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树人中学等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树人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活动一:品金秋序言】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今年的秋天来得晚,寒露之后,才感受到丝丝凉意。桂花已zhù①( )蓄了太久的热情,一簇簇金黄色的花朵儿伴着甜甜的香气毫不吝sè②( )地在浓浓的绿叶中zhàn③( )开了。云霄之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啼。停下脚步,在一片静mì④( )中默默品读这迟来的美丽。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②
③
④
【活动二:论交友之道】
2.(7分)完成下列默写填空。
回首童年时光,我们不能忽略友谊的力量,如同《论语》中所说,“(1) ,不亦乐乎”,朋友是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在一起,也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做到“三人行,(2) 。 , 。”同时,我们还学习过表达对朋友思念的诗句,我们可以用李白写下的“(3)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4) , ”(《峨眉山月歌》)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3.(7分)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协助小语参与以下活动。
(1)小语拟写了邀请函的正文,邀请任课老师参加此次活动。推敲后发现用词有误的是
敝班将于11月10日(周四)下午3点至5点在教学楼217室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届时同学们将充分展示自我。诚邀您莅临现场,发表拙见。赐复为盼。
A.敝班
B.莅临
C.拙见
D.赐复
(2)尽管准备充分,但第一次登台主持的小语仍紧张不已,你会对他说什么?
(3)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在班级种植地一起种下了象征友谊的小树苗。小树苗立在地里的画面像极了篆文中的“苗”(图)。请你给班级种植地起个有寓意的名字。
名字: ,寓意:
4.(6分)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追忆了不少人,这些人有的被鲁迅加入了“朋友圈”,也有的被鲁迅拉入了“黑名单”,请各举一例,并结合具体情节陈述理由。
“朋友圈”——人名: ,理由:
“黑名单”——人名: ,理由:
5.(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陇头送征客
[南朝]周弘正
朝霜侵汉草,流沙度陇飞。一闻流水曲①,行住两沾衣。
【注】①流水曲:出自《列子•汤问》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们之间的知己情谊。
(1)“行住”一词中,“行”指的是征客。那么“住”指的是 ,本诗前两句通过对意象: 、 、 等的描写,渲染了 的氛围。
(2)赏析“行住两沾衣”中“沾”字的妙处。
【活动三:品亲情美好】
6.(1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母爱像棉花盛开
徐学平
①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②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小时候,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书,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③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⑤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运多舛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日葵。然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⑥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⑦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兴地说:“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象样点儿的西装呢!”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⑧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
⑨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选自2019年5月《贺州日报》)
(1)请简要分析文章以“母爱像棉花盛开”为标题的妙处。
(2)请结合全文,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②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
(3)第⑤段中“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你认为到底缺了些什么呢?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5)文章开头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你觉得你的母亲是一朵什么花?请联系实际说明理由。
【活动四:学颜氏家训】
7.(4分)解释下列文言字词。
①逾矩
②笃志
③相委而去
④思而不学则殆
8.(12分)阅读《颜氏家训》,回答问题。
ㅤㅤ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科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
(选自《颜氏家训》)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皆须爱护
②读书未竟
③人不厌其求假焉
④故无损败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2处)
或 有 狼 藉 几 案 分 散 部 帙 多 为 童 幼 婢 妾 之 所 点 污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
(4)假如江禄问你借书,你会借给他吗?为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活动五:书温暖人生】
9.(4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一缕阳光,一抹微笑,一杯热茶,总能让人内心温暖。一次跌倒时的搀扶,一次失落时的鼓励,一次犯错时的批评,事后回想起,都足以温暖我们的记忆。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一定有过这样温暖的时刻,请以《总有一种温暖在心头》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1)选取自己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2)文章叙事清楚,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活动一:品金秋序言】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今年的秋天来得晚,寒露之后,才感受到丝丝凉意。桂花已zhù①( )蓄了太久的热情,一簇簇金黄色的花朵儿伴着甜甜的香气毫不吝sè②( )地在浓浓的绿叶中zhàn③( )开了。云霄之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啼。停下脚步,在一片静mì④( )中默默品读这迟来的美丽。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贮
② 啬
③ 绽
④ 谧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答案:
①贮 ②啬 ③绽 ④谧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活动二:论交友之道】
2.(7分)完成下列默写填空。
回首童年时光,我们不能忽略友谊的力量,如同《论语》中所说,“(1)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朋友是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在一起,也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做到“三人行,(2) 必有我师焉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同时,我们还学习过表达对朋友思念的诗句,我们可以用李白写下的“(3)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4)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有朋自远方来
(2)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注意“焉”的书写)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4)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7分)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协助小语参与以下活动。
(1)小语拟写了邀请函的正文,邀请任课老师参加此次活动。推敲后发现用词有误的是 C
敝班将于11月10日(周四)下午3点至5点在教学楼217室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届时同学们将充分展示自我。诚邀您莅临现场,发表拙见。赐复为盼。
A.敝班
B.莅临
C.拙见
D.赐复
(2)尽管准备充分,但第一次登台主持的小语仍紧张不已,你会对他说什么?
