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命题热点一新型冠状病毒学案
展开[高考命题热点一] 新型冠状病毒
(2022·浙江卷,节选)我国在新冠疫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尤其是病毒出现了新变异株——德尔塔、奥密克戎,更是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
(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定性检测原理是:以新型冠状病毒的单链RNA为模板,利用__________酶合成DNA,经PCR扩增,然后在扩增产物中加入特异的__________,如果检测到特异的杂交分子则核酸检测为阳性。
(2)接种疫苗是遏制新冠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腺病毒疫苗的制备技术要点是:将腺病毒的复制基因敲除;以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基因为模板合成的DNA插入腺病毒基因组,构建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产生新型冠状病毒抗原,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腺病毒的作用是作为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____________。将腺病毒复制基因敲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是:取免疫阳性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使其融合,最后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植物组织培养相比,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需要特殊的成分,如胰岛素和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RNA做模板合成DNA,利用逆转录酶;PCR扩增,然后在扩增产物中加入特异的核酸探针,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如果检测到特异的杂交分子则核酸检测为阳性。
(2)腺病毒疫苗的制备技术要点是:将腺病毒的复制基因敲除;以新冠病毒的抗原基因为模板合成的DNA插入腺病毒基因组,构建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产生新冠病毒抗原,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腺病毒的作用是作为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载体。将腺病毒复制基因敲除的目的是使腺病毒失去复制能力。(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是:取免疫阳性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使其融合,最后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植物组织培养相比,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需要特殊的成分,如胰岛素和动物血清。
答案:(1)逆转录 核酸探针 (2)抗原 载体 使腺病毒失去复制能力 (3)脾 动物血清
1.(2022·烟台三模)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可特异性结合宿主细胞上的受体CD147,从而介导新型冠状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单克隆抗体可结合刺突蛋白,阻断刺突蛋白与CD147结合,阻止病毒继续感染新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至少需要两次筛选,筛选的方法不同、目的相同
B.克隆化培养用刺突蛋白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可获得单克隆抗体
C.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针对刺突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D.参与构成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抗原起导向作用
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至少需要两次筛选,且筛选的目的不同。第一次筛选是用选择培养基,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第二次筛选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筛选出能够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因此两次筛选的方法和目的都不同,A错误;刺突蛋白为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克隆化培养用刺突蛋白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即为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产生单克隆抗体,B正确;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针对刺突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后,单克隆抗体可与刺突蛋白结合,进而阻止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CD147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因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C正确;抗体与抗原能特异性结合,因此参与构成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抗原起导向作用,D正确。故选A。
答案:A
2.(2022·天津南开二模)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肺炎链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型冠状病毒与肺炎链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型冠状病毒也可以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D.新型冠状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不同
解析: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胞吞,A错误;新冠病毒为非细胞生物,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B错误;由于病毒对细胞生物的侵染具有专一性,因此新冠病毒不能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C错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新冠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不同,D正确。故选D。
答案:D
3.(2022·浙江模拟预测)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尤其是病毒出现了新变异株——德尔塔、奥密克戎,更是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发现,德尔塔毒株至少有15处突变,奥密克戎毒株至少有32处突变,这些突变的综合效应使病毒能部分避开一些中和抗体,造成免疫逃逸,传染性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变异病毒的各种突变可能来源于染色体畸变
B.新冠变异病毒避开抗体后可以在内环境中完成增殖
C.核酸定性检测时使用PCR扩增技术有利于发现被感染者
D.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可激发人体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解析:新冠变异病毒的各种突变来源于基因突变,不可能来自染色体畸变,因为病毒没有染色体结构,A错误; 病毒为专性寄生物,不具有独立代谢能力,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据此可知,新冠变异病毒避开抗体后也不会在内环境中完成增殖,B错误;核酸定性检测时使用PCR扩增技术有利于增加待测核酸的量,从而有利于发现被感染者,C正确;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具有抗原特性,不具有侵染特性,因此,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可激发人体较强的体液免疫,而不会激发细胞免疫,D错误。故选C。
答案:C
4.(2022·广东阶段检测)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表面的S刺突蛋白上的受体结合结构域(SRBD)能够与人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介导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科研人员进行了抗SRBD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研究。
(1)从新冠患者体内提取到S蛋白的RBD片段,多次注射到小鼠体内,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将获取脾脏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______________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2)将得到的4种杂交瘤细胞分别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分别取其上清液进行抗体阳性检测,从中选出产生“最优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检测的流程如图1,检测的结果如图2。
图1实验过程中,将SRBD固定,将上述4种杂交瘤细胞的上清液和未免疫小鼠的血清加入到反应体系,然后加入酶标抗体。由图可知酶标抗体与待测抗体结合,将待测抗体作为________,酶标抗体携带的酶再使底物显色,底物显色越深吸光值越大。据图2结果分析,研究人员认为杂交瘤细胞________(填“序号”)产生的抗体为“最优抗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将选出的“最优抗体”用于制备成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利用该试剂盒可以快速初筛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反映出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获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所以从新冠患者体内提取到S蛋白的RBD片段,多次注射到小鼠体内,目的是刺激小鼠产生更多已免疫的B细胞(浆细胞),一段时间后将获取脾脏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融合后进行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用的是选择培养基,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2)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方法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因此用酶标抗体与待测抗体结合,将待测抗体作为抗原,酶标抗体携带的酶再使底物显色,底物显色越深吸光值越大。据图2结果分析,①产生的抗体为“最优抗体”,依据是不同稀释倍数下,①的吸光值最大,说明酶标抗体与①产生的抗体结合最多,①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能力最强。(3)体外诊断试剂是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题中,研究人员将选出的“最优抗体”用于制备成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属于体外诊断试剂。
答案:(1)刺激小鼠产生更多已免疫的B细胞(浆细胞) 选择培养基
(2)抗原 ① 不同稀释倍数下,①的吸光值最大,说明酶标抗体与①产生的抗体结合最多,①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能力最强
(3)作为体外诊断试剂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热点聚焦3病毒与人体健康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热点聚焦3病毒与人体健康学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热点聚焦1细胞的代谢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热点聚焦1细胞的代谢学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命题热点九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命题热点九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学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