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B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错。原文是“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有的农民形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是因为他们仍然有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故选B。
3.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材料中有关红色经典的阐释是“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结合年代、题材、影响力等因素考虑,B是最贴近红色经典概念的作品。故选B。
4.①采用引用论证,引用海涅名言,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
②采用比喻论证,把“思想”比作“闪电”,把“行动”比作“雷鸣”,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
③强调思想、思想觉醒的重要性(思想对行动的先导作用),引出后文观点。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5.①独特的精神价值。红色经典作品独特的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包括工农兵立场、集体主义精神、革命浪漫主义。②深刻的思想内涵。红色经典有平民意识、集体主义精神;《觉醒年代》关注思想的力量、思想觉醒的过程。③个性鲜明,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红色经典的人物鲜活有魅力;《觉醒年代》人物塑造真实立体,可信可亲。④高超的艺术手法。革命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传导出的独特魅力,《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和背后的内在核心使该剧能脱颖而出。(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6. A “文中的含义就是实指三月里一场带着清香的、洁白的雪”理解错误,“三月香雪”含义丰富,指本文的主要人物“香雪”,渴望现代文明的乡村姑娘们,改革开放后走进现代文明的姑娘们,还指文末所写的雪景。
7. B “用拟人手法”错误,本句运用比喻手法,把火车比作恋人,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少女对火车到来的热切渴望。
8. ①物质生活方面:三十五年前,山区农村贫穷闭塞,三十五年后成为旅游风景区,开放富裕;
②人物方面:从前的香雪们贫穷卑微,向往美好,渴求变化;如今的香雪们从容自信,有经济意识。
③精神方面: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精神发展、心灵成长速度滞后。(每小点2分,答对2点即可)
9. ①“火车”是现代文明的象征。“火车”是“香雪们”了解现代文明的一个小小窗口,它让贫穷山区的女孩们有了向往与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带给女孩们美好的感受。
②“火车”又是富足美好的物质生活的象征。“火车”是本文中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的重要交通工具,火车带来了大批的游客,让当地人不用再只是向往美好生活,而是切实地改变了他们贫苦的条件,让他们过上了富足美好的生活。(每小点3分,答对2点即可得6分,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B 11.、C 12、 D
13. (1)过了不久,匈奴入侵杀了辽西太守,打败韩安国将军,后来韩将军调任右北平。
(“居”,过了;“无何”,不久;“入”,入侵;“徙”,调任官职。每点1分)
(2)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
(“讷口”,语言迟钝;“居”,相处;“戏”,消遣;“竟”,一直。每点1分)
14. 典型事例一:中贵人受伤,李广追杀匈奴三人,遇险成功逃脱。
细节描写:见到数千敌兵上山列阵,李广让手下骑兵继续前进,让敌人以为自己有伏兵;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全体下马解下马鞍,让敌军坚信自己不走。
典型事例二:李广出燕门关攻打匈奴时,匈奴兵多,李广兵败被活捉后机智逃生。
细节描写:李广被捉后,走了十多里,假装死去,斜眼看见他旁边的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纵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少年的弓马逃跑。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指太阳停留在地平线上,即平明。平旦属于天色纪时法,对应地支纪时法中的卯时”说法错误,平旦属于天色计时法,是指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那段时间,对应的是寅时,也就是每天凌晨三点到五点。故选C。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李广心胸狭窄……这说明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说法错误,根据原文“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可知,霸凌尉是一个滥用职权的人,所以李广处置他并不是说明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故选D。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1)典型事例一:中贵人受伤,李广追杀匈奴三人,遇险成功逃脱;
事例一的细节描写:由原文“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干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和“广令诸骑曰:‘前!’”可知,见到数千敌兵上山列阵,李广让手下骑兵继续前进,让敌人以为自己有伏兵,突出了李广的机智勇敢。
(2)典型事例二:李广出雁门关攻打匈奴时,匈奴兵多,李广兵败被活捉后机智逃生。
事例二的细节描写:由原文“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可知,李广兵败被匈奴抓住后,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眼看到他旁边的一个匈权少车,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打马向南飞驰数十里,重又遇到他的残部,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匈奴出动追捕的骑兵几百名来追赶他,李广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才能逃脱。突出了李广的机智和超人的胆量。(答出(1)(2)任意一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酌情)
