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唐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635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唐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635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唐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635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唐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河南省唐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作图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河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2分)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加强防溺水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到游泳馆进行游泳训练。小明在一次游泳训练中,游25m所用时间为50s,则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是 m/s;以正在游泳的小明为参照物,池边的坐椅是 的。
2.(3分)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并以 的形式传播,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3.(2分)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为图中 (填字母)点;若增大入射角,出射点的位置会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4.(2分)由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 (选填“a”、“b”或“c”)物体,它的密度是 g/cm3。
5.(2分)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自行车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骑行时,轮胎被压瘪一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6.(3分)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 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水平仪可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水平,若把它东西方向放置,铅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中央刻度线的左方,说明此桌面的 边高(选填“东”或“西”)。我们推水平仪的底部,水平仪会向前运动,而推水平仪的顶部,它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力的 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2分)如图示,在测量木块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8.(2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通过次声波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的
C.图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D.图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
9.(2分)2022年末,唐河下起第一场雪,为了保证安全出行,人们采取了许多防滑措施。下列各项中增大摩擦的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 )
A.骑自行车时在车上安放些重物
B.在结冰的路面上撒沙子
C.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
D.行走时穿上底面花纹深的鞋
10.(2分)如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2分)有关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D.电视机画面呈现出的各种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2.(2分)质量、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冰化成水,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B.两个质量和体积相等的铜球和铝球,铝球一定是空心的(ρ铜>ρ铝)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D.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不会改变的
(多选)13.(2分)如图所示为小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的情景,MM′为平面镜,EF为可折叠的纸板,纸板垂直于平面镜并能绕ON转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是入射角
B.EF纸板应选用粗糙的硬纸板
C.图乙中反射光线不存在
D.图甲、丙现象可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多选)14.(2分)小亚的朋友,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小亚将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作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同时出发,0~8s他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C.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
D.0~8s,小华的平均速度是5m/s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5题4分、第16题6分、第17题8分,共18分)
15.(4分)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蜡烛和透镜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 。
(2)实验中,光屏上已经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 (填“指尖的像”或“完整烛焰的像”)。
(3)将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移到80cm刻度线处,再将50cm处的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出现烛焰的像。
16.(6分)小明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使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铁块、长木板。
(1)将铁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铁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铁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N;
(2)如图乙所示,将两个铁块叠放在一起,重复上面的操作。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
(3)小明又将两个铁块按照图丙所示的方式放在长木板上进行实验。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4)实验后小明和同学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明设计了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长木板的运动速度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8分)某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探究固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 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如图1甲所示,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小明应该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小明用3个铁块、小丽用3个木块、小强用3个铝块分别进行实验,记录下实验数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用这些实验数据做出了如图1乙所示的m﹣V关系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 (都填“相同”或“不同”)。因此,这个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物质的密度。
(3)接着该小组的同学对一块形状特殊的石头展开密度测量。
①将天平调节好以后,在左盘中放入铁块,向右盘中添加了几个砝码后,观察到天平的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再添加一个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此时,应先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接着 ,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②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内放入石头,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丙所示,其质量是 g。
③用不吸水的细线拴住石头,使其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2丁所示,则石头的密度是 g/cm3。若石头具有吸水性,将导致密度的测量值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其真实密度。
四、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8.(2分)按要求完成作图
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如图平面镜不垂直于桌面,请画出一条B处人眼看到烛焰上一点A的光路。
19.(2分)一根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请你作出小球摆动到右边最高点时,小球所受绳子拉力F与重力G的示意图。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9分,第21题9分,共18分)
20.(9分)星期天,爸爸带着小明开车送妈妈到机场乘坐飞机去上海出差,途中小明看见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并观察到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
(1)汽车以图乙中速度表显示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后到达机场,则标志牌到机场的路程是多少?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该标志牌到机场的最短行驶时间是多少?
