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物理实验——电阻的测量讲义
展开电阻的测量
本专题主要考查伏安法测电阻、半偏法测电表电阻和用欧姆表测电阻等。电阻的测量既是电学实验的基础,又能体现电学知识的综合,其次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操作过程的掌握、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自主设计实验等能力的全方位考查。故电阻的测量一直是高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探究1 伏安法测电阻
典例1:(2022•全国乙卷)一同学探究阻值约为550Ω的待测电阻Rx在0~5mA范围内的伏安特性。可用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很大),电流表A(量程为1mA,内阻为30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4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可选10Ω或1.5kΩ),定值电阻R0(阻值可选75Ω或150Ω),开关S,导线若干。
(1)要求通过Rx的电流可在0~5mA范围内连续可调,在答题卡上将图(a)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实验电路的原理图;
(2)实验时,图(a)中的R应选最大阻值为______(填“10Ω”或“1.5kΩ”)的滑动变阻器,R0应选阻值为______(填“75Ω”或“150Ω”)的定值电阻;
(3)测量多组数据可得Rx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则此时Rx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流过Rx的电流为_____mA,此组数据得到的Rx的阻值为______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训练1:(2021·海南卷)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提供以下实验器材:电源E(电动势约6V,内阻约1Ω),待测电阻Rx(阻值小于10Ω),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1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单刀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
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S1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___________(填“a”或“b”)端;
(2)实验时,为使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将S2拨向___________(填“c”或“d”);在上述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引起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标号);
A.电流表分压 B.电压表分流 C.电源内阻分压
(3)实验时,若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1.2Ω,在此情况下,为使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应将S2拨向___________(填“c”或“d”);读得电压表的示数为2.37V,电流表的示数为0.33A,则Rx=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探究2 电表电阻的测量
典例2:(2022·山东济南二模)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实验仪器有:
待测电流表A1(量程3mA,内阻约3Ω)
电流表A2(量程6mA,内阻约1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0~2000Ω,额定电流0.5A)
电阻箱R2(最大阻值999.9Ω)
该学习小组采用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开关S1闭合,S2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使电流表A1指针偏转到满刻度,读出此时电流表A2的示数I0;
②开关S1、S2均闭合,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R1,和变阻箱R2,使电流表A2的示数仍为I0,并使电流表A1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记录此时变阻箱R2的阻值;
(1)若步骤②中记录的变阻箱R2的阻值为5.0Ω,则电流表A1内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Ω,该测量值________电流表A1内阻的实际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学习小组中有人认为不用电流表A2也能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主要实验步骤为:
①开关S1闭合,S2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使电流表A1满偏;
②开关S1、S2均闭合,保持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不变,调节变阻箱R2的阻值使电流表A1半偏,读出此时变阻箱R2的阻值,此阻值等于电流表A1内阻的阻值。
ⅰ.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
ⅱ.此种情况下测得的电流表A1的内阻阻值________电流表A1内阻的实际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训练2:(2022•广东深圳模拟)甲同学根据图所示电路采用“半偏法”测量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内阻(约3kΩ)。
