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凉山州冕宁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冕宁中学2025届高一上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5题,70分)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 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五号探测器 B. 着陆月球的嫦娥五号着陆器
C. 在轨飞行,等待嫦娥五号上升器的轨道器 D. 携带样品返程途中的返回器
2. 嫦娥五号在月球采样过程中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防的威胁是( )
A. 大气稀薄 B. 宇宙辐射太强 C. 陨石撞击 D. 引力太小
3.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天体的判断依据为:①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天体;②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③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五号探测器位于既定的轨道上运行,是天体,A错误;着陆月球的嫦娥五号着陆器,是月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B正确。在轨飞行,等待嫦娥五号上升器的轨道器是天体,C错误;携带样品返程途中的返回器能在既定的轨道飞行,是天体,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陨石什么时候撞击月球、撞击月球的什么地方属于偶发事件,是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C正确,月球的空气状况、辐射、引力等知识人类目前已经完全知晓,这些属于稳定存在,可以事先估计,A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使面向太阳的气温不至于过高,背向太阳的温度不至于过低,①正确。②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是地球有生命的外部条件,不符合题意。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与地球温度关系不大,不符合题意。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是地球表面气温适宜最主要的原因,故④正确。故选C。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1、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 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 1、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 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 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结晶水汽化原始的大洋。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原因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太阳在漫长的时间比较稳定。
近年来,西藏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海拔高,气候寒冷 B. 纬度高,日照时间长
C. 地形平坦,太阳高度角较大 D.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的削弱作用小
5.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它能源也很丰富,其中,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
A. 藏北高原的风能 B.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 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答案】4. D 5. C
【解析】
【4题详解】
海拔高,气候寒冷与太阳能丰富关系不大,A错误。青藏高原跨纬度较大,但纬度整体不高,B错误。青藏高原地形崎岖,C错误。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太阳能丰富,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能无关,C正确。由于太阳光照,导致大气、地区受热不均,产生风,A错误。天然气、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B错误。太阳辐射能促进了大气和水的运动,大气水平运动产生风能,水的流动孕育了水能,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十分巨大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对维持地表温度,为人类提供能量、提供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专家表示此次CME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完成下列各题。
6.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闪焰”发生于光球层 B. “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
C. CME发生于色球层 D. CME发生地温度低于“闪焰”发生地
7. 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约是( )
A. 2005~2006年 B. 2006~2007年 C. 2009~2010年 D. 2010~2011年
8. “闪焰”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 )
A. 我国北方极光绚烂 B. 许多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 国内有线电视信号中断 D. 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答案】6. B 7. B 8. B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光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黑子,“闪焰”属于太阳耀斑大爆炸,故“闪焰”并不发生于光球层,而是发生于色球层;“闪焰”发生时,太阳会向外抛射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CME格外强烈;CME属于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是太阳风加强的表现,CME发生于日冕层;越靠近外层太阳大气,温度越高,日冕层比色球层靠外,则CME发生地温度高于“闪焰”发生地。B正确。故选B。
【7题详解】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高峰年段约2006-2007年。B正确。故选B。
【8题详解】
“闪焰”即是太阳耀斑大爆炸,它发生时太阳会向外抛射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若闯入地球大气,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许多地区短波通信中断,而不是手机通话或有线电视信号中断;极光出现于极圈以内,中国北方地区最高纬度53°N。“闪焰”发生时太阳向外抛射的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会闯入地磁场,产生磁暴,两极出现极光,而不是中国北方地区;诱发水旱灾害,不是全球多地降水多。B正确。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电离层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2、干扰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3、产生极光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4、自然灾害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
9.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物种大灭绝时期是( )
A. 元古宙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B. 元古宙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 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前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古生代末期,有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恐龙突然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上50%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因此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
A.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 B. 恐龙化石——前寒武纪
C. 甲化石——新生代 D. 三叶虫化石——古生代
11. 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 )
A. 藻类化石——重要铁矿形成时期
B. 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
C. 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