(3)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在班级种植地一起种下了象征友谊的小树苗。小树苗立在地里的画面像极了篆文中的“苗”(图)。请你给班级种植地起个有寓意的名字。
名字: 新苗圃 ,寓意: 新苗生长,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新苗一样,快乐成长,收获友谊。
【分析】(1)本题考查敬辞和谦辞的掌握。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拙见”是谦辞,称自己的见解。不能用来用于别人。
故选:C。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鼓励小语勇敢表现自己,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要结合篆文中的“苗”的形状来拟写种植地名称,名称要与“苗”有关,寓意要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解答】答案:
(1)C
(2)示例:小语,谁都有第一次上台的时候,相信自己,你已经练习得很好了。深呼吸,把你准备好的说出来就好了。
(3)示例:新苗圃 新苗生长,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新苗一样,快乐成长,收获友谊。
【点评】口语交际题目,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受众的身份等。另外还要注意说话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尽量使用礼貌的话语,委婉达到说话的目的。
4.(6分)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追忆了不少人,这些人有的被鲁迅加入了“朋友圈”,也有的被鲁迅拉入了“黑名单”,请各举一例,并结合具体情节陈述理由。
“朋友圈”——人名: 藤野先生 ,理由: 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帮“我”添改讲义,帮“我”处理匿名信事件。
“黑名单”——人名: 衍太太 ,理由: 衍太太唆使“我们”吃冰,怂恿“我”回家偷首饰。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被鲁迅加入了“朋友圈”的,是一些值得他尊敬和怀念的师友,如藤野先生、长妈妈、范爱农等;被鲁迅拉入了“黑名单”的,是一些心术不正、欺世盗名的人,如衍太太、陈莲河、一些日本青年学生等。结合这些人的性格和事件,简要说明理由即可。
答案:
示例:“朋友圈”——人名:藤野先生,理由: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帮“我”添改讲义,帮“我”处理匿名信事件。
“黑名单”——人名:衍太太,理由:衍太太唆使“我们”吃冰,怂恿“我”回家偷首饰。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陇头送征客
[南朝]周弘正
朝霜侵汉草,流沙度陇飞。一闻流水曲①,行住两沾衣。
【注】①流水曲:出自《列子•汤问》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他们之间的知己情谊。
(1)“行住”一词中,“行”指的是征客。那么“住”指的是 指留者,即诗人自己 ,本诗前两句通过对意象: 朝霜 、 汉草 、 流沙 等的描写,渲染了 凄凉 的氛围。
(2)赏析“行住两沾衣”中“沾”字的妙处。
【分析】《陇头送征客》是周弘正的边塞诗。此诗的开头二句用对仗描写“陇头送征客“的时间、地点和情景,同时隐含深刻的象征意,以汉朝隐喻南朝,以陇南暗示江南,又以晨霜之侵汉草、流沙之度陇飞,象征北方少数民族侵占南方,对他们表示了深切的不满。在上述恶劣的天气条件和社会背景下送别征客,又听到《陇头歌辞》所唱的“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诗人和被送的征人二者都禁不住为彼此的分袂而落下大量的泪水,沾湿了各自的衣裳,既为惜别伤怀,又为国事担忧。朋友分手于危难之时,更当想见重见之不易;而其所以不得不分别,又与整个时势关联在一起。因而,诗人为友惜别、为国忧惧、为己伤怀,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实难分割。诗人的“行往“,行指行者,被送的征客;住指留者,即诗人自己。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朝霜侵汉草”句意思是秋天清晨的霜华侵袭者汉朝故土上的芳草,使青青的芳草变为枯黄,甚至失去生命。“流沙度陇飞”,北方大漠上飘扬流动的尘沙,随风越过陇山,纷纷扬扬地向南飞卷而来。这两句描写了“朝霜、汉草、流沙”等景物,渲染凄凉的气氛,以晨霜之侵汉草、流沙之度陇飞,象征北方少数民族侵占南方,对他们表示了深切的不满。意思对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行住两沾衣”意思是诗人和被送的征人二者都禁不住为彼此的分别而落下大量的泪水,沾湿了各自的衣裳。“沾”是沾湿的意思。此二人沾湿了各自的衣裳,既为惜别伤怀,又为国事担忧。朋友分手于危难之时,更当想见重见之不易,表现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不舍之情。
答案:
(1)朝霜、汉草、流沙 凄凉(悲凉、凄清)
(2)“沾”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和好友分别时泪湿衣襟的情景,表现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不舍之情。
译文:
秋天清晨的霜华侵袭者汉朝故土上的芳草,使青青的芳草变为枯黄,甚至失去生命。北方大漠上飘扬流动的尘沙,随风越过陇山,纷纷扬扬地向南飞卷而来。听到《陇头歌辞》所唱的“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诗人和被送的征人二者都禁不住为彼此的分别而落下大量的泪水,沾湿了各自的衣裳。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活动三:品亲情美好】