(1)为使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阻箱R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R0应选用________,电源E应选用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电阻箱(0~999.9Ω)
B.电阻箱(0~9999Ω)
C.滑动变阻器(0~50Ω)
D.滑动变阻器(0~2kΩ)
E.电源(电动势1.5V)
F.电源(电动势4.5V)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在开关S1、S2均断开的情况下,先将R0的滑片P调至a端,然后闭合S1、S2,调节R0,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断开开关S2,调节R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如果此时电阻箱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3150Ω,则被测电压表的内阻测量值为________Ω,该测量值________实际值(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
探究3 欧姆表测电阻
典例3:(2022•湖南卷)小梦同学自制了一个两挡位(“×1”、“×10”)的欧姆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R0为调零电阻(最大阻值为R0m),Rs、Rm、Rn为定值电阻(Rs+R0m<Rm<Rn),电流计G的内阻为RG(Rs≪RG)。用此欧姆表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
(1)短接①②,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m接通,电流计G示数为Im;保持电阻R0滑片位置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n接通,电流计G示数变为In,则Im______In(填“大于”或“小于”);
(2)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n接通,此时欧姆表的挡位为______(填“×1”或“×10”);
(3)若从“×1”挡位换成“×10”挡位,调整欧姆零点(欧姆零点在电流计G满偏刻度处)时,调零电阻R0的滑片应该______调节(填“向上”或“向下”);
(4)在“×10”挡位调整欧姆零点后,在①②间接入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R1,稳定后电流计G的指针偏转到满偏刻度的;取走R1,在①②间接入待测电阻Rx,稳定后电流计G的指针偏转到满偏刻度的,则Rx=______Ω。
训练3:(2021·福建卷)某实验小组使用多用电表和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长度为80.00cm电阻丝的电阻率,该电阻丝的电阻值约为100~200Ω,材料未知。实验过程如下: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电阻丝的直径,示数如图(a)所示。该电阻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mm。
(2)对多用电表进行机械调零。
(3)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____倍率的电阻挡(填“×1”“×10”“×100”或“×1k”)。
(4)将黑、红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挡零刻度线。
(5)将黑、红表笔并接在待测电阻丝两端,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电阻丝的电阻值为___________Ω。
(6)测量完成之后,将表笔从插孔拔出,并将选择开关旋到“OFF”位置。
(7)实验测得的该电阻丝电阻率为___________Ω·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电阻的测量答案解析
典例1:关键信息:1.电流表A(量程为1mA,内阻为300Ω),定值电阻R0,要求通过Rx的电流可在0~5mA范围内连续可调 → 通过Rx的最大电流为5mA,而提供的电流表A的量程为1mA,又因为电流表内阻已知,所以可将电流表与R0并联扩大电流表量程。
2.电压表V内阻很大 → 可以将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直接接在待测电阻两端。
3.通过Rx的电流可在0~5mA →电流表从0开始测量,故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
4.图(b) → 电压表每小格0.1V,读数需向后估读一位。
5.图(c) → 电流表每小格0.02mA,本位估读。
解题思路:
(1)要求通过Rx的电流可在0~5mA范围内连续可调,而电流表量程为1mA,并且
电流表内阻已知,可以用电流表与R0并联扩大电流表量程。电压表内阻很大,故可直接接在待测电阻两端。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表从0开始测量,满足题中通过Rx的电流从0~5mA连续可调,电路图如下,
(2)电路中R应选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方便电路的调节,测量效率高、实验误差小;通过Rx的电流最大为5mA,需要将电流表量程扩大为原来的5倍,根据并联分流的规律示意图如下,
根据并联分流,即并联电路中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可知=,解得R0=75Ω。
(3)电压表每小格表示0.1V,向后估读一位,即U=2.30V;电流表每小格表示0.02mA,本位估读,即0.84mA,电流表量程扩大5倍,所以通过Rx的电流为I=4.20mA;根据欧姆定律可解得Rx==Ω≈548Ω。
答案:(1)如图所示;(2)10Ω,75Ω;(3)2.30,4.20,548。
训练1:
(1)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接入电路,开关S1闭合前,滑片P应滑到b端,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保护电路。
(2)根据题意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Rx<10Ω满足,所以电流表的分压比较明显,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所以开关S2应拨向c端;外接法的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故选B。