D. 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
12. 大量的铁、金、镍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
A. 新生代地层 B. 中生代地层 C. 古生代地层 D. 前寒武纪地层
【答案】10. D 11. C 12. D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的历史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恐龙化石出现在中生代,B错误;甲化石介于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C错误;在前寒武纪生物稀少,化石缺失,三叶虫化石出现在古生代,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根据材图片,甲化石所在的地层位于有三叶虫化石和恐龙化石的地层中间,因此其形成的地质年代是位于寒武纪和中生代之间的时期,该时期包含的原始鱼类出现的志留纪,联合古陆形成的古生代末期,C正确。铁矿形成于前寒武纪时期,鸟类化石形成于中生代时期,哺乳动物化石形成于新生代时期,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读文字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可以知道,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前寒武纪地层,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地球的历史:
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
2021年9月17日下午,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到东风着陆场,返回过程一切顺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时进入图示②层至地面所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是( )
A. 不断升高 B. 不断下降 C. 先升高后下降 D. 先下降后升高
14. 图示大气圈层中( )
A. ②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B. ①层大气层内常见云雨现象
C. ③层中的臭氧层足“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 ④层大气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15. 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④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3. D 14. B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④为高层大气。读图分析,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时进入图示②层平流层后,随高度下降温度下降;进入①层对流层后,随高度下降温度升高,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①层为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常见云雨现象,B正确;③层和④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A错误;臭氧层分布在②平流层,C错误;平流层大气稳定,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地面辐射,进而使大气增温。①正确;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②错误;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主要集中在对流层,③错误;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可以使大气增温,④正确,故选C。
【点睛】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电离层受太阳高能辐射以及宇宙线的激励而电离,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B. C. D.
17. 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 热力环流 B. 温室效应 C. 热岛效应 D. 大气受热过程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昼夜均晴,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低,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7题详解】
白天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有植被的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吹向植被区,形成穿堂风,最符合热力环流,A正确;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是指气温条件的改变,BC错误;大气受热过程是热量传递的过程,与穿堂风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每年冬天,茶农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右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左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
A. 防太阳暴晒 B. 防病虫害
C. 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D. 防洪、防涝
19. 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
A. 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 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 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 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烟尘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材料(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C对。冬季不需要防太阳暴晒,A错。不能防病虫害,也不能防洪、防涝,B、D错。故选C。
【19题详解】
熏烟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区域上空大气中二氧化碳、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从而提高对地面辐射的吸收量,增加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D正确。熏烤对大气温度增加的影响有限,A错误。烟熏不会增加水汽含量,也无法增强太阳辐射,B错误。茶树受冻主要是因为气温低,熏烟对地面增温幅度有限,无法起到防冻功能,C错误。故选D。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面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20. 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
A. 升高,④增强 B. 升高,③增强 C. 降低,②增强 D. 降低,①增强
21.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 平流层气温降低 C. 酸雨区面积缩小 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答案】20. D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②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大气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由材料分析可知,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尘埃颗粒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①会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温度较低,故D正确,A、B、C错误。故正确选项为D。
【21题详解】
臭氧总量减少,会导致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A错误;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臭氧减少,平流层吸取太阳辐射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平流层温度降低,B正确;臭氧总量减少与酸雨的形成没有关系,C错误;臭氧可以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加,地面辐射加强,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选择性吸收、反射、散射,同时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海岸附近风向发生日变化。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左图示意北半球某滨海地区热力环流状况,右图示意该地某日气温度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结合左图,此时,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白天,海洋气压低于陆地,吹陆风