6.(1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母爱像棉花盛开
徐学平
①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②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小时候,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书,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③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⑤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运多舛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日葵。然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⑥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⑦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兴地说:“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象样点儿的西装呢!”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⑧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
⑨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选自2019年5月《贺州日报》)
(1)请简要分析文章以“母爱像棉花盛开”为标题的妙处。
(2)请结合全文,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②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
(3)第⑤段中“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你认为到底缺了些什么呢?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5)文章开头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你觉得你的母亲是一朵什么花?请联系实际说明理由。
【分析】本文主要叙述了母亲日夜操劳,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的事情,刻画了一位挺拔坚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母亲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首先要明确标题的作用有哪些,然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标题的作用。“母爱像棉花盛开”很明显,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就使得标题十分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把母爱比作棉花盛开,结合文章第⑧段“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可知棉花的特点的孕育棉桃,给棉桃提供养分,最终枯槁了自己,由此看出棉花是十分无私伟大的,母爱也如棉花盛开一般,说明了母爱的无私,结合全文内容看,本文的主旨就是突出母爱的无私,由此看出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本题考查的是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赏析。首先要明确赏析的角度,其次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及关键词进行分析。
①写了深秋田野的环境,很明显这是环境描写的句子,那么需要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行分析。抓住关键词“枯黄”“星星点点”“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关键词,可以体会到这样的环境渲染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气氛,“母亲的白发”一词可以看出母亲苍老的形象,母亲这么老了,还在棉花田里辛勤劳作,也看出了母亲坚韧的性格,由此为下文写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做了铺垫。
②“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这句话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故这句话可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这是母亲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时的神情,我已经学有所成,母亲的辛勤付出此刻有了回报,所以母亲应该是激动和欣慰的。
(3)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苦菜花只写出了母亲的命运多舛,向日葵只写出了母亲的挺拔坚强,结合全文看,文章重点突出了母亲对子女的那种无私奉献的品格,这些花都没有具备这样的品格,故缺少的应是缺少了像母亲那样为子女无私奉献的品格。