(3)小明妈妈乘坐的飞机航班信息如图所示,小明查询到飞机从南阳机场到浦东国际机场飞行的距离为1000km,则MF1043航班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1.(9分)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0.4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10.8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ρ水=1×103kg/m3。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河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2分)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加强防溺水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到游泳馆进行游泳训练。小明在一次游泳训练中,游25m所用时间为50s,则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是 0.5 m/s;以正在游泳的小明为参照物,池边的坐椅是 运动 的。
【解答】解:小明游泳的平均速度:v===0.5m/s;
以正在游泳的小明为参照物,池边的坐椅与小明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0.5;运动。
2.(3分)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振动 产生的,并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 能量 (选填“信息”或“能量”)。
【解答】解: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声音把酒杯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振动;声波;能量。
3.(2分)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为图中 C (填字母)点;若增大入射角,出射点的位置会 往右移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解答】解: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光线从O点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其出射点可能为C;
若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增大,出射点会远离法线,即往右移。
故答案为:C;往右移。
4.(2分)由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 c (选填“a”、“b”或“c”)物体,它的密度是 2 g/cm3。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a、b、c三种物质质量相同时,c的体积最小,根据ρ=可知,密度最大的物质是c;
(2)由图象可知,当体积V=1cm3时,c物质的质量为2g,
所以,它的密度是:ρc===2g/cm3,
故答案为:c;2。
5.(2分)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自行车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骑行时,轮胎被压瘪一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解答】解:(1)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脚给地向后的力,同时地给脚向前的力,人和自行车一起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轮胎受力后被压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相互;形状。
6.(3分)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 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水平仪可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水平,若把它东西方向放置,铅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中央刻度线的左方,说明此桌面的 东 边高(选填“东”或“西”)。我们推水平仪的底部,水平仪会向前运动,而推水平仪的顶部,它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力的 作用点 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解答】解: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水平仪可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水平,若把它东西方向放置,铅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中央刻度线的左方,说明此桌面的东边高。
我们推水平仪的底部,水平仪会向前运动,而推水平仪的顶部,它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东;作用点。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2分)如图示,在测量木块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故A错误;
B.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故B错误;
C.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故C错误;
D.刻度尺放置正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故D正确。
故选:D。
8.(2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通过次声波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的
C.图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D.图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
【解答】解:A、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汽车安装倒车雷达,通过超声波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故B错误;
C、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改变了哨内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振动快慢发生了变化,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
D、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故D错误。
故选:A。
9.(2分)2022年末,唐河下起第一场雪,为了保证安全出行,人们采取了许多防滑措施。下列各项中增大摩擦的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 )
A.骑自行车时在车上安放些重物
B.在结冰的路面上撒沙子
C.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
D.行走时穿上底面花纹深的鞋
【解答】解:A、骑自行车时在车上安放些重物,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BCD、在结冰的路面上铺上稻草、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行走时穿上底面花纹深的鞋,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选:A。
10.(2分)如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答】解:①眼睛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因;
②眼睛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因;
③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像推迟会聚在视网膜上,说明配戴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
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像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说明配戴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
故选:B。
11.(2分)有关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D.电视机画面呈现出的各种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解答】解:A、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电视机画面呈现出的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
故选:C。
12.(2分)质量、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冰化成水,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B.两个质量和体积相等的铜球和铝球,铝球一定是空心的(ρ铜>ρ铝)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D.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不会改变的
【解答】解:A、冰化成水,状态改变,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ρ=知密度变大,故A错误;
B、若两球都是实心时,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知:
实心铝球的体积V铝=,实心铜球的体积V铜=,
已知ρ铜>ρ铝,所以V铜<V铝,
又因为题中告诉两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一定是空心的,故B错误;
C、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正确;
D、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与物质温度和状态有关,所以是会改变的,故D错误。
故选:C。
(多选)13.(2分)如图所示为小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的情景,MM′为平面镜,EF为可折叠的纸板,纸板垂直于平面镜并能绕ON转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是入射角
B.EF纸板应选用粗糙的硬纸板
C.图乙中反射光线不存在
D.图甲、丙现象可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不是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故A错误;
B、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需要从不同方向观察纸板上的光线,纸板应该发生漫反射,表面应该是粗糙的,故B正确;
C、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图乙中,将纸板NOF向后折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依然存在,故C错误;
D、图甲、丙现象可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
故选:BD。
(多选)14.(2分)小亚的朋友,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小亚将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作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同时出发,0~8s他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C.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