B. 夜间,海洋气压高于陆地,吹海风
C. 白天,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吹海风
D. 夜间,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吹陆风
23. 据图判断,为了拍摄女主角头发后飘的场景,选择正确的时段是( )
A. 8时至15时 B. 6时至次日8时
C. 15时至次日7时 D. 6时至18时
【答案】22. C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白天,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压高于陆地,吹海风,故C正确,A错误;夜晚,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压低于陆地,吹陆风,故B、D错误。
【23题详解】
根据材料“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飘逸”分析,拍摄该场景时应吹海风,海洋温度应低于陆地温度,结合右图分析,应选择8时至15时之间拍摄。故选A。
24. 下列空气运动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A白天应吹海风,图示吹陆风,错误;图B夜晚吹山风,正确;图C城市风,应由郊区吹向城区,C错误;图D热的地方气流受热上升,冷的地方遇冷下沉,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区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两地为陆地,②地为湖泊,P1、P2代表近地面的等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此时,小船上的旗帜最可能飘向(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最可能是夜晚 B. 此时最可能是白天 C. ①地盛行下沉气流 D. ②地气温高于③地
【答案】25. D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图中①、③两地等压线向海拔低处凹,根据等压线'“高凸低凹”规律判断,两地近地面受低压控制,与之相反,②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由北向南,北半球风向右偏,偏转成东北风,进而可推知旗帜飘向西南方向。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6题详解】
根据等压线的弯曲可知,图中①地为陆地,等压线向低处凹,②地为湖泊,等压线向高处凸,根据等压线“高凸低凹”规律判断,①③地近地面受低压控制,②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①地近地面受低压控制,②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说明陆地气温高于湖泊,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该时应该为夏季或者白天的温度分布状况。故A错误,B正确;①为低压,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故C错误;③地近地面受低压控制,②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可知,此时③地气温高于②地,故D错误。故选B。
【点睛】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一样起伏不平。采用绘制地形图的方法,用等高线将起伏不平的等压面投影到平面图上,就构成了等压面图。在等压面图上,用等高线表示气压的空间分布。
读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关于图中箭头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B. ②----地面摩擦力
C. ③----风向 D. ④----地转偏向力
28. 此图表示的半球是(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答案】27. A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①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A正确;②为风向,B错误;③与风向垂直,为地转偏向力,C错误;④与风向方向相反,为摩擦力,D错误,故选A。
【28题详解】
由图气压值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向北,风向右偏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北半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
如图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2016年8月6日20时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
A. 偏西风 B. 东北风 C. 偏东风 D. 东南风
30.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9. A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读图可知,P点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大致自西南向东北,受到地转偏向力等作用下,水平气流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形成偏西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读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处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D符合题意;与乙处相比,甲处和丙处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排除AC;乙处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且等压线稀疏,风力小,排除B。故选D。
【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一个锐角(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
下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近些年,为应对城市内涝问题,很多地区提出了海绵城市概念,海绵城市主要改变的是( )
A. ③增加 B. ①增加 C. ④减少 D. ⑤减少
32. 砂田西瓜是指在耕地上先铺设一层砂石,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西瓜种植。经研究发现,砂田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普通的土壤,主要是因为砂田导致( )
A. ⑦减少 B. ⑧减少 C. ⑥减少 D. ⑤增加
【答案】31. D 32. B
【解析】
【31题详解】
海绵城市主要是通过工程设施,增加城市地区存水量。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其增加了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了⑤地表径流,D正确;对③海洋水蒸发、①水汽输送、④大气降水没有影响,ABC错。故选D。
【32题详解】
铺设砂石,主要是增加水的⑦下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⑧水分的蒸发,A错、B正确;由于⑦下渗增加,⑥指地下径流增加,⑤地表径流减少,CD错。故选B。
【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时间)分配不均,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不均,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为我们在地理学习中增添了乐趣、丰富了联想。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图中表示①②③⑥环节依次是( )
A.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 B. 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
C 水汽输送、蒸发、降水、地表径流 D. 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
34. 《浪淘沙九首·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中的“九曲黄河”属于图中的( )
A. ① B. ③ C. ④ D. ⑥
35. 《浪淘沙九首·其七》:“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诗中体现了水循环( )
A. 使各种水体不断运动,相互转化 B. 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C. 塑造地表形态 D. 引发洪涝灾害
【答案】33. B 34. D 35. C
【解析】
【33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表示海洋蒸发的水汽输送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环节,②表示降水环节,③表示下渗环节,⑥表示地表径流环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4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黄河是地表径流,⑥表示地表径流环节,因此属于图中的⑥环节,D正确;①表示水汽输送环节,③表示下渗环节,④表示蒸发环节,ABC错误。故选D。
【35题详解】