(4)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第②段“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可以看出母亲的勤劳无私;结合第②段“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可看出母亲的节俭;结合第④段“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可看出母亲的挺拔坚强;结合第⑤段“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可看出母亲的吃苦耐劳;据此进行整理即可,注意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迁移。首先要明确自己母亲的性格特点,然后再找到与这个性格特点相似的花并联系实际来写即可。
答案:
(1)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爱”比作“棉花盛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揭示母爱无私的主旨,棉花为了孕育棉桃,给棉桃提供养分,枯福了自己。
(2)①这句话是景物(环境)描写,层层烘托,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母亲坚韧的性格和苍老的形象,为下文盛赞母爱做铺垫。
②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得知“我”找到工作后内心的激动和欣慰之情
(3)缺少了像母亲那样为子女无私奉献的品格。
(4)①吃苦耐劳,从“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总有忙不完的事”可以看出。②节俭淳朴,从“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可以看出。(③)挺拔坚强,父亲身体不好,母亲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④无私奉献,母亲对自己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子女
(5)我觉得我的母亲像向日葵,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而我的母亲也总是围着我们这个家转。(表述完整,言之成理,要写出人与花相似之处)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题型:1.请简要概括某人是个什么样的人2.某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题方法:(1)注意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通过其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表现出来的。(还要注意精彩的细节描写);(2)抓住作者(或文中其他人物)对此人物的评价来分析;(3)在与周围人物的对比中把握此人物的性格特点。
答题格式:用“他是个 的人,从 (引用原文语句或概括事件)可以看出”这样的句式回答,一般需要答出两个方面。
注意:概括人物形象的词语要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先考虑文章主要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品质,然后再写其他性格品质;几个方面应不重复、不交叉。
【活动四:学颜氏家训】
7.(4分)解释下列文言字词。
①逾矩 超越规矩,法度
②笃志 记得很坚固
③相委而去 抛弃,舍弃
④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解答】①句意:不越出规矩。逾矩:超越规矩,法度;
②句意: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志,
③句意:抛下别人离去了。委,抛弃,舍弃;
④句意:只思考但是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殆,疑惑。
答案:
①超越规矩,法度;
②记得很坚固;
③抛弃,舍弃;
④疑惑。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8.(12分)阅读《颜氏家训》,回答问题。
ㅤㅤ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科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
(选自《颜氏家训》)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皆须爱护 都
②读书未竟 完
③人不厌其求假焉 借
④故无损败 因此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2处)
或 有 狼 藉 几 案 分 散 部 帙 多 为 童 幼 婢 妾 之 所 点 污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
(4)假如江禄问你借书,你会借给他吗?为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分析】【参考译文】
借别人的书籍,都必须爱护,原先有缺失损坏(的地方),就给修补完好,这也是士大夫百种(好的)行为之一。济阳人江禄,(每当)读书没有读完时,即使有紧急事情,也要等把书籍卷册都整理好,然后才起身,因此(书籍)不会损坏,人家对他来求借不感到厌烦。有的人把书籍在桌案上乱丢,以致卷册分散,大多被小孩女仆妾室弄脏。被风雨虫鼠毁伤,确实是有害于德行。我每次读圣人写的书,不曾不严肃恭敬地对待它。它的废旧纸上有《五经》文义和贤达的人的姓名,不敢用在污秽之处。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都必须爱护。皆:都;
②句意:(每当)读书没有读完时。竟:完。
③句意:人家对他来求借不感到厌烦。假:借;
④句意:因此(书籍)不会损坏。故:因此。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有的人把书籍在桌案上乱丢,以致卷册分散,大多被小孩女仆妾室弄脏。故断为: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重点词:之,的。未尝,不曾。之,代词,它,指圣人写的书。句意:我每次读圣人写的书,不曾不严肃恭敬地对待它。
