正确;C.含有酯基,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但酯基中的C=O键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欧前胡素最多能与6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D。
9.【答案】C
【解析】A.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铝具有抗腐蚀性,又铝有良好的延展性,故可使用铝箔包装物品,故A相符;B.由于硝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故可使用稀硝酸清洗内壁附着银的试管,二者反应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故B相符;C.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氧化剂,故可喷洒稀双氧水对蔬菜保鲜消毒,故C不相符;D.重金属元素可使蛋白质变性,故重金属可使人体中毒,因此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废水中重金属元素超标对人体有害,故D相符;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浓硫酸与铜反应需要加热,甲装置没有酒精灯,无法反应制取SO2,故A错误;B.滴定管使用时应悬于容量瓶上方,不能伸入容量瓶内,会污染试剂,故B错误;C.用装置丙可以过滤“沉钴”所得悬浊液,且装置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灼烧CoCO3固体应用坩埚,不能在烧饼中直接灼烧固体,故D错误。答案选C。
11.【答案】D
【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核外有6个电子,为C;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为O;Q与Y同族,则Q为S,R原子序数大于S,且为短周期,为Cl;Z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Z为Na;W为金属,为Mg或Al,X、Y、Z、W、Q、R分别为C、O、Na、Mg或Al、S、Cl。A.Y、W、Q、R分别为O、Mg或Al、S、Cl,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离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半径的大小顺序:S2−>Cl−>O2−>Mg2+或Al3+,A说法错误;B.Z的氧化物为氧化钠,若W为Mg时,氧化钠与氢氧化镁不反应,B说法错误;C.X的氢化物为烃类,沸点不一定低于水的沸点,C说法错误;D.Z2Y2为Na2O2,能与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D说法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稀硫酸进入“室3”,Fe2(SO4)3溶液进入“室4”,且“室3”和“室4”之间有阴膜,则说明PFS在“室4”内产生;双极膜将水分解离成OH−和H+,即双极膜产生的H+向“室3”移动,产生的OH−向“室4”移动,SO向“室3”移动,由于“室3”和“室4”是重复单元,故H+向“室1”和“室3”移动,OH−向“室2”和“室4”移动,SO向“室1”和“室3”移动,故 “室1”和“室3”得到的是H2SO4溶液,“室2”和“室4”得到的是PFS。A.H+向“室1”和“室3”移动SO向“室1”和“室3”移动,故“室1”和“室3”得到的是H2SO4溶液,A错误;B.在电解装置的左侧,由于双极膜产生的H+向“室1”移动,则X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B正确;C.Fe2(SO4)3溶液进入“室2”和“室4”,且OH−向“室2”和“室4”移动,故“室2”和“室4”得到的是PFS,C正确;D.OH−向“室2”和“室4”移动,说明双极膜向“室2”和“室4”中提供OH−,D正确;故选B。
13.【答案】B
【解析】+[]=-lgKa1,+[]=-lgKa2,即横坐标+纵坐标=-lgKa,结合图可知,M、N两条曲线分别有2=-lgKa、5=-lgKa,对应的Ka分别为10−2、10−5,因一级电离常数大于二级电离常数,因此M曲线表示和的关系曲线,N曲线表示和的关系曲线,Ka1=10−2,Ka2=10−5。A.由分析可知曲线M表示和的关系,A正确;B.,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因此随pH的升高而恒定,B错误;C.Ka2==10−5,pH=5时,=10−5,=1,c(A2−)=c(HA−),电荷守恒c(H+)+c(Na+)=c(OH−)+c(HA−)+2c(A2−),因此c(H+)+c(Na+)=c(OH-)+3c(HA-),此时pH=5,c(H+)>c(OH−),则c(Na+)T2,故A正确;B.T1>T2平衡时转化率T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 【最后十套】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化学(五)学生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化学——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 【最后十套】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化学(一)学生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本草经集注》记载,【化学——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 【最后十套】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化学(三)学生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化学与生活、科技及环境密切相关,【化学——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