参考译文:
将军李广,他的先祖叫李信,秦朝时任将军,就是追获了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文帝十四年,匈奴人大肆举兵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
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全体下马解下马鞍。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随后接应。
四年以后,李广由卫尉被任为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并生擒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生病,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眼看到他旁边的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纵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打马向南飞驰数十里,重又遇到他的残部,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匈奴出动追捕的骑兵几百名来追赶他,李广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才能逃脱。
李广已在家居住了几年。有一天夜间他带一名骑从出去,与人在乡下饮酒,回来走到霸陵驿亭,霸陵尉喝醉了,呵斥他,禁止李广通行,便让李广住在亭下。过了不久,匈奴入侵杀了辽西太守,打败韩安国将军,后来韩将军调任右北平。于是武帝下诏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就请霸陵尉同去,到军中就斩了他。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数年。
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喝,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吃。李广对士兵宽厚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15、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巧用借代”错,不是借代手法,结句以“三日手犹香”来夸张、突出橘果之香。故选C。
16、①新橘新鲜亮丽,生机勃然。诗中以“菊暗荷枯”反衬新橘“照林光”,经霜变黄的橘子和绿叶相映衬,光亮照眼,生机勃然。(2分)②新橘芳香满溢,沁人心脾。“香雾噀人惊半破”,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诗人为之一 “惊”,情景、画面跃然纸上,橘之香雾浸人心魂。(2分)③新橘清凉爽口,微酸怯齿。“清泉流齿怯初尝”,初尝新橘,汁水在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清凉爽口,一个“怯”字形象的展现了橘给人的微酸之感。(2分)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物象的能力。
“菊暗荷枯一夜霜”,先布置环境。“菊暗荷枯”四字,是东坡《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概括。此句运用反衬手法,以环境的黯淡衬托橘色的明丽。“新苞绿叶照林光”一句写新橘的色彩。橘有皮包裹,故称新苞。又因橘树常绿,凌寒不凋,故用“新苞绿叶”四字,描写黄橘与绿叶互相映衬,描写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绘橘色明黄照眼,新鲜亮丽,生机勃然。
“香雾噀人惊半破”,剥开橘皮,汁水饱满的橘汁带着橘子特有的香气喷射出来;“惊”则生动描摹出诗人被吓了一跳的情态,是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由此可见新橘芳香满溢,沁人心脾。
“清泉流齿怯初尝”,写出品尝新橘的情状。“清泉流齿”,初尝新橘,汁水在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清凉爽口;“怯”是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一个“怯”字形象的展现了橘给人的微酸之感。由此可见新橘清凉爽口,微酸怯齿。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18.千难万险(或千辛万苦、艰难险阻)
从天而降(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等,从“突然得到、轻易得到的角度”回答均可)
娓娓道来
(若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书写无误即可得分: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以及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千难万险”的意思是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前文讲述了四渡赤水的故事,感慨长征路经历的艰难险阻,故填“千难万险”。
第二空,“从天而降”的意思是从天上落下来,比喻出人意外地突然来临或出现。前文提到四渡赤水和长征,后文又说到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从来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突然出现的,故填“从天而降”。表达很轻松得到意思的成语也可以。
第三空,“娓娓道来”的意思是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这里指生动地讲述。宏大的时代命题用故事和生活片段来讲述,不是枯燥抽象,而是变得具体生动了。故填“娓娓道来”。
19.答案:这档节目是一个主要面向年轻观众、突出青春视角、营造出一种难得的历史纵深感并搭建起青年与历史对话桥梁的节目。(4分,符合单句要求但信息不全,缺一项扣1分。主要面向年轻观众,1分:突出青春视角,1分:营造出一种难得的历史纵深感并搭建起青年与历史对话桥梁,1分。不符合单句格式要求,0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要根据文中四个短句讲述的内容,确定主干,即这档节目是怎样的节目,然后把剩余的短句按顺序整理成定语修饰节目,可以增删个别语词,使之连贯、通畅。该长句只有一套主谓宾。