(4)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可知,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江禄都十分爱惜书籍,不会损坏书籍。所以,我会把书借给他。
答案:
(1)①都;②完;③借;④因此。
(2)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
(3)我每次读圣人写的书,不曾不严肃恭敬地对待它。
(4)示例:会。因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江禄都十分爱惜书籍,不会损坏书籍。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活动五:书温暖人生】
9.(4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一缕阳光,一抹微笑,一杯热茶,总能让人内心温暖。一次跌倒时的搀扶,一次失落时的鼓励,一次犯错时的批评,事后回想起,都足以温暖我们的记忆。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一定有过这样温暖的时刻,请以《总有一种温暖在心头》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1)选取自己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2)文章叙事清楚,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成长的路上,许多点点滴滴足可感人心怀,就选材而言,可写的事例自然很多。我们需要选取生活中让你感到最温暖的事情来写,这些温暖来自某人(事、景、物)的触动,最重要的是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独特体验。平凡的事才是最温馨、最温暖的,只有平常的人才是最感人的。必须是事情真实地回放,是性情真实地流露。所选事例要富有感染力、表现力,力求引起读者共鸣。在叙事过程中,细节描写很关键,细节刻画决定文章的成败,所以要着力刻画感人细节。要想让文章打动读者,感染他人,你就要精心选择打动过你的镜头,震撼过你的场面,像电影慢镜头那样一一展现。
【解答】
总有一种温暖在心头
窗外依旧是丝丝秋雨,秋风打着卷儿,一溜儿吹在玻璃窗上,带来些许凉意。我的思绪飘飞到了一年前……
卷子发下来了,这是新学期的第一次考试啊,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千万,千万,千万……颤抖着双手,打开那张既想看又不敢看的“判决书”。完了!我瘫坐在座位上﹣﹣74分!
秋雨沙沙作响,如泣如诉,我的心也似那风中起舞的落叶,飘飘忽忽,晃晃悠悠。我恍惚觉得似乎连大自然都在嘲弄着自己。我气恼地抓起那张卷子,干脆揉成一团,一股脑儿塞进书包,随后双手抱臂做阿Q状,苦笑几声,索性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吧!
谈何容易呢?爸爸的“火眼金睛”早就洞察了一切。“今天脚步那么沉,考试啦?”“嗯。”“考了多少呢?”我没好气地回答道:“74!”如我所料,爸爸让我拿出试卷。他把试卷在桌面上抚平,开始了他滔滔不绝的讲解。
不知怎的,我却走神了。看到他这些年骤添的根根白发,透过头发还可以看到发亮的头皮。从后面看,显得脑袋很大,头发很卷,有几根因为常年戴帽子的缘故,还翘了起来。
看着看着,我猛地回过神来,静静地、认真地听着。
瑟瑟的秋风中,你可以看到一束橘黄色的光透过一扇小窗户,再仔细一点,你会发现,夕照里有两个人影:一个胖胖的,手中比划着;还有一个小女孩儿的身影,撅着屁股,一手托着腮,眼睛入神地看着,也不时插上几句,频频点头。
那个小女孩,眼前不时闪耀着阳光下丝丝白发反射出的光芒。
题目一直讲解到深夜,我坐下来静心思索着。笃、笃,爸爸敲着门,他端着一杯牛奶,对我说:“天晚了,喝了牛奶就睡觉,快喝了吧,啊?”我转过脸,点了点头:“嗯。”
哦,爸爸,你可知道,我转过脸,是为了不让你看到我眼中溢满的泪水?
秋风阵阵,寒意依旧,那丝丝白发反射出的光芒温暖着我的心田,照亮了我的记忆。
充满心头的那一种温暖,驱走了我生命中所有的严寒。
【点评】文章开篇运用景物描写,引出下文回忆。文中用充满情感的笔墨细腻地记叙了爸爸给“我”讲解试卷时的情形,爸爸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我”的心理描写,这些细节刻画地无不生动传神,使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让读者产生共鸣。文中夹杂的“秋风”“秋雨”的丝丝寒意与爸爸带给“我”的温暖形成对比。文末再次点题,总结全文。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阶段检查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阶段检查语文试卷,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试题卷docx、七年级语文答题卷docx、七年级语文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份阶段检查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份阶段检查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试题卷docx、七年级语文答题卷doc、七年级语文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越城区五校联考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绍兴越城区五校联考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默写,名著阅读,饮酒 陶渊明,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