读诗中,头高数丈触山回说的是河流对山地的侵蚀作用;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说的是河流对泥沙的搬运作用,因此体现了水循环对地表形成的塑造作用,C正确;各种水体指的是大气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海洋水等,诗句只提到了河流水入海,并没有体现出水汽蒸发成大气水,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等,因此没有体现各种水体不断运动、相互转化,A错误;诗句中没有体现出气候变化,也没有体现出引发了洪水灾害,BD错误。故选C。
【点睛】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联系四大圈层,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二、填空题
36.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形成的热力环流呈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
(2)图中AB两地受热的是____地,该地空气做____(填“上升”或“下沉”)运动。
(3)图中①②③④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
(4)若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仅从热力因素考虑,图示时刻为____(填白天或夜晚),此时吹的风为____(海风或者陆风)
(5)若高空等压面的弯曲是城郊热力环流导致的,则把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建设A、B两地之间是否合理____,说明原因____。
【答案】(1)顺 (2) ①. A ②. 上升
(3) ①. ② ②. ③
(4) ①. 夜晚 ②. 陆风
(5) ①. 不合理 ②. 工厂排出大气污染物会经近地面风从郊区流向城区,加剧城市污染。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五道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已学知识,高压等压面向高空凸,低压等压面向低处凹,可判断出,3000米高空处A地上空气压大于B地,气流由A地上空流向B地上空;又根据已学知识,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A地气压小于B地,又已知近地面温压状况相反,A地为低压,气温高,气流上升;B地为高压,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水平气流由B地流向A 地。因此,图中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小问2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地为低压,气温高,气流受热膨胀上升;B地为高压,气温低,气流冷却收缩下沉。所以,图中AB两地受热的是A地,该地空气做上升运动。
【小问3详解】
图中①④位于同一等压面,气压相等;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①的气压小于②;③的气压小于④;四点气压大小关系为②>①=④>③,气压最高的是②,气压最低的是③。
【小问4详解】
由(1)题分析已知,A处为低压,B处为高压;风由B地吹向A地。若A为海洋,B为陆地,可判断此时吹的风为陆风;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所以若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仅从热力因素考虑,图示时刻为夜晚。
【小问5详解】
根据已学知识,城市受热岛效应影响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郊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市。若把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内,会把工厂的大气污染带进城市,污染城市大气环境,而A、B两地之间为城市风环流之内,把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建设A、B两地之间是不合理的。
37. 如图是“某气象局绘制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箭头①处画出气流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2)图示地区位于____半球,说明判断依据____。
(3)图中②③④三处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理由是____。
(4)若该地区大气运动是热力原因形成,引起该地区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
【答案】(1) (2) ①. 北 ②. 水平气流向右偏转
(3) ①. ③ ②. 等压线最密集,单位距离气压差大
(4)近地面冷热不均
【解析】
【分析】本题目以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大气运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如图: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水平气流向右偏转,说明位于北半球。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区,单位距离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读图可知,③处等压线最密集,所以风力最大的是③。
【小问4详解】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近地面冷热不均,也就是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热量差异造成空气的垂直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造成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38. 读图左“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右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1)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读图左选择填空,单选)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2)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___(填图左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____(填图左中数字)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3)图2中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____,近地面此时段绿洲气压____(高或低),在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图____。
【答案】(1)D (2) ①. ③ ②. ④
(3) ①. 约6:00-21:00 ②. 高 ③.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大气受热过程为材料,涉及大气受热过程,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弱④大气逆辐射,从而减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轻全球气候变暖,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小问2详解】
温室大棚种植,在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③,使得大气温度升高,也使得大气逆辐射④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约6:00-21:00,此时段绿洲气压高。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近地面风由绿洲吹向沙漠,高空风由沙漠上空吹向绿洲上空,即可画出热力环流。
39.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使陆地水体得到不断补充的最主要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2)人类修建水库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填图中序号),我国东南季风属于的环节是____(填图中序号)。
(3)若上图中植被被大面积破坏,该地的地表径流量会____(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1) ①. 海陆间循环 ②. 海上内循环
(2) ①. ⑤ ②. ③
(3)增大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且海陆间循环能使陆地水体得到不断补充和更新,台风发生于热带海洋上,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是海上内循环。
【小问2详解】
修建水库主要影响的是地表径流,图中序号是⑤,我国东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主要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对应的环节是水汽输送,图中序号是③。
【小问3详解】
若上图中植被被大面积破坏,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
2022凉山州西昌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凉山州西昌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凉山州宁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凉山州宁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名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名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