D.0~8s,小华的平均速度是5m/s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错误;
BD、由图象可知,两人同时出发,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所以他们在前8s内的平均速度都为5m/s,故B、D正确。
故选:BD。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5题4分、第16题6分、第17题8分,共18分)
15.(4分)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蜡烛和透镜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 照相机 。
(2)实验中,光屏上已经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 完整烛焰的像 (填“指尖的像”或“完整烛焰的像”)。
(3)将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移到80cm刻度线处,再将50cm处的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光屏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出现烛焰的像。
【解答】解:
(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图中蜡烛距凸透镜3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照相机;
(2)用手指指尖触摸了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
(3)若将50cm处的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则此时研究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因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光屏上不能出现烛焰的像。
故答案为:(1)缩小;照相机;(2)完整烛焰的像;(3)不能。
16.(6分)小明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使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铁块、长木板。
(1)将铁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铁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铁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1.2 N;
(2)如图乙所示,将两个铁块叠放在一起,重复上面的操作。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大 ;
(3)小明又将两个铁块按照图丙所示的方式放在长木板上进行实验。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大小 的关系;
(4)实验后小明和同学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明设计了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长木板的运动速度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A,示数为1.2N;
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A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等于1.2N;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且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故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的大小不同,故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的关系;
(4)图丁拉动长木板的过程中,铁块、木板之间是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无关,所以不需要匀速抽动长木板,铁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1)1.2;(2)压力;大;(3)接触面大小;(4)不需要;不变。
17.(8分)某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探究固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 游码 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如图1甲所示,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小明应该向 左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小明用3个铁块、小丽用3个木块、小强用3个铝块分别进行实验,记录下实验数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用这些实验数据做出了如图1乙所示的m﹣V关系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相同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 不同 (都填“相同”或“不同”)。因此,这个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物质的密度。
(3)接着该小组的同学对一块形状特殊的石头展开密度测量。
①将天平调节好以后,在左盘中放入铁块,向右盘中添加了几个砝码后,观察到天平的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再添加一个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此时,应先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接着 移动游码 ,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②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内放入石头,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丙所示,其质量是 57.6 g。
③用不吸水的细线拴住石头,使其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2丁所示,则石头的密度是 2.88 g/cm3。若石头具有吸水性,将导致密度的测量值 大于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其真实密度。
【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偏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通过分析,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
(3)①将天平调节好以后,在左盘中放入铁块,向右盘中添加了几个砝码后,观察到天平的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再添加一个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此时,应先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接着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②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头的质量m=50g+5g+2.6g=57.6g;
③石头的体积V=70mL﹣50mL=20mL=20cm3;
石头的的密度为:ρ===2.88g/cm3;
石头吸水后,测得石头和水的总体积偏小,则测得石头的体积偏小,质量不变,根据ρ=可知,测得的密度值将偏大。
故答案为:(1)游码;左;(2)相同;不同;(3)①移动游码;②57.6;③2.88;大于。
四、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8.(2分)按要求完成作图
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如图平面镜不垂直于桌面,请画出一条B处人眼看到烛焰上一点A的光路。
【解答】解:人的眼睛通过平面镜观察A点,人眼实际看到的是A在平面镜中的像,先做出A在平面镜中的像,然后连接BA',如图所示:
。
19.(2分)一根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请你作出小球摆动到右边最高点时,小球所受绳子拉力F与重力G的示意图。
【解答】解:绳子的拉力作用在小球上,方向沿绳子向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从小球的重心(球心)开始,分别沿拉力和重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在线段末尾分别表上字母F和G,即为小球所受绳子拉力F与重力G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9分,第21题9分,共18分)
20.(9分)星期天,爸爸带着小明开车送妈妈到机场乘坐飞机去上海出差,途中小明看见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并观察到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
(1)汽车以图乙中速度表显示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后到达机场,则标志牌到机场的路程是多少?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该标志牌到机场的最短行驶时间是多少?
(3)小明妈妈乘坐的飞机航班信息如图所示,小明查询到飞机从南阳机场到浦东国际机场飞行的距离为1000km,则MF1043航班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答】解:(1)由图知,汽车速度表显示的速度为80km/h,行驶的时间15min=0.25h,
则汽车行驶的路程:
s=vt=80km/h×0.25=20km;
(2)如图甲所示,汽车的最大速度为100km/h,汽车行驶的路程为20km,
由速度公式v=,汽车从该标志牌到机场的最短行驶时间:
t===0.2h;
(3)从南阳机场到浦东国际机场飞行的时间:t'=19:50﹣17:50=2h,
则MF1043航班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
v'===500km/h。
答:(1)标志牌到机场的路程是20km;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该标志牌到机场的最短行驶时间是0.2h;
(3)MF1043航班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是500km/h。
21.(9分)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0.4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10.8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ρ水=1×103kg/m3。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解答】解:(1)根据ρ=可得桶的容积为:
V=V水===9×10﹣3m3;
(2)桶中稻谷的体积为V0=V=9×10﹣3m3,
稻谷的密度:
ρ===1.2×103kg/m3;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
m总=ρV总=1.2×103kg/m3×0.45m3=0.54×103kg=0.54t。
答:
(1)该桶的容积为9×10﹣3m3;
(2)这堆稻谷的密度为1.2×103kg/m3;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为0.54t。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