20.答案:①把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比喻成生动答卷,把北京怀柔山村比喻成名片,把一座座民宿比喻成金果银果,以生活细节展现出当地的美好生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我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2分)
②三个比喻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式整齐,从多个角度生动地展现出了时代发展、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突出了时代发展成就当下美好生活的主题。(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三个比喻句,弄清各自的本体与喻体,具体展现了我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排比,由三个比喻句构成,增强气势,展现出了农村的可喜变化,突出了时代发展成就了当下美好生活的主题。
21.D解析:ABC是特指。例句与D选项均为泛指。
22.答案:①早餐应该怎么吃(2分)②控制喝粥的量(2分)③它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由后文“喝粥还是喝牛奶?”可以推断出:第二空,由前文让孩子喝一大碗粥,肚子就没有空间再装下鸡蛋等的表述,后文又提到多留点空间吃肉等,由此推断要控制喝粥的量。第三空根据后文提到蔬菜水果不仅...还可以..可以判断出。另外,本段在陈述其他早餐的作用时,还说明了这类早餐的作用,所以在说完新鲜蔬果后,要紧跟着说明新鲜蔬果的作用,故本处可填“它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之类的句子。
23.作文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第一段材料是网友对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的评价,第二段材料概括叙述了当下社会的畸形审美观。两段材料的共同话题就是“审美观”的问题。
第一段材料中,“朝气自信、健康蓬勃、奋斗向上的气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从汗水、泪水和力量碰撞中孕育出来的中国美”和“让人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两句话很关键,暗示了我们当下应该具备怎样的审美观和如何才能具备正确的审美观这两个问题。指出真正的美是内在的美,是一种朝气自信、健康蓬勃、奋斗向上的气质,是从汗水、泪水和力量碰撞中孕育出来的中国美,而不仅是肤浅的外在美。
第二段材料立足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对“颜值即正义”和 “无脑式”追捧进行了批评,从反面论述了具有正确审美观的重要性。这是写作的大情境,是触发我们反思的大的社会背景。
写作时,综合两则材料,如果论述正确审美观的内涵,如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算切合题意;论述追什么样的星的问题,算基本符合题意;如果只是泛泛地谈应不应该追星,要弘扬正能量等就算偏离题意了。本次作文的关键词是“美”和“审美观”;论证可选用驳论和立论相结合的方式;也可立论,行文中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突出什么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立意参考:
1. 修正病态审美,注重品质内涵。
2. 用心发现更美的生活。
3. 摒弃无脑式追捧,培养正确审美观。
附: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包括内容与表达两部分,各20分,分为四等:一等20-17分,二等16-12分,三等11-7分,四等6-0分。发展等级20分,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几个方面。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等级:一等(20-17分)
标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等级:二等(16-12分)
标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挚
等级:三等(11-7分)
标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等级:四等(6-0分)
标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等级:一等(20-17分)
标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等级:二等(16-12分)
标准: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
等级:三等(11-7分)
标准:大体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
等级:四等(6-0分)
标准: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20分:
深刻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揭示问题产生根源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
1、材料丰富
2、形象丰满
3、意境深远
有文采
1、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2、善于运用修辞方法
3、文句有意蕴
有创意
1、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2、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3、有个性特征
高考语文评分细则
1.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题意、内容
其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分)——语言、文体和结构、卷面
其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2.发展等级(20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精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残篇评定
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完全空白的,评0分。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