(3)若电流表内阻Rg=1.2Ω,则电流表的分压可以准确计算,所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所以开关S2应拨向d端;电压表测量电流表和待测电阻的总电压U=2.37V,电流表分压为Ug=IRg=0.33×1.2V=0.396V,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阻值为Rx==Ω≈6.0Ω。
答案:(1)b;(2)c,B;(3)d,6.0
典例2:关键信息:1.开关S2断开或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都为I0 → 两次实验,干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
2.开关S1、S2均闭合 → 电阻箱与电流表A1并联,根据并联电路分流规律可由电阻箱示数求得电流表A1两端电压。
3.图甲保持电路干路电流I0不变,图乙并上电阻箱后→ 图乙干路电流变大。
解题思路:
(1)S2断开时,两电流表串联,则电流相等Ig= I0,由于闭合S2时A2的示数未发生变化,所以电路中总电流I0没变。由于A1和R2并联,则有,可得Rg==2.5Ω。
第②步中同时调整滑动变阻器,使得总电流保持I0不变,所以该测量值等于电流表A1内阻的实际值。
(2)ⅰ.根据电路图得实物图
ⅱ.由于S2的闭合,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大于Ig,流过电阻R2电流的实际值大于,那么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答案:(1)2.5,等于;(2)ⅰ.见解析,ⅱ.小于
训练2:
(1)要用半偏法测电阻,电阻箱阻值不得小于待测电阻阻值,而待测电压表阻值大约3000Ω,故电阻箱选B;因为电路图使用的是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应该选用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操作方便并能减小实验误差,故滑动变阻器选C;电源电动势不能小于电压表量程,故选F;
(2)半偏法指的是当只有电压表接入时,电压表满偏,当电阻箱也接入时,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故电阻箱阻值等于待测电压表阻值,所以电压表内阻为3150Ω;要注意电压表支路与滑动变阻器左半部分并联,当只有电压表接入时,电压表满偏电压为Ug,当电阻箱也接入时,并联部分电阻变大,依据分压原理,并联部分电压变大,大于原来的Ug,当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即时,电阻箱电压必定大于,故电阻箱阻值大于电压表阻值。
答案:(1)B,C,F;(2)3150 略大于
典例3:关键信息:电路图 → 电阻R0的滑片以上部分R0上与电流计G串联,滑片以下部分R0下与Rs串联,最后两条串联电路再并联。
解题思路:
(1)保持电阻R0滑片位置不变,即Rs、R0和电流计G部分电路的电阻不变;因Rm<Rn,所以开关拨向m时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开关拨向n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I=,结合串并联电路规律可知Im大于In。
(2)当测量的电阻值等于欧姆表的内阻时,电流为满偏电流的一半,指针指在刻度盘正中间,所以叫中值电阻;当开关拨向n时,欧姆表内阻较大,即中值电阻较大,能够接入待测电阻的阻值也更大,所以开关S拨向n时对应欧姆表的挡位倍率较大,即“×10”挡。
(3)从“×1”挡位换成“×10”挡位,即开关S从m拨向n,全电路电阻增大,由I=可知干路电流减小,短接①②时,为了使电流表满偏,则需要增大通过电流计G所在支路的电流,所以需要将R0的滑片向上调节。
(4)在“×10”挡位,电路图结构简化如下,设,
第一次,当①②短接,全电路的总电阻为R=r+Rn+,通过干路的电流为I=,电流表满偏,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之比等于电阻反比可知;
第二次,①②之间接入R1=100Ω,全电路总电阻为R+R1,通过干路的电流为I1=,电流表偏转了量程的,则,结合第一次和第二次解得R=2R1=200Ω;
第三次,①②之间接入Rx,全电路总电阻为R+Rx,通过干路的电流为Ix=,电流表偏转了量程的,则,结合第二次和第三次,解得Rx=R+2R1=400Ω。
答案:(1)大于;(2)×10;(3)向上;(4)400
训练3:
(1)该电阻丝的直径为d=1mm+41.6×0.01mm=1.416mm。
(3)使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可能使指针偏转至刻度盘中央附近,由于该电阻丝的阻值在100~200Ω,而表盘中央刻度在15~20左右,所以应选择×10倍率的电阻挡。
(5)15~20之间的分度值为1,所以该电阻丝的电阻值为R=16×10Ω=160Ω。
(7)根据电阻定律有R==,解得该电阻丝的电阻率为ρ=≈3.14×10-4 Ω·m。
答案:(1)1.415~1.417;(3)×10;(5)160;(7)3.14×10-4
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专题11 力学实验与电学实验精品讲义(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练习专题11 力学实验与电学实验精品讲义(含解析),共27页。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物理实验——力学验证类实验讲义: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物理实验——力学验证类实验讲义,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F2的大小及方向;,P3可沿桌边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物理实验——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讲义: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物理实验——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讲义,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V,内阻小于1 Ω);,6 A,内阻约1 Ω);,99Ω),0”或“15,0),10;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